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宗羲为何东渡去日本

黄宗羲为何东渡去日本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朝灭亡后,黄宗羲效忠于南明政权,而南明鲁监国政权在临近覆亡时,曾多次遣使东渡日本,寻求救援。偏偏记载中的黄宗羲出使日本也在这一年,只是时间稍晚。黄宗羲既然已经作出了这样全身而退的抉择,为何事隔不足两月,却又返回舟山奉使日本?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黄宗羲东渡日本不为“乞师”,而为“避仇”。所以说,不管是从时间还是从历史发展过程看,都是黄宗羲“避仇”去往日本更具合理性一些。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我们今天运用的许多思想都来自于这位伟大的“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作为一位明末清初的学者,具有民主和民本的思想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说法,并且独创性地提出黄宗羲定律,指出历代的每一次税制改革,最后的结果都是赋税一步步加重。

自然地,这位思想大师东渡日本的经历是极其深刻且重要的,不过,在黄宗羲本人的传世著作中,却对前往日本的来由交代甚少,不禁引起人们的阵阵猜测。

明朝灭亡后,黄宗羲效忠于南明政权,而南明鲁监国政权在临近覆亡时,曾多次遣使东渡日本,寻求救援。作为当时的重臣,想必黄宗羲也在此行列。黄宗羲在自己的著作《避地赋》和《日本乞师记》中便详细记录了沿途见闻和感想,在《日本乞师记》中一句“日本承平久矣,多忘武备,岂肯渡海为人复仇”明显暴露了此行的目的。再者,黄宗羲在当时朝廷中属于主张“乞师”求援的一派,他反清复明的态度坚决,甚至为此发布《南都防乱公揭》,锥击仇人,得罪了阮大铖势力。

不过,当时有这样的一段历史:鲁监国政权全由武将把持,黄宗羲感到抗清之志难伸,遂于顺治六年秋以清廷要“录其家口”为由,愤然出走,潜归故里。偏偏记载中的黄宗羲出使日本也在这一年,只是时间稍晚。黄宗羲既然已经作出了这样全身而退的抉择,为何事隔不足两月,却又返回舟山奉使日本?这样的矛盾于情于理都很难得到解释。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黄宗羲东渡日本不为“乞师”,而为“避仇”。当时南明政权易主,阮大铖重新得势,便重修旧怨,大肆报复发布《南都防乱公揭》之事,黄宗羲定然榜上有名,所以一定会要遭到阮大铖迫害,这就出现了“避仇”亡命日本之举。

所以说,不管是从时间还是从历史发展过程看,都是黄宗羲“避仇”去往日本更具合理性一些。当然要得到确凿的判断,还需要等待更多有力的证据出现。

在明末清初这一段时间,涌现出一些独具民主思想的大儒,其中要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最有代表性,他们也是成就较显著的几位。黄宗羲提出“法治”反对“人治”,激烈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则主要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王夫之主张唯物主义,提出要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们的思想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但是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这种思潮有如昙花一现,很快消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