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添光彩

教学添光彩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中有选择地引对联入课堂,可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剖析重难点问题,加强识记、理解,加深认识;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人文素养;可以课堂小结,养成历史感悟能力;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激发审美兴趣,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引联入题,凸显新课程理念,落实“三维目标”;可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带领学生在文史的海洋中遨游,为教学添光增彩。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不仅以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实用性见长,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将史实与文采融合为一,褒贬爱恨集于一体的联语,向我们展示着历史发展的滚滚潮流,诉说着英雄人物的悲欢离合,描述着劳动人民的酸甜苦辣,怒斥着历史罪人的所作所为……一副副对联,就是一幅幅雄伟瑰丽、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教学中有选择地引对联入课堂,可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剖析重难点问题,加强识记、理解,加深认识;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人文素养;可以课堂小结,养成历史感悟能力;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激发审美兴趣,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引联入题,凸显新课程理念,落实“三维目标”;可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带领学生在文史的海洋中遨游,为教学添光增彩。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德国的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捷克的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宋代程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我们可以用一副对联导入:“砌墓修城,残士毁文,多行暴政千夫指;并国设县,铸钱定制,一统神州万代功。”猜猜里面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位著名人物,学生很自然会想到并回答是秦始皇。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是否如对联所说。让我们走进秦朝,探寻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可见,对联能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

二、剖析重难点问题,加强识记和理解

讲授“发达的古代农业”这一课时,可以运用对联来剖析。对这一课,《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和解释”,可见它是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为此,首先笔者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我国封建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然后引导学生欣赏一副对联:“有水有田又有米;添人添口还添丁。”这是古人根据男女姓氏制作的一副结婚喜联,请学生猜一猜男女各姓什么(男的姓“潘”,女的姓“何”)。此对联折射了古代中国人哪些心理?(以农为本、多子多福等)“有田”“添丁”会带来什么?(小农经济形成、封建政治秩序的建立等)你们能否给它加个横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等)学生们被老师新奇有趣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向思维“高地”,教材中抽象的说教在这里被教师转化为一次轻松愉悦的知识耕耘。这正是我们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的效果!

如在学习选修1“王安石变法”,可运用这样的对联故事:北宋丞相吕蒙正早年家境贫寒、穷困潦倒。有一年春节即将来临,别人都忙碌地准备过年,自己却家徒四壁。一气之下,提笔写了一副怪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既表达了他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又深刻揭露了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的现实,而这正是“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社会背景。

在分析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时,笔者引用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此联揭示出正是清政府的避战求和、妥协退让的方针,直接导致了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它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大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为了深入理解辛亥革命结果这一难点,引用民国初年民间的一副对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这副对联间接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虽然成立了民国,民主共和观念也得到了广泛传播,但封建思想依然存在,为此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宣传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思想,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为了便于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选用了“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的对联来说明当时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但国民党政府坚持内战独裁的既定方针,等到内战时机成熟后就悍然发动内战,人民的愿望顿时化为泡沫,同时也说明人心的向背是胜败的根本。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随后成为流行的春联。此联是对当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通俗易懂的注解。

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人文素养

对联是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民俗的特色,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陈立夫先生说过:“中国文字之美为世界之冠,以之成为对联,则美上加美,为中国所独有。”一千多年来,对联文化长盛不衰,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与追求,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没有传统的优秀文化,不打自垮。”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守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有了传统文化,国家即便灭亡了,还有复兴的机会,没有了传统文化,国家就彻底没有希望了。作为教育,既要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更要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陈寅恪先生说:“对联是富有民族特色的。”1932年夏,他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题出了一道以“孙行者”为上联的对联题,要求考生对出下联,将古典的对联运用到现代大学的招生考试中,可见传统文化的绵延长久和对联的生命力。这次考试,一半以上考生交了白卷。对出“胡适之”而获满分的考生,仅周祖谟(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一人。答“祖冲之”者,也视为符合要求,因“祖”“孙”尚可成对。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数学家,是全世界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人。还有一考生对以“王引之”,对得也不错。王引之是清代嘉庆年间著名学者,江苏高邮人,继承其父王念孙的音韵训诂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学术贡献很大。考卷中凡答“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等都不及格。周汝昌先生说:“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方克逸先生说:“名片虽小,得一张可见一人身份;对联尤精,每一副总蕴中国文化。”每次讲授祖冲之时,笔者往往要学生猜谜语“爷爷打先锋”或对陈寅恪先生的“孙行者”对联,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良好。

对联作为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历史教师也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和责任

四、课堂小结,养成历史感悟能力

讲到如何评价秦始皇时,笔者引用了一联:“身前一把火,焚书坑儒,一统列国情何壮;身后一把火,阿房成灰,二世亡秦事可哀。”上联讲秦始皇在位期间,用10年时间灭六国,统一全国,并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法律,为维护统治,以残暴手段镇压“异端”思想,焚书坑儒。下联讲秦始皇统治时大兴土木,建造巨大宫殿阿房宫,全部工程至秦亡尚未完成。暴政导致秦末农民起义,阿房宫后为项羽所焚,其遗址今仅存巨大的夯土台基,大秦帝国终至二世短命而亡。该联形象地概括了秦始皇的功与过,简单明了,意味深长。

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可引用汪尔驹题中山陵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废两千年帝制”概括了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领导辛亥革命,结束清朝统治,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积四十载经验”概括了孙中山先生晚年思想的伟大转变,开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发动国民大革命,并在弥留之际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警世遗言。对联简明易懂,概括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引用此联作为一课的小结,使学生领略了孙中山先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更加深了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同时又可借用形象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历史要点,形成系统性和整体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在豫湘桂战役中丧师失地、溃不成军,可以引用这样一副对联:

桂政府数次搬迁,宜山不宜,都安不安,百色百变,从此凌云直上,安居乐业;

四战区再度撤退,向华失向,夏威失威,云淞云散,盼望龙光返照,气煞健生。

此联对仗别致,颇具匠心。上联写出了国民党广西省政府仓皇撤退的窘境(从桂林先后迁往宜山、都安、百色、凌云、乐业等县),下联则将与广西溃败有关的几个主要军事人物(向华:张发奎,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夏威:国民党桂系名将;云淞:韦云淞,是桂系将领;龙光:邓龙光,是桂系将领;健生:白崇禧,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桂系主要头目之一)逐次拎出,既表达了对深重国难的悲愤与忧伤,又讽刺了国民党军队的作战不力和指挥无方,可谓构思巧妙、入木三分。运用此联,可让学生对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策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五、渗透德育教育,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联具有鲜明的观点、立场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或歌颂或批判,或鼓励或讽刺,褒贬有加,爱憎分明,有助于学生增强是非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慈禧太后对洋人奴颜婢膝,割地赔款;对人民疯狂镇压,残酷压榨。她的政治活动跨章节,很分散,引用章太炎1904年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所作的讽联,将慈禧太后40年的血腥罪恶史,一联以概之: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以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庆歌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上联写慈禧太后为了个人贪欲,不顾人民死活;下联写她每过一个生日,就给国家带来一次丧权失地的灾难:50岁时,法国侵华,打开中国西南门户,日本占朝鲜,吞并琉球;60岁时,日本侵华,割占台湾;70岁时,日俄又为争夺东北大打出手。慈禧太后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又是赔款,又是割地,这就是“每逢万寿祝疆无”。上下联末句把媚语“一人有庆,万寿无疆”,颠倒用之,讽刺辛辣,妙手天成

讲述中国的抗日战争时,可引用1940年伪南京市警察厅长申省三献上的强迫灵谷寺中的灵谷老人为汪精卫伪国民政府成立所写的一副对联:“昔有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表面看起来,此联妙语连珠,对汪精卫赞誉极高,实际上这是一副用谐音格写的刺联:“盖世”谐音为“该死”,“罕见”谐音为“汉奸”。这样,在对联中激起了学生对卖国贼的憎恨,挖掘出学生昂扬的爱国主义斗志。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不幸病逝,全国人民为了表达对总理的无限怀念和对“四人帮”的无比仇恨,自发地掀起了悼念总理的“四五”运动,并写下了大量的悼文、挽联。笔者引用张复同志写的一副挽联来表达对总理的讴歌、哀思:

“五四”运动,“四五”精神,顶天立地大英雄。生荣死哀,光耀二十世纪;

“八一”倡义,“一八”赍志,赤胆忠心好总理,鞠躬尽瘁,恩被九亿神州。

上联巧妙地把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五四”运动和“四五”运动联系起来,下联把周恩来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和“一八”总理忌日联系起来,给人以联想,增强了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

六、激发审美兴趣,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文学美是通过语言、文字、韵律、节奏、结构等因素有机组合来实现的。对联是诗中诗,能充分发挥诗词曲之长,集诗词曲的格律、句式、声韵于一体;它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含义隽永,情理兼具,耐人寻味;它句子整齐,结构匀称,富有文采,可以将历史人物和事件引向诗画般美妙壮丽的意境之中,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如前文所引“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堪称妙对。

对联具有对称美、音乐美、参差美、意境美,思想性、艺术性俱佳,可领略汉语独特的美。如周恩来的“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寥寥八字,就生动地描绘出革命战士的英雄气概。用“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来引领学生进入司马迁的心灵世界,感受心灵的美,享受美的熏陶,体验汉语言文字的无穷乐趣。

中学生学习历史,重要的不仅是历史知识,而且更在于历史启迪。历史学习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是我们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而对联就是很好的史料来源。如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可以引用光绪帝挽邓世昌联“是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为例,可出题:是日是指哪一年?“公”是指谁?说说他的主要事迹。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海军”是指哪支军队?这支军队的结果如何?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如此设问,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由知识及能力,全面考查,尤其是其中开放式的两问,学生均可有感而发。

七、引联入题,凸显新课程理念,落实“三维目标”

许多对联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背景材料,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的真相,对于认识历史大有裨益,也为命题提供了素材。引联入题,可以丰富历史试题的结构和呈现形式,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和深厚,使严肃的试题也多了些诗情画意的味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联入题,既对增强考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文学修养、拓宽知识面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也能使试题生动活泼、诗意盎然,如2001年上海卷第27题引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的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让考生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此联的创作年代,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003年上海卷第13题引新疆一座晚清名臣祠堂中的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迁移知识的能力。单从语文角度来看,考生不一定全部理解,但从历史角度来说,从楹联内的“晚清”(时间)、“新疆”(地点)、“戎马”与“指挥”(内容)、“名臣”(人物身份)等词语的提示,考生可以从容确定它颂扬的是左宗棠,考生作答的过程,也是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检测与运用过程。

2009年山东卷第11题引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古人忠愤,异代略同,借热情规划商情,要与前人分一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大家保全时局,莫教美利让四方。”来考查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实业救国思想;2010年重庆卷第16题引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来考查最早提出该主张的是早期维新派;2010年上海卷第20题引“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来考查二次革命;“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对联艺术中典型的双关联,“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寓意的最佳解释是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等。

2004年高考上海卷第36题出了这样一道历史试题:美国哈佛大学的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副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各学科大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副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上联“文明新旧能相益”是从人类历史的纵向角度点出历史的传承,下联“心理东西本自同”是从历史发展的横向角度点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此题要求考生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内容具有人文性,即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情境设计也具有人文性,用对联来承载丰富厚重的题意。它以探究理念来提升基础知识,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又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创造能力,较好地落实了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总之,对历史教学中的对联引用讲述,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用来辅助有关教材。不能超越教材内容去旁征博引,更不能喧宾夺主,应该恰当地运用对联配合史实讲解,使史实更加有血有肉、形象生动。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感到饶有兴趣,既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深化,又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曾伯藩.论对联的功用和意义.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1).

[2]余德泉,孟成英.古今绝妙对联汇赏.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0.

[3]梁羽生.名联谈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

[4]巴城.中国对联故事总集.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4.

[5]刘太品.古今对联趣话.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9.

[6]乐大华.对联故事拾趣.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5.

[7]张月峰.对联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ttp://www.doc88.com/p-187718247385.html.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入课堂,可以为教学添光增彩。原载《广州师训》2014年第4期,后又发表在《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略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