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属于杂食性动物,但最早的人类却是纯粹的肉食动物——男人们外出狩猎,带回的基本都是各种动物的皮肉,只有妇女采摘一些水果,但其作用基本相当于今天的零食,只有在食物极度匮乏时才用来充饥。据农学院教授郑丕尧先生介绍,蔬菜成为我国先民餐桌上的食物,最早起源于石器时代,而且当时的蔬菜和主食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古文中“蔌”和“蔬”通用,《诗经?尔雅篇》中就有记载,“蔌者菜茹之总名”。我国古代对可食用植物统称为“疏”,汉代以后在上面加了一个草字头,用来区分野菜和人工种植的蔬菜。《诗经》对自然界中各种植物名目的记载,已经达到一百三十余种,其中可以食用的有二十余种,这些可以食用的植物中,又只有韭菜、瓠(“瓠”音同“户”)子、莴笋等少数蔬菜被人工种植成活;隋唐时期可食用蔬菜发展到三十余种;宋朝发展到四十种左右;明清时已经达到六十种以上。其中人工培植成功的数目也在增加,但人们对野菜的采用历史从未断绝。
我国蔬菜的品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较大变动,其中一些甚至不幸绝迹了。以调味蔬菜为例,除了葱、姜、蒜外,我国古代还有紫苏、蓼,(“”音同“仍”)荷、兰香和马芹等,都已经极为少见甚至绝迹了。另外,一些植物(如决明和牛膝等)也在唐代转为药用,脱离了蔬菜的行列。与此同时,各朝代对于各种蔬菜的重视程度也导致了蔬菜的兴盛。比如葵和蔓菁,在《诗经》中已有记载,曾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主要种植蔬菜,但到了隋唐时期则成为蔬菜的附庸品,明清已经很少见了;又如菘(即白菜)和萝卜,出现早期并不受人重视,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附庸产品,而到了明清两代,反而成为大面积种植的蔬菜。
此外,外来蔬菜品种对我国蔬菜体系影响也较大。比如黄瓜,是由张骞在公元前200年左右从印度引入的;丝瓜,大约在北宋时期从印度引入;苦瓜也是产自印度;西瓜原产非洲,唐末五代时期经回纥(“纥”音同“和”)传入我国;豌豆原产欧洲,汉代传入我国;蚕豆原产黑海,经欧洲和阿拉伯传入我国;西红柿原产南美,经葡萄牙于清代传入我国;茄子原产印度,经泰国传入我国;土豆原产南美,经欧洲于清代传入我国;芋头原产东印度和马来西亚,汉朝时传入我国;卷心菜,也叫洋白菜,原产地是欧洲,近代才传入我国。另外,还有生菜、南瓜、胡萝卜、葱、菜花等,也都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