首页 理论教育 不要去想那只白熊

不要去想那只白熊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一天,哥哥实在受不了他,就命令他去墙角蹲着,直到心中不再想着一只白熊了才可以出来。现在,大家也可以努力试着让自己不要去想一只白熊,很快你就会发现,这只没人知道因何而来,又来自何处的白熊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大脑中。他将这种效应称为“讽刺反弹效应”。这是因为大脑在执行“不去想一只白熊”这个要求的同时,也会被不断地暗示白熊的存在。无奈之下,小王只得暂时放弃了治疗。

在意志力控制的训练中,有一种堪称最糟糕的失败一直没有被我们提及,希望大家读了这一节后,一定不要去重复这种糟糕的失败。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小的时候非常顽皮。有一天,哥哥实在受不了他,就命令他去墙角蹲着,直到心中不再想着一只白熊了才可以出来。结果,直到晚上哥哥下班回来才发现,小托尔斯泰依旧蹲在角落里,带着满脸的苦恼与不解。

现在,大家也可以努力试着让自己不要去想一只白熊,很快你就会发现,这只没人知道因何而来,又来自何处的白熊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大脑中。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维。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韦格纳针对这种情况做了大量的实验,每次得出的结论都十分相似:那就是当你越想控制脑子里的某个念头时,你就会发现它越难被控制。他将这种效应称为“讽刺反弹效应”。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大脑在执行“不去想一只白熊”这个要求的同时,也会被不断地暗示白熊的存在。当人们在压抑自己的本能时,这种“讽刺反弹效应”就会出现,就像小说中的男主角最后总会爱上仇人的女儿一样。

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真正麻烦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因为“讽刺反弹效应”所衍生出来的另一个问题:当我们努力克制自己不去想某件事的时候,就偏偏会去想,而当这种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出现的时候,我们又会很偏执地确信这种想法是真的。

小王的牙齿一直不好,前一段时间更是因为患了牙髓炎而不得不对牙齿进行多次修补。这段时间里,一个很多年前的报道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据说拔牙有一定的概率会导致心脏痉挛,严重的甚至会失去生命。这种想法冒出来之后就再也无法消除,每次躺在牙医的治疗椅上,小王都会幻想自己突然死亡的情形;甚至在一次看牙的时候,他突然满头大汗,心脏也似乎瞬间停止了跳动。无奈之下,小王只得暂时放弃了治疗。这是因为,当他反复思考拔牙的致死率时,“拔牙并不必然致命”的这个科学观点却被他本能地排除在外了。

无论什么样的欲望或者恐惧,当你越想摆脱它的时候,就越会觉得它令人信服。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越想压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时,就越容易患上抑郁症。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本身患病的人群当中,就连完全健康的人们也无法摆脱这种效应。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应对呢?方法很简单,那便是放弃自控。于是,一个颇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出现了:当你被允许有某种想法的时候,反而很难激活这种想法。所以,当我们出现上述情况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接受这个想法,然后,再告诉自己这种想法不可以付诸行动。于是,“讽刺反弹效应”也在这种可笑的“自控”方式中消失了。

由此可见,抑制欲望的反面并不是放纵自己。认真分析前面关于自控力训练的各种实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要试图去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因为这样做反而会对自己原先的目的产生反效果。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犯了这种错误后,并不会去反省和更正,反而会认为是自己的自控力还不够,这就导致他们连续不断地制定出更多类似“下次一定要做到”的目标。为了让头脑远离有害思想,我们总会想方设法地摆脱它,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控制自己的思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所能做的,唯有选择自己要怎么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