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荡着短木桨,划着轻巧的小船,在美丽的颍州西湖上游玩。“轻舟短棹”不仅表现出作者游览西湖时的心情是轻松、悠闲、舒缓的,也为全词形成清丽的色调和娟秀的风格奠定了基础。“西湖好”三字,是对西湖风景的总体概括,是全篇的中心点,接下来的所有描写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具体展开的。全词笔法清新活泼,画面远近结合,动静相宜,色彩清新淡雅,读之不免对词中所描述的西湖美景油然生出一种向往之心。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2]绿水逶迤[3]。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4]

无风水面琉璃滑[5],不觉船移。微动涟漪[6],惊起沙禽掠岸飞[7]

疑难注释

[1]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共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2]短棹:划船用的小桨。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

[3]逶迤(wēi yí):形容湖水流得曲缓。

[4]笙歌: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5]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6]涟漪(lián yī):水的波纹。

[7]沙禽:沙滩或沙洲上的水鸟

诗文大意

荡着短木桨,划着轻巧的小船,在美丽的颍州西湖上游玩。清澈的湖水,自在、曲缓地流动,长堤上散发着花草的芬香,远处隐约传来的歌声,随着小船在湖面飘荡。

水面一丝风也没有,光滑得像玻璃一样,让人感觉不到船在前进。看啊,小船前行,带起层层波纹,惊起了停在沙滩上的水鸟,飞掠过湖面。

诗文名句

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

诗文欣赏

这首词是欧阳修《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主要描写的是词人春天泛舟颖州西湖时的所见。

上阕写堤岸风景,有见有闻,声色俱全。“轻舟短棹”不仅表现出作者游览西湖时的心情是轻松、悠闲、舒缓的,也为全词形成清丽的色调和娟秀的风格奠定了基础。“西湖好”三字,是对西湖风景的总体概括,是全篇的中心点,接下来的所有描写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具体展开的。“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采取了由远及近的视角,近处碧绿的湖水,远处花草茂盛的堤岸,无一不在展现春天的生意盎然。春天的勃勃生机体现在湖水、花草以及下阕提到的“沙禽”上,也体现在万物之主的人类身上,所以作者转而用听觉写人类的活动。因为小船飘荡,这时已到湖心,距离岸边非常远,岸上的情况已看不到了,只能听,并且听,也只是“隐隐”地听到,可以想象远的程度。

下阕视野收拢,不再描写远处听闻,而是集中笔墨刻画作者身边的事物。“无风水面琉璃滑”是因果句,因为无风,所以水面才光滑地像玻璃一样。“琉璃”是对“无风水面”的比喻。水面如玻璃,舟行玻璃上,舟中的人是什么感受呢?作者自己的回答是“不觉船移”。用静态的“不觉船移”承接“无风水面琉璃滑”,不仅具有诗情画意,而且顺理成章,符合逻辑,足见作者填词的功力之深。“不觉船移”是因为作者选择了玻璃似的水面为参照物,一旦另选参照,作者又立马发现船是在移动的,不然不会“微动涟漪”,不会“惊起沙禽掠岸飞”。“掠岸飞”说明水鸟飞得很低。飞得低固然是某些水鸟的本能,但也从侧面说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无伤鸟之心,鸟自然不会避人高飞。就这样从静到动、从微动到大动,作者完成了下半阙的描绘。

全词笔法清新活泼,画面远近结合,动静相宜,色彩清新淡雅,读之不免对词中所描述的西湖美景油然生出一种向往之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