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妆与面部

化妆与面部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头部眉骨以上,耳以后整个部分称为脑颅。眶上缘的外端有明显的突起称“颧邱”,与颧骨相接。整个眶上缘是前额的突面与眶窝的分界线。位于面颊中部左右两侧,为不规则的菱形骨。上颌骨在面部中央,与下颌骨共同构成口周围的半圆形,中央区与鼻骨相接,部分上升与额骨的眉间三角区相接,外侧与颧骨相连。主要是在情绪影响下专管传达面部细致而又复杂的感情。帮助咀嚼时牙齿咬伤颊内黏膜,并伴随颧肌与笑肌的动作。

一、头部骨骼的结构

图2-1

(一)脑颅

头部眉骨以上,耳以后整个部分称为脑颅。脑颅包括一块额骨、一块枕骨、一块筛骨、一对颞骨、一对蝶骨、一对顶骨。

1.顶骨

顶骨位于颅顶中线两侧,左右各一,形成脑颅的圆顶。2.枕骨

枕骨位于顶骨后下部。

3.额骨

额骨也称前额骨,位于头顶前部,凹凸较明显,近适长方形。男女的额骨区别较大,男性的较方,起伏明显,整块额骨向后倾斜度大;女性的额骨圆而饱满,角度平直。

(1)颞线:在头顶两侧太阳穴边缘是额骨与顶骨颞骨的连线,也是区分人颜面上半部正面与侧面两大面的界线。此线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

(2)额邱:额骨上部左右各一两个突起的圆邱。

(3)眶上缘:额骨的下边缘,分别为左右两个眶窝。眶上缘的外端有明显的突起称“颧邱”,与颧骨相接。整个眶上缘是前额的突面与眶窝的分界线。

(4)眉弓:位于眶上缘上方,额邱下面,与眶上缘平行,呈短的弓状隆起。眉弓外低内高,男性年龄越大眉弓越明显。

(5)眉间:在两眉弓之间形成渐凹的倒三角区。眉弓越突起,眉间越明显。

(6)额沟:位于额邱与眉弓之间的浅沟,是面部较深的皱纹所在之处。

4.颞骨

左右各一对,位于颅的两侧。在顶骨之下,额骨之后,后接枕骨。颞骨与顶骨、额骨共同构成颞窝。

(二)面颅

位于头的前下方,为眉以下、耳以前的部分,包括两块上颌骨、两块鼻骨、两块颧骨、一块下颌骨。

1.颧骨

位于面颊中部左右两侧,为不规则的菱形骨。骨体中间微微隆起的部分称为“颧邱”,也叫颧结节。与额骨、蝶骨相连形成颞窝的前下边缘,叫“额蝶突”。与颞骨的颧突相连成颧弓,叫“颞突”。

2.鼻骨

鼻骨在额骨下缘,左右两上颌骨突的中间,左右各一,各成不等边四边形,构成鼻梁硬部,下接鼻软骨成鼻骨,鼻骨大者鼻根高,鼻骨小的鼻根低。

3.上颌骨

上颌骨在面部中央,与下颌骨共同构成口周围的半圆形,中央区与鼻骨相接,部分上升与额骨的眉间三角区相接,外侧与颧骨相连。

4.下颌骨

下颌骨在整个头骨中是唯一分离的骨骼,位于面部前下方,近似马蹄形,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枝,下颌体的牙床与上颌骨共同构成口部半圆形,前下方有一三角形突起称为“颏隆突”,颏隆突下面的两端称“颏邱”,也称颏结节。

二、面部肌肉的结构

面部肌肉大多数是一头附着于骨骼或腱膜、筋膜上,另一头则附着于皮肤。面部肌肉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两类。表情肌属于皮肌,分布于额、眼、鼻、口周围,起始于颅骨,止于面部皮肤。主要是在情绪影响下专管传达面部细致而又复杂的感情。咀嚼肌附着于上颌骨边缘、下颌角旁的骨面上,产生咀嚼运动,并协助说话

表情肌分为:

(1)额肌:起始于眉部皮肤,终止于帽状腱膜。收缩时表现出思考的表情,紧张时表达惊愕的表情,与皱眉肌配合运动时表达悲哀的情绪。

(2)皱眉肌:起始于额部,终止于眉中部和内侧皮肤。由于肌肉活动频繁而使眉间形成的皱纹是竖形的。收缩时在眉间形成明显的凹沟表达思考、烦劳等表情。

图2-2

(3)降眉肌:起于鼻骨下部,向上附着于鼻根与眉间的皮肤。此肌主要与皱眉肌联合行动,使眉头收缩下降,表达注意、思考等表情。

(4)颞肌:自颞窝开始,下延伸至颧骨内侧。表现于咬物、言语时活动多,在愤怒时往往会咬紧牙关,此肌会显露于外形。

(5)眼轮匝肌:位于眼眶周围,为扁椭圆形环状肌肉,肌肉纹理沿眼眶绕圈。作用是开闭眼睛和辅助表情。由于眼部运动比较多,且表情变化大,眼部周围随着年龄增加,会产生一定的皱纹,皱纹方向与眼轮匝肌方向垂直,呈放射状。

(6)鼻肌:为几块扁平的小肌肉,收缩时可扩大或缩小鼻孔,往往四周肌肉运动而产生哭、笑等表情。鼻肌在鼻部与鼻梁方向十字相交,因此鼻的皱纹是与鼻梁平行的。

(7)颧肌:起于颧弓前,在上唇方肌外方。斜签于颧邱与口角之间,收缩时颊部形成弓形沟纹,并牵动嘴角向上,显现喜悦、欢乐的表情。

(8)上唇方肌:起自内眼角、眶下缘和颧骨,终止于上唇和鼻唇沟部皮肤。收缩时可提上唇,加深鼻沟。主要表达气愤、哭泣等表情。

(9)笑肌:是微笑时所运用的肌肉。薄而窄,位于口的两侧,各有一块,在微笑和大笑时能使嘴张开。

(10)下唇方肌:起始于下颌骨下缘,向上斜行附着于下唇皮下及黏膜内。属于深层肌肉,收缩时牵引嘴角向下。表达烦躁、不平、不满、厌憎、轻蔑、痛苦及威吓等情绪。

(11)口轮匝肌:环绕口裂周围,分内围和外围两部分,内围收缩时嘴唇轻闭或紧闭,外围收缩时嘴唇突起。表达噘嘴或生气的情绪。

(12)降口角肌:呈三角形的薄肌片,起于颌骨下方,覆盖下唇方肌,附着于嘴角皮肤。轻微收缩时表达忧愁,强烈收缩时表达不满和鄙视。

(13)颏肌:起于下颌骨前门齿窝,止于颏部皮肤。收缩时表达生气不满情绪。

(14)颊肌:位于上下颌之间,紧贴口腔侧壁颊黏膜,与口轮匝肌相结合,附着于嘴角。帮助咀嚼时牙齿咬伤颊内黏膜,并伴随颧肌与笑肌的动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