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散型股权结构的影响

分散型股权结构的影响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距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的时间所剩不多了,可是还有太多的事情压在公司董事会秘书庞先生的头上。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庞先生正坐在董事会办公室里准备着日常的工作。现在,作为董事会秘书的庞先生关心的倒是最终第九届董事会的董事长会是谁。这个倒是现成的,所有人中恐怕没有人能够比庞先生更加熟悉本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了。翻开新一届董事会候选人的履历,庞先生仔细端详了一下,看来应该是他了。

摘 要:本案例所描述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一家优秀公司,历经30多年的风风雨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其整个公司治理的过程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本案例主要围绕着公司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特点,以第八届董事会的召开为主要线索,重点介绍了有关董事会成员的形成过程、党委对于整个公司的影响、不一样的外部董事以及公司重大议案的通过等内容,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把握细节之妙。

关键词:董事会;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外部董事

0 引言

2012年7月2日已经越来越近,好像贪玩的孩子突然意识到天怎么这么快就黑了。距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的时间所剩不多了,可是还有太多的事情压在公司董事会秘书庞先生的头上。作为一家著名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其主要职责为负责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筹备组织、记录,尔后予以信息披露,然而由于公司董事会面临换届,因此这次的事务显得更加的繁琐。好在已经在这个位置摸爬滚打多年,庞先生早已可以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要是换一位莅职未久的新手,恐怕还真有些难以招架。

办公室外,公司员工正在按部就班地处理着日常的工作;办公室内,和煦的阳光铺洒进幽静的房间,庞先生手中刚煮好的咖啡正在冒着热气,岁月静好。摆在面前的问题很多:董事会成员的提名能否顺利确定?公司的独立董事应该请些什么人呢?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能否全体到场?有关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议题能否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岁月忽已晚,然而工作还是要一步步地做。

1 公司概况

1. 1 公司简介

庞先生所在的这家上市公司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较早的一批股份制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成立20多年来,规模不断扩大,股本从成立之初的50万股扩大至2012年末的73 906万股,2012年营业收入达20. 14亿元,2012年末净资产11. 49亿元。

公司成立以来,伴随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由原来的产业多元化经营转向现在的产业专业化经营,公司聚焦药品生产,通过购并,做大做强,实现药品生产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公司以其全资子公司为生产基地,形成了不同的药品生产的产品系列,产品在国内广受好评,并以技术雄厚、产品齐全、质量上乘、服务优质而享誉海内外市场。

图1 公司组织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网站整理而得。

1. 2 组织结构

作为一家运作规范的优秀上市公司,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我国各大上市公司的组织大体一致,同样是三会的标准结构(如图1所示)。股东大会代表广大股东的根本利益,是股东影响公司决策、维护自身权利的重要方式。同时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其中董事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有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

1. 3 股东结构

公司股东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股东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定期报告整理而得。

1. 4 产业结构

由于正式确立了聚焦药品生产的企业发展战略,公司的产品类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药品生产产品在公司的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2012年已经达到了98%,B业务已经被公司放弃,其他所有业务销售收入的总和仅占公司销售总收入的2%。公司2010- 2012年各类产品销售收入的大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公司2010- 2012年各类产品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定期报告整理而得。

2 董事会之前的备战

2. 1 第九届董事会成员候选人的名单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庞先生正坐在董事会办公室里准备着日常的工作。这时,身边的电话突然响起,庞先生神态从容,拿过电话,几分钟过后,庞先生手中的电话被缓缓地放下,他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一块石头落地了。

正如前面所介绍的,庞先生所在的是一家有着30多年光荣历史的上市公司,在其所有的股东当中,持股比例最大的A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集团。刚才的电话就是这家控股母公司的党委负责人打过来的。除了相互间必要的寒暄之外,该负责人向庞先生主要透露的信息就是,上次本公司董事会与上级党委沟通,提交给党委备案的董事会候选成员名单已经顺利通过党委的资格审查了,接下来,本公司董事会可以开会正式讨论新一届董事会即第九届董事会候选人名单了。

说到资格审查,将其具体落实到本公司的董事会换届,所展现的情况就是,每当董事会面临换届,通常由公司的董事会提出下届董事会成员候选人名单,其中包括独立董事、执行董事等所有新一届董事会成员,然后再等到股东大会的时候通过表决产生。不过,董事会在酝酿候选人名单的过程中,为了尊重上级党委,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一般应与上级党委进行沟通,尤其是在候选人的任职资格方面,应听取上级党委的意见。这一程序虽然不是法定程序,但这样做有利于处理好与大股东(国有企业)的关系,更有利于今后开展工作。

这份名单中执行董事和关联董事的形成,其实很简单。执行董事分别是本公司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关联董事主要来自A公司,即本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对于本公司来说,这些董事的形成都是自然而然的,板上钉钉的,要不是他们反倒奇怪了,其他的中小股东,基本上对本公司董事会成员的变动不感兴趣,都没有提名相应的候选人。

现在,作为董事会秘书的庞先生关心的倒是最终第九届董事会的董事长会是谁。按照程序,这个时候董事会确定了下一届董事会成员的候选名单,等到这份名单通过了本公司股东大会的表决,候选人正式成为本公司的董事之后,再由公司董事会成员投票决定是谁成为公司董事会的董事长。可毕竟董事长将是庞先生在公司董事会中最常打交道的人,所以他还是忍不住要关心。常言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要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将会如何上演,只要在历史上找到相同的情景就知道了。要想知道第九届董事会的董事长究竟会是谁,看来有必要参照第八届董事会的格局认真考虑一下。

这个倒是现成的,所有人中恐怕没有人能够比庞先生更加熟悉本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了。现任的董事长赵先生是本公司控股母公司A公司的副总裁,由于母公司属于国有企业,赵先生在级别上属于副局级干部。现在,作为董事长的赵先生就要随着第八届董事会一起退下来了,他的位置应该会留给谁,看来还要在A公司的高管中仔细留意了。

翻开新一届董事会候选人的履历,庞先生仔细端详了一下,看来应该是他了。在第九届董事会候选人的名单之中,有一人与现任董事长有相同的背景。孙先生,本公司控股母公司A公司的副总裁,行政级别也是副局级。

按照本公司董事会形成的惯例,每次新一届的董事会成员通过股东大会的表决正式形成、董事长尚未确定的时候,这时董事会往往会征求第一大股东的意见,看他们瞩意于谁,再将这个名字带到董事会中讨论,当然每次都是高票通过的。因此,在这个时候,猜测终归是猜测,最终结果还是要等到最后才揭晓。

2. 2 寻找独立董事

还是这次董事会换届,其实,在将名单送交上级党委备案之前,即在这份名单的拟定之初,关于到底有哪些人的名字应该列在上面,还真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其他的董事会成员还好说,独立董事应该请些什么人呢?

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的股东而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即关联关系,并对公司事务作出独立判断的董事。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一般来说,独立董事,即不在公司任职、不参与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没有公司股票或者持有极少数的公司股票、能为公司出谋划策、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一群人。

在独立董事选聘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平衡各类股东在董事会中的占比,即保证各类股东在董事会中都有自己的声音。独立董事选聘程序的设计应能够保证所选聘出来的独立董事有权利和能力同内部人及大股东相制衡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否则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在独立董事候选人的提名上,庞先生曾希望让A公司的相关领导做一些推荐,于是庞先生分别征询了A公司几位相关的管理人员,询问是否有合适的独立董事人选推荐,结果都被婉言谢绝了。显然A公司的管理层对本公司聘请独立董事这件事情并不热情,就更别说积极推荐人选了。其实,具有多年董事会运作经验的庞先生非常清楚,独立董事虽然在中国的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的实际作用有限,但是我国法律赋予的实际权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得不到独立董事的有效支持,上市公司的许多议案尤其是有关公司长远战略发展的重大议案便无法通过,董事会的运作效率及效果将会十分低下。如果在将来的某一天,某位独立董事对于公司董事会的某项议案提出了异议,违背大股东的意愿,往往会需要当初将这位独立董事请进来的人去做他的工作。很多情况下,当这位独立董事的引荐人不愿出面时,这种协调、说服和解释等工作就会落到董事会秘书身上,这种事情庞先生不知道碰到过多少次了,深有感触。

既然第一大股东不愿涉足,那只能找其他的股东了,翻开本公司持股股东的数据表,按照持股的多少一个一个打过去,得到的结果仍然不出庞先生所料。他们基本上都表示支持董事会的决定,但是当请他们提请独立董事人选的时候,基本上就无声了。其他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对情况不了解”、“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表示不关心、电话没人接等。

虽然怀抱着一丝希望,可最终希望还是破灭了,一如所料。如此看来,庞先生作为董事会的秘书,只得自己来找了。毕竟入行已久,经过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三位较为合适的成员。其中一位来自中国食品药品行业协会,一位来自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还有一位是律师。这三位有的具有相关的行业背景,对公司有关的业务相当熟悉,有的是财务方面的专家,还有的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形成了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独立董事人选。

3 董事会中的“风景”

3. 1 不一样的外部董事

2012年7月份的董事会即将到来,是时候通知本公司各位董事准时参加本次董事会了。与往次董事会不同的是,这次董事会事关董事会换届,是第八届董事会的最后一届,也即将迎来第九届董事会的新成员。

电话一一打过,各位董事基本上表示会按时参加,可是董事之一的胡先生还是“来不了”,毕竟相熟这么多年了,庞先生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故事讲起来并不那么简单,还得从2006年左右开始说起。

远在2006年第七届董事会形成之前,A公司就已经是本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不过2006年它将一些手中掌握的股份转给了某创投公司,使得这家创投公司一跃成为本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自己则成为本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表3 2006- 2012年第七、八届董事会变动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内部数据整理而得。

之后发生的事情基本上可以从表3中看出。在马上选出的第七届董事会上,来自第一大股东某创投公司的董事共有4位,来自A公司和本公司内部的成员各1位,当然还有3位独立董事。

不过这只是2006- 2012年这6年当中最开始的时候,之后情况又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此时作为本公司第二大股东的A公司掌握的股份仅占公司总股本的6%左右,但是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某创投公司一直在减持公司的股份,逐步使自己成为第二大股东,如此,在仅占公司总股本6%左右的情况下,A公司就这样被“第一大股东”了。

事情还未结束,随着某创投公司持有本公司的股份越来越少,其在董事会中的席位也相应的减少,先是有一位董事离开,后又有一位总经理辞职,如此,原来的第一大股东某创投公司在本公司董事会中的席位自主地降为两席,A公司和本公司各占两席。而此时,这家创投公司在本公司已经不持有任何股份了,这样,原来来自某创投公司的关联董事就成了本公司除了独立董事之外的“外部董事”了。后来,这两位外部董事中的一位又主动离开,只剩下担任某高校副校长的胡先生继续作为这样的外部董事存在。

在这一整个过程中,A公司是无意中被“第一大股东”的,虽然它当时的股份只占本公司总股本的6%左右。至于其他的股东,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股份占到了总股本的5%以上时,就主动地将股份减持调整到5%以下,没有人愿意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一大股东”的头衔就这样再一次戴到了A公司的头上。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在调整期的后一个阶段,当公司还有两位来自原大股东的外部董事时,某创投公司已经不占有本公司任何股份了。作为外部董事的这两位董事,在董事会中的地位相当特殊:他们本身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又不同于独立董事还能在公司拿到相应的津贴。本来他们退出来是完全可以的,他们曾经向庞先生表示:“你说什么时候不做就不做了”。但是他们的存在,对于公司董事会、对于庞先生的意义却非同一般,本公司的前董事长曾经跟庞先生说过:“他们两位虽然在董事会中不代表任何人的利益,但是我们已经合作了多年,相互之间都很熟悉,以前合作得也很默契,继续保留他们两位董事要比另外聘任其他内部或外部董事更有利于今后开展工作。”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公司的董事会强烈希望这两位外部董事继续留下,希望他们继续支持董事会的工作。可是又由于种种原因,其中的一位外部董事还是提出辞职了,只剩下胡先生在庞先生的强烈挽留下,总算答应暂不离开,而且是在没有任何利益回报的情况下。

在与庞先生的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他对第八届董事会的构成情况是最满意的。虽说作为独立董事的胡先生经常不来,基本上每次董事会都是委托代为表决,但是作为董事会秘书的庞先生深知聘请董事的困难。除了大股东之外,其他的中小股东是绝不愿意委派董事参与董事会的,尤其是基金和个人投资者,因此,这样的外部董事是董事会积极欢迎的,也是庞先生所愿意看到的。

3. 2 董事会进行中

随着上述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董事会的召开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2012年7月2日,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正常召开,会议由董事长赵先生主持。在这次第八届董事会最后一次会议中,应到董事9人,实到董事8人,其中,董事会成员胡先生因为出差未能出席,委托董事长赵先生代为出席并表决。

会议的过程一切正常,并没有什么异议出现,这主要归功于董事会前期工作的出色表现。这次会议主要达成了两项成果:

(1)正式确定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的候选人名单;

(2)宣布就定向增发问题,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第八届董事会最后一次会议顺利闭幕,为本公司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任即将落到新一届董事会的身上。

4 绸缪股东会——董事会的殚精竭虑

正如前面提到的,根据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的决议,公司马上要召开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会议上将主要讨论定向增发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只要各位与会的股东表现正常,这项决议就会被顺利通过。然而,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这项特别决议能否获得2/3以上的票数通过,庞先生心里是没有底的。因为在上海许多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上,经常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每次当我们辛辛苦苦地准备股东大会,将一切事情都安排好,结果来的人都不是专业的投资者。”当召开股东大会需要他们行使权力的时候,往往找不到他们。然而,在股东大会现场却有一批持股数量极低的“开会”专业户,他们离一个成熟的专业投资者距离甚远。

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庞先生等董事会成员除了表示无奈之外,心里自然是没底的,因为选举的结果根本无法保证。真正的专业的机构投资者都不来参加股东大会,他们似乎对这些表决结果并不关心。董事会包括庞先生对于这次的定向增发能否成功表示担心。

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心是对的,庞先生陆陆续续地接到一些股东打来的电话,他们明确表示反对这项议案,如果这项议案提交股东大会进行表决,他们明确表示将投反对票,并且将尽最大可能地阻止这项议案的通过。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反对这项议案呢?这还得从定向增发开始说起。

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规定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市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认购后变成控股股东或拥有实际控制权的股东36个月内)不得转让。定向增发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大投资人(例如外资)欲成为上市公司战略股东甚至成为控股股东的。在没有定向增发的时候,这些大投资者要入股通常只能向大股东购买股权(如摩根士丹利及国际金融公司联合收购“海螺水泥”14. 33%的股权),新股东掏出来的钱进的是大股东的口袋,对做强上市公司直接作用不大。另一种是通过定向增发融资后去购并他人,迅速扩大规模。

其实,本公司在以前一段时间内也是以投资为主的,在全资收购了一家主要做药品生产的子公司B之后,其业务重心逐步转移到了实业上,本次的定向增发议案,其目的就是为了给药品生产的业务融资。但是这项议案遭到了众多股东的反对,尤其是许多中小股东。在他们看来,与其做定向增发聚焦药品生产,不如做证券公司借壳上市。但是公司的管理层明确地反对做借壳上市,董事会支持管理层的观点。

这在双方形成了一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方要定向增发,一方要借壳上市,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看来只能在股东大会上以表决的形式裁定了。

对于董事会和管理层来说,一个极为不利的形势就是A公司作为大股东涉及关联交易,因此必须关联回避。大股东一回避,剩下的问题就难办了。对于对峙的另一方,虽说是中小股东,但他们都是成熟的股东,他们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们面对的情况也是相似的。为了能够在股东大会上达到自己的目标,双方都必须在其他股东中间得到尽可能多的支持,通过选票决定胜负。一时间风起云涌、波浪滔天。

庞先生首先想到的是本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即A基金。这家基金在2012年年底的时候持有公司1. 72%的股份。不过,想联系到它实在是太难了。每次,当公司的董事会需要股东支持的时候,庞先生只能打电话给汇丰银行,而每次汇丰银行给庞先生的回复都是这样的:你先回去等着,如果他们有指令,我们给你;如果没有指令,那就没办法了。如此,庞先生只得焦急的等待着A基金的传真,众里寻他千百度,盼望伊人在那灯火阑珊处。不过幸运的是,这一次庞先生等到了,该基金传真过来的内容显示,A基金支持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决定,同意公司的定向增发。如此,董事会和管理层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虽说第二大股东的股份也不是很多,但相比于其他小股东而言已经好多了。

股东是要一个个联系的,电话是要一个个打的。当联系到远在新加坡的一位股东时,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表示自己不知道怎么投票,不会投。庞先生慢慢向他解释,希望获得他对公司定向增发的支持。他同意支持这项议案,但问题是他还是不知道怎样在网上投票。那只有这么办了,庞先生告诉他:“等到股东大会召开需要股东投票的时候,我给你打电话,然后你照着我说的投就可以了。”这位股东表示同意。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也正如当初他们约定的一样,总算是一切顺利。

还有一次就不那么有趣了。庞先生联系了一家机构投资者(基金公司),向他们解释了有关定向增发的具体情况,希望他们到时候支持一下,这家基金公司表示同意,庞先生也欣然的挂断了电话。到了股东大会的当天,查看前来的各位股东,在其中并没有找到那家基金公司的代表。是在路上吗?庞先生找到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可是电话关机,无论如何就是没法联系到他们,最终他们也没能来开会。事后,董事会猜测,当初联系他们的肯定不只是我们一方,一定还有另一方,即希望阻止公司定向增发的一方。在这两难之中,该机构投资者选择了谁都不得罪,因此股东大会当日他们没来开会,也无法联系上。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殚精竭虑、艰苦备战,股东大会按期召开。会议的过程无多赘言,会议的结果是:第九届董事会成员候选人高票通过,正式成为本公司第九届董事会成员;关于定向增发的议案,总共获得51%票数的支持,最终的反对与赞成得票比为49︰51,赞成议案通过的占微弱多数,不过议案还是不能通过,因为这项决议属于特别决议,必须得到2/3以上的支持才能获得通过。就这样,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为发展药品生产主业而进行定向增发的议案被否决了。

5 结语

作为新中国最早的一批股份制上市公司之一,本公司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沧海桑田,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自身也历经了多次的产业转型,不断发展壮大。在其整个成长过程当中,可想而知,其内部的公司治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公司在时代的大潮下乘风破浪,驶向远方。然而本公司再过辉煌,也只是整个时代大潮下的一朵浪花,还有更多的中国上市企业在风雨中前进,它们汇聚在一起,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

学习研究是为了了解知识进而运用知识,运用知识指导实践才是了解知识的真正意义所在。本公司之所以能够历经多年的风雨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发展至今,自是有其原因的。在董事会成员的形成过程中,党委会扮演的角色,董事会秘书的职责及作用,独立董事的产生,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召开,议案的形成及通过,股权结构对公司运作的影响……其中蕴含着哪些有益的经验及教训,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去深思,进而学以致用。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persed Equity Structure —Revelation From the Board of a Listed Company

SONG Keqin, WEI Q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In this case we will describe a good company keeping pace with the spring breeze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ƽup policy.After 30 years of ups and downs, the company continues to grow stronger.The whol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this company deserves our study.In this case we mainly introduce arou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mpany’s dispersed ownership structure.And we will use the 8th meeting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s the main clue.We will mainly introduce about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influence of party committee to the whole company, the unique outside directors,and the passage of a major bill about the company’s future.Here we will try to grasp the details in a more macro perspective.

Keywords:Board of Directors; Equity Structure;Independent Director; Outside Director

案例使用说明

一、教学目的与用途

1.适用课程:公司治理。

2.适用对象:研究生、MBA及EMBA。

3.教学目标:帮助学员了解候选董事会成员名单的形成过程,了解上级党委在名单的形成之初所进行的资格审查和备案;了解独立董事的形成过程,了解董事会秘书对于独立董事形成的作用;掌握在股权较为分散的情况下,积极股东与消极股东的来源和各自的行为取向;掌握董事会成员的构成以及对董事会成员的激励;明晰广大中小股东尤其是投机性质的股东与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利益冲突。

二、启发思考题

1.上级党委对于董事会以及上市公司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分散型的股权结构对于独立董事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董事会秘书在其中以及其后有关独立董事的具体工作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

3.分散型的股权结构与本公司外部董事的产生有什么关系?外部董事的存在有何意义?如何激励董事会成员?

4.基于本案例,探讨股权结构与股东积极性的相互关系。

5.分散型的股权结构如何影响中小股东与公司整体利益的关系?

三、分析思路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目的)来灵活使用本案例。这里提出本案例的分析思路,仅供参考。

(一)启发思考题1

作为上市公司,其公司的运作过程主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本公司的公司章程,但除此以外,由于本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国有企业,因此,董事会成员候选名单在形成之前需要与上级党委沟通,报上级党委备案并进行资格审查,而这一审查过程是隐形的。所以,上级党委事实上对本公司的董事会进而对整个公司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二)启发思考题2

股权结构的分散使得任何股东都没有掌握本公司足够多的股份以对公司的决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一方面对独立董事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因为公司的各个股东都没有兴趣在独立董事的人选上大做文章,从而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但另一方面,公司的各位股东都没有积极性来为公司寻找独立董事,给独立董事的寻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想要弄清楚董事会秘书在其中以及其后有关独立董事的具体工作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就必须先对董事会秘书的二重尴尬职责有所了解:

● 主管部门与上市公司的“指定联络人”

● 上市公司的“对外发言人”

● 投资者、券商、新闻媒体了解上市公司的“窗口”

● 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协调人”

● 公司规范运作的“敲钟人”和“实践者”

● 公司资本运作的“参与者”

由此可见,董事会秘书一方面代表公司向外联系、公告,另一方面又代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运作起到监督作用。

(三)启发思考题3

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董事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当公司的股份集中度较高时,各大股东对于公司董事产生的关心程度更高,类似本公司的外部董事便越难产生;当公司的股份集中度较低时,公司的各位股东所占股份比例较低,对于公司董事产生的关心程度较低,类似本公司的外部董事才有了产生的可能。

庞先生所在上市公司外部董事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只是在具体工作中常常不作为,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若能找出很好的激励举措,由于外部董事的特殊地位,其存在将会为公司治理带来相当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大股东涉及关联交易必须回避时,外部董事的存在使得公司的许多议案可以在董事会通过。

董事会成员的激励应该根据其在董事会中特定的角色分情况而定,执行董事、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的激励各不相同。暂不论董事个人的道德因素,总体而言,必须让所有董事会成员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公司业绩直接相关。

(四)启发思考题4

基于本案例,上市公司的股份集中度较低,公司的各位股东所占股比例较低。这种股权结构与股东的积极性有如下关系:

1.从公司股权结构影响股东积极性的角度,由于上市公司的各位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不高,因此,各位股东对于公司有关情况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公司的许多事务对于他们来说纯属鸡肋,在本案例中的具体表现为:对于独立董事的产生毫不关心,不愿意参与公司的股东大会,对于公司的众多议案持漠然态度。

2.从股东积极性影响公司股权结构的角度,当上市公司的各位股东不愿意对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和公司的治理投入过多的精力,换言之,各位股东的积极性较低时,这些股东一般不愿意持有过高比例的股份,以免自己成为大股东,增加“不必要的烦恼”,因此,这类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总是较为分散。在本案例中的具体表现为:公司的各位股东基本上都不愿意自己的股份占到公司总股本的5%以上。

(五)启发思考题5

上市公司中,公司管理层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公司的利益,他们往往更看重的是公司长远的发展。而对于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其广大中小股东更多的是带着一种投机的心理,往往更加关注的是短期的利益,期望的是短期内公司股价的上升,这样就形成了中小股东与上市公司整体利益的冲突。

四、理论依据及分析

(一)股权结构理论

股权结构是指各股票所有者所持有的股票的种类和数量在该股份制企业中的分布情况。一般来说,股权结构被分为股份结构和股东结构两个部分。其中,股份结构主要由股份集中度来反映,股东结构主要是指各种不同背景的股东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的比重。我们在分析本案例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分散型的股权结构包括了股份结构和股东结构两个方面的分散。

(二)资格审查

依照《中国共产党党章》的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国有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规定: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把组织考察推荐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结合起来,按照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负责人任免管理制度和办法。

根据上述指导精神,国有企业中董事会与党委之间的关系应当是:

1.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原则纳于董事会组织建设规则。“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是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于2004年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中所确立的一条重要原则。通过它,企业党组织成员和董事会成员可以依法实现组织上的相互进入。也就是说,企业党委的主要领导成员,可以董事身份进入董事会,而董事会中的非外部董事同样可以党员身份进入企业党委。

2.将“党管干部”原则纳于董事会重要人事管控流程。对重要人事人选的决策,董事会不简单地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赋予的任免决定权,而是充分尊重和重视“党管干部”的原则,区分不同人事类别,将其细化到具体的人事管控与决策流程之中。比如针对二级公司董事长的选聘,集团管理制度和流程就会规定:无论是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出的人选还是集团总经理提出的人选,皆须先提交集团党委讨论,待其政治考察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否则,人选需重新提名。

3.将“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原则纳于董事会经营决策程序。对凡属企业重大问题,党组织明确参与决策,只是对董事会待决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代替董事会来决策重大问题。为此,党委通常会在接到企业董事长提请研究的请求后,在董事会会议召开前通过集体决议形成一个意见,供董事会决策时参考。这样,不仅党组织的主张在公司决策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体现,而且还更加有利于党组织的决策意图能够最终融入董事会的经营决策之中。

(三)独立董事的条件

除不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证券市场禁入规定》中有关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形外,根据《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独立董事还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独立董事应当具备与其行使职权相适应的任职条件:

(1)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具备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的资格,并取得深圳或者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独立董事任职资格证书。

(2)具有《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所要求的独立性,即独立董事必须在人格、经济利益、产生程序、行权等方面独立,不受控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的限制。

(3)具备上市公司运作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规则。

(4)具有5年以上法律、经济或者其他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所必需的工作经验。

(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条件。

2.独立董事必须具有独立性。下列人员不得担任独立董事:

(1)在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直系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等;主要社会关系是指兄弟姐妹、岳父母、儿媳女婿、兄弟姐妹的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等)。

(2)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或者是上市公司前10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

(3)在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以上的股东单位或者在上市公司前5名股东单位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4)最近一年内曾经具有前三项所列举情形的人员。

(5)为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人员。

(6)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7)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人员。

(四)股东会议的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

1.普通会议决议有效性的前提是:

(1)股东会议合法召集。

(2)经过出席会议的代表1/2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2.特别决议有效性的前提是:

(1)股东会议合法召集。

(2)经过出席会议的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3)必须是以下五种事项之一才适用特别决议:①修改公司章程;②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③公司的分立、合并;④公司的解散;⑤变更公司形式。

五、关键要点

1.本案例中寻找独立董事的困难、召开股东大会的准备、关于定向增发议案的争议等内容无一不与本公司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有关。对于上述各问题的探讨,均需要抓住这条主线,仔细分析。

2.总体上,上市公司的运作是十分规范的,其公司治理的整个过程围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公司的公司章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在这有条不紊当中,还有一些隐形的操作值得我们注意,如党委的资格审查,这就要求我们理清事物的各个细节,掌握其来龙去脉,深入分析。

六、课堂计划建议

本案例可运用于专门的案例讨论课。以下是按照时间进度提供的课堂计划建议,仅供参考:

整个案例的课堂时间应当控制在80~ 90分钟。

1.课前计划:提出启发思考题,让学员在课前完成阅读和初步思考。

2.课堂计划:简要的课堂前言,明确主题(2~ 5分钟)。

● 分组讨论,告知发言要求(30分钟)。

● 小组发言(每组5分钟,控制在30分钟以内)。

● 引导全班作进一步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15~ 20分钟)。

3.课后计划:如有必要,可以请学员采用报告的形式给出更加具体的解决方案。

七、相关附件

附1:公司的历史演变

本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成立之初,即以C业务的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其后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经历了数次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先后发展过B业务、药品生产、食品加工、保健品等,历经了一段时间的多元化发展,最后于2009年正式确立了“聚焦药品生产”的产业发展道路。公司自其成立至今的历史演变过程大体如图2所示。

图2 公司产业发展历程

附2:公司股本变化

截至2013年6月30日,本公司普通股总数为739 065 311股,总股本739 065 311元,全部为上市流通股份。A公司持有公司18. 79%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公司1984- 2012年的股东变化如图3所示。

图3 公司股本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定期报告整理而得。

附3:近年来主营业务收入和净资产增长

公司1997- 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净资产增长如图4所示。

图4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净资产增长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定期报告整理而得。

附4:公司各项会议次数

2010- 2012年公司各项会议次数统计参见表4。

表4 2010- 2012年公司各项会议次数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内部数据整理而得。

附5:董事会、监事会结构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成员构成如表5所示,董事会专业委员会成员构成如表6所示,监事会成员构成如表7所示。

表5 本公司第九届董事会成员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定期报告(2013年)整理而得。

表6 本公司第九届董事会专业委员会成员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定期报告(2013年)整理而得。

表7 本公司第九届监事会成员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定期报告(2013年)整理而得。

【注释】

[1]本案例由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宋克勤和卫青撰写,版权归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所有。未经允许,本案例的所有部分都不能以任何方式与手段擅自复制或传播。
版权所有人授权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案例中心使用。
由于企业保密的要求,在本案例中对有关名称、数据等做了必要的掩饰性处理。
本案例只供课堂讨论之用,并无意暗示或说明某种管理行为是否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