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海水制盐

利用海水制盐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种盐的人家约定各自的范围界限,互不侵占。此外,用海水中顺风漂来的海草熬出的盐叫做蓬盐。刮咸,又称“刺土”,即刮取海滨富有盐分的咸土;淋卤,就是用经过选择的海水浇灌咸土,以制取卤水;验卤,采用石莲试卤法,测定卤水浓度;煮盐,将卤水入盆放入皂角,起火煎煮,待水分蒸发后,食盐沉积盆底随即停火收盐。煮炼海水造盐代表着制盐史上最漫长的一段时期,但从明代后期开始,沿海一带就开始直接引海水晒盐。

海水本身含有盐分。在海边,地势高的地方叫潮墩,地势低的地方叫草荡,都可以产盐。

虽然同是海盐,制取的方法却有所不同。一种方法是在岸边海浪淹不到的高地上种盐。种盐的人家约定各自的范围界限,互不侵占。如果推测第二天是晴天,就把稻、麦的灰和芦茅灰等铺到地上,铺大约一寸厚,并把它压实。当第二天早晨露水正重的时候,盐便像茅草般从灰下长出来。等到天晴雾散,过了中午,就可以把灰跟盐一起扫起来,送去冲洗和煎炼。

另一种方法是在那些潮水浅的地方,不用撒草灰,只等潮水退去之后,第二天天一放晴,半天就能晒出盐霜,这时应尽快把盐霜扫起来拿去煎炼。

盐田 高星摄

炼制池盐,人们要用挑或背的方式将盐水运到盐池贮存,盐水经过风吹日晒浓缩后,再倒在盐田上晒制。这一块块盐田,有些已经开始结晶成盐,有些还只是一汪盐水。

布灰种盐

种盐是一种生动的说法,仿佛盐真的可以像庄稼一样从地里种出来。一般来说,如果第二天可能是晴天,就把草木灰等铺到海边地上约一寸厚,并把它压实。第二天早晨露气很重,盐便会像茅草般从灰下长出来。等到天晴雾散,过了中午,就可以把灰跟盐一起扫起来,送去冲洗和煎炼。

铁耙 西汉 农具 1980年福建崇安县汉城遗址出土

崇安地处当时水路交通的要冲,是闽越族的重要聚居地,除耙之外,该遗址还出土了镢、镰等铁制生产工具,显示了中原汉族和闽越族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说明西汉时期的铁制农具已经推广使用到边远地区。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预先挖一个深一点的坑,用竹子或木头横架在坑上,在上面先铺草席,再铺一层沙。当海水漫过坑顶流到草席上时,盐分就会透过沙子渗到坑里。这时把沙和草席都撤走,再用灯向坑里照一照,如果盐卤气足以把灯火熄灭,就可以取出含盐分的水来煎炼了。总之,制盐过程需要充分的阳光。如果数天阴雨连绵就无法生产盐,这种时期叫做盐荒。

在江苏淮安、扬州这些地方的盐场,只要日光把海水晒干,就能出现像马牙那样洁白的盐霜。这叫大晒盐,盐霜不必经过煎炼,从地上扫起来直接就可以食用。此外,用海水中顺风漂来的海草熬出的盐叫做蓬盐。蓬盐的来源不可靠,海草有时好几年才来一次,有时也会一个月就来好几次。

盐的淋洗和煎炼方法是,挖两个坑,一个浅一个深,浅坑深一尺左右,上面架上竹子和木条,再铺上草席。不管是否掺夹了草灰,淋洗的方法都相同,在草席上面铺上扫来的盐料,四周用土堆高,围成一个堤防或水坝的样子,中间用海水浇灌,盐水就会渗到里面。深的坑要挖到七八尺深,用来收集从浅坑流出的盐水,然后倒进锅中煎炼。

海卤煎炼

古代盐业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煎炼和晒制。煎炼即结晶法,方式比较简单,如图“煮海为盐”是直接煎炼海水取盐,占地面积小,但费时间费燃料。秦汉时“煮海为盐”,唐代中叶发展为“刺土为盐”。这种制盐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

熬盐用的锅在古时候叫做牢盆。牢盆口的圆周约有几丈长,直径也有一丈多。牢盆分为两种,一种是铁盆,是把铁打成薄片,一片片用铁钉拴合而成的,底部像盂一样平,盆边侧高一尺二寸。这种牢盆,铁片接合的地方被盐水的结晶堵塞以后,就不再渗漏。牢盆的下面可以排列炉灶,多时能排到十二三个,少时也有七八个,所有的灶同时点燃柴火来煮盐。南方沿海地区也有一种制盐法,用竹片编出约一丈宽、一尺深的竹盆,用蛤蜊壳烧成的灰糊在上面,与铁锅边缘衔接,用以扩大盐锅的容量和蒸发面积,在锅下方燃烧柴火,卤水就会受热沸腾并逐渐结成盐晶。这种竹盆也叫盐盆,但是使用起来总不如铁制的牢盆方便。用盐水熬盐时,如果想加速盐的结晶,可以在盐还没凝固时把皂角果捣碎,跟粟米糠混合,在盐水沸腾时倒入锅中搅匀,盐分就会马上结晶。熬盐时加入皂角促使凝结,就如同做豆腐时要加入石膏帮助它凝固成形一样。

刺土为盐

“刺土为盐”较为先进,其方法主要有刮咸、淋卤、验卤、煮盐四道工序。刮咸,又称“刺土”,即刮取海滨富有盐分的咸土;淋卤,就是用经过选择的海水浇灌咸土,以制取卤水;验卤,采用石莲试卤法,测定卤水浓度;煮盐,将卤水入盆放入皂角,起火煎煮,待水分蒸发后,食盐沉积盆底随即停火收盐。

盐的储备

盐的特性是怕风不怕湿气,只要在地上铺三寸厚的稻草,即使地势低、湿气重也不用担心。如果四周再砌上土砖,用泥糊严砖的空隙,上面再盖上一尺厚的茅草,那么贮藏一百年也不会变质。

淮安、扬州的盐场里生产的盐分量比较重,颜色也较黑,其他盐场出产的盐就比较轻,颜色也相对较白。以重量作比较,淮扬的盐每升有十两重,广东、浙江和渤海附近长芦盐场的盐每升只有六七两重。

盐业生产的发展经历多次技术发展,其中在牢盆上熬盐的历史最悠久,最后才发展到较先进的晒盐。熬出来的盐是白色粉末,而晒出来的盐是大的颗粒。煮炼海水造盐代表着制盐史上最漫长的一段时期,但从明代后期开始,沿海一带就开始直接引海水晒盐。

盐遇到水会溶化,见风会流盐卤,碰到火却越来越坚硬。盐的储存不必依靠仓库,它的特性是怕风不怕湿气,只要在地上铺上三寸厚的稻草,即使地势低、湿气重也不用担心。如果在盐的四周再砌上土砖,用泥糊严砖的空隙,上面再盖上一尺厚的茅草,那么贮藏一百年也不会变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