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天堂神话到人间真情

从天堂神话到人间真情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兄弟姐妹13人,他最小。在法国大革命恐怖统治时期的1794年,她的丈夫亚历山大被雅各宾派拘禁,不久被控叛国罪判处死刑。1795年热月党颁布新宪法,她丈夫的遗产得以归还。1795年拿破仑平定保王党叛乱后,成为国内军总司令。由于她已失去生育能力,她于1810年1月10日和拿破仑离婚。1809年,在皇储问题的压力和拿破仑母亲、姐妹的怂恿下,皇帝最终和皇后离婚。

历史总是美丽的,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之后,源自精神的某种力量,反而会更清楚地展现出来。19世纪的欧洲油画,尽管不像静穆与神秘的古代美术、人文理想的文艺复兴美术,也不像华丽与凝重的18世纪美术、动荡与变革的20世纪美术,但是它那蕴藏在浪漫与现实之间的诗意情怀,那古典的气韵和唯美的追求,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饱满的活力。

对劳动的赞美,是19世纪欧洲油画的又一个亮点话题。不管是出于对外光环境的语言探索,或是出于创作主题的个人偏好,这类作品总是给人带来户外的阳光,以及阳光般的情调。法国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的油画《农妇》作于1872年,严格的学院派古典主义教育,以及善于从现实生活细节中迅速捕捉画面的能力,为布格罗在艺术沙龙中赢得声望。手持大镰刀的农妇,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她身后的原野,以及阔远的天空,不仅是劳动这个主题不可缺少的背景,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衬托出劳动者的尊严。

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敏锐把握,在19世纪欧洲油画的人物画和风景画中都是提升画面的关键。弗雷德里克·莱顿(1830~1896)的油画《海边捡鹅卵石的希腊女孩》作于1871年,该作品从构图法则到精神气韵,都洋溢着挥之不去的古典情结。就像评论家说的那样,画面美,画中婀娜女性的色彩也美。她们的衣服在风中像是一直在飘动。

约瑟芬皇后像 法 普吕东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新思想,也激励了古典派画家普吕东的热情。普吕东曾听到过雅各宾政党领袖罗伯斯比尔的演说,颇被他的雄辩所吸引。但他毕竟只是一个革命的同情者,他的艺术成就也不可与大卫相提并论。

皮埃尔·保罗·普吕东(1758.4~1823.2)出生在法国克吕厄市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个石匠。兄弟姐妹13人,他最小。由于早年失怙,自幼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靠当地神父的培养,他渐渐爱上了绘画。1774年,拜勃艮第省的第戎画家德沃热为师。后来,这位老师成了他的保护人,无论在经济上还是艺术创作上,都给了这位未来的画家以巨大的帮助。

1780年,普吕东来到巴黎,这里新鲜的艺术空气加速了他的成长。在巴黎的3年期间,他接受了古典主义追求理想美的思想,终于在第戎的一次罗马奖绘画竞赛上成为一名佼佼者。随后他去了意大利,在那里又受到文艺复兴诸大师的画风的影响,尤其对柯勒乔的作品,他感到分外亲近,决心以柯勒乔作为自己追随的榜样。

普吕东虽向往严格的理想美,但在他的许多肖像画上,往往更注意人物的情感要素。他常采用侧面光来加强这种人的情感要素,使形象充满抒情味,因而有人说他的古典主义是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他的画明暗渲染趋于协调。为要取得柔和的效果,他画的神话人物或妇女肖像,都是飘忽不定,如梦一般地处在朦胧的境地。人们管他为法兰西的柯勒乔,就是由于他的绘画形象太柔美。这幅《约瑟芬皇后像》正是属于这种倾向的典范作品。

约瑟芬皇后 普吕东

皇后约瑟芬是拿破仑的妻子。拿破仑称帝以后,除了宠用大卫以外,对普吕东也很器重。他允许画家给他的两位夫人和儿子画像。而约瑟芬这个模特儿,在画家的全部绘画创作中占着更重要的位置。她长得秀丽、庄重。画家普吕东不仅很愿意画她,并决心以她来完成自己一系列传世杰作。他反复研究,画了大量草图,最后,在1805年的一幅肖像画上,把约瑟芬处理在马尔梅松城堡的花园一角的树丛间的石椅上斜靠着,正陷入沉思。皇后穿着袒胸露肩的白色轻纱长裙,一条红色镶边的大氅翻盖在膝头上。画家强调了她那颀长的身材,娇柔的肢体和丰满的胸脯。她具有古典美的特征,但却没有旧式宫廷妇女的那种华贵气。一张明净纯洁的脸,正在向观众诉说着她内心的思绪。这幅肖像画提示了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异化现象。它那浪漫主义的情调和鲜明的色彩对比,就是这种异化的信息。

画家死后,《约瑟芬皇后像》曾因画题名字的更改引起了一场争论——这张肖像画究竟画的是谁?有人说不是约瑟芬皇后,而是拿破仑的女儿奥尔唐斯。经过长期的争议与反复考证,这种母女形象混淆的矛盾终于获得解决。证明这幅肖像画描绘的是约瑟芬,一个42岁的妇人。由于保养得好,所以人到中年仍然光彩照人。

约瑟芬,拿破仑·波拿巴的第一任妻子,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后。约瑟芬生于当时的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后在法国巴黎附近的马尔梅松城堡去世。

约瑟芬是一法国骑士的女儿。她的姐姐凯瑟琳·戴茜蕾被许配给博阿尔内子爵亚历山大,但凯瑟琳·戴茜蕾在1777年去世,约瑟芬作为填房在1779年12月13日嫁给亚历山大,并生了两个孩子。

在法国大革命恐怖统治时期的1794年,她的丈夫亚历山大被雅各宾派拘禁,不久被控叛国罪判处死刑。她因丈夫的原因受到牵连,亦被拘禁,后因热月党人让-兰贝尔·塔里昂的干预被释放。1795年热月党颁布新宪法,她丈夫的遗产得以归还。

在教宗庇护七世旁观下,拿破仑替跪下的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约瑟芬获释后经常出入巴黎上层人士的沙龙,在当时的社交界很出名。1795年拿破仑平定保王党叛乱后,成为国内军总司令。他在社交场合上认识了约瑟芬,并对她很青睐。但是约瑟芬开始并看不起这个比自己小6岁的矮个子。拿破仑不断地追求,终于在1796年3月9日与她结婚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称帝,约瑟芬在巴黎圣母院加冕为皇后,并且是拿破仑亲自加冕的。由于她已失去生育能力,她于1810年1月10日和拿破仑离婚。事实上,拿破仑并不想这么做,但是国内外反动势力强大,拿破仑在一次未遂的刺杀行动之后,越发感到皇储的重要性。虽然拿破仑的情妇们为他留下了大量的后嗣,但拿破仑需要的是一个合法的继承人。在生育过欧仁·德·博阿尔内(意大利副国王)和奥尔唐纳(荷兰王后)之后,约瑟芬再没能生下孩子。1809年,在皇储问题的压力和拿破仑母亲、姐妹的怂恿下,皇帝最终和皇后离婚。但拿破仑表现得十分慷慨,他把马尔梅松赐给皇后作为长期住所,还将爱丽舍宫赠给了约瑟芬。此后拿破仑虽然和玛丽·路易丝成婚,但约瑟芬仍保有皇后的称号。

离婚后,约瑟芬居住在巴黎附近的马尔梅松城堡,1814年在那里去世。

苏格拉底之死 法 大卫

大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重要的美术教育家,他在拿破仑时代曾教育出一批优秀的美术家,在他死后成为法国绘画的杰出人才,并使法国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美术运动的中心。其中最为突出的画家有安格尔、格罗、席拉尔等。

雅各宾党执政期间,大卫成为共和政府的文化与教育委员。他以充沛的感情创作了《网球厅宣誓》《马拉之死》《列弗列蒂埃》《少年巴拉》等一系列讴歌法国大革命的优秀作品。雅各宾党失败后,他一度消沉,直到拿破仑执政,他又成为拿破仑的首席画师,以古典主义的宏大形式创作了《皇帝的加冕礼》《皇后的加冕礼》《拿破仑骑马像》等歌颂拿破仑的作品,极受恩宠。1816年,拿破仑失败后,大卫流亡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作有《萨平的妇女们》《疲倦的战神马尔斯》等,流露出对于斗争的厌倦。

苏格拉底之死 大卫

1748年大卫(大卫)出生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最初的绘画老师是他的亲戚,著名的罗可可画家布歇。1766年和皇家绘画雕刻学院历史画家维恩学画。1774年从皇家美术院毕业后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游学,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美术影响。在那里他爱上了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作品。他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美术才是近代画家的学校,近代美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1780年大卫返回巴黎。他很快接受了狄德罗的激进思想,对封建王朝的腐朽现象深恶痛绝。1784年再次去罗马并创作了历史画荷拉斯兄弟的之誓。

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王朝,大卫加入了资产阶级左翼的雅各宾党,并被推举为国民议会主席。大卫因雅各宾党两次入狱。同年,雅各宾党的领导人马拉被刺,大卫怀着悲愤的激情创作了马拉之死。1794年7月热月党人发动政变,推翻了雅各宾党专政,因大卫参加了雅各宾党,他被罗列了17条罪状而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

1799年成为拿破仑的首席宫廷画师,同时期他还教出一批优秀的画家,如安格尔、柯罗等。

1814年3月拿破仑失败。1816年大卫作为一个弑君犯而被迫侨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1825年客死异乡,享年77岁。

拥戴拿破仑的艺术家中,最有名的艺术家,就是大卫。大卫把拿破仑想成是法国大革命的继承人与混乱的终结者,对他非常崇拜,同意做拿破仑的宫廷画师。他画了一系列肖像画和历史画,精雕细琢,有惊人的效果,把我们带到了拿破仑时代的历史与生活中。

因为拿破仑不耐久坐,所以画家得掌握另一种画英雄的笔法。大卫说:“并不是非得精确的勾勒轮廓或画出脸上的小疙瘩就表示画得像,应当是要画出其气质、其精神……。”

大卫的修辞艺术是思想的、沉静端庄感的,他期望透过绘画感动、教育、促进、引导德行。除此以外,他还是爱国主义的,因此他参与政治,其艺术高峰也是其政治参与高峰。

随着拿破仑失败,传奇革命活动结束,欧洲回到复辟保守时代,大卫对革命激情的改革幻想也随之破灭,这时他宁可流亡国外。但远离法国与革命战场,他失去了他的艺术灵感与动能,画作都不佳,1825年过世。

大卫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画风严谨、明朗和自然,他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具有史诗般的气魄,恢宏,富有雕塑感。大卫也是出色的肖像画家,笔下的人物形象逼真传神,生气勃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采。司汤达评价大卫的艺术:是严肃雄伟的,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它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他具有时代精神,它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光辉片断,也因为它包含了真理,忠实地表现了画家虔诚的信仰和激动的感情,从而唤起了人们心中的共鸣,正因为如此,他的风格才长时间地影响着法国和欧洲的19世纪的艺术发展。

《苏格拉底之死》是大卫一幅借古讽今的历史画。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致死的过程。而《苏格拉底之死》正是画家大卫对这一事件的描绘。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人,因坚持真理而死,他的精神一直感召着后人。整幅画面视线集中,光线的变化使苏格拉底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画中端坐者为苏格拉底,他正在为坚持真理而雄辩。旁听者虽然表情各异,但都为苏格拉底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此画大卫采取古典主义创作手段,从人物的刻画到构图的均衡性均体现了大卫的古典主义美学追求。在大卫的画中,不论是手执利刀的宣誓还是披布于肩的哲人,无不刚毅坚强、勇于牺牲,昭示了民主与革命的呼唤,对整个社会革命形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画在法国大革命前2年的沙龙中展出,引起过轰动性的效应。

泉 法 安格尔

作为法国古典主义画派最后的代表,安格尔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形成尖锐的学派斗争。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从古典美中得到一种简炼而单纯的风格,始终以温克尔曼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作为自己的原则。他的绘画吸收了15世纪意大利绘画、古希腊陶器装饰绘画等遗风,画法工致,重视线条造型,尤其擅长肖像画。在具体技巧上,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色彩单纯、形象典雅,这些特点尤其突出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表现人体美的绘画作品中,如《泉》《大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浴室》等。

泉 安格尔

1805年,安格尔完成了里维耶夫人肖像一画,这幅肖像在色彩方面无疑也是安格尔的杰作之一。匀整的颜色如同镶嵌一样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色彩显示着形体,带有某些起伏的暗示,但没有求助于阴影。身体和衣服用象牙白突出出来,组成画面的受光部分,深蓝色的沙发则组成画面的阴影部分。这两种颜色都被纳入黑色的背景。红、黄两色的小小变化无害于整体效果。个性和朴实的表情、明暗和单纯——使这幅肖像别有一种优美滋味的就是这些。这幅作品于1806年在沙龙中展出,但是它独特的、革命的、哥特式的风格特点招来了许多批评家的愤怒。事后,安格尔去了意大利,在那时奉承研究15世纪的佛罗伦萨绘画,目的是要把自己的风格提高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平和改造当时的绘画。他曾说过:艺术发展早期阶段的那种未经琢磨的艺术,就其基础而论,有时比臻于完美的艺术更美。那时他被中世纪的艺术所深深吸引。

在1824年时安格尔在巴黎开办了自己的学校,那些追求原始主义的年轻人都投向了他。追求直率而纯洁的原始风格,把宗教画当作心爱的体裁,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感兴趣,他认为使艺术健全的道路在于通过希腊人和拉斐尔·桑西去研究自然,注重细节的刻画,而主要是务求线条干净和造型平整,他强调纯洁而淡漠的美,这是与大卫的艺术观点相对立的。在对待古希腊的态度上,安格尔无疑投入了更多的感情和热情。

安格尔的声誉如日中天时,也正是古典主义面临终结、浪漫主义崛起的时代,他和新生的浪漫主义代表人德拉克罗瓦之间发生许多次辩论,浪漫主义强调色彩的运用,古典主义则强调轮廓的完整和构图的严谨,安格尔把持的美术学院对新生的各种画风嗤之以鼻,形成学院派风格。

安格尔生前享有很大的声誉,死后安葬在巴黎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公墓。

《泉》大概从1830年安格尔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就开始酝酿,但一直没有完稿。最初在安格尔心中构思的泉,是仿效意大利大师们在画维纳斯时的愿望,他早在1807年就画过一些草图,后来不满足前人已画过的维纳斯样式,企图使形象更单纯化。26年以后,当他已是76岁高龄时才画完此画,据说曾有助手帮他绘制,如有人认为这幅画最初是由他的两个学生保罗·巴尔泽和亚历山大·德戈弗协助完成的。

叔本华在2个世纪之前就这样写道:人的相貌有如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是可以破译的……他的相貌概括了他所要说的一切。《泉》表现的是一个宁静、优雅的少女,带有天真少女所特有的纯洁与青涩、梦幻与活泼,在一泓清泉的流溢下,与葱郁的背景相得益彰。就画面本身而言,《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少女的肌肉因安格尔美丽柔缓的曲线而更具魅力,色彩运用非常柔和而富于变化。从作品的意义而言,泉并没有晦涩的隐喻和做作的批判,仅仅是作者对宁静安详的向往之情的艺术依托,是作者毕生追求的美的载体。有一位评论家参观了《泉》后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年艺术的产儿,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更富生气也更理想了。

安格尔一生中在裸体素描上下过精深的功夫,而且只有当他面对裸体模特儿时,他的现实主义真知灼见才特殊地显现出来。他曾说:标准的美——这是对美的模特儿不间断观察的产物,还认为:一幅画的表现力取决于作者的丰富的素描知识;撇开绝对的准确性,就不可能有生动的表现。掌握大概的准确,就等于失去准确。那样,无异于在创造一种本来他们就毫无感受的虚构人物和虚伪的感情。

这位古典主义绘画的末代风流画家,吸收文艺复兴时期前辈大师的求实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这里所不同的只是,像马萨卓、米开朗基罗、乔尔乔奈等大师的裸女体现的是一种充满人性的时代理想,而安格尔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则是永恒的美这一抽象概念。究其实,乃在于寻求以线条、形体、色调相谐和的女性美的表现力。这在他那些描写土耳其宫女的裸女画上尤为明显。晚年,安格尔画了这一幅《泉》,则进一步反映了画家对美的一种全新观念,那就是他深深觉得用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象的古典美典范的必要性。76岁高龄的安格尔,终于在这一幅《泉》上,把他心中长期积聚的抽象出来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少女的美,找到了完美结合的形式。

安格尔经常在同一主题或构思中进行复制,有时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工夫。例如,他的一幅《罗哲与安吉莉卡》有2幅复制,均作于1841年。《保罗与弗朗切斯卡》有5幅复制,最早的作于1819年,其余的分别作于1856年以后。有时,他在这幅画上出现了在另一幅画上曾经出现过的个别人物形象,比如《瓦尔平松的浴女》上的形象,再次出现在后来的《土耳其浴室》一画上;在《授圣餐的圣母》中的圣母,是从另一幅《路易十三的誓言》一画的构图中搬来的,其中有一个天使的脸差不多和他的《土耳其浴室》上的裸女一模一样。这一幅《泉》基本上与《阿纳底奥曼的维纳斯》(1848年作,现藏法国尚蒂伊贡德美术馆,画的内容为从海水泡沫中诞生的女神,故此处画的是维纳斯从海水泡沫中升起,周围有许多小爱神簇拥着)相雷同,仅具有微小的变化。此外,周围一群小天使形象被删去了。这种创作特点过去有人认为是安格尔创作思想枯竭的表现,这样说未免太武断了些。当然,古典主义画家除了画模特儿很少到现实生活中去,但安格尔本人却解释为,这是使主题更接近自己的理想,形象更趋完美的一种求索精神的反映。

当《泉》完成之后,画家对人说:同时出现了5个买主,有人简直向我猛扑过来。他们争执不休,我几乎要让他们抓阄。《泉》确实具有人们所向往的那种纯粹的美的品质,尽管她是画家深藏心底历半个世纪的理想化身,一旦付诸画布上,人们确为这位艺术家的镂月裁云之作而发出由衷的赞叹。1857年,《泉》被迪麦泰尔伯爵(也翻译为为玖沙泰里伯爵)收购,成为私人藏画品。后根据这位伯爵的遗嘱,他的家属于1878年将此画赠给国家,成为巴黎卢浮宫内又一镇馆之宝。

安格尔愿意把自己称为历史画家,这是因为自17世纪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刻学院成立以来,传统的古典主义信徒一直把历史画视为最高的等级(第一等级为历史画、神话宗教画;第二等级为风俗画、肖像画;第三等级为风景画、静物画),但是,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安格尔最出色的是肖像画和人体画,可是如果把他的肖像画和人体画再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他成就最高的是女人体画。

梅杜萨之筏 法 籍里科

此画的创造,源于当时的一个真实的丑闻事件。十九世纪初,法国海军部任用了一位根本不懂得航海的人肖马雷任远洋船梅杜莎号的船长,这艘巨型船在驶往非洲途经布朗海峡时触礁沉没,船上有权势的人都乘小船逃命,遗下150多名乘客和船员。他们为生存造了一只木筏漂泊海上,半个月后得救的时候,筏上生还者只有15人,上岸后又死去2人。这宗海难事件激起法国人的强烈不满,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谴责,富有正义感的画家籍里柯从这一真实事件出发,创作了这幅世界名作——《梅杜莎之筏》。

画家创作过程中,阅读了生还者的回忆文字,并访问了幸存的那几个人,请他们作指导,还自己做了一只类似梅杜莎的木筏,亲自在海上漂泊,以获取真实的环境、气氛和对大海风浪变幻的体验。他构思良久,先后构图多幅。为了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和景,他亲自到病院观察垂死的人的情态,为了描绘死者的肉体色彩,他将解剖的死人体浸于海水中观察其色彩变化,他还请黄胆病人为他做模特儿,据说病中的德拉克洛瓦就曾做过他的模特儿,他的艺术观和创作直接影响了德拉克洛瓦。这幅画描绘了遇难者呼救的紧张瞬间,他们居高呼喊远方的救生船。画家有意在背景上画一风帆,逆风将木筏往后吹行,这就造成了遇难者向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风逐渐将木筏往后吹的现实造成对立的紧张气氛。激情正是浪漫主义精神所在,但画中那座人体构成的金字塔不免有古典主义的遗风,在这幅画中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古典主义造型交织在一起,构成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杰作。

籍里科生于法国里昂,幼年随全家迁往巴黎。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就随古典主义画家学画,常去卢浮宫临摹古代名作,并到意大利研究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因笔下的人体结构严谨,富有雕塑感,他曾被誉为法国的米开朗基罗。使籍里科名留青史的是他取材自一起海难灾祸的油画《梅杜萨之筏》。

自由引导人民 法 德拉克罗瓦

本画取材于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事件。1830年7月26日,国王查理十世取消议会,巴黎市民纷纷起义。27~29日为推翻波旁王朝,与保皇党展开了战斗,并占领了王宫,在历史上称为光荣的3天。在这次战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把这面旗帜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画家德拉克洛瓦目击了这一悲壮激烈景象,又义愤填膺,决心为之画一幅画作为永久的纪念。

画上展示的巷战场面,是画家在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的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画面。图中那位在硝烟中一手高擎三色旗,一手提枪,奋勇当先,正在召唤群众前进的青年姑娘,既是起义参加者的真实写照,又是自由女神的象征。她旁边的少年鼓手正挥动着手枪,急速向前奔跑。另一边头戴高帽的大学生正意志坚定地注视着前方。他身后有两个工人挥舞着尖刀,表情刚毅,显示出愤怒的神色。在他们后面还有许多起义群众。前景右侧有两名政府军的士兵倒毙在地上,左侧躺着一位为自由而献身的起义者。一名受了重伤的青年工人正抬头仰望自由女神的三色旗,期待着自由的来临。他的上衣、露出来的一角衬衣和腰带正好是三色旗的颜色。如果仔细观赏,还可以隐约看到北塔楼上飘扬的一面共和国旗帜。

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紧凑,色调丰富炽热,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1831年5月1日,在巴黎展出时,引起轰动。德国诗人海涅为此画写了赞美诗。在这以后,这幅画还有一些有趣的经历。

1831年,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了数月,后因时局变化,还给了画家本人。

17年后,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此画又被政府摘下,理由是具有煽动性。直到1874年才被送入卢浮宫。

德拉克洛瓦只要拿起画笔,他的浪漫主义激情就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发出巨大的叫啸,他画画就像狮子吞食猎物一样,一气呵成,所以人们把他叫做浪漫主义的狮子。

在表达感情的深度与力量方面,除去伦勃朗外,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在表达运动的激烈和气势方面,除鲁本斯外,很少人达到他那样动人心弦的程度;在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的东西变成艺术形象上,除米开朗基罗外,没有人具有他那样的才能。

德拉克罗瓦是法国人民的骄傲,他的大部分作品被保存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卢浮宫专为保存他的作品辟出好几间展室。代表作:《希阿岛的屠杀》《自由领导人民》《但丁之舟》。

干草车 英 康斯坦布尔

康斯坦布尔,英国画家。1776年6月11日生于萨福克,1837年3月31日卒于伦敦。曾受业于皇家学院,深受风景画家J.法林顿和J.T.史密斯的影响,1805年制作祭坛画《基督赐福幼儿》。

成名作《干草车》轰动美术界,获当年巴黎沙龙金奖,这是一幅画面上充满阳光,充满温暖和生活气息的风景画,给青年画家以很大影响。他的许多表现田园风光,描绘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摆脱了构图和色彩上的因袭规矩,摒弃了传统的棕色调子。他创造的用调色刀把未经调配的色块平铺在画布上,使湿润的画面产生无穷的闪烁着亮光的点子,被后人称之为康斯特布尔的雪白。

代表作《山谷田庄》(藏维多利亚博物馆)、《麦田》(藏伦敦国家画廊)、《布赖顿海滩》等,表现了他对光色的大胆探索,激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预示着印象主义画家对光、色的追求。

后人为纪念他,把巴黎圣马克大街一家餐厅的一个房间命名为康斯特布尔沙龙,四周悬挂着他的作品,以供人参观。

干草车 康斯坦布尔

拾穗者 法 米勒

《拾穗者》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3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3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3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地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米勒一生热衷于农民题材。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他已35岁。在巴比松村他结识了科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

蒙特芳丹的回忆 法 柯罗

蒙特芳丹的回忆

柯罗生于巴黎卢浮宫与杜叶丽公园附近,在近80年的生涯里,留下达3000幅作品,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其中,风景画占大部分。“在我的生活中,只有一个梦寐以求的目的,这就是画风景。”他说,以寄于自然的坚强感情和不屈服于任何打击的忍耐力来追求自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准备,最好不要从事画家这个职业。他终生热爱自然,主张走向大自然。

柯罗一生过着独身生活,艺术占据了他整个心田。而他在画坛的成名和荣耀,是靠着每年参展巴黎的秋季沙龙所获得的。在19世纪的法国绘画史上,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相继争辉,柯罗漫长的一生经历了所有的这些美术运动,但他均非开创这些流派的先锋人物。他受古典美术教育,曾是忠实的古典主义者。他热衷浪漫主义的自然观念,对自然的崇拜,使他成为诚挚的写实主义者。因此,批评家认为柯罗的最大成就,就在于他汇合了19世纪所有的主流,而为当时刚刚兴起的印象主义开辟了道路

这一幅《孟特芳丹的回忆》,是柯罗晚期最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杰作之一。

孟特芳丹位于巴黎以北桑利斯附近,柯罗当年曾涉足那里,感受过那一片花园景色的美。这幅画就是艺术家对这一美景的回忆。

画面展开在湖边森林的一角,晨雾初散,清新的林地与湖面的水气构成一种温暖湿润的大自然感觉。右侧一棵巨树占去画面约3/5,对面一棵小枯树与它相呼应,加强了画面的平衡感。树枝朝着一个方向倾斜,显得和谐而富有节奏。两树的中间显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和煦的阳光从树叶间散落到草地上,点醒了四处绽开的红色小花。一个穿红裙的妇女面朝着左侧的那棵小树,仰着头举起双手采摘着树干上的草蕈。

在整幅画上,这3个人物显得生意盎然。画家虽把他们都处理在一边,但却疏密有致。柯罗画风景,常常喜欢在前景画上几棵柔弱斜倚的树枝,来加重画面的抒情性。如这幅画中左侧的那棵小树,也属这种情况。你看那小树歪扭的姿势,显然是由于微风的长期吹拂所造成。它倾斜的枝干更显出婀娜多姿的舞蹈美,给整幅画平添了无限诗意。妇女的红裙与头巾是全景的最强音。细细品味此画,观者几乎可以听到细枝与树叶的瑟瑟声。

这种大自然的情趣绝不是梦幻却胜似梦幻。画家完全用暖色铺染画面,整个色调显得细声细语,没有激情,只有和谐。如果没有画家对自然美的强烈感受,是难以给人们留下这么多难忘的印象的。这是一幅理想的风景画,也是一幅真实的抒情画。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

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艺术就是爱,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正是柯罗的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所在。柯罗一生还未体验过渴求订件或拼命赶制的心情。他的后半生没有卖过一件作品。一旦下雨,他就安心等待天晴之后再去写生。他喜欢明朗的晴天。在他看来,写生之作只是为在画室里创作所作的素材准备。这说明,柯罗的风景画之魅力,不是由于他面对写生,而是他从生活中提炼出他所发现的美。

筛麦的女子 法 库尔贝

19世纪40年代的法国,出现现实主义画派。他们主张艺术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自然为范本,画家应该走出画室去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他们歌颂劳动,赞美自然,将劳动者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他们不屑于那些古书堆里的老题材,不用那些神奇的幻想,不愿被关在画室里。他们将朴素之美作为创作的最高目标,掀起了美术史上继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后的现实主义思潮。

库尔贝是法国现实主义艺术思潮中的代表性人物。1855年,在世界博览会期间,在官方的艺术沙龙之外,他举行了一次富有挑战意味的以现实主义为题的个人画展。在这个画展上,库尔贝公开发表了美术史上有名的现实主义宣言。宣言主张要独创,要成为活的艺术,要忠于客观对象的表现,主张艺术家必须表现当代生活。这个宣言奠定了库尔贝在现实主义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画家在作品中展示了劳动妇女的形象,由于高超的写实技巧,使这一形象产生了令人向往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画家重点描绘了跪着筛麦的女子形象,从她圆润的手臂、丰满健壮的背影,可以想象这是一位健康美丽的农村姑娘,她那优美的姿态,给人以健美的感觉。她几乎占据中心位置,成为画面焦点。筛麦妇是一种朴实的灵感,以背影去描绘她,更显得耐人寻味。

晒麦的女子 库尔贝

引人注目的是人物的表情不占任何地位,3个人物中只有一个能看到脸部表情,而且她并不像在集中劳动,而是在梦幻之中,正在筛麦子的那个女孩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并不像在用力,而更是像在摆舞蹈造型。那个处在背景阴影下的男孩的作用只是让整个画面结构达成平衡。虽然画的是个劳动场面,但整个画面是处在静态的。整幅画中找不到任何表达人物心情,生活的信息。画家眼里看到的不是劳动,而是姿态,艺术不是为了体现生活,而是来让平凡的日常场景通过精神的力量获得升华。这个精神的力量来源于艺术家的思维和心灵。

三等车厢 法 杜米埃

杜米埃从来没有接受过正式的美术教育,他是真正的由生活教导出来的学生。杜米埃的父亲是马塞的一个玻璃工人,虽然爱好文艺却没有机会实践。少年时代是杜米埃充满自豪的时光,他有着为家人称道的诗人的才华和敏锐的表现力;但生活与爱好却是两回事,他几乎没有上学就在父亲的工厂和市场上打工维持家用。曾在法官家里当小杂役的经历使他真正地从故事以外认识了这个荒唐而令人悲愤的世界。

三等车厢 杜米埃

这些经历锻炼了他观察生活的能力加上惊人的记忆力,通常是见到事物后立刻在心中打下特征和轮廓的腹稿,回去后迅速地画在纸上或用泥像表现出来。长期的刻苦练习使他铸就了一双敏捷的手和眼睛,能够在瞬息间记住并用寥寥几笔描绘人物的形象。

这幅画好象既表现了短暂旅途生活,也象征着人生漫长的道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情,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各自有着不同的遭遇。

当时火车刚刚运行,对人们来说乘火车还是十分新鲜稀奇的事。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对人面对新生事物的状况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艺术家从这些普通人身上观察到了他们微妙各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揭示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时代特征。这是一群受尽了人生坎坷的下层市民。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但是他们都在追求着各自的谋生出路。在三等车厢的前排坐着的看来像是一个贫苦农民。一个扶着篮子的老妇似乎仍对飞速前行的列车有些不适,显得有些局促。而左边的少妇,怀抱睡觉的幼子,正沉浸在母爱之中。有侧紧靠老妇熟睡的少年,上车是过度的兴奋,显然使他感到十分疲惫,他正在列车的摇晃之中酣睡。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无论在人物的表现能力,还是画面的感觉,都与同时代的画家有很大的不同。

他的油画仍如同讽刺画一样,造型不求形似,只重视色块与形体的神肖。他往往以棕色和粉红为基调,从文学名著和生活中选择表现题材,以批判的艺术眼光审视自己所创造的形象,他说过要做一个自己时代的人。杜米埃的艺术生涯始终与法国的现实主义相联系,他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语言,塑造自己独特的艺术形象。为了真理和正义,他一生坎坷,遭到过监禁、罚款,作品被销毁,难以谋生。

伏尔加纤夫 俄 列宾

画面以狭长的横幅展现这群纤夫的行列。伏尔加河畔阳光酷烈,沙滩荒芜、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几只破筐作点缀。景色十分凄寂。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在拉着货船,步子是那样地沉重,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

纤夫共有11个人,约略分成3组。每一个形象都被列宾仔细推敲过,画过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把这些性格作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统一在主题之中。现据画家本人的记述,分别来介绍这里的每一个人物的情况。

最前一组共4人,领头的名叫冈宁,他的表情温顺,然而性格坚韧,具有一种内在的意志力,此人约有四五十岁。他那双深陷的眼睛使他的前额更加突出,显出了他的智慧。列宾在他的头上添画上一块包头的破布,似乎要把他塑成古希腊哲学家的样子。他原是个神父,后来被教会革职,一度充任过教堂唱诗队的指挥。他身体结实,两手下垂。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而身上的麻布衫却满是补钉。这是一个俄罗斯农民长者或智者的典型,他忍受着肉体与精神的痛苦,他是这些纤夫形象中的悲剧性主角。在他右边的一个是身材魁梧的憨直的农民汉子,他赤着脚,头发蓬乱,满脸浓密的胡子,似乎在低低地向冈宁絮叨着什么。这个形象起着衬托冈宁的前倾的身子的作用。在他后面是一个细长的瘦子,年近40,身子大部分被挡住了。他头戴麦秆帽,叼着一只土烟斗,头显得尖小一些。他挺直着身子,这样可使纤索松弛,好像是想省点力气。这个瘦子的左侧,则是一个躬背弯腰的纤夫,他原来是个水手,叫伊卡尔。他的两手向下握拢,神色严厉,眼神凝注,直对着前方。显然,他的脾气一定很倔强,是个农村硬汉子。汗水已把他的上衣腐蚀得百孔干疮,结实的肩膀正从破洞处显露出来。

中间一组也是4个人:穿一身粉红色破衫裤的少年名叫拉里卡。看来这个少年是初加入这支行列,他那还未晒黑的皮肤,紧蹙的眉头告诉观者,这种劳动对他来说是负荷过重了。他正用于在调节压在自己肩头那根勒痛了皮肤的纤索。

画家在这个新的受压迫者身上似乎要找到一种希望,那就是不甘心受剥削,要反抗。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少年颈上还挂着一只十字架,这是父母给孩子的信物,祈求上帝能保佑他路上平安。列宾为画这个少年纤夫,曾从他熟悉的孩童形象中挑选了一个做模特儿。少年拉纤这种现象,也如资本家利用童工榨取劳力一样残酷,这是沙皇俄国的农奴制度的罪恶,也是画家所要抨击的主要目标。

紧靠在拉里卡后面的,是一个受尽风霜之苦的秃顶老汉,他皮肤黝黑,脸色阴沉,一边斜倚在纤索上,一边在打开自己的烟袋,想偷闲抽口烟来缓解一下自己的苦闷。他和前面的少年,在色彩上构成了强烈对比。两代人,不同的命运,却系在一根绳索上。

少年右边是个羸弱有病的纤夫,他步履艰难,全身虚弱,正在用袖口擦汗。头发露在无檐帽的外边,颧骨耸起,泪囊水肿,他未来的路程意味着更大的厄运,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他那急促的喘息。在拉里卡与老汉之间,露出了另一个纤夫的脑袋顶,此人的脸庞发黑,鼻孔朝外,嘴唇很厚,看样子是个挞靼人。

最后一组3人,走在前面的是个退役军人,白色的衬衫外面加了一件坎肩,帽子压得很低;背后一个皮肤黝黑,巡回画派评论家斯塔索夫说他是个流浪的希腊人。最后一个人只见到了他的低垂的头顶,此人似乎走得更加吃力,他正在往一个小坡上移动。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等色调来描绘上半部的空白,使这条伏尔加河流显得更为惨淡了。这是为了加强人物的悲剧性,烘托干燥炎热的天气(列宾在冈宁和伊卡尔两个人物身上曾作过一些改动,尤以伊卡尔缠着白布的头改动得最多)。

1873年,评论家斯塔索夫在一份杂志上对这幅画及其作者是这样评价的:列宾是同果戈理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同他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他以勇敢、以我们无可比拟的勇敢……一头扎进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人民的伤心的现实的最深处……就画的布局和表现而论,列宾是出色的、强有力的艺术家和思想家。的确,这幅油画无论从思想性上还是从技巧上都可称得上是7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峰。此画整个创作期间约在1870~1873年间,现藏苏联列宁格勒俄罗斯博物馆。

日出·印象 法国 莫奈

《印象·日出》表现的是画家对所看到的日出水面这一转瞬即逝景象的感受和印象。画中表现的是在天水一色的朦胧晨雾中,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水中的船和岸上的景物用蓝绿色彩轻松地勾画出来,整个画面的一切物体都融成一片。莫奈是印象派的领袖人物。1874年由他发起组织了首届印象派画展,他的油画《印象·日出》一画在展览中引起反响,从而使印象派这一名称正式出现。

在莫奈的作品中都非常注重在色彩领域的探索,忽视对物象形体的写实。侧重于用光线和色彩来表现瞬间的印象,追求绘画上色彩关系的独立美。他是第一个真正强调外光写生的画家。他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是户外写生完成,而且态度非常认真。为了保持印象的真实性,常常是早晨时画的画,如果没完成,就等到第二天的同一时间继续画,直到画完。他还常常对着一个景物,分别画出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变化。如油画《草垛》《里昂大教堂》等就是画家进行这种色彩试验常被人们提及的作品。他的这些经过了深思熟虑,追求瞬间光色细微变化效果的作品,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这种艺术追求在莫奈晚年创作的油画《睡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莫奈在印象派画家中是最长寿的,他到晚年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印象派绘画的价值,也使得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

大碗岛上的一个星期日 法 修拉

该画描写的是巴黎附近奥尼埃的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日子,游人们在阳光下聚集在河滨的树林间休息。有的散步,有的斜卧在草地上,有的在河边垂钓。前景上一大块暗绿色调表示阴影,中间夹着一块黄色调子的亮部,显现出午后的强烈的阳光,草地为黄绿色。阳光透过了树林,而投射在草地上的阴影,被色彩强调得界限分明。赤色、白色的衣服、阳伞和草地都现出一种好像散发蒸气一般的黄色。色点彼此交错呼应,给人以一种装饰地毯的效果。

画上的人物也画得很可笑,一个个看不清面孔和五官,连轮廓本身也都被小圆点弄得模糊不清了,似乎所有事物都是影影绰绰的。

此画的整个创作过程约分4个步骤:以素描布置明暗对比;以色彩写生;以写生为基础组织背景;以色点完成正稿。在正稿之前,共作素描20余幅,写生稿更不计其数。此画作于1884~1886年间。

画家整整花了他一年工夫来点他的圆点。当这幅画在第八次印象派画展上出现时,立刻引起社会的反应,攻击和赞扬之声同时袭来,有的撰文称它是新风格的展现,有的骂他是带有稚气和学究气的离奇结合。总之,这种新鲜画法实质上是当时哲学上实证论对艺术实践的危害作用。

塔希提妇女 法 高更

1873年高更开始绘画,并收藏印象派画家作品。高更早期的绘画带有实验性,也很拘谨,令人联想起在巴比松画派影响下毕沙罗的作品。1880年代早期,高更将笔触放松、变宽,赋予画面颤动的韵律特。

塔希提妇女 高更

画面采取了大面积平涂色块,在从黄色到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的色彩结构中,现出两位妇女的轮廓,虽说是线造型,但人物头部和手臂却是以微妙的明暗变化来表现的,她们像浅浮雕一样出现在背景上。《两位塔希提妇女》画面上强烈的阳光使土著居民晒成棕赭的肤色、鲜红的果物、苹果绿的腰裙以及背景的深黑都构成鲜明的对比。高更在创作中把这一切都稚拙化了,色彩如此鲜明、纯粹,如同发着刺目的光彩,它的装饰性带来了粗犷的部落生活气息,赋予画面以特殊的风采。他的这种色彩技法,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画派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向日葵 荷兰 梵高

《向日葵》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凡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

亚威农少女 法 毕加索

在现代艺术的历史上,毕加索于创作的《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开山之作。

从1906年底到1907年初,毕加索画出了一幅怪画的初稿,这就是后来的《亚威农少女》。他精心构思的过程和意大利的达·芬奇、法国的杰里柯谋划杰作时相似。1907年初夏,心中有数的他最终在画布上落笔。

亚威农少女 毕加索

画作横空出世,其反映现实的力度可谓前所未有,甚至堪称和同时代的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样深远。此画是过去和未来的分水岭,文化意义上的20世纪就开始于这一年。在这之后,勋伯格于1909年创作了名曲《期望》,斯特拉文斯基于1910年开始创作名曲《春之祭》,詹姆士·乔伊斯在1914年开始创作《尤利西斯》,那时,毕加索已经进入了立体画派的最高境界。

5名粉红色的裸体女子,用大大的黑眼睛瞪着你。她们身边混杂着银色和蓝色布料,其中两人举起手臂,凸显出胸部。另3人脸部戴着面具,其中,画面左边站立一人,戴着褐色面具,右边两人则戴着非洲面具:一人站立着从一大块布料后钻出来,一人蹲着。一个盘子里装着水果:一片瘦削的瓜,两串葡萄,一个苹果,一个梨。

这张裸体画没有多少曲线可言,肘部像刀子一样尖利,臀和腰呈几何形状,乳房则像三角形。这画看上去像正方形(实际上,其高度比其宽度要多出几厘米),引人专注于其空间感和对称性,并有着永恒的动感。

《亚威农少女》让人觉得毕加索好像之前从来没画过画。有个艺术史学者甚至称,在此画长达半年的酝酿过程中,油画和素描草稿成百上千,不仅创下了毕加索艺术生涯的纪录,也令艺术史上其他任何一幅画作望尘莫及。毕加索知道,自己在创作一件伟大乃至革命性的作品。

毕加索创作的灵感来自妓院里的场景,他准备在画里加上一个嫖客——一名水手或者作者自己。不过,这幅现存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画作让人很难言简意赅地描述其涵义,很难认出这5个人是妓女,很难认识到此画表现的是男性的恐惧感。你需要站远一点,或者把视线变得模糊,才能看清画作的用意。看着这幅画,你的思想和眼光甚至会动个不停,得不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非洲面具之所以能成为此画中的道具,正是因为其伪装性,它能把人变成动物、魔鬼或者神仙。现代主义就是一种戴着面具的艺术,它不会把自己的涵义告诉你,它不是一扇窗,而是一堵墙。

毕加索想用此画表明:艺术中的独创性并不关乎故事情节与道德,而在于形式上的创造。《亚威农少女》就被伪装成关于妓院、妓女和殖民主义的作品。18和19世纪的悲剧就在于失去了创造性,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毕加索所做的就是拼命扭转这一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