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区域性教师研修社区的主要功能

当前区域性教师研修社区的主要功能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东淄博市教育局为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平台,以远程研修方式对2万名农村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员培训。教师研修网最初只是“资源发布站”,目前已经成为真正的“网络互动研修平台”,其功能从提供资源发展为引领活动,如北京西城教育研修网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在远程教研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当前区域性教师研修社区的主要功能

当前,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已经超越教师的个人层面,这是提高区域教育教学水平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推进教育整体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2005年11月,中国教师研修网系统通过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一些试点的区域性教师研修网也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并应用到教师的培训、教研、科研等工作中,各地相继创建了教师研修网,如北京西城教育研修网、上海浦东教师研修社区、浙江教师研修网、无锡锡山区教师研修网、余杭教师研修社区、杭州上城教育网络研修平台。这些研修网将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其中,开展远程培训、远程教研、远程科研,在充分发挥网络功能优势的同时,创新了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取得了丰厚的成效,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如:发挥远程培训功能的山东淄博教师研修网;发挥教研功能的北京西城教育研修网,其设计的教研活动包括学科教研协作组交流、案例式教研、在线教研、主题资源征集、引领式教研、网上直播教研活动、音视频在线研讨、外购资源库与自有资源库建设。

(一)网上远程培训

运用网络开展培训最大的优势是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学习时间和次数不受限制,最直接地体现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特点,也可以实现多元的实时互动,即主动、可控的交流。网上远程培训还具有网络课程容量大、地域范围跨度大和资料更新快的显著特征,这一点是空间和时间有限的其他传统教师培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网络有独特的自动、实时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统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跟踪记录和储存;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基于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以及教学和应试辅导方法的个性化指导等。更为重要的是,在地域比较广、教师人数多的情况下,网上培训也是最为经济的培训方式之一。因而,这些功能优势使网络成为当前开展大规模教师培训的首选。

山东淄博市教育局为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平台,以远程研修方式对2万名农村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员培训。实践证明:网络远程培训为农村教师全员培训提供了最现实、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对教师培训模式是一个创新。在节约经费、解决工学矛盾、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增强培训效果方面都体现了最大的优势。

在《淄博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网络远程研修方案》中规定,学员在网上学习的总时间为4050分钟,学员学习时间满3240分钟(72学时)记24分,每超过135分钟加1分,累加至30分为止。六个学习模块各安排一项作业,学员将作业上传到指定位置,由指导教师批阅,每项作业记5分,满分30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参与网上互动交流,每个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至少参与4次互动交流、提交4个问题、发12个帖子,每个问题记2分、每个帖子记1分,满分20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应把培训内容带到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至少要呈现2个课堂实录或教学设计、教育叙事、论文、教学案例,1个记10分,2个以上记20分。

根据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小学教师培训以综合内容为主,初中教师培训以分科内容为主。初中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13个学科;小学设语文+品德、数学+科学、英语、体育、艺术5个学科。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内容主要有师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与课题研究、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知识拓展、教育考察与实践等八个模块。教师全员培训内容包括师德修养、新课程与课堂教学、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班主任修养、教师知识拓展等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含必修和选修课程,学员可在学分要求范围内任选课程进行学习。每个课程模块的学习,通过“观看讲课视频(或视频案例分析)→阅读相关文章、评论→完成和提交作业→参与班级在线研讨和交流→完成和提交学习问题、作业及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将理论引领、自主反思和同伴互助几个方面有机地整合在学习的全过程中。

培训以区县为单位,按照学科组织编班,由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由省、市级特级教师,“齐鲁名师”“淄博名师”人选和学科带头人担任指导教师。学员在收看视频的基础上,在网上阅读相关文章,完成相关专题要求的作业,提交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反思总结。作业由指导教师进行批阅,学员在网上论坛中与指导教师及其他学员进行交流。在集中研修阶段,邀请课程专家在线集中解答学员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与学员进行网络在线互动交流。在岗实践研修阶段,由各班班主任,“齐鲁名师”“淄博名师”,市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轮流进行答疑指导。网上研讨交流使学员可以有充分的自由和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学员之间有争论、有分歧,有不同观点、不同方法,有助于参训教师的知识的自我建构,有利于经验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使培训空间由静态变为动态。任务中有交流,互动中有任务,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二)网上远程教研

网上教研以其时间、地点上的便利性,为教师专业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途径,逐渐成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加深,对于网上教研的关注已经从获取资源,转到教师群体之间及与教育专家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网上教研的实践也从1999年前后由信息技术教师自发建立的各种学科资源主题网站,发展到近年来各地尝试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出现了进行教学反思研究的个人博客平台、专家主持的专业论坛、区域性的专业QQ群、专题学习或研究网站(群)等多种形式。

教师研修网最初只是“资源发布站”,目前已经成为真正的“网络互动研修平台”,其功能从提供资源发展为引领活动,如北京西城教育研修网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在远程教研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004年,北京西城区为解决课改中与课标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设想建立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学术网络平台。2004年9月28日,西城教育研修网投入使用。主要依托当时的西城教研中心建立了以学科资源发布为主要功能的网站,由教研员任栏目主编,指导和带动区内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共享资源。在网络中,刚刚上传的文件,马上就被下载;刚刚提出问题,就有教师在线答疑;刚刚发出帖子,就收到回复的信息。教师们积极的参与和热情的互动,使研修网真正做到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网络不仅是资源的载体,更是沟通与实现教师之间专业和情感交往、展示自我的载体。网络在为教师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为教师实现同伴互助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生成的教育资源。

2005年3月,改版后的西城教育研修网采用会员实名制,为每位注册教师创建个人工作室,为教师个人提供研究管理的网上空间,为不同的研修团队提供能组建协作组的交流空间,所有个人工作室和协作组构建成一个庞大的区域性学习共同体,从而凸显互动性、参与性、自主性。总体来看,主要是以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为起点,以教研员工作为着力点,辅以相应的评价、激励与支持体系,通过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一线教师广泛参与。截至2009年3月,网站已有16725名注册教师,协作组1519个,上传资源164056条,专题讨论2931个。

自从西城区教育研修网开设以后,全区的学科带头人都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主动为教师们服务,及时解决了广大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调动了全体教师对课改的热情,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研修网使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全区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

教师个人的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北京西城教育研修网很好地实现了这三者的统一。研修网为每位注册教师创建了个人工作室,提供个人学习、反思与知识管理空间,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总结、提升。教育研修网还首创了有生命力的网络研修学习型组织——协作组,并按照不同的主体创建了学科协作组、课题协作组、师干协作组、学校协作组,以及基于不同需求自发创建的协作组等。研修网还建立了由学科教研员牵头的网络研修引领方式。网络研修从时间、地域、学段、学科等多角度延伸了面对面研修,实现了民主、平等、开放、共享的教师研修。

研修网上一些互动栏目的设置也让教师从发布信息转向互动交流,合作探索的行为不断增多。此外,协作组的“小组资源”和“专题讨论”模块,有效地克服了教师自身和同伴经验不足的局限,可以吸收更多专家及同行的意见。

不少教师在上传资源的同时,主动担任起一些研修栏目、活动的主持人,普通教师也从最初的资源的下载者、活动的旁观者,成为了资源的提供者和活动的参与者。北京第三十九中学的教师张江树表示,在研修网上参加各种活动,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增长了专业能力,还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研修网成为了他展现自己、获得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平台。[6]

教师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职业,但同时,教师也是一个相对孤独的职业,课堂上许多转瞬即逝的灵感、教书育人中许多难解的困惑、新课改中面临的种种不适,都需要与同行或专家交流、沟通。研修网不但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园地,还为教师的自我展示、同伴互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系统充分考虑到教师的需求与习惯,以“工作室”和“协作组”为核心,辅之以“我的课堂”“教师聊聊”“研修大讲堂”“论坛”等多种研修工具。通过这些工具,教师们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提供给大家研究,把看过的好书、好文章推荐给同行,把自己设计的小练习、制作的课件上传给大家使用。[7]

(三)网上远程科研

随着网上远程教研的开展,网上科研也逐渐提上日程。以往比较封闭、单一、传播面比较窄的教育科研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广大教师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网络在支持交流、共享、互动、展示、传播、普及等方面的功能优势,可以弥补以往传统教育科研的不足。为了加速教育科研方法的传播与普及,加速扩大科研经验、成果的推广与共享,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很多地方的教师研修网也设置了远程科研功能,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上海浦东教师研修社区(http://jsyx.pudong-edu.sh.cn)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浦东实验区的配套建设项目,于2008年9月正式启动实施。经过精心策划、建设和3个多月的试运行,上海浦东教师研修社区基本完成预期建设任务,正式开通。

上海浦东教师研修社区采用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社区应用模式,登录模式为实名制,实现了全区近2万名教师的实名录入和信息登记工作。研修社区整合上海浦东新区已经开发的各种教育信息化软件,提供具体的网上研修功能和场景,为教师的教研、科研、培训和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整合的教育门户系统,建立面向浦东新区全体中小学教师的大型教育服务社区。

上海浦东教师研修社区是上海浦东新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举措,标志着上海浦东新区教师教育工作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是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于培育教师研修文化、打造浦东教育品牌、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上海浦东教师研修社区主要由四级门户构成,涵盖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教研、科研、培训和信息技术推广4个部门的日常工作,以及以名师为代表的各研修团队小组和工作室。同时,提供教研中心、科研中心、培训中心3个二级门户,呈现相关的分类信息;提供管理中心门户,为不同角色的教师研修管理者提供各研修门户的相关信息查询和统计数据。

上海浦东教师研修社区科研中心下设“科研公告”“科研动态”“科研管理”“科研培训”“科研情报”“科研论坛”6个栏目,采用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目前,有关教育科研的通知、告示基本上通过此网站发布;课题研究的动态信息,如课题结题、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有关活动都以通讯的形式呈现;课题管理的有关规定、文件都上传到网上,为近几年未结题的市区级课题建立网页,将课题的立项书、过程性研究资料等上传到网上,发挥科研示范、引领作用;教育科研骨干培训采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如网下听讲座,网上发表感想或心得,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提问,专家及时给予答复,实现无限制互动交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网上研讨活动,就教师比较关注的主题,让教师在1个月或者2个月的时间内进行研讨,定期有专家教师进行回复和指导;对于科研情报,就某一主题集中上传资料,让教师比较快捷、便利地搜集、了解某方面的资讯;“科研论坛”栏目则主要组织教师开展专题讨论和学术交流。

上海浦东新区具有地域比较广、学校数量多、学校科研发展不均衡的区域特点,而科研指导人员相对比较少,无法照顾到薄弱学校和个别教师的情况。上海浦东教师研修社区科研中心弥补了这一缺陷,在扩大科研指导覆盖面、增强科研成果的示范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