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才必然是个勤奋的人

英才必然是个勤奋的人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华罗庚的成才主要是他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  华罗庚的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不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是一个勤奋的天才,一个成功的英才。一般来说,在同等条件下,只有勤奋的人才能获得成功。谁是英才,不是凭个人的小聪明去衡量的,而是靠成就去衡量的。如果非要给英才下一个定义,那么,这个英才必然是个勤奋的人,并因他的勤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华罗庚念初中时,在数学课上就表现出了特殊的才华。

  一天,王维克老师给全班出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出自《孙子算经》的题目:“今朝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王老师抑扬顿挫地读完题目后,全班同学那一张张紧张思索的面孔,一道道疑惑不解的目光都进入了王老师的视野之内。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物品是23个。”这个最先说出答案的同学就是少年华罗庚。华罗庚在学校时给王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华罗庚18岁那年,王维克老师当上了金坛县中学的校长。王校长爱惜人才,把华罗庚请到学校当会计兼做事务工作。华罗庚除了学校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母亲料理小店。他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清理完小店的账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因此,他的数学水平不断提高。

  1930年,因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逻辑严谨、说理充分,受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关注。在熊庆来教授的邀请下,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当了一名助理员。他的主要职务是管理数学系的图书、收发公文、代领文具、绘制图表等。这样,他可以利用工作之余读书、听课。由于熊教授的安排与指导,华罗庚学业进步很快,学习也更加刻苦,常常自学到深夜。他只用一年半的时间就修完了大学课程,用4个月的时间自学了英语,并能达到读英文数学文献的水平。另外,他还自修了德文,特别是他听了研究生课程后,数学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果。他写的3论文,先后在国外数学杂志上发表,清华大学的教师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不久,在清华大学的教授会议上决定让他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人任清华大学的教师。可见,华罗庚的成才主要是他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

  华罗庚在给中学生谈学习数学时说过:“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

  华罗庚的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完成从一个初中生到清华大学教授的过程是多么的不易!然而,他做到了。勤奋成了他一步步接近成功的通路,他的辉煌在世界数学史上都得到了验证。他不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是一个勤奋的天才,一个成功的英才。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生而知之者?没有。人所有的本领只能靠后天的学习取得。一般来说,在同等条件下,只有勤奋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不管什么人做什么事,也不管他有什么样的条件,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他都能专心致志,勤奋学习或劳作,定会有成功的一天。而那些自认聪明过人而不思进取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有所作为。

  因此,即使你是人们眼里的天才,毫无成就的人生也显得淡而无味,大才的头衔也并不适合你;相反一个靠勤奋而成就卓越的人,不是天才也胜似天才。谁是英才,不是凭个人的小聪明去衡量的,而是靠成就去衡量的。

  每一个人都有理由谢绝承担天才的重担,但没有理由拒绝勤奋的责任。世界的进步、成就的取得,并非只靠一张嘴就可以一蹴而就,也并非只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就可以事半功倍。如果你想走得更远,就应该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一路开拓。英才其实就是这样成就的。如果非要给英才下一个定义,那么,这个英才必然是个勤奋的人,并因他的勤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