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我们一起来探月

让我们一起来探月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本阶段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和过程,也同时知道了人类探月的一些基本常识、方法和最新进展,特别是了解了我国的探月计划和行动。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撞击月球的动能在不断增强。当壳体固定下来,壳体内的岩浆,会慢慢冷却收缩。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月海是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所见月面上的阴暗部分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广阔平原。

一、活动目标

(1)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月球,喜欢月球,知道人类探月的历史和过程,了解人类探月的一些基本常识、方法和最新进展,特别是我国的探月计划和行动。

(2)通过探月活动,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更加生动的探月知识,初步认识探月工程的伟大意义,可以让更多学生了解探月、爱上探月;开启孩子们的航天之梦、天文之梦。

(3)通过活动使学生接受科普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表达对月亮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二、活动工具与材料

各种各样的纸和画笔等。

三、注意事项

在收集资料时,可以有选择地推荐给学生和家长一些安全的网站或者网址等进行资料查阅。

四、活动对象

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和教师

五、活动地点

班级、家庭和社区等。

六、活动内容

(一)了解月亮的传说

教师、家长和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亮的传说,以及与月亮有关的一些民俗、风俗和谚语等,并且进行整理。可以对一些传说进行适当加工,编成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可以在班中进行讲故事活动,和学生共同分享成果。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们了解许多有关月亮的美丽传说,以及与月亮有关的一些民俗、风俗、谚语,活跃活动气氛,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为下阶段活动的进行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告诉你真实的月球

这一阶段的活动是在上阶段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的,要求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现在月球的真实情况,从而知道一些有关月球的知识,如月球的现状、月球对地球的作用、人类探月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等等。

活动从两个方面进行:

1.收集资料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别在教师和家长帮助下,通过上网、图书等多种媒体,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并进行整理,每个班级最好要有一定的主题,不要求面面俱到。活动阶段,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整理,遇到问题请教老师和家长。

2.班级主题会

在此期间举行了“探月主题会”,各班根据事先确定主题,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进行专题交流(小学一、二年级可以进行小组交流活动),介绍自己通过资料查阅已经了解的有关月球的情况。交流时可以有图片、表格、口述、作品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月热情。

(三)人类的探月历程

本阶段的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主要有:

1.搜集资料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别在教师和家长帮助下,通过多种媒体搜集、了解人类开展探月活动的历史和过程,以及现在人类探月的方法和最新进展,为下面活动开展的需要作准备。由于孩子们对太空、宇宙很感兴趣,所以活动参与热情比较高。

2.绘制探月图画(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学生确定主题,围绕或介绍人类探月的过程,绘制一幅图画作品。

通过本阶段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和过程,也同时知道了人类探月的一些基本常识、方法和最新进展,特别是了解了我国的探月计划和行动。

(四)我们心中的月亮(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以“月亮、月亮我爱你”为主题创作科幻画。参与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表现出探月的强烈愿望,创作出与月亮有关的科幻画,充分表现了对未来月球的畅想和展望,并且在学校或者班级进行展示。通过本阶段各项活动,可以充分表现大家对月亮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创新力和动手能力。

七、活动评价

八、活动拓展与延伸

(1)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孩子去参观上海航天博物馆。

(2)利用废弃材料进行制作活动,作品主题必须与月球有关,充分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探月活动的向往。

九、参考资料

月球(天文符号:☾),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固态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为38.44万千米)。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年龄大约已有46亿年。月球上的大气极其稀薄,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表面昼夜的温差极大。

月球与地球一样有月壳、月幔、月核等分层结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3/11。月球本身并不会发光,是通过反射太阳光来发光,因月亮和地球的位置周期变化,月相也发生周期变化,有月望、下弦月、月朔和上弦月,每月循环一次(平均周期为29.53天)。

由于地球的潮汐锁定,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人们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最先登陆月球的人类。1969年9月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返回地球。

(一)月球形成背景

在46亿年之前,地球正在孕育当中,地球上的生命更没有诞生。太阳系还处于混沌初开的太阳星云阶段。在年轻太阳的周围,庞大的气体尘埃星云中,尘埃与块状岩石不断的凝聚、碰撞、吸积,星云中的部分物质开始生成为环绕太阳的行星和卫星系统。

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恒星碎片汇聚而成,开始月球质量很小,恒星碎片撞击月球的动能也很小,随着月球质量的增加,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恒星碎片撞击月球的速度加快。撞击月球的动能在不断增强。月球表面开始融化,慢慢月球表面形成炽热的岩浆。这时月球的球体被地球的引力拉长,自转中的月球在内摩擦作用下,停止相对地球的自转。当月球慢慢冷却形成壳体,月球就形成今天有平衡动的现象。当壳体固定下来,壳体内的岩浆,会慢慢冷却收缩。慢慢岩浆就会和壳体脱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壳体内就会形成很大的空间。岩浆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会自然形成球体,这时月球壳体内就形成一个很大的空间。因月球最初形成时,恒星碎片动能很小,地核越往里温度越低。

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月球的诞生,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其特殊引力吸引着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运动,形成了潮汐。潮汐为地球早期水生生物,走向陆地,帮了很大的忙。地球很久很久以前,昼夜温差较大,温度在水的沸点与凝点之间,不宜人类居住。然而月球其特殊影响,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减慢了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使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趋向合理,带给了我们宝贵的四季,减小了温度差,从而适宜人类居住。

(二)月食现象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行至地球的阴影后时,太阳光被地球遮住。也就是说,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因此从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会被地球所掩盖。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两种(没有月环食,因为地球比月球大)。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

(三)月球外貌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是月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形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直径不小于1000米的大约有33000个,占月面表面积的7%~10%。

月海是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所见月面上的阴暗部分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广阔平原。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这个名不副实的名称保留下来。

月海的地势一般较低,类似地球上的盆地,月海比月球平均水准面低1~2千米,个别最低的海如雨海的东南部甚至比周围低6000米。月面的反照率(一种量度反射太阳光本领的物理量)也比较低,因而看起来显得较黑。

月球有丰富的矿藏,据介绍,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月球上的岩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富含铁、钛的月海玄武岩;第二种是斜长岩,富含钾、稀土和磷等,主要分布在月球高地;第三种主要是由0.1~1毫米的岩屑颗粒组成的角砾岩。月球岩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种左右的矿物,其中6种矿物是地球没有的。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是。

(四)月球探索

最早观测并获得地月距离数据的人是公元前180年的小亚细亚人伊巴谷,通过简单的仪器计算并记录的数据是37万千米,同时发现了岁差现象。

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2号”在同年10月7日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号”则是第一艘在月球软着陆的登陆器,它于1966年2月3日传回由月面上拍摄的照片。“月球10号”于1966年3月31日成功入轨,成为月球第一颗人造卫星。

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一直希望在太空科技领先对方。这场太空竞赛在1969年7月19日第一名人类登陆月球时进入高潮。美利坚合众国“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是踏足月球的第一人,“阿波罗11号”的太空人留下了一块9英寸乘7英寸的不锈钢牌匾在月球表面,以纪念这次登陆及为有可能发现它的其他生物提供一些资料。6次的阿波罗号任务及3次无人月球号任务(月球16、20、24号)把月球上的岩石及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五)月球探月计划

2004年2月,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提出于2020年前派人重新登月

欧洲航天局及中国也有计划发射探测器前往月球。欧洲的“Smart1”探测器于2003年9月27日升空,并于2004年11月15日进入绕月轨道。它将会勘察月球环境及制作月面X射线地图。

我国也积极开展探月计划,并寻求开采月球资源的可行性,尤其是氦同位素氦3这种有望成为未来地球能源的元素。

日本和印度亦不甘人后。日本已初步订出未来探月的任务。日本的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甚至已着手计划的有人的月球基地。印度则会先发射无人绕月探测器“Chandrayan”。

欧洲希望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诺亚方舟”,将地球物种的基因存储起来,当地球遭遇核战争危机或小行星撞击时,人类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据悉,欧航局将在2020年前分4个阶段进行月球探测,计划在2022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2025年完成永久性月球基地建设。

(六)月亮文化

月球——古希腊文化中的月之女神:阿尔忒弥斯,又称狄安娜,月之女神,狩猎女神,光明之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姐(一说是妹妹)又主管瘟疫,三大处女神之一。

月球美称与雅号: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歇后语:

初二三的月亮——不明不白。

初七八的月亮——半边阴。

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都一样。

大年三十盼月亮——妄想。

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上弦的月亮——两头奸(尖)。

十五的月亮——完美无缺。

(七)神话故事

月球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月球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八)月饼起源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起义成功了。后来徐达就攻下元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嘉定区南翔小学供稿)

案例8《让我们一起来探月》评析

被人类赋予了许多情思的月球,从科学角度来分析,完全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尽管如此,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月球仍然不断听到来自地球的探测器的“叩门声”,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可以肯定,月球这块净土很快就会被打破沉寂,那时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景象,将是一个诱人的待解之谜。

探索宇宙奥秘,这中间怎能没有中国人的身影? 中国科学家一直以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姿态,在浩瀚太空书写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度。进入21世纪,我国终于开始了深空探测活动,并以无人月球探测作为起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和“嫦娥三号”已经发射,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嫦娥奔月”的传说将变为现实。让学生一起来关注、了解我国探月工程,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探月系列活动”分为月亮的传说、告诉你真实的月球、人类的探月过程、我们心中的月亮等几个阶段。活动形式和成果呈现方式有故事会、主题会、科幻画展等。活动内容丰富,贴近同学们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

学生经历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接受科普教育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了月球,从而喜欢月球,初步知道人类探月的历史和过程,了解人类探月的一些基本常识、方法和最新进展,特别是我国的探月计划和行动,激发了学生探月的兴趣。

通过这次探月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如调查研究、查找资料、创新设计等,使大家获得快乐的体验。同时,还可以开启孩子们的航天之梦、天文之梦。这次活动为他们带来的探月知识会更加丰富、更加生动,能初步认识探月工程的伟大意义,可以让更多学生了解探月、爱上探月,帮助学生树立起长大后为祖国科考事业作贡献的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