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学习共同体

建立学习共同体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教研组长,我努力成为教研组的“首席”,通过开创多种学习途径,以期望达到使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共享,学会创新,使教研组成为富有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教师团队的目标。创建学习型教研组,对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十分有意义,但要做好还必须深入的学习研究和改进,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挥好教研组中的“首席”作用。

在教育改革形势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必由“单功能”的传授专业知识型向“多功能”的创新型过渡。学习应该是每一名教师的生存态度,只有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教师才能适应课程改革。而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需要在团队发展中互相促进、共存,所以建设学习型教研组非常重要。

学习型教研组应由初步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能力的学习型的教师组成;具有团队互动和学习共享的教研氛围;具有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的教研组工作机制。作为教研组长,我努力成为教研组的“首席”,通过开创多种学习途径,以期望达到使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共享,学会创新,使教研组成为富有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教师团队的目标。在该目标的引领下,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建立学习导读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

唯有加强学习,更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转变教学行为,才能真正落实减负增效。因此,我提议在教研活动中建立学习导读制,试图通过确立正确的、基本的学习导向,使教学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从而收到更好的实际效果。每次教研活动先组织业务学习,由每位老师在提前自学筛选的基础上,轮流推荐体现二期课改理念、与教研组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论文及与单元教学内容相关的优秀案例,我适时组织大家结合学习资料,联系教学实际,积极参与讨论,使学习具有实效性。

上学期,我们先后学习了《习作教学生活化》《作业分层指导》和《走向新课标,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等14篇文章。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做到学以致用。我们改进练习设计,对于基础知识的练习题精挑细选,变以前每课必练为三课一回头,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根据教学要求,确定阅读训练的重点,每周自编一篇阅读练习,阅读提示渗透学习方法,因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举行学科竞赛时,不走形式,不只是选拔出年级中个别优秀学生进行奖励,而是注重全体学生参赛的准备过程。竞赛题,既立足课本,又注重向课外拓展,通过竞赛,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一个梳理知识和扩展知识的过程,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我们还尝试改进阶段评价方式,考查分为笔试和口试,注重能力测试,出开放性试题,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作文命题出两道题目,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学习,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受益;而这个过程也使教师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使每位教师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提升了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二、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实效

教育研究能力是专业化教师的必备素质。我们在使用新教材试验本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教材在写作方面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得教师教学时无从下手,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感到困难。于是,两年前,教研组把教学中的问题确定为研究的课题“关于语文新教材实施中,低、中年级写话训练的研究”,旨在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研究如何利用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资源,探索出适合低、中年级写话、作文训练的序列,为学生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广大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两年来,我带领组员在日常教学中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阅读课,力求教学目标明确、集中、适切,突出重点,读写结合,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作文课,重点指导观察、表达方法,通过单句、连句、简单片段和复杂片段循序渐进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

三、开放课堂,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同伴互助是创建学习型教研组的基础。在一个教研组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和冲突,是非常宝贵的。作为教研组长,我尽可能营造比较宽松民主的氛围,经常与大家分享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经验,交流对改进教学的想法,并坦诚地要求其他老师也能勇于表露自己的想法,相信即便不成熟,但经过大家思维的碰撞,会得到完善。久而久之,组内教师不只是在教研活动中各抒己见,课间休息时,在教室、在走道、在办公室经常可见老师们为某一教学环节而积极讨论。

合作性的同事关系只有在所有教师都开放课堂,互相观摩教学、互相评析时才能构建起来。我引导组内老师组内研究课不是为完成任务而上,而是当作研究的过程。先独立思考,教研活动时,共商教案,再试教,然后组内展示,课后评议,调整教案后再去其他班上。一堂研究课集结全组智慧,由一位老师给全年级上,教学资源共享。教师相互听课,交换信息,共享经验,使每个人的点滴经验发挥最大价值。在彼此的互动、协作中,每个人都得到提高。在学校的“五·四”教学比武中,组内老师在各项比赛中,成绩突出。实践证明,促使教师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的相互切磋、协调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才能共同成长。

四、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教师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担任二期课改实验基地学校的教研组长,我积极承担市、区教研室布置的培训任务,给组内老师搭建学习交流、展示自我的舞台。组内3位老师曾为上海市教研室二期课改小学语文资源库编写案例,在区级教研活动中3位老师上公开课,4位老师展示说课。在准备说课稿、编写案例的过程中,促使教师从理论的高度对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重新审视教学中的疏忽,提高教研能力,不断推进教学工作。参与区级层面的教学交流活动,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由于所带教研组教研气氛浓厚,受到区教研员的好评,2004年荣获校“研究型教研组”提名奖,2005年荣获校“研究型教研组”称号。

创建学习型教研组,对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十分有意义,但要做好还必须深入的学习研究和改进,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挥好教研组中的“首席”作用。

(此文于2006年8月在区级语文教师培训时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