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志收复中原的壮士

立志收复中原的壮士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308年,匈奴首领刘渊自称皇帝。一些盗贼趁机出来抢劫财物,残害百姓,中原一带到处是一片兵荒马乱的景象。猗卢答应出兵援助他。桃豹的将士以为祖逖军营里粮草很充足,一个个都泄了气。祖逖立了大功,晋元帝封他为镇西将军。

立志收复中原的壮士

精彩导读

只要人们一说起“闻鸡起舞”和“枕戈待旦”、“中流击楫”这几句成语,就会想起这两位爱国志士。

在1600多年以前的西晋末期,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乱。

这场战乱首先从皇族内部开始,当时有8个皇室亲王为了争夺朝廷大权,互相攻打,一连打了16年,死了30多万人。从此,中原地区成了一个大战场,先后有5个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出现了16个国家。刘琨祖逖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

他俩是好朋友,又都胸怀大志,经常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晚上俩人就睡在一张床上。

一天半夜,祖逖听到公鸡打鸣的声音,就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不是恶声(公鸡打鸣一般在早晨,半夜里啼叫的鸡被称为“荒鸡”,当时被认为是不祥之兆),是催促我们起床练武的命令。他们就一块儿起了床,拿上宝剑,到·院子里练习武艺,有句成语叫“闻鸡起舞”,就是从这儿来的。

公元308年,匈奴首领刘渊自称皇帝。他带领人马,攻占了晋朝许多地方一直朝晋朝的都城洛阳打过去。晋朝大多数官员贪生怕死,他们一听说匈奴的兵马来了,吓得逃到了南方。一些盗贼趁机出来抢劫财物,残害百姓,中原一带到处是一片兵荒马乱的景象。

刘琨当时正在并州当刺史。他临时招募了1000多人,趁着刘渊攻打洛阳,后方空虚的机会,绕到刘渊的后方,打进了晋阳城(现在的山西省太原市)。

刚刚遭受兵乱的晋阳城,成了一片废墟。城里的老百姓几乎都逃光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刘琨率领将士们,掩埋好路边的尸体,又帮助百姓修理好房屋和倒塌的城墙。经过努力,晋阳一带的局势稳定下来。

有一次,刘渊的骑兵把晋阳城团团围住,形势很危急。

刘琨想了一个退敌的好办法。

一天夜里,他叫士兵们吹起胡笳(一种乐器,形状像笛子),匈奴兵听到家乡的曲子,都怀念起家乡,没有了斗志,不久就撤走了。

刘琨一心想恢复晋朝的天下,可是自己的兵力不够,他就同北方鲜卑族首领猗卢联络。猗卢答应出兵援助他。可是猗卢的兵马还没有到,匈奴兵已经杀过来,晋阳太守高乔打开城门投降了匈奴,刘琨只好带领少数兵马退到深山老林里,他的父母家人全被匈奴人抓住杀死了。刘琨他们在深山里呆了好些日子,直到猗卢的兵马来了,才又夺回晋阳。

刘琨在北方坚持斗争10多年。

这时候,晋朝的皇族司马睿已经在建康(现在的南京)建立起东晋王朝。他封刘琨为太尉。317年,刘琨和晋朝的幽州刺史段匹碑等人联合起来,准备攻打羯人石勒。石勒很害怕,就使了一个离间计。段匹碑中了石勒的计,把刘琨抓起来,下了监狱。

刘琨知道自己的日子不长了,就写了一首诗。诗的最后两句是:“何意百炼钢,化作绕指柔。”意思是说,自己的意志虽然像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那么坚强,可惜时势不由人,命运却被人家掌握了。

刘琨被下了监狱以后,东晋的荆州刺史王敦派人送信给段匹碑,要他害死刘琨。

刘琨听说王敦的人到了幽州,就对人说:“我的死期快到了,可恨国仇未报,到了黄泉,我也无脸去见双亲!”

刘琨被害的时候,只有48岁。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写的诗洋溢着强烈的效忠祖国、誓死抗敌的爱国之情。可惜这些诗篇大都失传了,只留下《扶风歌》等三篇,至今还被人们传诵着。

我们再来说祖逖,公元311年,汶国皇帝刘聪(匈奴人)发兵攻破了西晋的京城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和晋愍帝,西晋灭亡了。

祖逖带着几百户乡亲到江南避难。一路上,他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人和病人乘坐,自己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一同走路,吃的穿的和大家一块分享,有了问题也总能拿出解决的办法来,所以老老小小都非常佩服他。

当时江南没有战事,生活比较安定,可是祖逖并没打算在江南过安定的日子,他一直惦念着生活在战乱中的北方老百姓,时刻想着收复中原,解救他们。

后来,祖逖给当时统治江南的瑯琊王司马睿(就是后来的东晋第一个皇帝晋元帝)上了一道奏折,说:“国家的动乱,胡人(泛指少数民族)的入侵,都是由皇室争权引起的。现在,老百姓遭受战争的痛苦,人人都想反抗强暴,大王如果能够让我带领一支军队北伐,各地的豪杰一定会起来响应,国家的耻辱就可以洗雪,中原就可以恢复。”司马睿只想保住江南,根本不想北伐,可北伐是人心所向,他不能拒绝。

末了,司马睿只给祖逖一个豫州刺史的空头衔,发给他3000匹布,可没派给他一兵一卒,也不给兵器,让他自己去招募军队。

祖逖没有被难住,他带领100多名部下,坐船渡江北上。

船驶到江心,祖逖站在船头,望着那滚滚东流的江水,想到中原地区受苦受难的父老兄弟,心里一阵激动,就拿着船桨(古代叫楫),在船板上使劲敲了几下,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清敌人,恢复中原,就死也不回江东!”同船的人听到这番话,都感动得流下眼泪。

后来,人们常用“中流击楫”这句成语,来形容立志收复国土的决心。

祖逖过江以后,在江阴(现在的江苏省江阴)驻扎下来,打造兵器,招募人马,组织起一支2000多人的军队,继续北进,收复了大片失地。

当时,刘琨还正在晋阳一带坚持抗敌。他听说祖逖胜利进军的消息,又是高兴又是自豪地对别人说:“我早就知道我的这位好朋友,是个了不起的英雄。这些年来,我每天都是枕戈待旦(晚上枕着兵器睡,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一时一刻也不松懈),就是因为常常想起祖逖,生怕落在他的后头。这一回,真的让他赶到我的前面去了。”

当时,统治北方的是羯族人石勒。他听说祖逖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河南开封一带,就派侄子石虎统率5万大军打过来。双方一交仗,石虎被打得大败。

他不敢呆在河南,留下大将桃豹死守浚仪城(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自己溜走了。

过了不久,祖逖率领北伐军攻占了浚仪东城,桃豹退守西城。晋军从东门出入,桃豹的后赵军由南门出入。两军相持了40多天,都感到粮草不够。

后来,祖逖想出一条退敌之计。

一天早晨,桃豹的哨兵突然发现东门外有一队晋军,肩上扛着沉甸甸的麻袋,正在往城里运。桃豹得到报告,赶紧带着一队兵马去拦截,可是已经晚了,只有几个掉队的晋军,好像走不动路了,正坐在路边休息。他们一见桃豹的人马,拔腿就跑,连麻袋也不要了。桃豹打开麻袋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里面都是白生生的大米

桃豹的将士以为祖逖军营里粮草很充足,一个个都泄了气。石勒得到报告,马上派出一队人马给桃豹运送粮草,可是半道上又被祖逖截走。桃豹愁得没有了主意,只好放弃浚仪城,回到北边去。

原来,这是祖逖使的一条计,前面那些运粮食的人,麻袋里装的都是泥土,只有留在后面的几个人,麻袋里装的才是粮食。祖逖就用这条计谋战胜了桃豹。

当时在中原地区,还有许多坞堡。

这些坞堡大都是一些地方武装,主要是用来自卫。石勒的势力大起来以后,有一些坞堡主就投靠了石勒,还把自己的家属送去做人质。

祖逖也不难为他们,他宣布,只要这些坞堡主不是死心塌地跟着石勒,愿意暗地里接受他的命令,就允许他们表面上继续服从石勒。为了不让石勒起疑心,他还不时派军队去攻打这些坞堡。坞堡主们对祖逖非常感激,有什么情况都马上向祖逖报告,所以祖逖在战斗中老是处处主动,几乎每战必胜。

祖逖立了大功,晋元帝封他为镇西将军。可是他仍旧和过去一样,过着节俭的生活,家里人都要出去参加耕作。他还千方百计发展生产,给流亡的老百姓分配土地,让他们安居下来。石勒知道祖逖有本事,再也不敢轻易来攻打。

祖逖经过好几年的努力,把原来支离破碎的国土逐渐连成一片。

没想到晋元帝见祖逖力量大了,反倒担心起来。他派了一个叫戴渊的人来做祖逖的上司,实际上就是削去了祖逖的兵权。

这时候,东晋的荆州刺史王敦已经不听从朝廷的号令,一场内乱眼看就要发生。祖逖的心就像在油锅里煎,担心收复中原的事业最后被付诸东流。公元13幼年,抑郁愤懑的祖逖病死在雍丘。

祖逖死后,石勒立刻发兵打过来,黄河以南几百里土地又丢失了。后来,将士们想起祖逖的尸首还埋在雍丘,有一个叫路永的将军带着500勇士,赶了几天路,乘着黑夜,用绳索爬卜雍丘城,绎过一场血战,终于把祖逖的棺木运回了南方。

由于东晋朝廷的腐败和无能,刘琨和祖逖没能完成收复中原的大业。但是他们忠于祖国、关心百姓的精神却一直活在人们的心里。

至今,只要人们一说起“闻鸡起舞”和“枕戈待旦”、“中流击楫”这几句成语,就会想起这两位爱国志士。

心灵启悟

虽然刘琨和祖逖没能完成收复中原的大业。但是他们忠于祖国、关心百姓的精神却一直活在人们的心里。至今,人们依然会想起这两位爱国志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