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能“读书死”

不能“读书死”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培养的学生大学毕业都进了棺材,这样的教育就是“读书死”。为了让我的孩子不读死书,作为老师的我,先要不教死书,通过丰富的阅读和实践让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让思维碰撞出的火花在教室里跳跃,让孩子们的创意成为教室内最美丽的风景。

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陶行知全集》第3卷,519 -520)

朱永新解读

陶行知先生是现代教育家中比较全面的批评传统教育的第一人。他严厉地指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传统教育的根本弊病,就是把考试放在第一位,一切以考试成绩为中心,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最后培养出一批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的书呆子。他认为,好的教育一定是以生活为中心的,以健康为中心的,一定是让孩子“到大社会里、大自然界里去活动”的。如果培养的学生大学毕业都进了棺材,这样的教育就是“读书死”。

亲爱的父母们,陶行知先生的话语犹在耳侧。看淡一些考试吧,把健康还给孩子们吧,让孩子们去汲取那些真正滋养心灵、润泽生命的养分吧。还有什么比孩子的生命更加重要的东西呢?

网友感言

奔驰的大虫:“读死书”是不是学生们愿意的呢?我想应该不是,谁不想在趣味中高效地学习呢?谁又愿意在死气沉沉的氛围中死啃书本呢?又是什么导致了一批批青年学生们在那里死啃书本呢?为了让我的孩子不读死书,作为老师的我,先要不教死书,通过丰富的阅读和实践让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让思维碰撞出的火花在教室里跳跃,让孩子们的创意成为教室内最美丽的风景。在家里也一样,让女儿的意见得到尊重,让女儿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引导她谦虚求实又志存高远。

静听花开:无论升高中还是考大学,都是以分数论英雄,所以现在的学校也基本上都是用分数来评估一切,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除了考试还是考试。针对这种现实的教育,我们做家长的又该何去何从呢?那就是不要太纠结于孩子的考试分数,在保证基本的课业学习外,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到大自然中,汲取生命的养分,在阅读中润泽生命。

日照东港日照街道六小:教育是变化人的事业,确实如此。越读下去越觉得自己在知识储备上的无知和认识上的浅薄,唯有好好学习。

成都杨:尊重一个作为个体的生命,敬畏并珍惜。让学习成为一种自己喜欢的习惯,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之上。

童喜喜:身体健康是基础。没有身体健康是不行的,仅有身体健康是不够的。

Yuanshan:宁可不受这样的教育,还不如那些上不起学,跟随打工的父母学会怎样自食其力的去生活,起码这样的孩子还有健康的体魄,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吧?!

天道酬勤: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读死书、死读书、书读死的传统教育害死人,这样的教育也没有未来。陶行知先生的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再次对传统教育敲响警钟。扼杀孩子生活力、创造力的教育是对下一代的摧残,是对下一代的精神迫害。好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是完整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

张卷:分数的冲击力,好像远比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孩子的生活更抓得住。所以,父母们不见得不懂这个道理,只是眼下排名、竞争、老师每天的短信让普通的父母几乎把持不住,在一考定终身的大环境下,谁愿意拿孩子的前途作赌注?但是,我们恰恰是为了眼前的分数,在拿孩子的未来作赌注。

龙耀如:都知道这个道理,做起来难啊,知易行难这个成语源远流长,不知还将流到什么时候,改革已到深水区,教育怎么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