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关系交往的正确方法

人际关系交往的正确方法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情感上和行为上的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需要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动力,人际关系主要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是人们借助于交往,努力消除陌生感、缩短心理距离的结果。血缘人际关系泛指人们因血缘关系或姻缘关系而交往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如父子、母女、叔侄、夫妻等关系。

一、人际关系

(一)内涵

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一切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狭义的人际关系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情感上和行为上的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而人际关系则是人际交往的结果。

(二)构成

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大学生相互交往是双方作为信息对象的相互作用,并引起相互间的感知、理解、判断和评价,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果。情感因素在这种认知结果的基础上发生的主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状态和体验、情绪的敏感性、对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等。在人际关系中,认知起到了唤起情感、控制和改变情感的作用,对人际关系起着调节作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行为成分是交往双方外显的行为表现,如语言、眼神、手势、举止、风度、表情等表现个性和传达信息的行为要素,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与形式。一般来说,由于人际关系不同,对人的认知和理解、情绪体验以及各种行为会有所不同,而它们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彼此的人际关系。而且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形成中,它们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如在家庭关系中,情感的成分特别突出,在工作群体中则认知成分较为主要,而在各项服务性行业的人际关系中行为成分则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三)特点

1.人际关系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

需要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动力,人际关系主要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如果交往双方的需要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就会产生喜欢、亲近的情绪反应,人们的心理距离就会缩短;反之,就会产生厌恶、憎恨等情绪反应,心理距离就会加大。因此,需要的满足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

2.人际关系以交往为手段

人际关系是人们借助于交往,努力消除陌生感、缩短心理距离的结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交往是人们交流信息、消除生疏、加深了解、获得肯定或否定体验的途径。不仅如此,交往的频率还是人际关系亲疏的调节器。一般说来,交往的频率越高,人际关系越密切;交往频率越低,人际关系越趋于淡化;当交往完全不存在的时候,原有的人际关系也会名存实亡。

3.人际关系以感情为纽带

人际关系总是带有鲜明的情绪与情感色彩,是以情感为纽带的。人们相处中呈现出来的喜欢、亲近或疏远、冷漠的情绪状态是人际关系好坏的基本评价指标。人际关系所具有的这种情绪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成为可以直接观察的心理关系。

4.自我暴露是人际关系深度的标志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逐渐自我暴露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我们对一个人接纳程度和信任感增强,自我暴露也会越来越多,同时也要求别人越来越多地暴露他们自己。通过了解别人自我暴露的程度,可以很好地了解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的程度,了解自己对别人的信任和接纳程度也可以通过自我的暴露程度来了解。因此,交往双方的自我暴露程度实际上标志着他们人际关系的深度。

(四)分类

1.根据人际关系的媒介不同分

可分为血缘人际关系、趣缘人际关系、业缘人际关系、地缘人际关系等。血缘人际关系泛指人们因血缘关系或姻缘关系而交往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如父子、母女、叔侄、夫妻等关系。趣缘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因情趣相同或相近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如朋友、棋友、球友等关系。业缘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因从事共同或相关的职业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如师徒、战友、同事等关系。地缘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因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如同乡、邻居、街坊、校友等关系。

2.根据人际关系的固定程度分

可以分成固定的和非固定的人际关系。固定的人际关系是指较稳定的、时间比较长的关系,又叫长期人际关系或恒定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这种关系对人的作用大,影响深远,对人的内在心理作用强,人对其依赖性也大。非固定的人际关系则指随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关系,如公共场合中的临时交谈、市场交往中的主客关系等。这些关系时间短、不稳定、易变化,又叫短期或临时关系。

3.根据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程度分

可分为利害关系和非利害关系。利害关系是指那些对个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利益有密切联系、关系重大的人际关系。比如家庭关系、领导关系等对个人关系是比较重要的。非利害关系是指那些对个人在物质和精神的利益没有密切联系的人际关系,比如路人关系、顾客与雇主的关系等。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人们之间的利害关系也会不断增加,而非利害关系并不会随之减少。

4.根据人际关系的需求分

可以分为包容型、控制型和感情型三种。包容型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希望和别人进行交往,希望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关系。由此而产生的行为特征是交往、沟通、协同、相容、参与等。控制型的人际关系主要专注在权力、权威等问题上,以此需求而产生的行为特征为运用权力、权威控制和领导他人。感情型的人际关系特别需要的是喜爱、亲密、同情、友善、照顾等,主要表现在爱情和友谊上,他们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强烈情感体验。与此需求相反的是憎恨、厌恶、冷淡等情感反应。

5.根据人际关系的外部表现分

可分为外露型、内涵型和伪装型三种。外露型的人是人际关系的晴雨表,他表现出对自己喜欢的人十分亲密,而对相斥者则十分冷淡等非常明显的行为特征。内涵型的人对喜欢者内心爱慕、向往但并不表露出来,而对讨厌者虽然厌恶也不动声色。这种人的外表似乎平静,实际上内涵深沉。伪装型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需要表现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表里不一,反复无常,待人处世以利益和环境为转移。

人际关系的分类还有其他的方法,如按距离的远近可分为近距离与远距离的人际关系;按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的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按功能的多少可分为单功能关系、多功能关系和超功能关系;按性质的相容性可分为相容的人际关系和不相容的人际关系等。

二、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要经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正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优化),也包括负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恶化),还包括童年期、青少年期、成人期和老年期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莱文格和斯诺克以图解的方式,对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水平随时间的递增关系作了直观的描述。这个图解比较形象地说明了人际关系形成与发展的整个过程(见表5-1)。 

表5-1 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

奥尔特曼和泰勒经过对人际关系的系统研究后认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阶段。这和莱文格等人的研究结论是基本一致的,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开始时的无关,到最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确实需要经过不断演化。彼此相互作用的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弱逐渐变强。

从人际交往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察,一般可以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开始时的彼此无关,即零接触状态,逐渐实现选择性注意。这种选择本身反映着交往者的某种需要倾向、兴趣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只有当双方的某些特质能引起自己情感上的共鸣,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从而把对方纳入自己的知觉对象或交往对象的范围。如果当交往双方互相注意时,这种状态更为良好,说明双方进行了互相选择,处于一致性互动状态中,这就为人际关系的建立准备了更好的心理基础。在注意阶段,交往的双方都希望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试图为彼此的人际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良好的定向。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

第二,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发展,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在这个阶段,交往双方开始了角色性接触,如打招呼、聊天、工作上的联系、学习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相互照顾等,这种一般性的人际接触,目的是为了探索彼此的共同情感领域,并经过一定的情感探索、情感沟通,双方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增加,但仍未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或隐秘敏感区,双方都遵守交往法则,不涉及对方牢牢守护的根本方面。此时,双方在一起能友好相处,离开对方也无关紧要,彼此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因而,这个阶段也是普通的人际关系阶段。一旦情感卷入的程度有所加强,交往的频率和深度有了新的进展,人际关系也就进入到第三阶段。

第三,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随着交往双方接触频率的增加,彼此间了解不断加深,情感联系越来越密切,心理距离越来越小,在心理上逐渐有了依恋和融合,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此时,交往双方的安全感已经确立,并有中度或深度的情感卷入,自我呈现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扩展,心理相容性也有进一步增加,对事物的看法、评价逐渐趋于一致,并引起情感上的高度共鸣,各种信息的输入输出不再“失真”,彼此已成为知己好友,一旦分离或产生冲突,会出现某种焦虑、牵挂和烦躁的情绪。这一阶段仍然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在其低水平的层次上,主要表现为交往双方的适应与合作,即求同存异;在其高水平上,才是知交和融合,即心心相印、唇齿相依,恋人关系即属此类。

(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包含着负向发展,即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

朱迪·皮尔逊在《如何交际》一书中人际关系恶化过程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负向发展(表5-2)。

表5-2 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

一般说来,人际关系的恶化是由于人际冲突、人际内耗和人际侵犯的结果,根据这种冲突和内耗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把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划分为冷漠、疏远和终止三个阶段。

第一,冷漠阶段。即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人际关系的恶化始于冷漠,不但对交往者持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严重者甚至表现为一种否定性的评价和行为。如对交往者注意力的转移,不愿意与对方进行交往、沟通,在公共社交场合,千方百计避免与对方的接触,迫不得已时的交往也是出于纯粹的客套和应酬等。

第二,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人际关系的恶化是从冷漠开始,以疏远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并渗透到彼此人际交往各个角落。在这个阶段,双方形成了一种远离的状态,或零接触状态。所不同的是,这时并不是双方互不认识,而是一方故意不予理睬另一方。在双方均出现的交际场合,彼此避免接触,即使不得不寒暄,也是以嘲弄、讽刺、挖苦对方,并在非言语行为上也有所表现,如表情的不自然,身体姿势的不自然,等等。这种现象,表明双方的人际关系已经很难再维持下去了。

第三,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便是结束这种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在这个阶段,交往者不仅把相互间的接触视为一种额外负担,感到烦恼、不安、焦虑、痛苦,而且把这种对交往的厌恶情绪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终止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终止,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但更多的情形是人为造成的。必须指出,人际关系的结束,并非都是有害的或不道德的,结束原有给人带来痛苦的、实质上已经死亡的某种人际关系(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等),对人是有益的,也是合乎道德的。

(三)各年龄段人际关系的发展

1.儿童的人际关系

最早是从父母或抚养人开始的。尽管这时只是一种情绪性交往,但他从别人的态度中逐渐积累起一些感受,开始形成他对别人的态度。如5个月的婴儿就会要妈妈抱而不要陌生人抱。这种情绪依恋对幼儿的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以后诸多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父亲与婴儿的游戏也有助于促进婴儿的社会交往。儿童的人际关系以垂直关系为主,学前期关系最密切的是父母,进入小学以后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信任超过了家长。学习成为儿童与成人交往的主要形式。师生关系中容易出现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低年级儿童的平行人际关系尚不发展,一般还谈不上根据何种标准选择朋友,多数是由于同桌、邻居或亲戚等原因而成为伙伴。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这种人际关系并不稳定,常常为一点小事就“闹翻”,但又很快言归于好。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对发展平行型人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关心集体和同伴,对教师和同伴都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在择友上也有自己的看法。

2.少年期人际关系

由于“成人感”的出现,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首先,他们对父母、教师的态度已经明显分化。喜欢那些理解他们的、教育方法比较民主的家长,愿意接近教学水平高又尊重学生的教师。当成人关心少年、重视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行为时,便会感到满足。成人必须充分估计少年的这种转变,改变与他童年时期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模式,否则就容易出现冲突。少年总是尽量摆脱垂直型人际关系的束缚。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新的需要。这些新的需要主要是:获得威望与尊重的需要,这是他们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基础,也是他们成人感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强烈的独立和自主需要,但依赖成人感又很强,表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并存的人际关系状况;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友谊的需要,若少年与成人的关系不好,则更需要这种友谊,而且同龄人对他们的影响要比成人更大。

3.青年期的人际关系

虽沿着少年时代人际关系的特点继续发展着,但也开始发生着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从精神上脱离对父母或成人的依赖,新的友伴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协调和适应,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对成人权威的抵触和反抗,竞争和对抗的激化等方面。因而其人际关系具有广泛性、自主性、易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等特点。职业准备的需要、求偶的需要、建立家庭的需要等一系列的需要,使青年必须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建立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垂直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他们不再像少年时期那样有意疏远父母,而是对父母变得关心和体贴。对于他们所尊敬的成人,能与之建立“忘年交”。同龄人(同性的、异性的)的关系大大地发展了,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政治、科技、文学艺术、体育等活动。与同龄人交往,希望获得新的信息,追求友谊、爱情、家庭和事业的成功,成为他们发展人际关系的巨大推动力。青年交往的内容由娱乐型向知识型转化,人际关系也由玩伴向志同道合的生活之友发展。

4.成年期的人际关系

主要表现在家庭和职业生活两大领域中,而在家庭互动关系中,突出的表现形式是代际关系和夫妻关系。成年人代际关系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与孩子的关系;其二是与父母的关系。无论是哪种关系,其影响都是双向的。此阶段的亲子关系仍然很密切,青年往往在经济上需要父母的接济,需要父母帮助照看孩子,而父母也可从中体验到满足感。夫妻关系也是这种互动关系,双方不断地调适,使婚姻关系得以维持和进一步发展、完善。成年人的职业生活是为人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在事业的追求中,他们不但要与同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还要与“受教育者”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由于较强的事业心、荣誉感、竞争性,在人际关系上内心活动更为突出,由人际关系带来的情感体验也更加深刻。

5.老年期的人际关系

由于“丧失感”引起的深刻情绪体验,以及“老之将至”的心理感受,也需要他们对人际关系及时调适,特别是退休和生活中的紧张事件,会对老年人的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年人热爱生活,心情愉快、性格开朗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同时,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思想的积淀,以及社会交往机会的减少,老年人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对人际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已经深深体会到人际关系的质量比相互交往、接触的频率更为重要。从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年人喜欢结交同龄朋友,在离退休回家后,仍希望过去的朋友上门聊天、下棋或者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文体活动,这反映了老年人人际关系的新趋势、新特点。

三、人际交往的作用

对于正处于学习、成长之中的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一,人际交往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们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认为当人们满足了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后,就有了人际交往的需要,尊重和爱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实人们即便是为了生存和安全的需要也必须进行人际交往,或者说,人们在满足任何一个层面的需要时,都会有人际交往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以每小时15美元的酬金聘请人到一个完全与世隔绝、无人交往的小房间去住,在5名应聘者中,有一个人2小时就出来了。待得最长的一个人在里面住了8天,出来时说若让他再多待一分钟,他就要发疯了。研究表明,人都有强烈的交往需要,都畏惧孤独,害怕离群独居,人际交往是们最基本的心理需要。

第二,人际交往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指人不断学习和掌握充当社会角色的知识、技能及特定的社会规范、准则,以获得社会有效成员资格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其成熟程度与能力强弱的尺度之一。一般来说,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生活规范,而是积极主动地在与人、与社会交往中习得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的。有研究表明,人际交往范围越广,获得的社会规范越多,反之亦然。显然,不善交往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人交往的人,是难以完成个体社会化过程的。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既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完成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第三,人际交往塑造着个体的思想与人格。一个人的思想和人格主要是后天通过社会学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人们后天的社会学习,不论是直接知识、间接知识的获得,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很多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完成的,在与父辈、老师、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受到人际影响,成就了今天的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你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你,主要是人际关系的结果,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塑造了你的思想和人格。

第四,人际交往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不少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疾病,很多是因为人际关系失调而来。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一是它能起到代偿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代替与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以消除失落感与孤独感。二是它能稳定情绪,烦恼时有人倾吐,欢乐时有人分享,可以给人带来情感上的稳定。三是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深化,置身于良好人际关系中能使个体具有归属感、安全感,进而满足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五,人际交往影响个体事业的成功。卡耐基在研究人的事业成功因素时,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仅15%是依赖自身素质,而85%取决于人际交往。哈佛大学曾对几千名被解雇的人员进行综合调查,其中人际交往不好比不称职的高出2倍多,在每年调离的工作人员中,人际关系不好的占90%以上。而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指出的7种广谱智能,人际关系技能就是多元智能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包括领导能力、发展人际关系及保持友情的能力、化解冲突的能力、善于分析社会关系的能力等。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个体事业的成功,是因为它能帮助个体完善品格,开拓思维和眼界,提供信息交流机会,获得事业上的合作支持与帮助,促进个体在事业上不断进取,获得成功。

四、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类型

(一)特点

1.喜欢与人交往,渴求友谊

交往是人的心理需要之一。健康正常的交往如能得到满足,就会形成一种向心力,对工作、学习起促进作用;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空虚感和烦恼,甚至会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很多大学生远离故土和亲人、老朋友,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渴求得到周围同学的关心体贴、爱护、信任和理解。特别是那些年龄小,独立生活能力差的学生尤其渴望结交朋友。

2.重视与异性的交往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性心理成熟时期,希望了解异性,得到异性的理解、尊重和爱慕。正确引导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就会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健康的性心理,加深对异性的理解和尊重,使自己更加自尊、自爱、自重,增强用理智控制情绪、情感欲望的能力。

3.交往具有社会性

随着社会开放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们对精神生活有着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学生渴望走出校园,在与社会人群的交往中满足这方面的需要。这应该说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心理倾向,它是学生走向社会,开阔视野的原动力之一。但是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对校园的组织纪律和正常的生活秩序有一定的影响。

4.强化了交际的平等、民主观念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青年大学生不但要求政治上平等、民主,而且要求交际中平等、民主。大学生交际的平等、民主观念,使交际双方冲破等级观念的羁绊和心理障碍,使交际方式的单向“辐射”转变为双向“交流”,那种“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说话你得听”的交际方式正逐渐为人们所摒弃。

5.交往过程注重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效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成为行为准则。这种时效观反映到高职学生人际关系中,必然要求提高交际时间的利用率和高效能。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网上交流、电子信件、电话、明信片等沟通形式明显增多,改变了事无巨细非见面再谈的传统习惯;预约、践约的风气逐渐形成,避免了因对方不在或无暇顾及而造成时间的浪费;注意长话短说,开门见山,尽量避免东拉西扯,没完没了地空谈,等等。

6.交往目的具有价值意识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用价值的观点来衡量、审视一切社会活动,也强化了大学生交际的价值观念。过去,大学生交际的主要对象是体现“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的亲属、同乡、同事以及好友,并以情感上的交流、心理上的共容为满足,较少考虑交际的价值。现在,从交际的对象、内容、范围以及样式上,出现了注意价值的趋向,追求实惠。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个路子”。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这种观念必然影响青年学生。

(二)主要类型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及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大学生活、个人发展及将来适应社会,都十分重要。

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同学交往、师生交往、老乡交往、舍友交往、恋人交往、班级及学校交往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比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复杂、广泛,而且独立性更强,更具有社会性。

1.同学交往

同学是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同学关系是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友好的,并且有亲情化的趋势。在大学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大学生结伴而行,逛街、逛公园、吃饭、看电影、下棋打牌,课间生活很丰富。若是女同学,还常常手挽着手,很亲热。大学生大都十分重视同学关系,崇尚相互帮助、相互照顾、相互倾诉的学友情谊。尽管有时候也会和某个同学闹点小矛盾,但通常能够理性地解决问题,很快恢复友谊。大学生交往,有称呼世俗化的特点,体现出排斥政治文化,更侧重个人亲情性交往的倾向。比如,关系亲近的同学经常用“哥们儿”“姐们儿”等来相互称呼;某些同学有了矛盾,别的同学通常会说些“弟兄们好说”“大家都是朋友嘛”之类的话来调解矛盾;社团活动中,组织者常用“兄弟们多帮忙”之类的话来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等等。

2.舍友关系

舍友关系是同学关系的一种,但又具有一些特殊性。舍友都喜欢按年龄大小排行,于是有了“老大”“老二”“老三”等称呼,而且叫习惯了,把名字都代替了,把寝室搞得像个大家庭。宿舍生活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舍友“抬头不见低头见”,交往得好,大家都痛快,而且可能是一辈子的知己;如果处理不好,可以想象,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3.师生关系

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师生关系是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与中小学师生关系相比,交往、交流不够多,关系不够密切。大学生只有遇到“功课”“学分”等与学习、考试有关的问题时,才会去寻求老师的帮助,至于其他个人的心理问题、情绪问题、家庭问题、交友问题、恋爱问题等,很少有人会去找老师帮助,而老师也少有问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