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皇帝的号怎么命名

皇帝的号怎么命名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例如,清朝乾隆皇帝全称如下:中国历史悠久,朝代变更频繁。据考证,中国历史上国号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十种。中国历史上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仅陈朝一家。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属于白莲教组织,宣称“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于是在他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刘备为汉中山王刘胜之后,其国号“汉”意味着东汉的延续,又因其占据益州,俗称蜀地,其政权历史上也称“蜀汉”。

第二节 中国历史常识

案例导入

(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永徽六年(655年),她被唐高宗立为皇后。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崩,太子李显即位,尊武后为皇太后。垂拱四年(688年),武太后加尊号称“圣母神皇”。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废睿宗,正式称帝,自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逝于上阳宫,留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2)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解元,次年应会试,中会元。是年,黄观复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殿试。他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从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许,取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乃明朝历史上第一位“连中三元”者。

情境思考

(1)在第一段文字里出现了永徽、高宗、圣母神皇、乾陵等称号,你知道它们的具体含义吗?

(2)中国封建社会中,官吏选拔结构是怎样的呢?第二段文字中出现的“连中三元”又是什么意思?何为乡试、会试、殿试?

基础知识

一、帝王皇族的称谓及名号

(一)皇帝的各种名号

1.后、王、天子、皇帝

奴隶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称为“后”、“王”、“天子”。“后”,“王”的称谓始于原始社会,《说文解字》说:“王者,往也。”天下人都希望被“王”来统治,因此,都往“王”的地方来靠拢。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无论前代的“王”,还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都不足以概括他的丰功伟绩,于是便将“皇”和“帝”连起来,宣布自己为这个封建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此后,“皇帝”的称谓被我国封建社会的历代君主所沿用,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直到1912年清朝被推翻为止。

2.谥号

谥号是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常含有褒贬之意。

帝王将相之谥号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初恢复,直至清末。谥号有固定用字,属于颂扬的有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称为美谥;属于贬义的有如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称为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称为平谥。谥号不独立使用,多与庙号结合,成为全称的组成部分。

3.庙号

封建皇帝“驾崩”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经过“庙议”,特立“某祖”、“某宗”的名号,叫庙号。此制始于殷代,汉代袭之,止于清朝。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本名赵匡义)称太宗。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4.尊号

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叫尊号,也称为“徽号”。

一般认为尊号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嬴政上尊号曰“秦皇”。尊号一般很长,大臣们为了吹捧皇帝,搜肠刮肚,炮制种种肉麻辞藻往皇帝身上加。尊号一般在皇帝在世之时便开始有群臣上请,并不断加长。例如,唐玄宗的尊号是“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孝德应道皇帝”,宋太祖的尊号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太后相应的也有类似的尊号,如武则天作为太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称帝之后,又先后加“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等多个尊号;慈禧的尊号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由于尊号太长,所以平民百姓很少称呼皇帝的尊号。至辽、元开始,皇帝的尊号有从简的趋势。

5.年号

年号是封建帝王在位年间纪年所立的名号。我国建立“年号”并作为制度传下来,始于公元前140年的西汉武帝刘彻,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一个皇帝不一定只用一个年号。元代及其以前的朝代,有的皇帝在位期间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就重新立号改元。如汉武帝在位55年,先后用了11个年号;唐高宗在位33年,先后用了14个年号。

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年号的取法一般多以吉祥为主,有的年号使用后,如发现有贬意会立即弃之不用。例如,唐高宗曾用“通乾”作为年号,后因“通乾”的反语是“天穷”而废弃。

6.陵号

陵号是封建帝王陵墓的名号,始于西汉,均是取有吉祥之意的文字,如长陵,昭陵,显陵等。

7.全称

全称为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其顺序是庙号放在最前,其次是尊号,谥号放在最后。例如,清朝乾隆皇帝全称如下:

img3

(二)皇族、皇戚的称谓

1.太皇太后、太上皇、皇太后、皇后、嫔妃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太上皇:皇帝的父亲。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皇后:皇帝的正妻。

嫔妃:皇帝诸妾的通称,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妃、贵嫔等称号。

2.皇太子、皇太孙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3.大长公主、长公主

大长公主:汉代皇帝的姑母。

长公主:汉代皇帝的姊妹。

4.公主、格格、驸马

公主:皇帝的女儿。

格格:清代皇室成员如亲王、郡王、贝勒等人的女儿。

驸马: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

二、国号名称的由来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变更频繁。每个朝代的创建者首要考虑的事情就是确立国号,也就是朝代的名称。《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据考证,中国历史上国号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十种。

(一)根据部族或部落联盟的名称定国名,如商、周、秦

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

(二)根据发迹地定国名,如汉

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领巴蜀及汉中地,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改国号为“汉”。

(三)根据封爵定国名,如晋、隋、唐

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其子司马炎继承他的爵位,并逼令魏帝禅让,自立为皇帝,国号称“晋”。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世袭爵位,夺位后建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于是改为“隋”。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他在太原起兵后,自称为“唐王”,后废隋恭帝杨侑建立唐朝

(四)根据发迹地特产定国名,如辽

辽原称“契丹”,后因其居于辽河上游之故,遂称“辽”,即契丹语“镔铁”的意思。

(五)根据谶语定国名,如齐

宋朝最初封太祖(萧道成)为梁公,崔祖思对太祖说:“有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今宜称齐,实应天命,从之。”这句谶语理解为,“齐”终将灭宋国,于是萧道成改封号为齐公。

(六)根据吉祥文义定国名,如元

根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为号,有大、首等意思。

(七)以建立者的姓氏定国名,如南朝陈由陈霸先建立

陈朝(557—589)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为陈霸先所创建。中国历史上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仅陈朝一家。

(八)以社会上的流行口号定国名,如明

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属于白莲教组织,宣称“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于是在他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九)按同音通假定国名,如清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以后即定国号“大金”,1636年皇太极改为“清”,满语中“清”是“金”的谐音。

(十)根据建立政权所在地定国名,如蜀、吴

刘备为汉中山王刘胜之后,其国号“汉”意味着东汉的延续,又因其占据益州,俗称蜀地,其政权历史上也称“蜀汉”。

孙权占据扬、荆、交,地处长江中下游一带,春秋时的吴国就建于此,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因其位处江东,也称“东吴”。

三、姓、氏

“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远古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它们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是一个氏族的称号,氏是姓的分支。

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其主要作用是“别婚姻”(同姓不婚)。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30个,大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在奴隶社会只有贵族才有姓,平民和奴隶无姓。

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确立于父权家长制时期,其主要作用在于“明贵贱”。例如,殷人子姓下分华、向、乐、鱼等氏,周人姬姓下分孟、季等氏。氏的得名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封邑得名,如方、丘、叶;二是以居住地得名,如东方、百里;三是以官职得名,如司徒、司马、上官,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四是以祖先的字或谥号得名,如孔、胡、文。

战国后,人们往往以氏为姓,氏和姓逐渐混同。至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微乎其微,至此,天子和庶民都有姓了。

因此,当我们看到“炎帝列山氏,姜姓”以及“黄帝轩辕氏,姬姓”时,就可以知道,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

四、名、字、号

姓氏产生之后,名也产生了。“名”的产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据《周礼》称“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在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根据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其生日天干来命名,如太乙、盘庚、帝辛等。

“字”只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古时尊对卑,上对下直呼其名;对尊辈、平辈不能直呼其名,可呼字;对父母连字也不能称呼。

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字往往是对名的补充或解释,具有“字以表德”之意,或以明志向趣,如屈原,名平,字原;李渔,字笠翁;朱熹,字元晦;陆羽,字鸿渐;李白,字太白。或以表行第,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的哥哥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的孙氏弟兄:孙策为长子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若字后加“父”或“甫”则表示性别,如“仲山甫”、“仲尼父”等。

古代人对名字之外的自称为号,也称别号、别字。《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如杜甫自号“少陵野老”、陆游自号“放翁”、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秋瑾号“竞雄”等。取号之风盛于唐宋,以后文人几乎无人不号。此外根据人的特征、特点或体型给他人送上称号,称为“雅号”、“诨号”、“绰号”等,如“智多星”、“青面兽”、“笑面虎”、“锦毛鼠”等,大都含有亲昵、玩笑、憎恶或嘲弄的意味。

五、科举制度、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一)科举制度

科举,即分科取士之意。科举制度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明朝进入鼎盛时期,到清朝光绪皇帝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废止,历经了1300多年。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一次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下以明清科举考试为据,对所涉及的一些常识作一简要介绍。

明清时期的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参加考试之前,须取得“生员”或“监生”的资格。在府、州、县学习的统称“生员”,俗称“秀才”;在国子监学习的统称“监生”。“生员”的资格取得必须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种考试(总称童生试,简称童试)合格。而“监生”的资格取得可由学政考取,或由皇帝特许,亦可通过捐纳取得。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乡闱或秋闱。参加乡试的必须是秀才,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又称为礼闱或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殿试亦称“廷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由皇帝主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取若干名;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取若干名。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中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或称“三元及第”。

(二)四书五经

中国古代朝廷及地方官府直接创办或管辖的旨在培养各类统治人才的教育机构,称为中央官学教育或地方官学教育。官学教育的内容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儒学典籍。

四书指儒家四部经典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及再传学生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学生言论的书。《大学》、《中庸》原为《礼记》中的两篇。《大学》传说是曾参的学生记述曾参言论的书。《中庸》相传为孔子的学生子思所作。《孟子》是孟子及其学生的著作。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部书集录在一起,并加了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四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五经指儒家五部经典著作《诗》、《书》、《礼》、《易》、《春秋》。《诗》即《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书》称《书经》或《尚书》,为我国上古时的一些誓词、政府的文告、贵族的告诫之词和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相传为孔子选编而成。《礼》原指《仪礼》,明清时指《礼记》,为《仪礼》论著的选集,相传多为孔子及再传弟子所记。《易》也称《周易》或《易经》。《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西汉汉武帝时设置有五经博士,以五经教授学生,始有五经之称,此后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巩固其政治统治的理论根据,是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三)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封建体系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纲”的本意是网的总称,在这里引申为支配的权力;“常”是恒常不变的道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是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和伦理纲常的纲领性的理论基础。

知识拓展

八股文——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专用文体。考试主要是从四书五经中出题,论述内容以程朱学派的注解为准,结构体裁有一定的标准,即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限制,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组成部分,不得增减。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

六、避讳

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一律用改字、空字、缺笔等办法回避,以示尊重,这叫做避讳。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因此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也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特有的历史现象,大约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两宋,苛于清代。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

(一)国讳

国讳是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国讳一般是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例如,汉光武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改为“茂才”。

(二)圣讳

圣讳即“为贤者讳”,亦即对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圣人贤者的名讳。圣讳并不像国讳、家讳那样严格、广泛。在封建时代,既有朝廷规定的圣人讳,又有人们自发的为圣贤避讳。圣讳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例如,孔丘之名,唐代后各代均避之。

(三)家讳

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做法,又称私讳。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家讳其实是国讳的一种延伸,同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例如,苏轼的祖父名苏序,苏轼为人作序时,改“序”为“叙”。

(四)宪讳

宪讳指对上司官员的名讳。因下属官员对上司长官称“大宪”、“宪台”,而对他们的名字要避讳,所以称宪讳。例如,晋羊祜(hù)死后,荆州人为避祜之嫌名,“户”改为“门”。

知识拓展

北宋时,有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为了避他的讳,不许别人说“登”字,谁误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气,吏卒大多因此挨板子。由于“灯”和“登”谐音,所以连“灯”也不许老百姓说,“点灯”只能叫“点火”。到了元宵节放灯时,他让人贴出告示:“本州依例,元宵放火三日。”当时老百姓讥讽他是个“放火州官”。一句讽刺当权者为非作歹的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直流传至今。

七、天干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合称为“干支”。干支按照一定的规则搭配,成为六十对。一个循环有六十年,称为一个甲子年或六十花甲子(见表1-1)。大约从东汉起,民间还把十二地支附会为十二种动物,叫做十二生肖,并以此纪年。

表1-1 天干地支

img4

八、年、月、日、时辰及其记录方法

(一)年

年,最原始的意义为庄稼收获一次。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一年,古人测得365.25日为一太阳年。我国古代历史上通常使用的纪年法有三种。

1.干支纪年法

例如,辛亥、甲子、丙寅等。

2.帝号纪年法

例如,成王三年,平王元年等。

3.年号纪年法

例如,永乐、康熙、乾隆等。

此外还有十二生肖纪年法,是在采用天干地支纪年的同时,又用十二地支各配一种相应的动物名字,表示这一年的顺序和名称。例如,子鼠、丑牛等。

知识拓展

公元纪年与天干地支的换算方法:天干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地支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例如,2011年天干:(2011−3)/10=200余8,8对应天干第8位是辛,即天干为辛;地支:(2011−3)/12=167余4,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故2011年为辛卯年。

(二)月

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29.53059天,这便形成了一个月。按农历来说,有三十日的大月和二十九日的小月;普通年有十二个月,闰年有十三个月。

古代纪月也用干支。由于十二个月与十二地支相等,所以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夏历以正月为寅,十二月为丑,其前再配以天干,闰月不设独立的干支纪月。

古代把每月的第一日叫“朔”,最后一日叫“晦”。每月十五日叫“望”(太阳和月亮此升彼落,东西相望),“望”的后一日叫“既望”。每月初三叫“朏”(月亮牙出现)。每月初七或初八,月上缺如弓弦向上,此为上弦,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月下缺似弓弦朝下,此为下弦。

一个月又分为三个部分,十天为一旬,共三旬,即上、中、下旬。

(三)日

古代以一昼夜为一日。纪日用干支在商代就普遍实行了,因为两个月加起来是59天,所以用干支纪日法可依次类推,如正月初一是甲子,三月初一就是癸亥。

(四)时辰

古代用十二地支记录每天的时辰。一日为十二个时辰,每两小时为一个时辰,如表1-2所示。

表1-2 地支记录时辰

img5

干支纪时法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一根线,把各种历法贯穿在一起,成为串联中国历史年月的线索,对保证我国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知识拓展

每个人出生的年、月、日和时辰,可用四个干支(共八个字)来表达。例如,某人生于“丙寅”年,“壬戌”月,“甲子”日、“辛申”时,这八个字就是他的“生辰八字”。

九、四时、二十四节气

(一)四时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做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做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二)二十四节气

根据季节的变化,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也称“气”或“节气”,用以表示一年天时和气候变化的二十四个时段。这是中国古代定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二十四节气以回归年为周期循环往复。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十、阴阳、五行、八卦

(一)阴阳

早至春秋时代的《易经》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引申到若干相互对立或消长的两种现象或事物。通常认为:阳代表主导、支配、强势、积极、明亮等含义;阴则意味着次要、受支配、弱势、消极、灰暗等。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占卜等。

(二)五行

古代认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称为五行。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古代还把五行与五色、五方、五脏、五音等相配,如表1-3所示。

表1-3 五行、五色、五方、五脏、五音

img6

(三)八卦

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符号,它是《周易》的重要概念。卦形由阳爻“—”和阴爻“––”组成,每卦三爻,可组成八卦,象征着八种基本的自然现象。以“太极”动生两仪,两仪动生四象,四象再动生八卦而得名。

乾卦象征天。

坤卦象征地。

震卦象征雷。

艮卦象征山。

离卦象征火。

坎卦象征水。

兑卦象征泽。

巽卦象征风。

img7

图1-2 伏羲八卦图

知识拓展

(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曲《我和你》,它采用中国古代传统五音方式创作,以其舒缓而温情的方式,让亿万观众如沐月光清风,在天籁之音中感受“地球村”的和谐之美,感受浓郁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情。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个福娃用五种颜色正好代表是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同时五福娃团结也象征世界人民大团结。

(3)“文渊阁”是故宫的藏书之处(最惧火灾),取名“文渊”既暗指藏书的丰厚,又取了“渊”字的三点水以克火。同时,文渊阁屋顶所采用的是黑色的琉璃瓦,五色之中,“黑”主水,可以克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