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忙对路子,更要忙到点子上

忙对路子,更要忙到点子上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要问问自己,自己是不是忙得值,忙得有成效,忙到了点子上。因此,这些员工总是能把事情妥善圆满地完成,并深受领导的赏识。因此,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而不良的习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大。有的人误以为只要加班加点地工作,就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实际上,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是最重要的,整天忙忙碌碌但不出成果,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工作者。

忙对路子,更要忙到点子上

在工作中,有的人做起事来有条不紊,而有的人却忙得晕头转向,甚至加班加点还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时,就有必要思考一下:每个人每天所能支配的时间都是24小时,为什么有的人工作效率很高,而有的人却在拼命争取时间呢?

有的员工每天都在忙碌,看起来似乎是尽职尽责,但是,本应一个小时完成的工作,他们却花费了半天的时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虽然他们工作如此卖力,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但是没有效率,这无疑是在浪费时间。

我们现在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忙呀”,这已成为多数人的口头禅了。有人看起来总是很忙,似乎有许多事情要做,可结果却常常是劳而无功。工作积极,态度认真是很重要,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企业更需要效益,干成事情、干好事情才是目的。

我们要问问自己,自己是不是忙得值,忙得有成效,忙到了点子上。其实,并不是因为工作量的大小不同,而是那些忙碌的人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也没有掌握提高工作效率的正确方法。

对待领导分派的工作任务,有的人总是喜欢拖拖拉拉,不到最后关头,就不会把工作放在心上。还有的人一直闷着头,自顾自地在那苦干不停。其实,并不是工作的时间越长越好,这不仅提高不了工作效率,长此以往,更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有的人对工作没有一个全局的安排,毫无计划,分不清轻重缓急,结果虽然每天忙碌不堪,工作上却没有多大的成效。而要干好工作,首先要分清工作的主次,能够把各项工作综合考虑,统筹安排,这样就能节省许多时间,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而且能超额完成任务。

留心一下,你周围会有这样一些员工:他们做事全神贯注,极富条理,懂得合理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总是能够按时甚至是提前完成工作任务。因此,这些员工总是能把事情妥善圆满地完成,并深受领导的赏识。

使我们感到疲惫不堪的,往往不是繁重的工作量,而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比如,工作毫无计划,没有时间观念,做事不专心,办公环境的杂乱,做事拖沓,等等。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如果你能从这些方面入手,检查、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工作中更好地实践这些良好的习惯,你就会发现,工作比以前简单轻松了许多。

要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这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一个人一天的行为当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习惯有很强的惯性作用,一旦养成,便很难根除。因此,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而不良的习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大。

惰性是与生俱来的习惯,但绝不是好习惯。有的人做事有拖沓的毛病,总是这样认为:“为了工作,我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做不完,晚上还可以做;平时做不完,还可以加班做。”这样,本来8小时可以做完的事情,被拖延到12小时才完成。两天可以做完的事,被拖延到三天才完成。

我们要明白,每个人所做的工作往往是一个整体项目的一部分。如果你不能完成规定日程中的工作,不仅会使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还会影响到整个团体的工作进度。

有的人误以为只要加班加点地工作,就能得到领导的赏识。有些人认为,在单位待的时间越长,越能显示自己的勤奋。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实际上,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是最重要的,整天忙忙碌碌但不出成果,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工作者。

虽然企业不排斥加班,但也不主张盲目的、无效率无意义的加班。平心而论,没有哪个做事不讲效率的员工能成为优秀的员工,也没有哪个明智的老板能长期容忍办事拖沓、做事没有成效的员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