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剧”一词不姓京

“京剧”一词不姓京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京剧”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出现在光绪二年二月初七即公元1876年3月2日上海《申报》的一篇文章里。此后,“京剧”一词逐渐通行全国。虽然后来还曾改为“国剧”、“平剧”等不同的称呼,但最终“京剧”一词还是在人们的称呼中固定了下来。当时有诗描写“京班戏”的盛况说:“一有京班百不如,昆徽杂剧概删除。”这并不是因为这个作者有什么创造新词的意识,而是因为在当时上海人的口语中,“京剧”这一词汇已经流行。

“京剧”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出现在光绪二年二月初七即公元1876年3月2日上海《申报》的一篇文章里。此后,“京剧”一词逐渐通行全国。虽然后来还曾改为“国剧”、“平剧”等不同的称呼,但最终“京剧”一词还是在人们的称呼中固定了下来。

上海人是最早叫出“京剧”这个词的,但是京剧刚传入上海的时候,上海人却把它称为“京班戏”。

清同治六年起,上海的“满庭芳戏园”和“丹桂茶园”就派人北上赴天津、北京邀角。津、京的一些著名演员如夏奎章、景四宝、大奎宫、杨月楼等人应邀携艺南下,把流行于北方的京剧艺术传到了上海。上海观众感到非常新鲜,争相前来观赏,出现了所谓“沪人初见,趋之若狂”的局面。

上海观众对这种艺术形式感到新鲜,对它的声腔来源却并不熟悉,由于戏班主要来自京城,所以就笼统地称作“京班戏”。“京班戏”的称呼很快在上海人口中就变得非常自然了。

不久,“南丹桂”、“升平轩”、“金桂轩”等戏园相继崛起。沪上人士把这些戏园都称为“京班戏园”。当时有诗描写“京班戏”的盛况说:“一有京班百不如,昆徽杂剧概删除。”

当时这些“京班戏园”,都要在戏园门口或大街上张贴海报,即所谓“招贴”,醒目地大书特书“今日上演京班戏”字样,告诉观众上演的剧目名称、登台献艺的名角等,以此招徕顾客。在这些街头“招贴”中,就开始出现了“京班戏”、“京戏”、“京班”等以“京”字开头的不同混称,其含义都是指京剧。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五月起,为了满足戏迷读者的需要,《申报》特地开辟了“各戏园戏目告白”专栏,作为专门的戏园剧目广告栏,方便了观众。而在《申报》的戏目告白栏里,经常出现的字眼儿,也是“京班”、“京班戏”、“京戏”等以“京”字开头的混称,也许人们口头上已经开始有了“京剧”的称呼,但在正式的文字记载中还没有及时出现。

光绪二年二月初七,《申报》上刊登了一篇题目为“图绘伶伦”的文章,文章中破天荒地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京剧”的字样。

文章的内容,是叙述北京前门一带画铺所绘戏曲艺人画像的情况,特别提到其中徐小香、范松林、时小福等人穿戏装的画像。为了叙述清楚有关为艺人画像情况,文章就顺便介绍了一些京城戏曲的知识,其中有一句说道:“京剧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俗称‘台柱子’。”

就是这么寥寥几句话,作者无意中却用了“京剧”一词。

这并不是因为这个作者有什么创造新词的意识,而是因为在当时上海人的口语中,“京剧”这一词汇已经流行。既然上海人口头时常说“京班戏”、“京戏”、“京班”,那么说成“京剧”的可能性也就很大。又因为光绪年间曾兴起“戏曲改良运动”,这一时期人们把从西洋传入的戏剧形式早期话剧称为“新剧”,把我国传统的戏曲形式称为“旧剧”,当时词汇中有一种把“戏”称为“剧”的习惯,所以“京剧”一词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了。

虽然《申报》这篇文章中出现“京剧”一词纯属偶然,但它确确实实是“京剧”首次见诸文字的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