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择视角有效评价历史事件

选择视角有效评价历史事件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尤其现代,用自然环境视角来评价历史事件仍显得特别重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他们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最终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1956年,“一化三改造”基本完成,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保证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以第16课“新中国的诞生”为例,“西藏和平解放”和“抗美援朝”两目是新中国成立后关于

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唐向东

闸北区教育学院徐 洁

目标内容: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评价历史事件的联系、作用与影响。

一、从不同的视角来评价历史事件有助于提高学生历史思维品质

中学历史是一门以人类发展历程为重要史实,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为学习内容的课程。中学历史学科并不仅以传授已知史实为目标,而是需要运用史学思想方法,来“引导学生……揭示史实形成和史实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唯物史观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由此逐步形成历史学习中的证据意识、逻辑意识和科学意识,提升历史思维的品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高级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由此可见,中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众多历史思维品质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中,从不同的视角来评价历史事件的联系、作用与影响,是在新情境中,借助史料观察、思考和解决历史及其相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不同的视角的内容

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等因素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从历史时段而言,“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等视角重视的是历史演进中的长时段视角,“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时代特征”等视角侧重的是历史演进中的短时段视角。从历史解释而言,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等视角评价历史事件,采用的是分析的视角或方法,而“时代特征”的视角则需要对“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点、表征进行概括,是综合的视角或方法。

1.自然环境视角

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 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从人类历史诞生的第一刻起,一切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人类在自身演进的同时能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制约下,产生的人类文明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形成不同的生产、生活形式和思维方式。因此,自然环境是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等因素形成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如在古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基本表现为利用自然、依赖自然。早期区域文明的特征与自然环境的特点紧密相联,形成了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等早期文明类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农业、畜牧业、商业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以及一系列相应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特点。

因此,在评价古代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时,自然环境是个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评价视角,而且是基础视角。进入近现代社会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不断增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力也在不断降低,有时甚至被省略。然而,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尤其现代,用自然环境视角来评价历史事件仍显得特别重要。

2.经济状况视角

经济状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集中表现。

恩格斯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7—478页)

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映了当时历史,也影响着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的发展。无论发生在哪一时期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经济因素的制约与作用。

如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在此期间,制造业等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还出现了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牧场和农场。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兴资产阶级成长起来。有些贵族虽然保留着贵族头衔,却也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成为新贵族。

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鼓吹“君权神授”,认为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不可违抗,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他们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最终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再如中国土地改革。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天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以后,在3.1亿人口的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地有计划、有领导、有秩序地开展了土改运动。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以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中国土地改革的例子都是以经济状况为主要视角,来看待历史事件的联系与影响,前者是经济发展推进政治变革,后者是政治变革推进经济发展。所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3.政治形态视角

政治形态是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等视角中的主要视角,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

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我们从政治形态的视角来看待这段历史,就会明显地看到国家政权力量对社会改变的重大作用。到1956年,“一化三改造”基本完成,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保证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4.文化传统视角

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它也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这就是文化传统所起的作用。

以第16课“新中国的诞生”为例,“西藏和平解放”和“抗美援朝”两目是新中国成立后关于祖国领土完整的两件大事。“和平解放是西藏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高中历史》第六分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7—78页)

如果透过表面,从文化传统视角来看待这两件大事,我们就应该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有着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勇敢反抗侵略的优良传统,这是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

5.社会生活视角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社会生活视角具有广泛性,很多人都有身历其境的感觉,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第17课“国民经济的恢复”中有一张插图“上海市民将黄金、银元兑换成人民币存入银行”(左图),就是用了社会生活视角来看待新中国,说明了党中央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重大作用,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高中历史》第六分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1页)

在中学历史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我们从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来评价历史事件的联系、作用与影响,进而折射出历史事件的本质,更加具有求历史之通的作用。

6.时代特征视角

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时代特征是指与特定时代相适应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基本状态,以及由世界的基本矛盾所决定和反映的基本特征。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人们对时代以及时代特征的认识也有所区别。

从本质意义上说,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等视角,都是时代特征视角的局部反映,发生在不同时代下的历史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这个时代在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征。因此,在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等视角来评价历史事件的同时,势必需要结合时代特征视角。

三、结合教学和学情进行有效评价

评价历史事件可以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进行评价,这样不但有视角和抓手,而且也会比较完整,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为评价而评价,需要结合历史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可以是从一种视角进行评价,也可以从多种视角开展综合评价。在具体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视角与历史事件、视角与视角之间的逻辑关联,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有效评价历史事件的联系、作用与影响,不论是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的视角,还是用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都要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

如评价“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历史事件时,从政治形态视角出发,其作用是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预示着以1956年为分水岭,中国结束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期。但是,从经济状况视角来看,这一场改革虽然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在改造过程中有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弊病,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中国之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还是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四、实施案例

目标1:从政治形态、文化传统、时代特征的视角,评价历史事件的影响。

师:新生的共和国政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经济的角度而言,需要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打赢了一场“不下于淮海战役”的经济战。而对新解放的农村,又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材料1: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时,国家的新领导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社会和政体四分五裂,公共秩序和风气已经败坏,被战争破坏的经济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折磨,中国根本的经济和军事落后性给社会精英争取国家富强的目标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 》,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

55页

师:这是一段西方学者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论述。如果从视角的角度来说,他是从哪个视角来论述的?

生:是从时代特征的视角来论述的。

师:从时代特征视角来看,新中国在“争取国家富强的目标”中有哪些“巨大的障碍”?

生:社会和政体分裂,公共秩序和风气败坏,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

师:回答正确。那么在农村表现如何呢?

材料2:国民党在农村的失败是由于当局——无能力保证农民的土地、安全和食物——极大地削弱了农民对政府所持有的尊敬。这就意味着政府正失去合法性。沉重的经常性的苛捐杂税、腐败、绝大部分官员所显示出来的倾向地主阶级反对佃农的偏见,所有这些都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及其合法行动的社会价值。结果,农民们不是非难,就是躲避征税和征兵官员。

——[美]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师:在这段文字中,西方学者从哪个视角分析了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生:从政治形态视角来论述的。

师:在西方学者看来,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国民党当局因“无能力保证农民的土地、安全和食物”,失去其合法性。

师:对,得民心者得天下!解放区又是怎样的现象呢?

材料3:与之相比,在共产党地区,可能大多数农民仍然是完全不关心政治的,但他们倾向于与这个政权合作。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则积极地支持共产党人。

——[美]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师:农民对解放区政权是怎样的态度?

生:合作、支持。

师: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别?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生:解放区实施了土地改革。

师:对。左图图片中的文字是什么?

生:“实现耕者有其田”。

师:从“文化传统”的视角来看,反映了中国农民的什么思想传统?

生:需要土地。

师:是的。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农村,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生存和生产的基础。对农民来说,拥有土地是其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追求

目标2:从文化传统的视角,看历史事件的影响。

师:木刻版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一个表现内容。

材料1:木刻版画《争阅土地改革法》(朱宣咸1950年作,右图)

师:从版画中,我们看到了农民对土改是怎样的心情?

生:喜悦、拥护。

师:对。这是艺术家从木刻版画艺术的视角,来折射时代的重大事件,表达了农民的情感和态度倾向。我们也可以从历史照片看到这一重大事件的影响。

材料2:干部向群众宣传《土地改革法》(左图)

生:照片中反映了农民的情感和态度更加真实的写照。

师: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新解放区有3亿1千多万人口尚未进行土地改革。根据《共同纲领》第三条关于“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第二十七条“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实现耕者有其田”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于1950年6月30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具体如何推行呢?至1952年底,土改工作基本完成,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说明:以上实施案例只是文化传统中传统文化的一个表现内容,与目标内容中文化传统内容是有区别的)

目标3:从经济状况、政治形态、社会生活等视角,评价土地改革的作用与影响。

师:土地改革让农民分到了土地、耕畜、农具、粮食、房屋等,请看照片。

材料1:农民冶金财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

师:这是摄影记者茹遂初在1951年拍摄的照片,青海民和县磨沟村回族农民冶金财在土改中分得水地二亩五分,这是他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同学们能否尝试分别从经济状况、政治形态、社会生活等视角,来提取照片所能够反映的时代特征?

生:土地改革是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从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私有制的性质没有改变,但初步实现了中国农民千年的梦想—“—实现耕者有其田”,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生:从照片农民的生产工具来看,农民使用畜力和人力耕地,说明土地改革不能改变原有生产方式,依然是小农生产方式。

生:照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推行土地改革这一历史事件。从人物面露笑容和“毛主席万岁”标语来看,土地改革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师:那么时代特征呢?同学们还可以看教材82页上《分到土地的农民》照片。

材料2:《土地所有权证》(右图)。

师:这是一张什么证书?

生:土地所有权证。

师:谁颁发的?

生:南昌市人民政府。

师:结合教材82页的1951年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证,试从政治形态的视角说明为何要发这样的证书?

生:证书在法律上保护了农民在土地改革后获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合法性。

师:回答得很好!

材料3:年画《领地契》(刘子久,1951年,右图)。

材料4:1949—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情况

师:从材料来看,土地改革后出现了怎样的情况?

生: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农产品产量得到大幅度增长,农民对新政权积极拥护。

师:同学们对时代特征的归纳很好!顺着这个思路,我们能否对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的作用和影响做一个评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提示学生从政治形态、经济状况、社会生活等视角,评价土地改革的作用与影响)

生:土地改革的推行和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的变革,从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生:实现了中国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生:党中央颁布了《土地改革法》,推行土地改革,又从法律上对土地改革的成果予以保护,得到了农民的积极拥护。尤其是对新解放地区的管理得以加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生:但是,短短几年时间,土地改革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依然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小农生产方式不能实现新中国的富强,新中国的建设道路依然漫长。

师:同学们评价了土地改革对当时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还有哪些影响呢?

生:从政治形态视角来看,土地改革后土地私有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但是人民政权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和支持,有利于以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从经济状况视角来看,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以后工业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生:从社会生活角度来看,土地改革给农民有了翻身当主人的幸福感,生活改善了。除了对人民政权的极大拥护和感恩外,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对新生活的期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