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变革的陷阱与误区

变革的陷阱与误区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此前,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则多次表态,深圳将以市场手段治堵,不会采取行政手段限购。很多变革领导者往往急于求成,恨不得用三五天时间就立竿见影,企图通过变革快速解决一切问题。这项改革的发动者、时任区长王天琦,为了保证改革能够持续进行,一揽子推出了30多个文件。

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推动变革,领导者必须首先超越思想观念上的局限,进而走出变革认识上的陷阱与误区。

一些公众期望值原本很高的改革方案,出台之后非但没有得到高度评价,反而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打击了公众对改革的信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方案由各部门自行制定,并未遵循“多方协商、集体决策”的原则,既没有真诚、广泛地征求社会的意见,也没有真正执行必要的第三方评估程序。某些部门和地方甚至秘而不宣,致使方案带有严重的不彻底性,对改革的持续推进造成致命伤害。

例如养老金并轨方案的出台。2014年3月28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位前副部长向媒体披露,“机关和事业单位将来都要纳入到养老保险缴费的行列”。这一消息让很多对养老金并轨抱有期待的公众感到欣喜,以为养老的“公平时代”即将来临。然而,该部委的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一名副主任随后回应,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方案还在讨论之中,仍未形成定论,“之前传出的消息不可靠”。一时间,质疑声此起彼伏,相关部委的好评率也高开低走。到了2015年1月,养老金并轨方案突然落地,由于事前未经充分评估、讨论,公众普遍感到难以接受。

又如,2014年12月29日,深圳市政府突然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的通告》,抛出“限购令”,在颁布了限购政策仅40分钟后,就派出了上万名警察进驻各家4S店封店,让4S店与深圳市民措手不及。而此前,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则多次表态,深圳将以市场手段治堵,不会采取行政手段限购。这个突然袭击式的失信之举,使市政府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变革本质上是一种间接投资,也即通过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的素质,以期产生更大效益、获得更多回报。由于存在不确定性,这种投资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投资,但也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投资。很多变革领导者往往急于求成,恨不得用三五天时间就立竿见影,企图通过变革快速解决一切问题。这种做法往往忽视变革的规律性、时序性与关联性,例如缺少明确的战略目标、只注重出台一些成文的制度、方案很少涉及组织与流程等,片面地认为“只要变革,就能收到成效”。结果,往往会摧毁组织原有的核心优势,撕裂历时多年构建起来的关系网,触动组织内部大范围的利益格局,进而制造内部的激烈对抗情绪,致使变革遭遇到极大的内部阻力。

2014年5月22日,河北省涿鹿县启动了“三疑三探”教学改革。改革发起者、县教科局局长郝金伦,这样解释改革的初衷:“为使几万学子不用背井离乡,就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但由于对改革推进方式和节奏把握欠妥,挫伤了学生、家长以及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了质疑、排斥和抵触的情绪。2016年7月5日,300余名家长走上街头,坚决要求叫停改革并罢免郝金伦;当天下午,涿鹿县委常委会议迫于压力,决定全面停止“三疑三探”模式教改。7月12日,愤而辞职的郝金伦发表了激情演讲,将此事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他哀叹改革就像“万里行军,回头一看,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一场方向正确的改革,仅仅两年就宣告失败,不能不让人唏嘘叹惋。

改革要获得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两大根本问题,一是动力问题,二是手段问题。以四川省平昌县为例,2001年试点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公推直选”,2006年获得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这项党内民主改革的直接动因,是当地农村干群矛盾突出、对立情绪严重。实践证明,“公推直选”也的确在群众对干部的支持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当改革环境发生变化、改革动力转变为官员政绩之后,不同看法和新的挑战就随之而来了。

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县里部分干部开始抱怨,主政者为了个人的进步,很少顾及其他人的利益;其二,改革者一旦更多考虑个人晋升,就很有可能超越现实条件,加快推动更激进的改革举措。这种政绩盲动,势必导致改革脱离正规,驶入到更高风险的领域。比如,从2002年到2003年,平昌县委将61个乡镇撤并为27个,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此后众说纷纭,也给县委造成了困扰,最终又从27个乡镇反弹到43个。

显而易见,由于不自觉地排斥了公众的主动参与,这项改革事实上变成了一把手的政绩工程。2008年,时任县委书记被迫远走他乡,改革参与者则走的走、换的换,留下的也大都被边缘化了,“公推直选”更是成为禁区。这就揭示了现有体制的一个悖论:改革的启动和推进,呼唤具有创新意识、手中掌握实权的领导者;如果完全依赖权力高度集中的领导者,又很有可能导致改革走进死胡同,人走茶凉、人走政息。

通常认为,要使改革可持续、可推广,必须使这种改革制度化。这种观点把制度神话了,有“泛制度化”的嫌疑。制度化当然是平衡多元利益主体的理想的、规范的渠道,但只有在各方力量大致均衡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力量对比一旦失衡了,制度将不可能被遵守。因此,仅仅靠制度显然不够,还需要执行制度的人,制度和人缺一不可。

2004年5月,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诞生了“公众全程监督政务”的改革。这项改革的发动者、时任区长王天琦,为了保证改革能够持续进行,一揽子推出了30多个文件。2005年年底,他在一次座谈会上表态:“如果人亡政息了,那就不是好制度。如果我们都走了,新上任的官员不想做都不行,这就达到目的了。”但是,改革者2006年调任睢宁县之后,这项改革在贾汪区名存实亡了。最明显的例子是,王天琦在任一年多时间,全区召开4次民众质询会议,但自从他调离之后的两年时间,这样的会议再也没有开过,区政府网站也删去了改革信息。可见,一项改革要想持续下去,除了需要具体、管用的制度,还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执行者,更需要让普通民众有获得感,能够监督政府、与政府平等对话。当然,这又涉及另外一个话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