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气”与“通气”

“文气”与“通气”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韩少功是文章大家,大在他的文章不仅接“地气”,而且通“血气”。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作家一气呵成,接通地气,打通元气,文脉畅通所致。梅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找能够凭借自己诗人的禀赋、文人的气质感受到“文气”的存在,并将此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公开教学中大胆地运用“文气”教学,这是梅老师的功底,也是他的魄力,更是他的教育探索与担当。他用实践告诉我们,文气是可以通过语言的品味鉴赏来把握的。

乔洪涛

韩少功是文章大家,大在他的文章不仅接“地气”,而且通“血气”。地气是文章之基,血气是文章之魂。地气是大地五谷,是山川河流故土羁旅;血气是作家命脉,是吞吐呼吸火焰才华。许多作家地气很足,血气贫乏,文章就会失之于呆;更多作家血气很足,地气薄乏,文章就会失之于浮。韩少功入世出世,山南水北,贯通地气和血气,实在是一实一虚,虚实相生,才成大家气象。气象气象,无气焉能成象?只有这两气相通,才能元气淋漓,字字筋道;只有两气融合,才能文脉浩荡,掷地有声。韩少功的雄文万千,但这一篇短章《我心归去》却是群山之耸峙的尖峰,自成一道迷人风景。

熟识梅洪建老师是读他的诗,一直觉得他是个天生的诗人。他有诗人的禀赋和气质。所以在读大学时,他就是诗人;做了教师,他成了学者。因此他面对大家文章,自有心得。他没有“硬碰硬”,挥斧硬斫,也没有油腔滑调,擦边绕行,而是独辟蹊径,以“气”统“气”,以“气”通“文”,找准了解读这篇美文的钥匙,也点上了这篇文章的穴位。一堂精彩阅读赏析课下来,不仅通透了文本,而且做到了“三气”融合,“三位一体”——作家的元气、文章的文气和读者的通气,交融渗透,合为一体;作家、文本、师生三个客体在45分钟内,进入——融合——升华,成为客体与意识高度统一的一个范例。

仔细揣摩品味,我以为梅洪建老师这堂课有三点“大不同”,可以成为此类课堂的参考和榜样。

《我心归去》正如孩子们所说,写的是“居法国之不易”和“思乡之深切”,作家开篇极力描绘了独居法国(故乡之外陌生之地),被异域文化和语言包围所带来的烦躁,进而思念故乡,并藉此深入挖掘了故乡的含义。他指出,故乡不仅仅是出生地,不仅仅是陪伴,而是一个让我们“付出血、泪和汗水”的地方,故乡不仅是美的,而且是“悲”的,没有悲,就没有切骨的故乡之痛之思。他写道:“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中含悲。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作家在这篇文章中,升华了我们普通意义上的故乡的内涵,给我们提供了故乡的另一种解读,这是这篇文章最大的贡献。

韩少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是教条地告知读者故乡是什么,故乡有哪些文化内涵,而是在文字的运用中拿捏了读者的心绪。用妙笔让自己的心气流动带动着甚至是逼迫式地带动着读者的心绪跟着他走。在跟他走的过程中,心甘情愿地做了他文字的俘虏,自然也就被作者带到了故乡的哲学高度。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作家一气呵成,接通地气,打通元气,文脉畅通所致。

梅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找能够凭借自己诗人的禀赋、文人的气质感受到“文气”的存在,并将此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关于文气,很多教师是有感受的,但是具体到把文气运用到教学中,这是少见的,因为很多人的感受是粗浅的,朦胧的,而不是清晰条理的。在公开教学中大胆地运用“文气”教学,这是梅老师的功底,也是他的魄力,更是他的教育探索与担当。他用实践告诉我们,文气是可以通过语言的品味鉴赏来把握的。梅老师和孩子们在交流过程中把文章分解为“焦躁”、“执拗”和“严肃”之气,梅老师正是引导同学们找到了解读这篇文章的最佳突破口,从而,以气通文,让孩子们的心绪也能感受到文章气息的流动。使文章在全新方式的解读下,由客观文字到情感把握再到哲学理解,新颖、别致且自然、深刻。

之前,很少有人这样解读一篇文章,在这节课之后,我们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解读、赏析的方法。这是梅老师这节课的最大价值。

梅老师曾经说过,教师最大价值的发挥不在于你自身的价值有多大,而在于你给学生搭建的舞台有多大,给学生创造的机会有几多。

这点我是颇为赞同的,因为学习终归是学生的事情。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更好地学才是教育的归旨。一个教师水平再高,如果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少,培养的学生学习能力少,那么他都不会是一个好教师。一个好的教师是用一根火柴点燃一堆火,而不是用自己的一堆火照亮每个孩子细小的角落。整堂课中,梅洪建老师娓娓道来,不仅以气通文,把文章的气脉打通,而是用自己接地气的理念,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点燃火花。

在梅老师的课堂上你几乎看不到任何灌输的成分,即使是讲解都几乎没有,都是在引导着学生去发现和探索。我们来看梅老师的几句话——

师:谢谢你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你的回答很讲究,不但说结果,还讲述了原因,希望接下来大家都能够如此回答问题。我想问一下,“焦急”和“急切”有什么区别?

这里是“导”,但不是课堂方向的导,而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导”。

师:什么样的气让它们一致呢?

这是“引”,是将课堂引向深处的引,是尊重学生思维方向的“引”。

生7:说是“执拗”之气更恰当些吧,执着里有点固执。

师:好,那我们就叫“执拗”之气吧。

这是对学生答案的尊重。可能很多老师在看实录时已经感受到,这个概括不一定准确,梅老师肯定也知道不一定准确,但是他认可孩子选择了“执拗”,因为这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

他所有的语言都是服务者姿态,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者姿态。

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些,是因为梅老师的教育理念。他没有把自己作为“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降低身姿,以一个“大读者”的身份,和众多的“小读者”一起,探讨着进入文本,这样,自然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亲近了和学生的关系,感情上始终处于一种协商语气,研讨中又处处体现师者对孩子的激扬赞美口气,可以说师生借助韩少功的《我心归乡》完成了有机的契合,心灵的交融,以至于亲密无间的地步,师生身份甚至混同,有学生开始表扬老师!这种情况下的课堂氛围是宽松的,是鼓励的,是积极的,是创造性的,课堂生成也自然就一波高于一波。

作为一个喜爱写作的人,我一直觉得语文老师的首要责任不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不是教给学生文本讲了什么内容的问题,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文字的把握感受文字魅力的过程。如果一个掌握了把握文字的方法,进而能够感受文字的流动并能进一步创作有意义的文字,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真正有了价值。我之所以愿意评这节课,是因为我感受到了这节课老师是在用自己接地气的姿态培养着学生感受文字的气质。

这样的语文课堂是稀少的。未来的日子,真心的祝愿语文教师能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

梅洪建老师最后的结尾是这样说的——“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解读,让我明白了悲、痛和怜的含义。也让我不由得想起我生活过的那个小小的村庄。那里有我的童年少年,虽然偏僻贫穷但却留下了我的劳动和足迹。韩少功说故乡因为留存了我们的经历,就‘成了我们自己’。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是可怕的,是真正的精神流浪儿。但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好好劳动好好拼搏,让这块土地真正地和你融为一体,哪怕有悲有痛,也会让我们爱怜。无论何时,让自己的灵魂都有安放的地方。今天,我们通过对文气的体味,了解了韩少功的语言特点,感受了韩少功浓浓的乡情,也让我们明白了与故乡融为一体时的痛与怜的美学真理。”这一段话看似平淡,但是梅老师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回归了文本,又一次脚踏实地,抓到了实处;二是谈到了自己的生命体验,拓宽了文本;三是提出了期望,给学生们充了气。

我们学习一篇文章的目的,岂不就是给学生充气吗?充热爱之气,充成熟之气,充积极向上之气,充创造感化之气?在两年前的一天,我和梅老师聊过文学应该给人什么的问题。他说,文学不要轻易地带着所谓社会责任的问题去传播太多的黑暗,因为黑暗的蔓延程度会强于阳光;如果我们的文学多洒播一点阳光,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多一点阳光。这对我的文学创作是有益的。梅老师说他自己中途放弃文学创作而致力于教育研究和探索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教育的问题更大,他想用自己的研究和探索制造一点阳光。所以,他反对课堂的归结点为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或者某人的怀才不遇,他想给人的永远是正能量。这也是我和他交往多年的感受,我总能从他身上获得正能量。

评价一堂课,恐怕不是它是否热闹或者平时所说的精彩,而在于它能在经过时间过滤或者临场过后的冷静中还能品味出多少价值。方法、姿态和目的,《我心归去》这节课可以留下太多需要学习和思考的东西。

我不太懂课,但从这节课里我知道梅老师懂韩少功。

专家简介

乔洪涛: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青年作协副主席,蒙阴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首届、七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首届“齐鲁文化之星”获得者。曾获天涯社区2007年“全国80后作家人气榜”提名,获“山东十大青年作家”、“鲁彦周文学奖”,首届“沂蒙文艺奖”等奖项。2001年起陆续在《中国作家》、《青年文学》、《文学港》、《山东文学》、《长城》、《作品》、《百花洲》、《散文》、《散文选刊》等文学期刊发表作品150万字,作品被转载和收录到多种选本。出版小说集《赛火车》,长篇小说《高考》《我们都是坏孩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