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隐性伤害事故的表现与预防

学校隐性伤害事故的表现与预防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睡眠不足”是这种隐性伤害的主要表现。隐性伤害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伤害后果是巨大而深不可测的,但它并不是不可预防的。预防隐形伤害事故更是“和谐教育”的集中体现,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一方面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育人环境。这些未成年人因生活环境特殊而受到隐性伤害的可能性要比一般学生大。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离不开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决不能忽视校园隐性伤害事故这一问题。

学校隐性伤害事故的表现与预防

董双全

由于学校安全工作庞杂、繁琐,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都把此项工作做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校园伤害事故还时有发生,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还有一类伤害事故虽经常发生,却未受到高度关注,这便是“学校隐性伤害事故”。在校园中,隐性伤害主要是指人为的对少年儿童的身体和精神所造成的伤害,也就是因为校园情境中由于教育方法、管理方式,措施的不完善或失当等引起的学生隐性人身伤害。这种伤害,由于不太明显且发生效应较为迟滞,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往往对少年儿童脆弱的心灵造成无法估量的消极影响,有的甚至用一生的时间都无法弥补。如果说常见人身伤害所造成的是“外伤”的话,那么隐性伤害所造成的就是更难治愈的“内伤”。

校园隐性伤害事故虽属“内伤”,但成因并不隐蔽,都是校园教育教学管理过程显而易见的不当教育方式或教育行为所造成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

体罚是一种以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学生某些问题行为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方式借助的是“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所需达到的目的是“制止和预防学生某些问题行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制止和预防不当行为”的作用,但他所牺牲的往往是学生的自尊,个性的发展,对于个别性格内向的学生还可能是终生的不幸。

二是教师的心理惩罚。

在学校里,心里惩罚往往以一种更隐匿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亦可称之为“心灵施暴”,比起“体罚”,对学生造成的伤害程度可谓“有过之而无不足”。“心灵施暴”的主要方式是“语言暴力”。从表面上看老师并未对学生进行罚站、罚跑等肉体处罚,看不到外表的伤痕,可实际上它对孩子成长所造成的危害与一顿野蛮的殴打性质是一样的。

三是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在校园生活中,不少教师出于好意,对学生的书包、日记及信件等进行监控,试图掌握学生的动态,以便及时把不良苗头扼杀在摇篮中。尽管如此,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在许多时候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反感。而当教师将掌握的信息有意或无意地透露出来,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沉重的压力

四是过重的学业压力带来隐性伤害。

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导致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课业负担过重,老师和父母施加过高的期望,自己对自身也施加较高的成就期待等等这些都容易产生隐性伤害。一些少年儿童因此产生学习焦虑、厌学情绪以及学校恐惧症。“睡眠不足”是这种隐性伤害的主要表现。调查显示中学生中近一半每日睡眠时间少于七小时,八成学生有睡眠障碍现象,近六成因睡眠不足而出现白天感到疲倦和精力不足现象。

隐性伤害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伤害后果是巨大而深不可测的,但它并不是不可预防的。预防隐形伤害事故更是“和谐教育”的集中体现,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

一是创造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

一方面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育人环境。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尊严,确立教师和学生平等参与教育活动的观念。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所形成的惟我独尊,要充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非教师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活力而非简单的片面的秩序,允许并正确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为教师“减压”。教师是当今社会压力最重的职业,职业道德要求至高无上,经济收入微不足道,评价制度“唯分数,升学率”论等等现象都压得教师身心疲惫,难免导致教育过程中出现情绪失调,缺少热情和耐心等不良教育行为。再一方面应为学生“减负”。学习和考试压力仍是当前未成年人心头的一大隐忧,减轻未成年人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使学校不至于成为“学习地狱”、“考试地狱”,唯一的办法就是推行真正的素质教育。

二是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在学校中,大多数教师是怀着一颗爱心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但不可以否认的是,确有一些素质较低的教师,仅凭个人好恶对待学生,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肆意处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使学生对其充满厌恶和恐惧。

三是关注特殊群体。

在学校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群体的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包括成绩落后的学生,调皮和淘气的学生,家庭条件差、父母下岗或离异的学生,“留守儿童”等等。这些未成年人因生活环境特殊而受到隐性伤害的可能性要比一般学生大。对于他们,我们必须从生活、心理、学习上多加关心和帮助,使他们觉得和其他同学是一样的、平等的,预防他们因隐性伤害而对社会和自己丧失希望,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离不开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决不能忽视校园隐性伤害事故这一问题。相信只要我们认识到位,应对科学,这一问题一定会得到很好解决。

作者:陕西省华阴市五方初中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