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懂学生的什么

读懂学生的什么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教师要弄清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以此作为教学切入口。利用学生的知能基础和生活经验计算一年共几天,这是学生能自主学会的。通过寻找四个算式的共同点,学生能够自主发现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关于读懂学生的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读懂学生的基础与需求

1.知能基础有哪些?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往往不是一张白纸,最有效的教学应该基于学生的知能基础,学生的知能基础包括与新知密切相关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能力水平、态度习惯和学习环境等。因此,教师要弄清楚并充分利用好学生的知能基础让学习更自主、教学更有效。如人教版第十二册“比例的意义”一课,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有很多知识和经验:已经知道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求比值,会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一个前项和后项都不同但结果相等的比,具有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放大和缩小的初步特点,有拍照的经历和相关经验。于是,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实践。

观察:如果给1号画拍照,A和B哪张是它的照片?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能用比的知识解释吗?

引导:原画长与宽的比是6:4=1.5,B的长与宽的比是3:2=1.5,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可以怎么表示?

思考:如果把这幅画进行放大或缩小,长与宽的比会怎样?

思考:把一个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缩小,如果长是6厘米,那么宽应该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思考:把一个长0.4厘米、宽0.3厘米的零件放大,如果宽是9厘米,那么长应该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观察:刚才我们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得到了三个式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讨论:2:4是比例吗?为什么?请你写一个比跟这个比组成比例,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比例可以写几个?只有符合什么条件才行?什么叫比例?

比较:刚才我们利用比的知识理解了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

利用学生拍照的经验和对“比的有关知识”以及“放大缩小的了解”写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再通过寻找等式的相同点和相应的讨论理解比例的意义,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知能基础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扎实、有效。

2.想要学的有哪些?最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问题出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真正关心的数学问题,弄清楚他们想要学哪些并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当然,学生关心的问题不一定是本节课能够解决的,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做好解释与提示。如人教版第九册“方程的认识”一课,学生对于方程的学习想了解:方程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学习方程,方程是什么,学习方程有什么用……于是,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实践。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方程”,关于方程你想了解哪些问题?

引导:这节课主要研究“为什么要学习方程”“方程是什么”“学习方程有什么用”这三个问题,关于“方程是谁发明的”可以在课后上网搜索或查看有关书籍。

交流:为什么要学习方程?

比较:用哪种方法表示数量关系比较简洁、明了?

介绍:像50+x=100、4x=380、200+2x=2000这样的式子叫方程。你能写几个方程吗?

思考:方程是什么?我们早就接触过类似的内容,如“○+○+○=15,求○=?”“□×6+10=58,求□=?”“△+□=12、△-□=4,求△和□=?”等,为什么还要学习方程?

讨论:含有未知数的都是等式吗?有没有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的?自己各写一个。

讨论:方程、等式与式子之间有什么关系?用图怎么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思考:学习方程有哪些作用?用方程表示下面各题的等量关系。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想知道的四个问题进行了智慧处理,有详有略,使得应该教学的内容与学生想学的内容有机结合,做到了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需求两不误,学生学有兴趣和热情,学得积极主动、扎实有效。

二、读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1.认知规律是怎样的?教学能否取得理想效果,不仅取决于知识的安排是否符合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同时取决于内容的排序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因此,教师要弄清楚学生的认知规律并遵循其认知规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如人教版第九册“植树问题(两端都要种)”一课,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最容易理解的是“间隔数=棵树-1”,其次是理解“共几米=间隔距离×间隔数”,最难理解的是“棵数=间隔数(共几米÷间隔距离)+1”。关键要建立起这三个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基础是弄清楚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学习方法是借助手指与间隔的模型。于是,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实践。

环节一:理解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引入:这节课从手开始研究,张开一只手,发现5和4了吗?分别表示什么?

举例:生活中也有类似这种手指与间隔的问题,你能举个例子吗?怎么理解?

出示:马路一侧种着60棵树,每两棵树之间摆1盆花,一共要摆多少盆花?

交流:这是手指与间隔问题吗?怎么理解?你认为要摆多少盆?为什么?

出示:如果每两棵树之间摆2盆花,一共要摆多少盆花?

交流:这是手指与间隔问题吗?怎么理解?试一试,你是怎么解的?

环节二:理解共几米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出示:如果每隔10米种1棵,那么从第1棵到最后1棵的距离是多远?

交流:这是手指与间隔问题吗?怎么理解?试一试,你是怎么解的?

小结:要知道一共几米,首先要知道什么?

环节三:理解共几米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出示: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1棵(两端要种),一共要几棵?

交流:这是手指与间隔问题吗?怎么理解?试一试,你是怎么解的?

小结:我们可以结合画图来理解,先种1棵,然后每隔5米种1棵,100米里面有20个5米就要种20棵,一共种21棵。怎么求一共要几棵?

思考:如果小路两边都种,一共要几棵?你是怎么想的?……

利用学生熟悉的手指与间隔模型,从“间隔数=棵数-1”引入,先通过一个间隔1盆花到2盆花再到10米的搭桥理解“共几米=间隔数×间隔距离”,再通过逆向思维理解“棵数=间隔数(共几米÷间隔距离)+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效果非常理想。

2.最近发展区在哪?学生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通过教学所能获得的潜在的可能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师要弄清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以此作为教学切入口。如人教版第八册“轴对称”一课,教学重点是“知道轴对称图形特征,能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学生已知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会判断轴对称图形、会画简单图形的对称轴,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说出轴对称图形的表面特征但不能准确表述本质特征,这就是学生学习本内容的最近发展区所在。于是,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实践。

欣赏:教师出示一些轴对称建筑物让学生欣赏。

交流:这些建筑物美吗?为什么?这样的图形叫什么?为什么说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中间这条折痕叫什么?通常,我们演示对折并用虚线来表示对称轴。(课件演示)

判断:已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怎么验证?一起进行验证。

画图:想一想下列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请你自选一个图形并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交流:你画了几条?你是怎么画的?还有补充吗?

观察:也就是说对称轴两边的长度相等,把这图放到方格图上,如果A和Aˊ是对应点,你发现了什么?

验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真的相等吗?请你在树图上画出对称轴,找到树图中的对应点,看看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

交流: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知道这两个特征有什么用呢?

拓展: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它的对称轴可能在哪里?请你画出另一半。

基于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已有一定了解”的现有发展水平,着眼于学生“能对轴对称图形本质特征准确描述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可能发展水平,通过观察、验证、拓展,挖掘学生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并继续发展。

三、读懂学生能否、是否自主学会

1.哪些能自主学会?教是为了实现不教,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能自主学会的要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创造合适的平台让他们自己习得。因此,教师要弄清楚哪些内容学生能够自主学会,选择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会的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如人教版第六册“年、月、日”一课,学生在学习之前已能够正确计算万以内加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具有一定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有能力通过观察年历卡获取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于是,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实践。

引入:这节课学习“年、月、日”,这方面的知识你已经知道哪些?还想知道哪些?有什么好方法可以验证你说的这些都是正确的?

计算:先每人选择一张年历,用你认为是最好的方法计算出这一年共有几天(尽可能用综合算式表示),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板书: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下列四种典型算式。

31×7+30×4+29=366(天)

31×7+30×4+28=365(天)

31×12-4-3=365(天)

30×12+7-1=366(天)

交流:观察上面四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一年不是365天就是366天;一年中有7个月每个月都是31天,有4个月每个月都是30天;一年有12个月;2月不是28天就是29天。

观察:在刚才那张年历中找出一个月有30天的和31天的分别是哪些月份?

介绍:大小月、特殊月和平闰年……

利用学生的知能基础和生活经验计算一年共几天,这是学生能自主学会的。通过寻找四个算式的共同点,学生能够自主发现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这样的学习,使学生能在自然、和谐的学习环境里轻松习得自己能学会的内容。

2.哪些自主学不会?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学生利用知能基础进行自主学习时还是说不清、弄不明、想不通、解不出的部分,也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能学会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清楚哪些内容学生不能自主学会并思考如何转化为学生能自主学会的内容。如人教版第八册“认识三角形的高”一课,大多数学生理解锐角三角形的高、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有点难,理解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和钝角三角形钝角边上的高更难。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其实就是“过一条边外一点到这条边的垂直线段”,画高就是画一条“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教师们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就很难理解,画高时就会错误百出。于是,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实践。

思考:在右图中,想从A点到BC边上建一条路,怎么建距离最短?

尝试:请你用虚线画出路的位置,选择几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

引导:画一条最近的路其实就是画什么?

介绍: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追问:什么叫高?画BC边的高其实就是画什么?画AC和AB边上的高其实就是画什么?试一试。

交流:画上图中BC、AC和AB边上的高就是画什么?试一试。交流:展示几位学生的作品,重点讲评AC和AB边上的高……

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画“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方法画高,把不会的“画高”的方法转化成了已经会的“画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的方法,巧妙地化解了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得透彻、掌握得牢固。

真正读懂学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读懂学生的内容也是非常复杂的,读懂学生的基础与需求、最近发展区和能否、是否自主学会是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学生的基础与需要要弄明白并能充分利用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找准确并搭建好脚手架,学生能否、是否自主学会要分清楚并提升和转化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