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性学习在历史试题中的渗透

研究性学习在历史试题中的渗透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六种重要能力归结为一点,就是通过已知去探求未知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表现在试题中是引入相当比例的材料或论点,营造历史情境,以考查学生对第一手史料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除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外,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学生作答的过程,是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检测与运用过程,也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六种重要能力归结为一点,就是通过已知去探求未知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获得知识的先后顺序来说,当然已知在前未知在后。从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来说,必须运用“已知”这把钥匙来打开“未知”这把锁。

研究性学习表现在试题中是引入相当比例的材料或论点,营造历史情境,以考查学生对第一手史料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除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外,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了解事实、占有材料是研究的起点。现阶段高考是闭卷考试,材料由命题者提供,包括文字(如史料、语录、诗词等)、图像、图表、地图等。以下三例可以体会到历史科目的考试中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和方法。

1】(2003年上海卷第13题)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解析引联入题,丰富了题文的表现手段,考查了学生阅读史料、迁移知识的能力。其文字内容,单从语文角度来看,学生不一定全部理解,但从历史角度来说,根据楹联内的“晚清”(时间)、“新疆”(地点)、“戎马”、“指挥”(内容)及“名臣”(人物身份)等词语的提示,学生可以从容确定它颂扬的是左宗棠。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受到各族人民的颂扬。学生作答的过程,是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检测与运用过程,也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图略),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3分)

解析本题以最新考古成就为背景来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并且考古学界对此尚无统一认识,以不明确的内容来考查学生的探索思考能力,更富有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特征。评分标准也极具开放性。如参考答案仅规定: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1分);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2~3分)。试题利用考古材料设计了一个有待学生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情境,选材十分贴近现实和生活,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了考题,直接创造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情境,让学生以现场考古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老山汉墓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学生往往局限于直截了当地回答女主人属于新疆人或中亚人或其他地区人,但没有分析归纳出理由。可参考以下说法:西域各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也可能采用西汉政府对匈奴曾经用过的方法——和亲,即把当地的西域美女嫁到中原,从而得到暂时安宁,所以老山汉墓女主人极有可能是今新疆地区人。尽管上述推理只是一种说法,且并不一定很科学,但能自圆其说。结论同样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是解题的线索。题目本身已告知答题的结论:女主人可能是今新疆地区人或古代中亚人或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或是西域以外的人。此外,试题还提供了一幅头像复原图。审题时,可以由结论逆推。如通过插图,可看到女主人的上下眼角是分开的,距离十分明显,前额突出,前额与后脑勺的距离较大,这与蒙古人种的特征截然相反,这些头部特征恰巧又是古代中亚人(如塔吉克斯坦人、哈萨克斯坦人)的明显特征,因而她可能是古代中亚人。(假如学生已参与了课题研究实践,就很容易从以往学习的实践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因为这些方法在已往的研究和学习中曾经尝试过。否则,将很难对这个问题做出较好的回答。)

3】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请回答: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8分)

解析该题创设了“研究性学习的报告展示”这样的新题型,设置三个问题,由易到难、层次分明,有效地体现了“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分析材料,获取材料,推导结论。该题的表格是学生研究成果的呈现,表格内容既包括材料,又给出结论;材料为部分史实的叙述,结论为学生的研究成果,研究气息很浓。第(1)(2)问的设置是典型的史论结合模式,考查材料与结论是否吻合,如果不合,那么应该补充一些什么材料,或怎样修改结论。第(3)问考查学生综合说明评述的能力。整个设问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学习和解决历史问题时所经历和采用的一些过程与方法,也较好地反映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唯物史观。该题在重点考查学科能力以及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同时,还涉及了基础知识和思想认识等方面的考查。诚然,学科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基础知识肯定无法进行正确“研究”。如要回答第(1)(2)两个问题均需联系已学过的知识,第(3)问既是对史实、能力的考查,又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形成正确认识。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获得知识与能力,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历史教学的目的和归宿。

研究性学习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与研究性学习一样,高考试题同样注重“材料处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价”这一历史思维的发展,同样围绕历史教育的核心——“史由证来”和“论从史出”而展开。除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符合新课程的改革精神,体现了多元化和开放性,将SOLO分类评价方法引入考试评价体系,发挥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挣脱“标准化”和“唯一性”的束缚。

[研究性学习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同样,高考试题注重“材料处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价”,围绕历史教育的核心———“史由证来”和“论从史出”而展开,答案不唯一,挣脱“标准化”和“唯一性”的束缚。原载《天河———天河中学新课程改革探究与实践文集》(第二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