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申君的故事

春申君的故事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楚战事陷入胶着,其他各国将乘机争夺重要城池。楚考烈王担任盟约长,让春申君主事。于是李园想办法成为春申君的门客,不久请假返乡,故意耽误归期。春申君竟同意这项计划,将她献给了楚考烈王。尔后,李园的妹妹产下一名男婴。同时,李园派人灭了春申君整个家族。前期的春申君聪慧明智,后期的春申君昏聩无能。在战国四大公子中,春申君所获得的评价历来最低。

战国前期的春申君聪慧明智,战国后期的春申君却昏聩无能。同样的一个人,前后判若两人,改变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心存私欲。

春申君黄歇是楚国人,博学能辩,受命于楚顷襄王,出使秦国。

当时,秦昭王下令白起攻打韩、魏两国,在华阳击败魏将芒卯。韩、魏两国只好降服,听命于秦国。

秦昭王正打算命令白起联合韩、魏两国兵力一起攻打楚国。黄歇当时刚好在秦国,听到了这个消息。

在此之前,白起已攻取楚国的巫、黔中等郡,夺下鄢、郢,向东进逼到竟陵,迫使楚顷襄王往东迁移到陈县。

楚顷襄王的父亲就是楚怀王,当初被骗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黄歇眼见秦国轻视楚顷襄王,马上就要把楚国给灭了,于是上书给秦昭王,试图说服秦王不要对楚国动武。在这篇长长的呈文里,黄歇指出:

一、秦、楚相争就像两虎相斗。而历经多年征战,秦王的势力已到达顶峰。

二、韩、魏两国与秦国世代结怨,秦国真正的敌人是邻近的韩国和魏国,而不是远方的楚国。秦国要进军楚国,既向韩、魏借兵,又向韩、魏借道,这对秦国来说是恰当的做法吗?

三、秦国一旦对楚国发动攻击,必定引起韩、魏、赵、齐四国联合出兵,以对抗秦国。秦、楚战事陷入胶着,其他各国将乘机争夺重要城池。秦国出兵楚国,只会让韩、魏两国更加强大而已。

四、对秦国来说,最好的做法就是与楚国结盟,联合逼迫韩、魏两国。韩、魏一旦成为秦国的臣属,连同楚国的其他四国就很容易被秦国所制服。

秦昭王读了这篇呈文,称赞黄歇分析得很好,于是把白起叫回来,并辞退韩、魏两国的助军,派遣使者送礼给楚国,与楚国结盟。

黄歇接了盟约,返回楚国。楚王派黄歇与太子完到秦国去当人质,在秦国住了好几年。

楚顷襄王生了重病,而太子因人质的身份回不去。太子和秦相应侯范雎的交情还不错,黄歇前去游说应侯:“相国是真心对待楚国太子吗?”

应侯说:“是啊!”

黄歇说:“楚王现在病了,恐怕不久于世。秦国不如把楚太子送回去,太子要是能继任为国君,必定更好地侍奉秦国,对相国的恩德也将永世难忘。这是对盟国亲善的表示,也能储备一个万乘之国的盟友呀!太子若是不回去,他在这里不过是个咸阳的百姓。楚国若换立其他太子,一定不再侍奉秦国。如此失去一个盟国,断绝与一个万乘大国的友好关系,实在不是好事!希望相国能好好考虑!”

应侯范雎将黄歇的意思转达给秦王。

秦王说:“先叫楚太子的老师回去问问楚王的病情,等回报后再做打算。”

黄歇为楚太子盘算说:“秦国留住太子,是想从太子身上得到好处,但以太子现在的能力,实在没什么好处可以给秦国,黄歇为此感到十分担忧。阳文君的两个儿子都在楚国境内,若是大王驾崩,太子又不在楚国,阳文君的儿子一定会被立为继承人,那么太子您就无法统治楚国了。我看您不如逃离秦国,跟使者一起回楚国;至于我,请让臣留下,以死抵罪。”

于是楚太子变换衣装,扮成使者的车夫,逃出了秦国。

黄歇守在馆舍,总以太子生病为由辞谢探访的人。

估计楚太子已经走远,而秦国追兵也赶不及了,黄歇才主动向秦昭王报告,请求判自己死罪。

秦昭王非常生气,准备要黄歇自尽谢罪。

应侯范睢说:“黄歇作为臣子,愿意为主人牺牲。太子若能立为国君,一定会重用黄歇。不如将他无罪释放,以此表示对楚国的亲善。”

秦昭王因此遣送黄歇回国。

黄歇回国三个月后,楚顷襄王过世。太子完即位,为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楚王拜黄歇为丞相,封他为春申君,赏赐他淮北土地共十二县。

后来,春申君献上淮北十二县,请立为郡,并请楚王改封他江东之地。

春申君担任楚相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魏国有信陵君,都在礼贤下士,招揽宾客,辅助君王,掌握国政。

春申君担任楚相的第四年,秦国攻破长平,坑杀赵军四十万人。

第五年,秦军包围邯郸。邯郸向楚国告急。楚国派春申君带兵去救邯郸。秦兵退去,而春申君也回到楚国。

第八年,春申君为楚国北伐,灭了鲁国,以荀卿为兰陵县令。这个时候,楚国再度强盛起来。

有一次,赵国平原君派使者来见春申君。春申君让他们住在上等客房。赵国使者想夸耀赵国的富庶,故意在发上插了玳瑁做成的簪子,佩带珠玉镶饰的剑鞘,请见春申君的门客。

春申君的门客多达三千人,他的上等宾客都穿着用珠宝做成的鞋子来见赵国使者。赵国使者一见到这种情形,自惭形秽。

春申君担任楚相的第十四年,秦庄襄王即位,拜吕不韦为相,封为文信侯,灭了东周。

第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诸侯担心秦国的攻伐没有止息之日,相互约定合纵,向西攻打秦国。楚考烈王担任盟约长,让春申君主事。

到了函谷关,秦兵出关进击,各国联军节节败退。楚王以此而责怪春申君,春申君被渐渐疏远。

同年,楚国由陈县迁都到寿春。

楚考烈王没有子嗣,春申君对此感到担忧,寻求适合生育的妇人进献给楚考烈王,但依旧没能生下半个儿子。

赵人李园有个妹妹颇具姿色,李园想把她献给楚王,但听说楚王没有生育的能力,怕日子一久,妹妹就会失宠。于是李园想办法成为春申君的门客,不久请假返乡,故意耽误归期。

回来后,春申君问他情况。李园说:“齐王派使者前来求聘属下的妹妹。因为跟使者喝酒,所以延误了回来的时间。”

春申君问:“下聘了没?”

李园回答:“还没。”

是什么样的女子,能让齐王遣使求聘?

春申君觉得好奇,又问:“我能见见令妹吗?”

“可以。”

李园顺水推舟,便把妹妹献给春申君。

李园的妹妹得到春申君的宠幸,不久便有了身孕。李园于是和妹妹商议,拟定了一个计划。

李园的妹妹找到合适的机会,劝春申君将她献给楚王,“如此一来,一旦楚王百年,您的儿子就可以接替为王了。”

春申君竟同意这项计划,将她献给了楚考烈王。尔后,李园的妹妹产下一名男婴。男婴被立为太子,李园的妹妹被封为王后,而李园也得到楚王的重用,得以参与国政。

李园怕春申君泄密,暗中培养死士,准备杀他灭口。这件事,在楚国已有人知道内情。

春申君担任楚相的第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了。

春申君的门客朱英对春申君说:“这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分,也有不期而至的祸患。如今您身处生死无常的时代,服侍一个喜怒无常的君主,怎么能够不先预备一个料想不到的人呢?”

春申君被这谜语似的话给弄糊涂了,于是问:“什么是不期而至的福分?”

朱英回答:“您当楚相二十多年,名义上是相国,实际上就是楚王。楚王如今病重,不久于世,而您辅佐少主,代替少主执政,如同伊尹、周公那样等少主长大后再返还国政,不就等于南面称王而拥有楚国?这就是所谓的不期而至的福分。”

“那么不期而至的灾祸呢?”

“李园一天不掌权,一天就会把您当仇人。他不管兵事,长期以来却养着一批死士。楚王一旦死了,李园就会入宫夺权,杀您灭口,这是所谓的不期而至的祸患。”

“料想不到的人又是什么?”

“请您把我安排在楚王身边。楚王一死,李园就会抢先入宫,到时候我替您把他杀了。这就是我所说的料想不到的人。”

春申君说:“先生请放弃这种想法吧!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又对他很好,他哪里会这么做呢?”

朱英见自己的谏言没被采纳,害怕日后惹祸上身,便连夜逃走了。

十七天后,楚考烈王过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派死士埋伏在棘门。当春申君走入棘门,那些死士立刻从两边冲出来刺杀春申君,并将他的头砍了下来,丢到棘门外。同时,李园派人灭了春申君整个家族。

李园的妹妹当初受宠于春申君,有了身孕,而后又献给楚王。她所生的孩子接续了王位,这就是楚幽王。

这一年(公元前二三八年),秦始皇在位已九年,发现内臣嫪毐与太后私通,便灭了他的三族,废了吕不韦。而吕不韦,据说便是秦始皇的生父。

司马迁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出春申君前后期不同的命运。前期的春申君聪慧明智,后期的春申君昏聩无能。同样一个人,前后判若两人,改变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心存私念。

在战国四大公子中,春申君所获得的评价历来最低。有人甚至不认同他上书秦昭王、制止秦王对楚国用兵的作为,认为那不过是把灾祸转嫁给其他国家,以求苟且偷安而已。

司马迁写春申君,点到了吕不韦,似乎是以吕不韦的事情作为衬托,隐含着他对那个乱世的感慨。

时代会乱,必定是从人的内心败坏开始。对春申君和吕不韦等人来说,破坏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都无所谓,利用子嗣窃取王位才是实在的。他们都是封为君、封为侯的人物,但行径类似小人。

时代愈乱愈能凸显一个人的品行和价值。读完春申君的传记,怎能不叫人怀念同时期的魏公子信陵君?

太史公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1)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旄(2)矣。语曰:“当断(3)不断,反受其乱(4)。”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

史记·春申君列传》

太公史说:我到楚地去,观赏了春申君的故城,宫室的建筑很宏伟啊!当初,春申君劝说秦昭王,甚至豁出性命,把楚太子送回楚国,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高明举动呀!但是后来他被李园所控制,变得老糊涂。俗话说:“应该有所决断而不决断,反过来就要遭遇祸患。”这句话说的就是春申君失去了朱英可以击杀李园的时机吧?

(1)出身:献出生命。

(2)旄:同“耄”,老糊涂。

(3)断:决断。

(4)乱:祸患。

一、两虎相斗:两股强大的力量互相争斗。相似的词语有“两虎共斗”、“两虎相争”。

例句 这场篮球比赛,就像两虎相斗,非常有看头。

二、三千珠履:比喻宾客众多。相似的词语有“宾客盈庭”。

例句 这位政治人物结交了很多朋友,可以说三千珠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