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26年,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李世民就是 ,他遵从“____ ,____ ”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2.唐高宗____ 统治时期,大权逐渐落入____ 手里。她统治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唐玄宗励精图治,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 ”。随堂作业4.李隆基(见图2)712年至756年在位,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亦称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1.626年,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李世民就是 ,他遵从“____ ,____ ”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他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纳谏,推行一系列开明务实的政策,使唐朝出现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____ ”。

2.唐高宗____ 统治时期,大权逐渐落入____ 手里。690年,她称皇帝,改国号为____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____ 。她统治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3.712年,____ 当上皇帝,他就是唐玄宗。唐玄宗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他统治前期,勤于政事,善于用人,任用了两位德才兼备的大臣,分别是____ 和____ 。唐玄宗励精图治,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 ”。随堂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2.下列史实中不属于唐太宗在位时发生的是( )。

A.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B.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C.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D.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他评价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4.李隆基(见图2)712年至756年在位,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亦称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

图 2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中宗 D.唐德宗

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情况发生在( )。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综合探究

二、识图题

6.读图3完成以下题目。

图 3

(1)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作一面“镜子”的是 。

(2)唐太宗时期的名相是 。

(3)唐玄宗时期的名相是 。

(4)唐初的皇帝非常注重用人,其重视用人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5)在名相的辅佐之下,唐太宗、唐玄宗两位皇帝在位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分别是____ 、____。

三、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材料四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把君和民的关系比做什么?他是如何得出该结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经济方面的具体史实,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材料三中的“存百姓”这一思想的?唐太宗“二十年间”的统治获得了怎样的誉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四中唐太宗“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不敢欺压百姓)。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

材料二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武则天推行了什么措施,分析这一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则天的历史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诗人杜甫所说的“开元全盛日”处于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则材料中涉及了三位皇帝。请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比较他们在治国措施上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乾陵“无字碑”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千米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图4)。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历代对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有不同的说法,较为合理的解释可能是,这无字碑是按照武则天本人临终遗言而立的,其意无非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怀与气魄。因为她临终前已经经历了被逼退位,早已预见到她身后将面临的无休止的荣辱毁誉。

图 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