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趋势及影响

趋势及影响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全球一枝独秀,产业技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美国一方面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生产成本的变化,实现产业转型,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出于当时政治的需要,开始将在本国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的纺织、服装、钢铁等传统产业向人力成本低的日本、西德转移,国内重点发展以汽车、化工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承接美国产业转移的基础上,日本、西德工业迅速恢复,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第二节 国际产业分工与转移的特征、趋势及影响

一、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阶段特征

早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国际分工与转移就已经初显端倪,限于经济发展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当时的国际分工与转移范围比较狭小,对经济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从英国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际分工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与转移主要发生在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分工的形式相对简单,宗主国生产工业制成品,殖民地为宗主国的生产提供原材料、劳动力和销售市场,随着世界殖民解放运动在20世纪中叶的完成,目前这种形式的国际分工与转移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当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和深入的国际分工是在二战后出现的,它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世界经济的面貌。

(一)二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全球一枝独秀,产业技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美国一方面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生产成本的变化,实现产业转型,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出于当时政治的需要,开始将在本国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的纺织、服装、钢铁等传统产业向人力成本低的日本、西德转移,国内重点发展以汽车、化工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承接美国产业转移的基础上,日本、西德工业迅速恢复,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美国通过产业转移,制造业的生产率大幅提高,在工业内部,汽车、石化、电子等生产资料加工业及耐用消费品比重超越了轻工业。

在这一时期,世界产业分工的突出表现是,美国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日本、西德及西欧其他国家产业快速发展,占据了次一级的产业分工地位。

(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这一时期,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在一些产业取得了相对于美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对美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地位构成了重大挑战。1972年至1982年间,美国进口汽车占国内市场销售的比率从8%上升到20%,而钢铁、一般机床、家用电器产品更加依赖于国外进口。美国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将“重、厚、长、大”型的钢铁、造船和化工等重化工业以及汽车、家电等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外转移,国内重点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精细化工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在美国的国际贸易结构中比例提升,产业地位不断提高。

同时,日本及西欧发达国家开始将纺织、钢铁、造船等劳动力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及新兴发展中国家,亚洲四小龙和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塑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体,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典范。

世界产业分工中发达国家占据着高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低层次,除了继续作为原材料、初级制成品的供应者之外,越来越多的成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基地。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知识经济的浪潮,知识经济开始替代工业经济,大量的投入开始流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客观上要求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将部分原有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以便将更多的资源投向知识产业中。与此同时,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国际贸易规则趋于统一,各国对对外投资的态度由谨慎变为积极欢迎,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掀起了世界产业转移新的巨浪。在这轮产业转移中,西方发达国家、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将低端的产业制造也转移到中国的东南沿海、墨西哥、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将以软件行业为代表的服务业转移到印度等国家。

img2

图1.1 世界各国IT软件领域吸引跨国项目分布

资料来源:OCOConsulting(2005)。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金融、知识劳动力、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国际分工地位的决定性因素,资源、资本的相对稀缺性程度降低。总体来说,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要素的占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二、当代国际分工与转移的新特点及趋势

(一)当代国际产业分工与转移的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当代国际分工更多的体现了产品内分工。当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国际贸易分工格局,已从产业间分工发展到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从以产业和产品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发展到以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使分工由最终产品交换领域发展到产品生产工序、生产环节,由产业间分工发展到要素分工。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个完整产品的生产过程不断细化为众多的生产环节,产品生产的生产环节增多,价值链拉长,而国际间交易成本的降低使迂回生产环节的全球布局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竞争特别是跨国公司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在竞争中获胜,跨国公司将资源集中在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借助信息技术将其他环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利用各个国家在不同价值链环节上的优势,降低成本,使得以要素为基础的产品内环节、工序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在价值链纵向维度上,价值链上游的研发、专利与标准等环节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而价值链下游的渠道、品牌等环节是创新价值实现的保证。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正是依靠对上游及下游关键环节的垂直预占,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势力,挤占并夺取了主要的分工利益,在产业内分工占据了优势地位。

第二,跨国公司取代国家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目前,全球6.5万家跨国公司控制着85万家国外分支机构,控制了全球1/3的生产和2/3的国际贸易,90%以上的国外直接投资,70%的新工艺、新技术和80%的全球技术转让。跨国公司经营进入了全球一体化的阶段,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不仅与母公司而且与其他子公司保持密切联系,跨国公司根据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将其生产程序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之间进行分配,各子公司服务的不再是当地市场而是全球市场,母子公司形成了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国际分工由国家间的产业分工演变成为跨国公司内部的产品分工及产品内的程序分工。跨国公司的全球配置活动决定了当代国际分工的基本面貌。

第三,在这样的分工体系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关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内在的特征变化,那就是当代世界生产网络实质上也已经开始逐渐超越股权连接这一纽带,演变为专业化于价值链上特定环节的跨国公司、其遍布于各东道国的子公司和作为供应商与分包商的非跨国公司系统的其他公司交织构成。分布于不同国别和区域的生产过程之间的高度依存关系更多来源于共处于某一产业或某一产品的价值链,而不是共处于某一股权体系,从而形成了由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世界生产体系。此外,内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关系尽管仍然存在,但生产体系的国际化同时还超越了企业的边界,纵向一体化公司亲自执行的许多活动,现在正由小规模的、弹性专业化公司和分包商来完成。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不同企业间的层级制关系(1)

第四,当代国际格局决定国际分工利益分配的不完善。国际分工意味着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节约了社会劳动,提高专业化水平,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世界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各国之间通过分工都能获得额外的收益。但是这种收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并不是合理的,当代国际分工在促进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并没有顾及公平问题。整体而言,当代国际分工格局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则很难从中获得利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从收入上看,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上20%的富人和20%的穷人的收入差距,从30∶1增至61∶1。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来看,从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2008年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为534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为39345美元,后者为前者的73.68倍(2)。其中世界上最富的发达国家挪威达到人均87070美元,人均国民收入最低的国家是布隆迪,只有140美元,不到挪威的千分之二。对于当前的国际分工格局如何决定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两极分化,我们将在后面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当代国际产业分工的新趋势

伴随着新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国际分工结构网络化。在知识爆炸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推动着原有的产业和新产业的梯度转移,形成了新旧产业在世界各国纵横交错的分工体系。从产业层次上看,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往往处于相近的竞争水平上,几乎不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相互之间进行合作成为最优的策略选择,于是更多的产业内部的分工得到发展,世界经济整体性表现为近似水平的分工合作;而相近产业也有不同的关联性,单个产业分工就扩展为网络化的立体式分工结构。从产品上看,生产流程增多,使得一个国家在各个需要不同生产要素密集程度的工序都具有优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同时,生产工艺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产品间工序分工带来的成本,工序间的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最主要方式。另外,随着国际产业的梯度转移,发达国家着重发展知识产业,将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了大脑—心脏—四肢的分工格局,大脑是跨国公司位于发达国家的控制管理中心,心脏是位于他国的运营中心,四肢是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工厂,呈现网络化分工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流程的复杂化程度提高,可以预见,这种网络化的分工结构将得到加强。

第二,分工格局层次化。二战以来,国际分工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逐渐摆脱了原来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二战之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二元对立的状况消失,代之以四层金字塔形国际分工格局,从上至下依次是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的国家。从金字塔的低端到顶端,产业技术、产品附加值呈上升趋势,处在顶端的优势明显,处在低端的最无优势,各个国家都在不断地进行产业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使本国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向金字塔的高端迈进。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并不是绝对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产业升级使自身产业地位提升,发达国家也可能由于战略失误在某些产业丧失优势地位。

第三,国际分工机制协议化。协议化分工机制与自发性分工机制相对,指当代国际分工更多地依赖国家之间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来安排国际贸易的数量、结构,而自发性分工机制完全依靠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国际分工的格局,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整,自由竞争的国际市场并不存在,因此,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可行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产生了众多的国际贸易集团,集团内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加强,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深,依赖程度的加深又反过来促进集团内国家通过协议协调相互之间的国际贸易关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通过协议安排国际分工将会更加普遍。

第四,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主导和层级性趋势日益明显。基于前文所述的分工背后内含的世界生产体系变革的特点,当代国际分工也呈现出以价值链为主导、层级性特征强化的趋势。决定分工网络中的地位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在价值链体系中所处的环节和竞争力,以及对于整个生产体系和价值链体系的介入、组织和控制能力。而且随着这个体系内部越来越强的层级性,越来越大的弹性,各个国家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形态也将出现更为复杂的特征,特别是有可能在某段层级区间形成一定的组织控制能力和价值链竞争力。

(三)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的关系决定了在国际分工出现新的变化时,国际产业转移也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1.国际产业转移层次提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产业转移由原先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单向转移发展为双向转移,并且其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初级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等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电子产业)则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进入21世纪,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知识化有进一步加强的态势。

2.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

发达国家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在其当前的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占到了70%以上的比重,制造业的比重降低到30%以下,制造业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已经完成,服务业的产业转移成为重点,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国外服务业的投资已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服务业国际转移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项目外包,即企业把非核心辅助型业务委托给国外其他公司;二是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即跨国公司将一部分服务业务转移至低成本国家;三是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服务企业,为了给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业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或者是服务企业为了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服务业国际转移。

3.项目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随着工序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跨国公司开始将非核心的环节,如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后勤、财务、研究开发、软件设计、金融财务分析、办公支持、售后服务等以项目外包的方式外包给更具有成本优势和专业化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来完成。在外包动因中,降低成本的确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却是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外包非战略业务,企业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自己最擅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同时,外包还可以适当缩小企业规模,使其结构更加精简,企业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员工创造力的激发等方面。如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经认识到,外包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这个问题,根本问题还在于强化企业的核心业务。跨国公司控制价值链中附加值最高的部分,依靠对上游及下游关键环节的垂直预占,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势力,挤占并夺取了主要的分工利益,在产业内分工占据了优势地位。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制造环节外包,自身则完全退出生产。如美国耐克公司自身完全没有工厂,所有的产品完全外包给其他厂商生产,甚至连样品都是由台湾厂商试制的。

4.离岸外包不断重塑承接产业转移国的生产结构体系

随着非股权式离岸外包成为世界生产体系进行国际转移的重要承接形式,在全球价值链布局中,跨国公司与不存在股权联系的零部件供应商之间逐渐建立起较之一般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和更为长久的关系。通过对承接其分包业务的主要供应商的技术转让、培训供方工作人员、提供与业务有关的信息和给予资助,跨国公司使原本非系统内的生产商变成了准系统内企业,使得原本处在国家边界内的一般厂商无需跨国却已实现了生产的国际化(就其生产标准、服务对象、利润实现而言),并且不再拘泥于将低端环节业务进行转移外包。而且,与一般外包企业不同的是,合同承接制造商本身也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安排研发和生产,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产品,从而成为外包扩展的重要推力;其二,虽然合同承接制造商以生产其他公司的产品著称,但与普通贴牌企业不同的是,合同制造商还为其主要客户开发新产品,并承担与产品制造相关的其他业务,如物流和订购,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从而使面向全球的供应链得以形成(3)。这样的产业转移趋势,不断改变和重塑承接转移地区的生产结构体系和产业生态组织,从而对当地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

由于跨国公司社会化协作程度高,横向联系广,一家跨国公司投资往往会带动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随着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往往还会主动地带动和引进相关投资,鼓励其海外供货商到东道国投资,加大零部件供给当地化战略的实施力度,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群,将整条产业链搬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除了转移传统的制造业外,对其他生产经营环节如研究与开发、设计等也开始向其他地区转移。这种新的产业转移趋势是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区位条件的变化而出现的,它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整体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产业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的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通过这些国际生产网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范围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6.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跨国公司近些年发展迅猛,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水平,积极对外投资,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代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跨国投资的方式日益多样化,由之前采取直接投资和股权收购等单一的方式发展为直接投资、股权收购、证券投资、跨国并购、股权交换、合资合作、非股权安排等各种形式的产业投资。跨国公司的分公司和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一半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形成错综复杂的生产营销网络体系。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向和方式,不仅主导着全球产业调整转移,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全球分工体系。此外,如前文所述,跨国公司与不存在股权联系的零部件供应商之间逐渐建立起较之一般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和更为长久的关系,也带动了以外包为主体的产业转移发展。

三、当代国际产业分工与转移对世界产业经济格局带来的影响

总体来看,国际产业分工与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发展,全球产业体系的分工状态直接推动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变化,也直接塑造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国家的产业经济形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融入全球产业生产体系,成为其中的部分环节。因此,国际产业分工与转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产业经济的发展格局。

在世界经济史上,东亚新兴经济体是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产业升级的最成功范例,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出现使国际分工格局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二元对立逐渐发展成四级金字塔结构,它们在世界经济中、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在不断通过自身的产业转移持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将为我国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对于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奇迹的形成,经济学界基本达成了共识,即稳定的政治环境,高储蓄率,低劳动力成本,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成功的外资引进政策等。进一步分析可以证实,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在第二次世界产业转移浪潮中,东亚国家和地区积极承接美日等发达国家纺织、钢铁、造船等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实现了产业的第一次升级;在第三次世界产业转移浪潮中,东亚国家和地区将国内的劳动力密集型及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中国东南沿海、巴西等地转移,自身重点发展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成功地把握世界产业转移的两次浪潮,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成功地融入了国际分工体系,并通过产业升级占据了国际分工比较有利的位置。

当代中国所处的位置与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的某些东亚国家和地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准确把握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的新趋势,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机遇。

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结构出现高度化趋势,转移的产业从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发展,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这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行业集中在化学化工、微电子、仪器仪表制造、制药业和汽车制造等行业,相当一部分填补了我国工业中的产业空白。高附加值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同时,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资金、技术、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转移,通过跨国企业的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加速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并提高了现代管理水平。

其次,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中,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转移的重点,承接服务业的转移对我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意义重大。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出版的《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总体的一产、二产、三产的结构比例为:11.3%∶48.6%∶40.4%。与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比例明显偏低,即使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小,调整一、二、三产业比重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服务业的国际直接投资已经占世界国际直接投资总存量的60%、总流量的2/3。发达国家海外直接投资的输出额的75%投向了服务业。从外国直接投资占比来看,20世纪70年代初,服务业仅占世界外国直接投资(FDI)存量的25%,而2002年已上升到60%左右,同期制造业占全球FDI存量的比重则由42%降至34%(4)

第三,随着当代国际产业转移日益在产业生产结构体系和生态组织结构上影响一国的产业经济,特别是非股权式离岸外包的发展,使得更多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能力的生产区段和工序也进入整体转移外包体系之内,这对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不断重塑自身的产业体系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企业可以在承接国际产业环节外包过程中,逐步深度介入国际产业体系,提升自身竞争能力,发展在一定环节范围内具有较好控制能力的集成和总包业务,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演进发展。

再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融入国际分工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助力经济体制转轨的完成。我国的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是同步进行的,国际产业的移入参与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过程,国外资本也加入公有制经济的股份制转型中,有助于我国形成竞争型的市场结构,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另外,在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各国经济领域的法规在众多方面有统一的趋势,入世前后,我国对大量的经济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以便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接轨。在影响跨国企业投资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当前,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和国际接轨,在某些领域的保护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对我国也同样如此。这种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产业转移反映的是跨国公司母国产业转移的要求,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直接目的是获取更大利润,因此,可能不符合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国际产业转移在地域上呈现出集聚的特征,使得我国地区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大量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环境、资源的压力增大,背离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各地之间为了争夺投资,竞相开出各种优惠条件,牺牲了长远利益。第二,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转入的仍以附加值低的制造业为主,2006年外商投资行业中,第二产业占外商直接投资全部协议项目总量的67.81%,占合同金额的80.40%,占实际利用外金额的67.91%,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占全部协议项目总量的29.90%,占合同金额的17.94%,占实际利用金额的18.54%。国际产业转入的现状加剧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制造环节的大量转移也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从宏观上看,我国国际贸易额虽然巨大,但大部分出口的产品仍然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或者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需要较多劳动投入的产品为主(扣除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出口后尤其明显)。国际竞争能力没有大的提高,但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增多。第三,近年来,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增加研发投入,“但内部化、独资化或控股化从事研究,将研究内容限定在针对本地市场的应用性研究的特征很突出”,技术外溢比较少,对促进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很多研究认为,跨国公司的进入对东道国的技术成长有作用,但技术并不会自动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而流入,技术的转移和扩散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凭借优良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与国内企业展开人才争夺,对国内技术创新产生了“挤出效应”,这无疑对我国产业的长远发展带来制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