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要去挑战一个强大的对手,而是要弥补它

不要去挑战一个强大的对手,而是要弥补它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榜样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它,而是去弥补它,去寻找它遗漏的项目,做它做不到的,去服务好它。先求生存,再求战略,这是所有商场的基本规律。随后,不仅集团CEO陆兆禧挂帅,就连一度声称归隐的马云也亲自上阵,关闭自己的微信账号,频频在“来往”上发声力推,甚至放言要拿下30%的市场份额。马云:到去年年底为止,你有1000家卖家,等于入驻的商户,有4000个是收费的客户。

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榜样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它,而是去弥补它,去寻找它遗漏的项目,做它做不到的,去服务好它。这是它的弱点,我们做精做透了才有竞争力,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朝着人家的强项去使力,去跟人家比拼、竞争,肯定会输得很惨。先求生存,再求战略,这是所有商场的基本规律。

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有很多因素,有些是无法预估的,但我们能做出的努力却有无限的可能性。在竞争中我们选择强大的竞争者作为对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我们向前,这是一种战略决策,但是在战术运用上就一定要多加小心,否则一个小错误,你就会被面前的庞然大物压得粉碎。和强大的对手面对面决战,你肯定是一败涂地的那一方,所以在和这种对手的竞争中,一定要灵活应对,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才能取得成功。

2013年9月23日,阿里集团推出好友互动产品“来往”。随后,不仅集团CEO陆兆禧挂帅,就连一度声称归隐的马云也亲自上阵,关闭自己的微信账号,频频在“来往”上发声力推,甚至放言要拿下30%的市场份额。在公司的内部邮件中,他表示,虽然微信地位看似稳如泰山,但好产品是用出来的,完善出来的,他把挑战微信比喻为一场“战争”。

自“来往”和微信一系列竞争和口水战过后,2014年4月马云首谈“来往”与微信的差距时说道:“‘来往’最早出来的时候是跟微信竞争的,看到微信那么强大,我们‘来往’也很明白,一两年之内很难把它颠覆。既然颠覆不了,那我们就想‘来往’能做什么?后来,我们想明白了,‘来往’就做来往,‘来往’希望做一个有情有义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在‘来往’上面交些朋友。”他现场打趣道,‘来往’不去打败别人,也不去讨好别人,只想在这里自己娱乐一下,自己快乐一点。

马云认为:“‘来往’在竞争方面,我并没有觉得会超过其他同类商品。就像淘宝和eBay竞争的时候,我们认为eBay的思想未必会赢,他们是希望用短暂的钱赢得市场,我们判断是需要10年,到今天为止我们并没有赢,我们只是开了个头。

‘来往’也是一样,移动互联网刚刚开始,机会都是均等的,来往只为喜欢来往的同事去做,我们会慢慢完善。‘来往’离其他产品还有很大距离,去年大家只是用allin战略测试下阿里人的斗志在不在,发现还行,然后慢慢来,我们一直以来被人笑话,我们习惯别人说我们不行,我们觉得最后好与坏还有3~5年,慢慢来。”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当你的对手过于强大时,你就不要做鸡蛋碰石头的事,这不是所谓的“无畏和勇敢”,而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当你的产品不如人家好时你就做服务,人家服务也比你好你就虚心学习,将服务做得更加细致、精致,做出自己的特色,人家做国际市场你就做国内,人家做一二线城市,你就试着做做三线城市,人家在B2B、B2C领域独树一帜,你可以试着开发出新的O2O模式。

弥补是一种变通,这种变化往往蕴藏着很多创新性的思维。石头大了就绕着走,“水善万物而不利”,如果河流不是绕着山在流的话,它永远也到不了大海。

马云在《赢在中国》的节目上和选手王强有这样一段对话。

马云:你2005年3月份创办一个公司,4月份创办一个公司,6月份创办一个公司,8、9月份分别都创办了一个公司,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创办那么多公司?一个月一次,这是什么意思?

王强:因为马老师理解错了,我没有创办公司,其实我真正涉足的行业就是刚才像熊老师说的,是一个互联网,一个服装业,我刚开始做互联网的时候,因为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钱,只能做一些很基础的公司,类似于互联网公司,很简单的,卖个空间,代理做个广告,甚至做个雅虎的推广。如果说连域名都不能卖的话还能叫互联网公司吗?我也需要零碎的小钱去做我自己真正想做的东西。

马云:两件事。第一个,很多互联网公司不卖域名;第二个,下一次写简历的时候注意一下,我们觉得你每个月都在做一家新的公司,是你表达不清楚。大家都听错了,肯定是你自己有一点问题。

马云:我想问一下,你觉得网页和网站的区别是什么?

王强:我认为从技术角度来讲应该是一个数据库的区别,如果从服务的角度来讲的话,网页只能够起展示作用,相对的页面数量比较小,网站页面数量比较多。

马云:到去年年底为止,你有1000家卖家,等于入驻的商户,有4000个是收费的客户。按照每个月20%的递增到今年开始到底多少?

王强:现在我有点不清楚了,因为参加《赢在中国》有好长时间没有在公司了。

马云:你就算到上个月月底。

王强:对不起,这个问题我回答不出来,我也不想说假话。

马云:你的服务中三个最独特的价值点是什么?你刚才讲了一大堆,我就要你讲出三个。

王强:第一点肯定就是使用我的服务可以节约他们的钱,我们的商户都是很权威的,尤其在秦皇岛地区,各行各业的领头都是我们的签约商户,像我们当地的大商场、像新华书店、海尔电器……

马云评论王强的时候说:“我觉得你很有能力、也很年轻,不投你的原因是你想做的东西太多。想得太多,想做的也太多。其实这是年轻人创业的时候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我希望每个人都来用我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不可能的,定位要准确才能做好,我对所有的创业者,包括你也有一个建议,少做就是多做,不要贪多,做精做透很重要,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榜样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它,而是去弥补它,做它做不到的,去服务好它。先求生存,再求战略,这是所有商家的基本规律,你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去跟人家挑战肯定是不行的,先生存再挑战,这样赢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大。”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什么地方是特别重要的。有一句话说“自知知人是通晓世界之人”,当一个人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做事量力而行时,在事业上的发展才能走得长远。而那些不知轻重、逞强斗狠的人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