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理想的和令人满意的

不理想的和令人满意的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幸的是,许多教育者相信规则就是一个既定的范本。可见,任务明确评分标准对教师制订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不大,它仅指向任务本身。超一般规则同样无法帮助教师制订教学计划。事实上,它对评分标准的描述过于宽泛,教师很难从中获得教学指导。能力聚焦规则界定清晰,教师可以从中获知与测验目标一致的教学重点。所要测量的技能应该是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

不幸的是,许多教育者相信规则就是一个既定的范本。其实不然,规则也是多种多样、有好有坏的。下面我将为大家列举一二,有成功的,也有不尽如人意的。

有些规则的制订是为了让评分标准能和某一表现性测验任务的要求联系起来。这些规则又称“任务明确规则”,它们对阐释教学目标设计的帮助不大,因为其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在“建构—反应”测试任务中的表现。但事实上,作为表现性测验,真正的考察重点应该是学生运用测试要求的技能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仅仅学会了如何完成测试任务,对类似问题却不知其解,那说明他还是没有真正掌握测试要求的技能。相应地,倘若学生通过学习成为了一名良好的问题解决者,那他将能够解决一系列类似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测验任务。

因此,真正能为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提供帮助的,应该是那些指向学生能力的评分规则,这一点任务明确规则恐怕很难达到。举个例子,我们想要草拟一份文章结构评分标准,用于评估学生的写作技能。这里任务明确规则可能会生成以下评分标准:

 

“完成一篇字数为400~600字的短文,对昨天消防队员到我校,给学生讲解家庭逃生计划的场景和内容进行描述。”

从任务明确评分标准的角度来讲,优秀的文章结构应该是:①从消防人员提供的家庭逃生计划切入;②接着列举六条消防人员阐述的家庭逃生措施;③最后引用至少三条消防人员提供的生死攸关的安全准则。脱离以上三个要素,学生的写作得分也相对较低。

 

假设您想制订或已经在使用该任务明确评分规则。您将如何利用它指导教学呢?倘若您真的想要从评分标准上面获得教学指导,直接将教学目标放到具体任务中——比如,简单叙述消防队员来访班级的情况。根据评分标准,您要教导学生以事件的基本要素开头,而事实上,这并不完全适用于其他短文写作。可见,任务明确评分标准对教师制订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不大,它仅指向任务本身。

近几年,我有机会回顾教师试图采用的各种规则。从教学角度来讲,大部分规则是不合格的。许多规则是任务明确型,尽管从打分的角度看,规则越明确,越方便教师给学生打分。但是这种评分规则失去了评价标准应有的教育指导意义。

超一般规则同样无法帮助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这种规则的特征在于用极其概括和抽象的语言描述它的评分标准。事实上,它对评分标准的描述过于宽泛,教师很难从中获得教学指导。继续引用前一个例子,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超一般评分标准可能这样描述:

 

优秀的文章应该有一个好的内容结构,而不合格的文章则杂乱无序。一篇合格文章的内容架构水平介乎优秀文章和不合格文章之间。

 

您可能认为我在误导您,觉得上述的超一般规则不具有代表性,可事实上,这样的描述枚不胜举。这些规则表面上告诉了教师该如何给学生打分,但实际上它们使用的“优秀”“精通”“合格”等标准含糊不清,无法清楚地区分学生的水平差异,还不如A—F的等级划分,这往往让教师在进行评分时无从下手,更不用说为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提供参考。

批判了任务明确规则和超一般规则之后,我也该向大家介绍一种能真正体现教学目标、指导教师教学的评分规则。这种评分规则被称为能力聚焦规则,因为其概念所指向的能力兼具两大特征:①可以通过建构—反应测验进行测量;②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在与多位使用各种评分规则的老师交流后,我确信,那些在实施教学计划前设计了能力聚焦评分规则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往往比其他教师更有秩序,教学内容的分布也更加合理。

继续引用前面的例子,为了给学生的文章结构打分,能力聚焦规则将作出如下描述:

 

判断学生短文结构的能力聚焦评分标准:综合考察文章的整体框架和顺序。如果想得到最高分,那么一篇文章的整体框架必须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内容。主体部分必须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如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或者重要程度排列。

 

现在,从教学角度仔细思考这个评分标准,您会发现教师可以从中获得明显的教学指导:①使学生熟悉(文章结构)两个标准——整体框架和顺序;②帮助学生辨别哪些文章的整体框架和顺序是恰当的,哪些是不恰当的;③为学生提供相关指导和类似的短文写作练习。写作过程中,学生越是能注意这两条标准,他们任务表现的得分也就越高。另一方面,这种旨在评审文章结构的能力聚焦评分标准,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短文写作,而不局限于记叙当地消防员到学校来访的情况。

即使教师没有自己编制评分规则——例如,学校区域课程或评价专家开发了评分规则,但如果他们熟悉能力聚焦规则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他们的教学效果也往往比那些不了解能力聚焦规则的教师要好。能力聚焦规则界定清晰,教师可以从中获知与测验目标一致的教学重点。

如果您自己正在编制能力聚焦评分规则,那么我建议您参考以下五项原则:

 

原则1:确保所要测量的技能是重要的。能力聚焦规则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因而要确保您想测量并借此提高的学生技能值得您付出这么多。所要测量的技能应该是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

教师没有必要羞愧自己只使用一个表现性测验任务来评估学生。适度测量少数真正重要的技能,胜过以次充好地测量一箩筐的技能。

原则2:确定所有的评分标准都具有教学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您编制规则时,要时刻“发挥教育智慧”。最重要的是,必须仔细考究每一条评价标准的潜在教育意义,确保您能在实践中使学生掌握所要测量的技能。

当然,这并非让您固守某一种教学方法。您可以采用直接教学、间接教学、建构主义教学,或任何其他的教学策略,但无论您采取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保证教导学生掌握每一条评分标准所要求的技能。

原则3:使用尽可能少的评分标准。由于人们一谈到能力,首先想到的是一系列与能力相关的细节,所以他们有时会受这种想法的驱使,设置各种各样的能力评估标准。但是对教育目标而言,越精简越好。教师最好将教学精力集中在三或四个评分标准上面,不要企图设置十几个评分标准,同时提高学生十几个方面的技能水平。

原则4:每条评分标准都要有一个简洁的说明。赋予每条评分标准一个简单的说明,可以提高能力聚焦规则的教学效益。比如,在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估时,能力聚焦规则主要对传递、组织、内容和语言四个方面进行评估,相应地评分标准也就包括传递评分标准、组织评分标准、内容评分标准和语言评分标准。这些简洁易懂的说明,会提醒您和学生哪些是测验要求学生务必掌握的重要技能。

原则5: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评分规则的细致程度。在提出这条原则前,我深感焦虑,因为我过去编制的能力聚焦规则大多数是针对州范围或区范围的测验。评分规则细化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打分者的意见,如此才能保证他们对最终结果达成共识。我发现许多教师认为把那些相当长的、详细的规则放在一起很让人厌烦,他们更愿意设计或使用只需1页纸记载的规则,6页纸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我给他们推荐的都是简短的评分规则——不超过1页或2页纸。

 

当然,不是所有教师都厌烦细致冗长的规则。事实上,有些教师认为简短的规则不够明确具体。这些老师更愿意使用那些细致的规则——对每条评分标准的质量水平区分都有明确说明。因此,我得出结论,评分规则的细致程度取决于教师的个人喜好。喜欢一切从简的教师编制的规则也比较简洁,而相信细节的教师编制的规则也比较长。如果是由学区向教师提供评分规则,我建议同时准备长、短两个版本,让教师各取所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