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角膜皮样瘤手术直接切除

角膜皮样瘤手术直接切除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PRK手术相比,LASIK手术保留了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的完整性,因此更加符合角膜的解剖生理。更为重要的是,LASIK手术较之PRK手术有更高的可预测性及稳定性,矫正度数可更高。如操作不当,可使LASIK手术术中及术后发生一些较为严重的影响预后的并发症。成功的LASIK手术90%依仗一个完美的角膜瓣,10%来自激光。

1985年,Baumgartner等已通过病理组织学的研究证实,角膜基质内板层切开,不会导致基质内浑浊,这可能与角膜基质损伤后,组织反应轻微有关。与PRK手术相比,LASIK手术保留了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的完整性,因此更加符合角膜的解剖生理。由于LASIK手术不破坏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它包含在角膜瓣内,不受刮除和激光切削的损害,保存其良好的完整性,上皮和神经纤维网无损伤,术后无疼痛不适,感染机会极少,伤口迅速愈合,视力恢复快。因其不影响上皮细胞和上皮下神经纤维网,其伤口愈合较为有序,术后几乎不发生角膜雾状浑浊。短时的激素点眼(1~4周),不会产生激素性高眼压。更为重要的是,LASIK手术较之PRK手术有更高的可预测性及稳定性,矫正度数可更高。这些优势使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是今后角膜屈光手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与任何事均具有两面性一样,LASIK手术也有其不足的一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与PRK相比,LASIK手术需要用微角膜切开刀制作角膜瓣,手术技巧较PRK复杂,其手术效果,更依赖于术者的操作技术,术者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如操作不当,可使LASIK手术术中及术后发生一些较为严重的影响预后的并发症。

2.高质量的微角膜切开刀是制作角膜瓣成败的关键之一。理想的微角膜切开刀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安全性及可重复性好,切削面洁净平整,操作及维护较简单。按不同的切削原理可将微角膜切开刀分为:传统机械式及机械式抛弃型,水流喷注式和激光板层角膜切削刀3类,传统机械式微角膜切开刀按驱动力的不同有分为自动式(电动)以及手动(气动)2大类。我们要选择具备理想微角膜切开刀特点的板层刀,才能帮助你切出一个漂亮的角膜瓣来,否则将后患无穷。

3.LASIK术后所保留的角膜瓣下基质剩余厚度应该在250μm以上(也有人认为必须在270μm以上),否则有发生术后角膜膨隆(ectasia)及继发性圆锥角膜的可能。众所周知,随着度数的增加激光切削的深度越大,为了留足角膜基质层厚度,那么在12.00D以上的高度近视眼就受到限制。此外,由于过大的激光切削深度,或过小的激光切削直径,有可能导致术后不规则散光或出现严重的眩光光晕或视物重影等症状。

随着新一代角膜板层刀(如Hansatome,Moria C-B等)的上市及医师对LASIK手术技术的掌握,LASIK手术已成为屈光手术的主流。成功的LASIK手术90%依仗一个完美的角膜瓣,10%来自激光。角膜瓣制作的成败与患者的近视度数无关。通常一个熟练的手术医师仍可能有1%~2%轻微并发症的可能,严重的并发症(角膜不完全皮质溶解)则约有0.2%~0.3%的发生率。而PRK在治疗低度近视时并不会有太严重的并发症,且术后多半可以得到很好的视力,所以PRK仍不会从屈光手术中被淘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