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开孩子心中那扇门

打开孩子心中那扇门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中国青少年研究》和《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联合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的两项大型调查显示,当青少年被问及“到目前为止,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时,有66.2%的人认为是父母。  其实,孩子拼命守护自己心中的秘密,他们并未得到什么快乐,他们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因此,父母要多花些时间补上家庭教育这门课,以科学的观念、正确的方法,打开孩子心中那扇门,走进孩子心中的世界。

  《中国青少年研究》和《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联合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的两项大型调查显示,当青少年被问及“到目前为止,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时,有662%的人认为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他们为孩子提供了物质生活基础,其次表现在对子女生活照顾的“尽心尽职”。近一半的青少年认为,自己的父母经常关心自己的事,自己和父母相处得很好。

  与此同时,558%的青少年“有心里话我更愿意告知朋友而不是父母”,571%的青少年“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而不是在家里”。这两方面的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们十分尊重和珍惜与父母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明显地出现了与父母缺乏交流与沟通的状况,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的隔膜与代沟。

  在文教用品商店,总可以看到一种带锁的日记本,售货员说:“这是热门货,孩子们来买的很多”。这种日记本在外形上并不比普通日记本精美多少,只不过是带了一把小锁头,要想打开日记本必须要先开锁。

  日记本为什么要锁起来呢?有一名高三的学生说,“锁起来不是防备别人,主要是怕我爸妈看。我爸妈总爱偷看我的日记,我放在一个小箱子里,也给翻出来,还随便拆看同学给我的贺卡,真气人。”

  孩子们这些带锁的日记本,原来是对付大人的,是为了向大人们封锁自己的心。这简直让这些为人父母者困惑、痛苦——“我们是你的父母,是你最亲近的人,有什么话不可以对我们说!”

  青少年研究专家告诉我们,随着孩子的长大,心中会逐渐有一些秘密,会有些不再愿意告诉大人的东西,这标志着孩子已经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断乳”。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成长拍手叫好。然而,有不少父母总是不那么乐意接受孩子的独立意识,总是想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于是就不讲方式地总想去“刺探”孩子心中的秘密,这样反而招来孩子的反感,孩子们加倍地来守护自己的秘密。于是,带锁的日记本便成了最佳选择。

  其实,孩子拼命守护自己心中的秘密,他们并未得到什么快乐,他们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们是多么希望能够向人诉说自己心中的秘密,祈求心灵的共鸣。但他们为什么不能向自己的父母诉说呢?因为他们在十几年的生活中,也得到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那就是将自己的秘密讲给父母,得到的将是指责、猜测、嘲笑、批评,于是在他们长大了也聪明了的时候,他们便向父母关上了心灵之门,免得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孩子确实需要诉说,需要同父母沟通,请看一看他们是怎样说的:

  一位女学生说,她父亲是一位出租车司机,脾气非常暴躁,以为只要把钱赚回来,就算是完成了做父亲的责任,所以他只是拼命地去挣钱,却从来不关心她的心理和成长。

  每天爸爸出车回来,看见她的第一句话总是指责,从来没有过笑脸,总是能够挑出她的毛病来。她越来越不喜欢她的父亲,甚至于很怕她的父亲。她变得自卑、多疑,老是感觉人家在议论她,学习也静不下心来。从初二到高二,她从来没有和任何同学说过心里话,性格变得孤僻、多疑,常常有非常烦闷的感觉,做事情也没有热情,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甚至想到死。

  还有一个学生在《谁能理解我们》的作文中写道:

  “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莫名其妙的烦恼和稀奇古怪的想法,父母不了解,老师也不了解。从我对爸爸妈妈说第一句谎话开始,我就把我的心灵之门对他们关上了。在爸妈和老师眼里我是好孩子,因为我重视别人对我的看法,所以伪装自己,夜里我哭,我压抑,我累。”

  有调查显示,在能主动和父母沟通、交流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成绩优良且心理健康。自杀、离家出走、早恋等事件和现象往往发生在那些不与父母沟通、交流的学生身上。孩子上小学时,有些家长还不屑于和孩子沟通、交流,而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却一下子感觉到他们和子女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有的家长甚至一点点地退缩到只能管理孩子的生活起居的狭窄空间里。

  因此,父母要多花些时间补上家庭教育这门课,以科学的观念、正确的方法,打开孩子心中那扇门,走进孩子心中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