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孔子的治国理想

浅谈孔子的治国理想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作为当时的一名政治活动家,孔子的治国理想是他的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后来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我们将进入孔子的梦境,去发现他梦想中的和谐社会。孔子认为周代的礼是完美的,是治国的基础,是人民的行为规范。

2013级31班 侯润泽

摘要: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涉及各个方面,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仍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作为当时的一名政治活动家,孔子的治国理想是他的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后来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我们将进入孔子的梦境,去发现他梦想中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理想 模范 反腐 礼治

在一个战乱和变革的时代里,孔子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现实的不稳定让许多人变得越来越现实,人心不古成为每个剧烈变化的社会中有志之士的感叹。在一个从上而下道德和礼数都日益沦丧的社会背景下,他却依然坚守着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并为此周游列国,饱经风霜。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让一代至圣如此痴迷呢?今天我们将从《论语》中,探索夹杂在章节之间的蛛丝马迹。

一、贤良的君王,模范的大臣

在孔子的想象中,治理这个美好社会的统治者们,首先得成为道德模范,从而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身居下位的人民,进而培养出全社会的道德模范。

先说君王。在《为政》篇的开头,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如《宪问》章中,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还有《子路》中,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就是,当政者如果道德修养过关,老百姓都会心服口服跟党走。而其实他最向往的,还是“天下为公”时期的统治者尧舜,其次是夏商周的禹、汤、文、武,还有成王、周公,并在《泰伯》中的后四篇对他们表示了衷心的赞美。《论语》中也记载了不少他们的言行。而对于他们,孔子也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认为,当一个好的君王很简单,只要有良好的品德,别人就会敬佩你,学习你;然而,我们也知道,即使如此,当一个好的君王也不简单,因为你一边有无上的权力,一边又要做一个品德优良的人,对于人类而言,很难。

治理国家,只靠一个光杆司令是不够的,同样的那些臣子们也得道德过关,才能以身作则,教化人民。在《颜渊》章中,孔子对当时的正卿季康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在《子路》开头,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要求官员们先做好自己,才有权力指点别人。其实,“君子”一词的本意,就是当时的贵族阶层的人,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论语》中一句句“君子……,小人……”的话,也是对臣子的一种要求——如果你做不到前边那半句,那就跟小人(草民)一样了。

这种构想,或许不太现实,说得好听些,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辉。但由于它的美好,它对于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好的和坏的。既然大家都喜欢听坏的,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附录《我的历史观》中对这种构想的坏影响论证如下:根据这种构想,后世国人设计政治制度时把做官者都设想为好人,所以官俸很低,以至于仅能糊口,却又几乎没有全面有效的监督限制机制,为清官进出的门紧锁着,为贪官爬出的洞敞开着,于是这种制度造成了腐败的盛行。[1] 对此,这种制度的指导思想难辞其咎。至于好的影响,那就是它成为后来一代代的有志之士,比如李白杜甫众人,奋斗的理想,让中华文化在他们的人格魅力照耀下更加灿烂多彩。现代中国社会也需要这种道德模范般有理想、有自制力的官员,他们要能够有为人民服务和管理好社会的决心与责任感,和清正廉洁的品格。(当然更需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二、以礼治国,以德化民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周礼,却屡屡碰壁,失望而归。孔子对于“礼”,尤其是周礼,几乎可以说是痴迷不已。《乡党》一章在语录体的《论语》中十分刺眼——它没有一句语录,而是记载了孔子对于“礼”的践行。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文,完美。孔子认为周代的礼是完美的,是治国的基础,是人民的行为规范。孔子希望“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因为鲁国的礼最为周全,所以他认为,只要国力强盛起来,鲁国便是符合“大道”的国家了。在《里仁》中他又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两个问句,气势十足地展现出他以礼治国的信念。

“礼”,或者说“周礼”,是一套建立在等级制度上的完整详细的行为规范(与现代的“礼貌”不同),要求的内容甚至包括家里的摆设、生活物品、娱乐设施以至特定的哪天该干什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它一方面复杂繁琐,限制人的自由,另一方面又不会被强制执行,这是它被列国诸侯抛弃的直接原因。但是它代表的宗法等级制度,却是建立在中国社会人伦道德的根本——血缘关系之上的,它的合理性又是无可辩驳的。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畔”,通“叛”,用现代成语讲就是“离经叛道”。可见“礼”对于社会等级的规定在现在看来是不可取的,但对于当时刚脱离“礼”束缚的社会来说,“礼”才是古法,才是天经地义的,才是符合道德标准的。另一方面,“礼”的积极一面是不可忽视的,相对于刑罚而言,它是一种温和的行为规范,对于“爱人”的孔子来说,这一点或许便足以让他对“礼”情有独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便说明了孔子认为这种方法的温和性更能带来好的社会风气。而且,“礼”和“忠”“孝”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孔子对齐景公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人们各守本分,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既是“礼”的要求,更体现了人伦道德的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看,孔子拘“礼”的举动,其实是保守落后的,是不接受新时代新生活的表现。但是换位思考,便会发现孔子对“礼”的痴迷,其实只是单纯地对于淳朴的古风、失落的道德的痴迷和对纵横的私欲的厌恶。是这种对于善,对于仁,对于德的追求,让他“克己复礼”;让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去试图复兴在他眼里完美的周礼;也让他把礼,作为心中理想的国家的人民的行为规范。

需要补充的是,在《论语本解》附录三中有这样一段话:“关于治国方法,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礼治为主导。他并不反对以政令、刑法为代表的法治,但认为只能居于辅助地位。……他并不反对法制,只是强调要调剂宽严,以求恰当。”[2]而调剂宽严的依据,自然也是在孔子眼里更完美的准则:礼。“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子路》)

总之,孔子的治国理想,就是希望建成一个像远古时那样民风淳朴、人心向善的社会。它反映了孔子对一个变革的时代人们追赶时代潮流的副产物——自私自利的抵制,更闪烁着伟大的思想家的道德和人性的光辉。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孔子的理想有其局限性,但这种理想主义的美好愿望是可以跨越时代的,并且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借鉴意义。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取其精华的。

参考书目:

[1]易中天.品三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2]孙钦善.论语本解[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