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之有效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一二

行之有效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一二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水平,这是在新一轮的中职课堂改革中要着重解决的重要课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这样做的目的正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技巧完成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

行之有效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一二[1]

马莉莉

在职业学校,学生不愿学英语,学不好英语。教师长此以往缺乏成就感,从而埋怨教英语,没激情教英语。因此,英语整体教学水平堪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与中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相距甚远。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水平,这是在新一轮的中职课堂改革中要着重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并且小有收获。

一、让学生喜欢英语老师——用技艺魅力赢得学生

教师的角色是用灵魂塑造灵魂,用人格影响人格。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工作的经历让我感悟:上等教师用技艺说话,中等教师用语言说话,下等教师用拳脚说话。每当一名教师的技艺魅力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后,学生就像“追星族”一样,对你所教的学科如痴如醉。

初中毕业后,不在少数的学生之所以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以为在职业学校再也不用学习或不需要学好已经令他们厌烦或很不感兴趣的英语课。因此当你以一个英语老师的角色走进课堂时,学生对你不太乐意接受或不太友好是可想而知的。针对现实,在教学实践中,我用心尝试,在最初的几堂英语课中,我几乎不会涉及任何英语课本的知识。我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轻松地和学生聊很多他们都感兴趣的话题,如体育、音乐、娱乐等时下流行话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聊一些国外有关此话题的内容,让学生对外国的球员或明星名人等有更多的了解。我还会通过各个途径,搜罗了很多有趣的英语材料,喜欢音乐的,有英文歌曲素材;喜欢看录像的,有中文字幕的视频材料;我也会播放诸如《走遍美国》的一些视频材料,其中没有任何中文字幕,但是内容又极具吸引力。观察到学生因为听不懂而暗自着急,心理上产生对老师的强烈需求。每当此时,我就会很自然地去帮助他们去理解剧中主人公对话的内容,同时也穿插一些单词与句法的讲解。这时学生认真听课的程度远超过任何时候,他们会特别羡慕老师能理解这些对话,求知欲也就自然地萌生了。这时,我就会乘势而上,鼓励学生增强信心,让他们千万别把英语只理解成枯燥的单词、语法,千万别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其实英语的世界还是很精彩的。依靠教师的技艺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崇拜”教师,从而接受英语学科,激发出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才是在职业学校学好英语的第一步。

二、让学生喜欢英语课——实施多元的教学方式

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培养学生有很强的做题和应试能力,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新课标注重让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富有特色地发展。结合学生实际,我实施了多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借助多媒体等手段组织教学。比如,在学习“Unit 15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的时候,我用多媒体放映有关各种污染的画面。一开始,学生就被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并由这些图片引发深思。而且在整堂课上,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都不断地在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没有一个学生偷懒打瞌睡,课堂上激情飞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教学内容不同,所采取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不同的。不管采取哪种方式,目的都是要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授之以渔”。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照本宣科,见什么讲什么,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在处理比较简单的课文或是对话时,我尝试很少刻意地讲解字词或是语法结构,而是让同学多读,多思考,学会自己提问,互助学习,然后我们一起解决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这样做的目的正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技巧完成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

第三,通过竞赛的形式复习和检查所学内容。这种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认真地预习单词和短语,我会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查字典的比赛。在这过程中,我会把即将学到的单词和短语,打印成测试卷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从字典中查出单词的音标、中文注解、单词词性,而后把这些信息标注在测试卷上,用时最少、标注最全的人获胜,不时地对获胜者来一些奖励。有时,我让学生准备红、黄、蓝、绿四种小卡片分别代替A、B、C、D,然后用投影打出竞赛题(全部为选择题),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记分,然后统计分数,这种寓游戏于一体的竞赛测试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做到有效的查漏补缺,对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并能及时掌握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四,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开口说话”。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听和说的练习对他们尤为重要。经调查,很多学生在学了几年英语,等走上工作岗位后,都无法进行最基本的日常口语交际。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是尽量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同时也要求学生平时多使用英语,比如要进老师办公室或上课迟到时必须说:“May I come in?”,平时跟老师打招呼多用英语,向同学借东西说:“Can I use your…?”,同时在教师开辟英语角等等,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多说英语的机会。

探索的过程是艰难的,同时探索的过程又是充满惊喜的。在新一轮的中职课堂改革过程中,我在尝试中体会到课程实施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变“被迫学”为“会学”“乐学”,就是要用自身的教学技艺魅力激发学生学习需求,就是要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注释】

[1]原载《沿海教育》.201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