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

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是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的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本项目开展了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西陵震旦纪园、秭归元古代园和新滩地质灾害园地质遗迹详细调查和重新评估,完成了“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西陵震旦纪、秭归元古代和新滩地质灾害园地质遗迹保护设施建设施工图设计”。
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_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

项目来源:宜昌市国土资源局

起止时间:2007—2010年

项目负责:陈孝红

主要完成人:陈孝红,程龙,王传尚等

成果概况:“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西陵震旦纪、秭归元古代和新滩地质灾害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由宜昌国土资源局承担,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现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系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项目之一。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是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的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该公园西起恩施市的巴东县,东抵宜昌南津关。行政区划上包括了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点军区、秭归县和恩施市巴东县长江两岸及其邻近地区。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既珍藏有距今32亿年前形成的我国南方最古老的变质岩基底,又发育有自晚太古宙以来记录华南地壳演化和古地理变迁历史的完整地层剖面及所发育的各门类化石,还保存有与之相关联的重大构造地质事件和海平面升降事件所留下的记录。其中既包括国内外著名的震旦系标准剖面,全球中/下奥陶统和上奥陶统赫南特阶底界界线层型剖面,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层型剖面以及我国众多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剖面,同时还包括见证早期多细胞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庙河生物群、西陵峡生物群等珍稀古生物化石群,以及反映三峡地区人类文明进步的多个古人类文化遗址。此外,还有壮丽宏伟的峡谷、岩溶地貌,重大地质灾害的痕迹和防治地质灾害的宏伟工程等。公园中完整而又丰富的地质记录和集峡谷、岩溶、山水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自然风光无疑让它成为一本记录地壳演变历史的教科书,探索大自然奥秘,展示多种峡谷、岩溶地貌的殿堂,进行科普教育、了解长江演变、学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基地。

本项目开展了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西陵震旦纪园、秭归元古代园和新滩地质灾害园地质遗迹详细调查和重新评估,完成了“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西陵震旦纪、秭归元古代和新滩地质灾害园地质遗迹保护设施建设施工图设计”。并通过专家评审后组织实施。建立实施方案中各保护区、园区地质遗迹保护基本设施和警示标牌;建立保护区、园区标志牌,保护区简介碑牌(中英文对照)。对主要保护对象建立中英文对照的科普解说牌;修正、完善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数据库,为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监管提供数据;修编各保护区、园区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编写各园区景点说明集(中英文作对照)和对保护区、园区管理人员、导游人员进行地质遗迹保护知识培训。取得如下成果。

(1)根据实施方案,开展了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西陵震旦纪园、秭归元古代园和新滩地质灾害园地质遗迹详细调查和重新评估,完成了“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西陵震旦纪、秭归元古代和新滩地质灾害园地质遗迹保护设施建筑施工图设计”,并通过了专家评审。

(2)根据地质遗迹保护施工设计方案,修订和完善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西陵震旦纪和新滩地质灾害园的保护规划。进一步确定黄牛岩震旦纪园的震旦系底界(盖帽白云岩)遗迹,链子崖灾害园的加里东运动不整合面(地壳运动)、链子崖晚古生代剖面(远古链子崖)、链子崖治理工程(神锁链子崖)、新滩滑坡遗址、巴乌寨断裂(活动链子崖)遗迹景观为重要(省级或国家级)地质遗迹景观;震旦纪园中的莲沱砂岩、南沱冰碛岩、盖帽白云岩、震旦系/南华系界线、火山事件层、陡山沱组二段/三段/四段界线、燧石结核、锅底灰岩、黑色页岩、席状构造、灯影组/陡山沱组界线、灯影组石板滩段/蛤蟆井段界线、管状动物化石、滑塌构造等15个地质遗迹点为一般地质遗迹景观。

(3)在上述园区修订的基础上,更新了西陵震旦纪园和链子崖地质灾害园地质遗迹保护数据库,编写了重要地质遗迹景观的中英文科普解说。

(4)建立了链子崖地质灾害园、西陵震旦纪园标志碑和综合说明碑。对保护区震旦系底界(盖帽白云岩)、加里东运动不整合面(地壳运动)、链子崖晚古生代剖面(远古链子崖)、链子崖治理工程(神锁链子崖)、新滩滑坡遗址、巴乌寨断裂(活动链子崖)6个重要地质遗迹实施了永久保护,建立了观景台、安全护栏、中英文科普解说牌以及警示牌等保护设施。

(5)对链子崖灾害园、西陵震旦园区和宜昌市相关管理和从业人员20余人进行了地质科普培训。

该项目较好地完成了地质遗迹保护工程,在系统查清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园区范围内地质遗迹分布的基础上,细化保护对象目录、保护等级及其保护范围,补充并完成了一份高水平的保护规划。

(陈孝红,张淼 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