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理解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就是一个患有厌食症女孩的故事,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理解的力量所在。我们一起去上课,一起找工作,晚上一起慢跑,一起看电视,周末一起外出,我的厌食症再也不是中心话题了。在这三个姑娘眼中,我不再是一个需要治疗的厌食症患者,而是她们中的一员。这三个姑娘从未对我说过我该怎么治好自己的厌食症,她们只是每天向我做着无声的示范,她们的确做到了理解我,而不是先努力校正我的毛病。

你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

试别人的鞋子前先要脱掉自己的鞋子。


比如说你到一家鞋店去买一双新鞋,售货员会问:“你想买什么样的鞋?”

“噢,我想买……”

他打断你的话说:“我想我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鞋。人人都穿着这种鞋,相信我的话没错。”

售货员匆匆拿来一双你所见过的最难看的鞋,然后对你说:“看看这双鞋怎么样?”

“可是我真的不喜欢。”

“人人都喜欢的,这是目前最热销的样式。”

“我想找双别的样子的。”

“你保证会喜欢的。”

“可是我……”

“听着,我已经卖了10年的鞋了,好坏我一眼就看得出来。”

有过这样的经历后,你还想再去这家鞋店吗?肯定不会了,你是不会相信那些在了解你的需要前就给你答案的人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交流和影响别人的关键所在:首先努力理解别人,然后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换句话说就是,先倾听别人,然后你再说。这是习惯五,很起作用。如果你能学会这个简单的习惯——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然后再提出你的意见,你就会发现你能理解的世界别有洞天。正如美洲印第安人的一句谚语:“听别人说,要不然你的耳朵就成了摆设。”

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是被理解

为什么这种习惯是交流的关键所在?因为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是被人理解。人人都想被人尊重,自身的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认可唯一的、不可克隆(至少目前不可克隆)的自己。

人们在感受到真正的爱和理解前是不会向别人敞开心扉的。一旦感受到了这些,他们会把一切都告诉你。以下就是一个患有厌食症女孩的故事,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理解的力量所在。

认识朱莉、帕姆和拉冯时,我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厌食症患者,大学一年级时她们和我住在同一间宿舍。高中时期的后两年我的精力都集中在锻炼和节食上,并为我减去的每一点体重而欣喜不已。 18岁时,身高5英尺8英寸的我体重仅95磅,简直就是一副骨头架子。

我的朋友不多,长期的营养不良使我脾气暴躁精神痛苦,身体虚弱得甚至都无法与别人随便聊天,学校中的社会活动就更谈不上了。我觉得自己与我所认识的孩子毫无共同之处。不过一些真正的朋友依然坚持与我交往,并想帮助我,可我却不听他们的劝告,认为他们是在嫉妒我。

爸爸妈妈为了让我吃东西,甚至不惜给我买一大堆新衣服作为奖励,他们喋喋不休地要我当着他们的面吃东西。如果我没听他们的话,他们就拉着我去找医生和专家。我那时的情绪糟透了,认为我这一辈子算是没指望了。

上大学后,幸运的是我同朱莉、帕姆和拉冯成了一个宿舍的室友,这三个姑娘让我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我们住的是一套用空心砖隔开的小公寓,我古怪的饮食习惯和神经质的锻炼方式在她们面前显露无余。我想她们一定会认为我看上去很古怪,面带菜色、身上又青又肿、头发稀稀拉拉、臀部又尖又瘦、形销骨立。连我自己看到我18岁的照片时,都对我那丑陋的模样感到吃惊。

可她们却不这么认为,她们从不把我当作怪物看待,从不对我说教,从不强迫我吃饭,从不对我说三道四,从不吓唬我,我简直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我很快感到除了厌食之外,我和她们没有任何不同之处。我们一起去上课,一起找工作,晚上一起慢跑,一起看电视,周末一起外出,我的厌食症再也不是中心话题了。相反,我们常在晚上一起畅谈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抱负和我们尚不确定的未来。

我惊奇地发现我们之间有那么多的共同点,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别人的理解。我感到人们终于将我作为一个正常人对待,而不是首先看到我的问题。在这三个姑娘眼中,我不再是一个需要治疗的厌食症患者,而是她们中的一员。

当我和她们之间的认同感越来越多时,我开始观察她们。她们健康快乐、充满魅力、聪明伶俐,偶尔也吃点小甜饼当点心。我想如果我和她们有那么多共同之处,为什么我不能也一天吃3顿饭呢?

这三个姑娘从未对我说过我该怎么治好自己的厌食症,她们只是每天向我做着无声的示范,她们的确做到了理解我,而不是先努力校正我的毛病。一年级上半学期结束时,我已和她们一起共进晚餐了,我感到她们欢迎我。

五种倾听别人意见的坏习惯

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很少去注意听,因为我们常常急于做出反应、妄加判断,或是以我们自己的思维定式琢磨他人的话。我们在倾听时经常会表现出以下几种坏习惯:

◎ 走神

◎ 假装在听

◎ 时听时不听

◎ 听话只听声

◎ 以我为中心地听

◎ 下结论

◎ 提建议

◎ 刨根问底

彼得:昨天晚上我和凯瑟琳玩得真开心。

卡尔:哦,好呀。(凯瑟琳?为什么你想和凯瑟琳出去玩?)

彼得:你简直不知道她有多棒。

卡尔:哦?真的吗?(又来了,在你眼里哪个女孩都棒。)

彼得:我正考虑请她听演唱会

卡尔:我还以为你会邀请杰茜卡呢。(你疯了吗?杰茜卡比凯瑟琳要漂亮多了。)

彼得:我原来是那么想来着,不过现在我想请凯瑟琳。

卡尔:行啊,那就去请她吧。(你肯定明天就会改主意。)

卡尔太急于下结论了,根本不去听彼得的话,结果失去了与彼得增进关系的机会。

“宝贝儿,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挺好。”

“考试怎么样?”

“还行。”

“朋友们怎么样?”

“不错。”

“晚上打算干什么?”

“没想呢。”

“最近碰见过讨人喜欢的女孩儿吗?”

“没有,妈妈,让我一个人待一会儿。”

没人愿意像个犯人一样被审问。

真正的倾听

要做到真正的倾听,你需要做三件不同的事。

首先,用你的眼睛、耳朵和心去听

仅用耳朵听是不够的,因为对话中语言的比例仅占7%,其他的为形体语言(53%)以及我们说话的方式,也即我们说话的语调和表现的情感(40%)。例如,注意你只要将重音放在不同的字上便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我并不是说的态度有问题。

我并不是说你的态度有问题。

并不是说你的态度有问题。

其次,从别人的角度出发

让我们暂且认为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戴着有色眼镜,没有两个眼镜的色调是一模一样的。我和你站在河岸边,我戴的是绿色镜,你戴的是红色镜。

我说:“啊,看水多么绿呀。”

你却说:“绿?你疯了,水是红的。”

“哟,你色盲啊?水绿得不能再绿了。”

“你这白痴,水是红的。”

“绿的!”

“红的!”

我妹妹曾听到她的朋友托比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请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结局。

到学校去最糟糕的事就是乘坐公共汽车。我的意思是我的大部分朋友都有车(尽管可能是辆旧车),可是我们家却没钱为我买辆车,因而我只好乘公共汽车或是搭别人的车。有时我会在放学时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但等妈妈的车要很长很长的时间,等车等得我都快疯了。我记得有好多次我朝妈妈大喊大叫:“你干什么去了?难道你一点儿不在乎我等你等了好几个小时吗?”我从没注意到妈妈的感受或是她在干些什么,想到的只是自己。

一天我偶尔听到妈妈对爸爸说起这件事,妈妈哭着说她多希望能给我买辆车,她为了挣更多的钱工作得多么努力。

突然之间我所有的想法都变了。我将妈妈看作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并且对我有着无限亲情的真正的人。我发誓再也不能对妈妈不好了,我开始和妈妈更深入地交流,一起商量出我找一份零工、自己挣钱买车的办法。妈妈还自愿开车送我上下班,我真希望我能早一点了解妈妈的心思。

最后,运用反射法

想想你是一面镜子。镜子会怎么样?镜子不会下结论,也不会提建议,镜子只会反射。反射法很简单:用自己的话复述别人的话和感想。反射不是模仿。

“汤姆,我现在在学校糟透了。”

“你现在在学校糟透了。”

“我所有的课程都不及格。”

“你所有的课程都不及格。”

“不要重复我的话,你有毛病啊?”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反射就与模仿不同:

让我们看看日常的对话,搞清楚反射法的作用。

你的爸爸可能会对你说:“不行!你今天晚上不能用车,儿子。这是最后一次了。”

典型的脱口而出的回答可能是这样的:“你从不让我用车。我老得搭别人的车,烦死了。”

这样的回答往往最终导致两人大吵一架,事后谁都不愉快。

相反,试一试反射法,用自己的语言重复别人的话。让我们再看看:

“不行,你今天晚上不能用车,儿子。这是最后一次了。”

“爸爸,我看得出你对我的要求很厌烦。”

“当然很烦。你的成绩最近一直在下滑,你没资格用家里的车。”

“你很担心我的成绩。”

“是的。你知道我对你上大学抱着多大的希望。”

“上大学对你非常重要,是吗?”

“我没有机会上大学,而且因为没上过大学而挣不了大钱。我知道钱并不是一切,可对于目前的境况,钱却能有所帮助,我只是希望你能过上好日子。”

“我明白。”

“你完全有能力上大学,可你却不好好读书,这点把我快气疯了。如果你答应今天晚上回家后把作业做了,我想你可以用家里的车。我就这一个要求,你答应吗?”

你注意到结果了吗?通过运用反射法,这个男孩解决了这一难题。爸爸对他用车的要求不太在意了,他更关心孩子的未来和对学习漫不经心的态度。当父亲感到儿子明白学习成绩和大学对他的重要性时,他对儿子用车的敌意也就烟消云散了。

重要提示: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地点,谈论一定的问题才需要真正的倾听。你在谈论一个重要的或敏感问题时要运用真正的倾听技巧,比如当你的朋友的确需要帮助,或是当你所爱的人沟通出现问题。这种沟通需要时间,你又不能催促他们草草了事。然而,你不必在漫谈或是日常无关紧要的对话时运用这种技巧,比如:

“请问洗手间在哪儿?我肚子不舒服。”

“你是说你担心不能及时找到洗手间吗?”

真正的倾听作用非凡

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对话,从而说明真正的倾听结果是多么的不同。

妹妹说:“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我们的新学校。从一进这所学校我就感到很孤独,我希望能找到一些新朋友。”

哥哥可以有以下各种回答:

“给你饮料?”(根本没听妹妹说的是什么。

“听上去不错。”(假装在听。

“说到朋友,我的朋友巴特……”(听的只是只言片语。

“你所要做的就是结识新朋友。”(提建议。

“你做得还不够。”(下结论。

“你的学习有问题?”(刨根问底。

但是如果哥哥聪明的话,他会试试反射法:

“你觉得你现在在学校的日子很不好过。”(反射法。)

“真是糟透了,我是说我没有朋友。而且琼斯对我也很不友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你感到很烦恼。”(反射法。)

“当然。我过去一向都很讨人喜欢,可现在,突然间来到新学校谁也不认识了。我一直努力与别人交朋友,可看起来没什么用。”

“看得出你很失落。”(反射法。)

“是的,可能听上去我好像有点心理问题。不过,谢谢你听我倾诉。”

“没什么。”

“你认为我该怎么办?”

通过倾听,哥哥同妹妹的关系更加牢固了。此外,妹妹现在也愿意听哥哥的劝告了。这时是哥哥设法让妹妹理解他的意思,同意他的观点的时候了。

与父母的沟通

沟通本身就很不容易。如果你希望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就应该试着像朋友那样听听他们怎么说。虽然把你的父母当作普通朋友来看待显得有点儿怪怪的,可这值得一试。我们总是对父母说:“你不明白我。没人明白我。”可是你曾想过你也不理解你的父母吗?

你知道,父母也有压力。你在为你的朋友和你即将到来的考试担心时,他们也在为如何与他们的老板相处和怎么养活你操心。和你一样,父母也有工作不顺心和伤心的时候,他们也有为付一大堆账单发愁的时候。妈妈很少有机会自己出去轻松轻松,爸爸可能会因为他的车不好而受到邻居嘲笑。为了实现你的梦想他们不得不作出牺牲,而他们自己可能也有许多未了的心愿。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感情受到伤害的时候,就像你和我一样,他们也不总是意见一致,也有闹矛盾的时候。

如果你抽出点时间了解父母,听听他们的想法,你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更有可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同意。这并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一条定律。如果他们认为你理解他们,他们也更愿意听听你的想法,他们会更灵活,会更相信你。

那么,你如何能更理解你的父母呢?先问他们一些问题,最后问候你的老爸老妈:“您今天怎么样?”或是,“和我说说您对您的工作哪里喜欢,哪里不喜欢?”又或是,“家里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

你还可以开始向父母的情感关系账户做小额存款。要做到这点你可以问问自己:“父母认为怎么做才是他们情感关系账户的存款?”站在他们的立场,从他们的观点,而不是从你的观点出发考虑问题。情感关系账户的存款可以是主动帮助洗洗碗,倒倒垃圾,或是遵守诺言准时回家,又或是,如果你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话,每个周末给他们打个电话。

争取让别人理解自己

习惯五的后半部分,也就是“争取让别人理解自己”,与前半部分同样重要,只不过对我们的要求有所不同罢了。“先努力理解别人”,要求的是思考,而“再争取让别人理解自己”,要求的是勇气。

只运用习惯五的前半部分——先努力理解别人——是不行的,这是一种逆来顺受的态度。这是一种忍气吞声综合征。这种态度很容易造成失误或失败,特别是在同父母的关系上更是如此。“我不会将我的想法告诉妈妈,妈妈不会听的,她从不明白。”这样我们将自己的想法深深地埋藏在心里,而父母依然不知道我们的心声。这种态度不好。请记住,没有说出的想法不会消失,这些想法只是暂时被你藏在心里,以后会以更可怕的方式爆发出来。

此外,如果你愿意听别人倾诉,别人听你倾诉的机会也会更大。在下面的故事中,请注意凯莉是如何运用习惯五的前后两个部分的。

一天我病了,没去上学。爸爸妈妈担心我在外面玩得太久而睡眠不足。我没有找一大堆借口,而是设法理解他们的想法。我同意他们的意见,但是解释说,我想在学校的最后1年中过得愉快,这包括与朋友们在一起玩。父母愿意从我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最后我们达成了妥协,那个周末我在家里待了1天以便休息。如果我不是先理解父母的话,我认为他们是不会对我那么宽容的。

给出反馈信息是谋求获得他人理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做得好的话,会成为情感关系账户的存款。你在作出反馈时请记住以下两点。

第一,问问自己:“这种反馈是否真的对他有好处,或者我这样只是为了让自己高兴、出于报复?”如果你的本意并非是真心为了对方的话,那么在这种时候、这个地方给出这种反馈可能是不合适的。

第二,给出“我怎样怎样”而不是“你怎样怎样”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用第一人称给出反馈。比如说“我担心你的情绪有点不对劲”,或者是“我认为你在后来的比赛中不太注意配合”。而如果用第二人称“你”的话,会带有一些威胁性。因为这样一来,你的意见似乎像是贴标签——“你太自私”,抑或“你的脾气太坏”。

对这个习惯我没有更多要说的了,但是最后还是要重复一遍本章开头那句:你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这对如何使用它们也是一种启示——你会发现1+1有的时候等于3。

幼童学步

1. 当你交谈时,你能保持和他/她对视多久?

2. 到商场去找一个座位坐在那里,观察人们如何彼此交流,以及如何运用形体语言。

3. 你今天与人交谈时尝试对一个人用反射法,对另一个人用模仿的方法,就当开个玩笑。比较一下结果。

4. 问一下自己:“倾听时的五种坏习惯哪一种在我身上最成问题?是走神?假装在听?时听时不听?听话只听声?还是以我为中心地听?”现在,试着度过甩掉这种坏习惯的一天。

我最需要改掉的不良倾听习惯是:                                                                                             

5. 本周找个时间问老爸或老妈:“今天怎么样?”敞开你的心扉,真正地倾听,你会对你所了解到的大吃一惊。

6. 如果你特别健谈,那就休息一下,用一天的时间倾听,只是在该说话的时候再说话。

7. 下一次当你发现自己想把感情深藏起来的时候,试着换一种做法,用一种负责任的方式将感情表达出来。

8. 在头脑中想象你富有建设性的反馈真的有助于他人时的情景,找个适当的机会尝试一下。

能从我的反馈中获益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