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行合一,此心光明

知行合一,此心光明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行为宽恕成为一种习惯和本能时,才算真正的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良知说”是一个体系完备,逻辑缜密的道德思想。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因此,知行合一就是凭着知性和良心去做正确的事情。知行合一的提出,倡导你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勤学苦练,并积极实践。而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也正是说一个人内心的光明和良善所拥有的清明之气,每个人都可以具备光明的品质,这就是良知。良知终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战胜黑暗。

7.良知知行合一,此心光明

岁月给予你的任何磨难都是为了成就一个与众不同的你。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想太多,才让自己如此难受。真正的人生,是内心郁郁葱葱蓬勃灵动地对生活的热爱,真正的幸福,是内心坦坦荡荡从从容容地宁静祥和。

——汪华持

◎知行合一

伟大的思想只有通过行为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要想把思想的房子建造得足够大,只有用行为宽恕去营建它。真正的宽恕是走出思想的深宅,在实际行为中诠释它的意义。当行为宽恕成为一种习惯和本能时,才算真正的知行合一。

——姜岚昕

王阳明的“良知说”是一个体系完备,逻辑缜密的道德思想。既强调心性的认识作用,也强调道德的实践作用,通过“知行合一”将道德修行阐发为一个动静结合的过程。

“知行合一”其实正是针对道德的实践而提出的,譬如你判断一个人是否道德高尚,不会从他掌握了多少关于道德伦理的知识上去判断,而是看他的行为。所以在王阳明那里,知行是一体不可割裂的。

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合一的。“知行本体”,“知”与“行”同是“心”的两个面,所以本体是合一的。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只有通过践行,通过实际行动,才能最终达到“致良知”的目的,实现道德的砥砺,品格的锤炼。

“知”,即认识、意识、理论等,“行”,即行动、实践等,“知行合一”,即要求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知和行动是一致的,即明白了并能付诸行动,不然你只能一天到晚醉生梦死。

“致良知”的知行合一,笼统地说起来,其实便是从你所学到的正确的认知或见识出发,去引导你的意识,做出正确的符合天赋道德意识的行为,并拒斥所有违背“良心”的意识与行为。比如当你看到有老人摔倒了的时候,你赶紧上去把他搀扶起来,这是因为你知道扶老携幼是一种传统美德,同样,因为有了这种认识或者知识,你看到一位老人挤进你乘坐的地铁车厢,你便主动起身把座位让给老人,而不会因为一己之私或左顾右盼而不去付诸行动。因此,知行合一就是凭着知性和良心去做正确的事情。正如乔布斯生前所言的“遵从自己的内心”。

通俗地讲,就是自己的行为要和自己的认知一致。比如,大家都知道拾金不昧,但实际却很少有人能做到。知行合一的提出,倡导你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勤学苦练,并积极实践。这个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对个体成长成熟过程的一种认知。在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人们常谈到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是在阐述这种观点。当然你要避免极端的知与行:极端的“知”是生搬硬套、“纸上谈兵”,极端的“行”是妄自胡为、自我中心。

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只是知而不去行,不是真正的知。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影响深远,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怪乎清初学者魏禧说:“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

你是一个平凡者或卓越者,一切源于你的思维,成于自己的行动,败在自身的懒惰。

——汪华持

◎此心光明

明朝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阳明在返乡的途中病重,弥留之际,弟子问他有什么遗言,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代圣贤从此撒手尘寰。

我“心”是世界,世界即我“心”。当把自己的“心”修好了世界的一切就好了!

人生之路如同开车,如果没有开过上坡路和破路,就永远无法体会平坦路段行车给人带来的快乐!“命”是上天和父母所赐,而“运”是源于自身修行和苦干。要想“命运”发生改变,只有加倍的精进和付出!

王阳明成就冠绝有名一代,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也不是一蹴而就,他也曾经历过人生中的种种艰难,甚至有胜于常人的艰难。在那个时代,他因为触怒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每日与死神相伴,才有了龙场悟道。政治上他经历了长期的贬黜排挤,直到南中地带盗贼四起,他才被重新重用,平定江西,后又平定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面对荒唐昏庸的皇帝朱厚照,他还能保持良知、忠诚、以少胜多,上演一场升级版的围魏救赵。长期的征战中,他的身体也被累垮了,他有权抱怨,但他没有,只在临终前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名言。他知行合一、拔本塞源、不为气乱、不厌外物、因人而异、不为心累、与物无对……其心学在生活中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他对我们的这个年代是极为有力的实质性的行动犁铧,所谓良知如刺,他的良知是最拉风的心灵励志精神演绎。这也是从他律到自律的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延伸,包括对传习录的延伸,对格物致知、良知说、知行合一、心即理的延伸,对阳明一生磨砺的精神企望。

荀子•不苟》里说:“公生明,偏生暗。”意思就是公正就会清明,偏私则会黑暗。只要内心公正,不偏颇,为人诚信,不虚伪,做事从容不迫,不急躁,便能明察事理,明辨是非,使人不为权势、利益左右,人生自然光明。所以后人又有“公生明,廉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之说。

而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也正是说一个人内心的光明和良善所拥有的清明之气,每个人都可以具备光明的品质,这就是良知。良知是可以成为我们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明“公安派”最后的掌门袁少修说:“自东越揭良知以开天下学者若披云见日矣。”晚明的六休居士张石公也说:“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世界因为有良知的人,才有了集体社会中最起码的公平公正。此心光明,必然无惧、无惑、无忧,必然不论高低、不分贵贱,踏实做人、事业光明。

良知终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即便社会中还有道德的沦丧、思想的卑下、爱慕虚荣、急功近利、是非混淆、善恶不分、美丑错位,只要你以良知的至诚去重建,不畏挫折,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