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三桂有没有降清

吴三桂有没有降清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为吴三桂降清的一方提出两点理由:第一,清朝最高统治者视吴三桂为降将,如清摄政王多尔衮为了奖励吴三桂在战争中的功劳,“授三桂平西王勒印”。而吴三桂势力最弱,同时考虑到其父亲吴襄被农民军扣押、爱妾陈圆圆受辱,吴三桂选择了联合清朝的道路,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投降清朝。主要理由是,首先,吴三桂一贯抗清,不会轻易就冲冠一怒为红颜。可见,多尔衮依然要靠政治手段来拉拢吴三桂,他没有降清。

“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两句诗来自吴伟业著名的《圆圆曲》。千百年来,人们口口相传,几乎成为晚明降清将领吴三桂的标志性符号。但是,历史的书写总是会被许多迷雾和困惑笼罩,吴三桂降清事件也不例外,在似乎已经铁案如山的证据背后,还隐藏着什么罕为人知的细节。

认为吴三桂降清的一方提出两点理由:第一,清朝最高统治者视吴三桂为降将,如清摄政王多尔衮为了奖励吴三桂在战争中的功劳,“授三桂平西王勒印”。后来清帝要除去吴三桂爵位时,也把他称为降将:《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就说“逆贼吴三桂穷蹙来归,我世祖章皇帝念其输未投降,授之军旅”。第二,吴三桂入关后的所作所为也表明他已真心降清,吴三桂打着为明王朝复仇的旗号引清入关,但是在南明政权的福王多次派人拉拢吴三桂时,吴三桂却断然拒绝。可以看出,不管当初引清兵入关时吴三桂是怎么想的,在清兵入关后,他就投降了清朝,为了向清王朝表示他的忠心,他立下赫赫战功,十分卖力,俨然成为清廷平定天下的一把利刃。

而认为吴三桂并未“降清”的人则认为,北京失守后,形成了三股政治势力鼎立的局面,即吴三桂、农民军、清王朝。而吴三桂势力最弱,同时考虑到其父亲吴襄被农民军扣押、爱妾陈圆圆受辱,吴三桂选择了联合清朝的道路,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投降清朝。主要理由是,首先,吴三桂一贯抗清,不会轻易就冲冠一怒为红颜。在任辽东宁远总兵期间,吴三桂曾多次参加抗清斗争,甚至在明清松锦战役后,明军明显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吴三桂对劝降函都“答书不从”。其次,多尔衮在山海关之战胜利的当天,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又将一万步兵交给吴三桂。可见,多尔衮依然要靠政治手段来拉拢吴三桂,他没有降清。同时,在这次战斗之后,吴三桂在发表的檄文称“周命未改,汉德可恩”、“试看赤县之归心,仍是朱家之正统”,倘若吴三桂已降,也不会发布这样的檄文。更明显的一点是,后来在攻陷北京时,吴三桂欲立朱明太子,又“传帖至今,言义兵不日入城,凡我臣民为先帝服丧,整备迎候东宫”,但是多尔衮阻止了他,他势单力薄,无法行动。

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吴三桂最终还是以藩王的身份举兵叛乱,其意图究竟是反清复明还是个人权力欲扩张,我们今天已经无法得知。而他的降清谜团也依旧无法定案。

吴三桂(1612—1678年),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高邮,字长白。以父荫袭军官。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清顺治十六年(1659),镇守云南,清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亲王,永镇云贵。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叛清,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口号起兵反清,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清军平定云南后,被掘坟折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