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归纳主义的累积渐进模式

归纳主义的累积渐进模式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渐进模式中,有两种方式导致科学的进步:一是某个理论在原来的范围内继续得到确证以后,其适用范围得到扩展。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勾勒了一幅累积式的科学发展固景。
归纳主义的累积渐进模式_自然辩证法概论

一、归纳主义的累积渐进模式

科学发展的累积渐进模式认为:科学的发展是许多绝对真命题的累积过程。观察次数愈多,观察范围愈广泛、愈深入,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来的理论就愈普遍、愈正确。这种模式最初由亚里士多德系统论述,经过赫歇尔和惠威尔的发展,后来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得到更加精致地阐发。

最早的累积发展模式是亚里士多德阐述的归纳—演绎模式。这种模式认为:科学假说从经验事实中归纳得来,然后借助于演绎法推出预见,预见经受新的经验的检验。预见与新的经验如果不符合,则对假说进行修改;如果符合,则假说被证实。这个模式的特点是强调归纳在提出原理中的作用以及演绎在解释和预见观察结果中的作用。

近代科学哲学三大鼻祖之一的英国科学哲学家约翰·赫歇尔的归纳—假说模式比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模式更加注重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提出。他认为归纳和假说是发现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的两条最基本的途径。科学理论的发现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把复杂现象分解为有关方面;二是通过归纳和假说寻找有关方面之间的联系,形成自然定律;三是再次通过归纳和假说把有关的自然定律组合成为科学理论。这个模式所说的假说实际上就是猜想。

同为英国科学哲学家的惠威尔的支流—江河模式把科学的发展看做是支流汇入江河的过程,认为科学是通过把以前的成果逐步归并到某个内涵更加广泛的新理论之中而进步的。比如,牛顿理论就是由开普勒定律、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潮汐运动规律等汇合而成。惠威尔提出,事实和观念的结合导致科学的进步。事实就是为新的定律和理论提供原料的知识,包括经验事实与被合并进新理论中的定律。观念就是把事实绑在一起的原理。这个模式认为,科学的发展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是把事实分解为基本事实,同时阐明和澄清有关观念;第二通过归纳把事实综合成为定律和理论,不过,这里的归纳不是归纳逻辑,而是用新的观点,通过试探,对事实作冒险的概括;第三是从理论演绎出相同的事实(解释)和不同的事实(预言)。

逻辑实证主义把实证主义观点与数学逻辑分析方法结合,形成了关于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观点。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第一,科学理论是从少数几个基本概念与基本假设出发,用数学演绎与逻辑推理推演出的一系列命题。所以理论家的方法是,应用那些作为基础的普遍假设或者“原理”,从而导出结论,建立逻辑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二,科学理论中的命题只有通过经验证实,证明它们同我们的各个单独的经验相符合才能成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成立,其根据就在于它同大量的单个观察关联着,“而理论的真理性也正在此”。第三,科学理论是通过新的经验事实的证实而不断地朝前发展的。

知识链接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1929年,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学派:科学的世界观》的发表,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

逻辑实证主义以维也纳学派为首,一般还包括德国哲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波兰的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

逻辑实证主义主要特征是:把数理逻辑的方法与传统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一种所谓“新哲学”;提出拒斥“形而上学”,即拒斥研究思维与存在关系、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等问题的传统哲学,认为这些问题是超经验的,是人的认识能力所无法解决的;提出有意义的命题只有两类,一类是经验科学的命题,它们是对事实有所断定,其真假可以由感觉经验来证实;另一类是形式科学的命题,它们是对事实无所断定的分析命题,其真假由定义和逻辑形式来决定;认为“哲学的唯一任务就是逻辑分析”,也就是对语言系统作句法分析。

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可证实性是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只有可证实真假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的命题,不能证实真假的命题就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命题。形而上学的命题,由于其不可证实,所以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证实并不是无条件的,不是立即就能够实现的,而是指它在理论上存在着证实的可能性。证实也不可能是完全的,只能部分地实现。因为对全称命题的完全证实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有限的事实部分地加以确证,或者说,只能证实命题在多大概率上为真。

逻辑实证主义者像传统归纳主义一样很重视归纳在科学中的作用,但对归纳的作用有新的理解。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之后,科学研究的对象离经验越来越远,科学理论的提出越来越依靠创造性思维。逻辑实证主义者承认理论不是从经验事实归纳出来的,而是为了说明经验事实被发明出来的,这是他们与传统归纳主义的差别,但是他们仍然强调经验的作用,因为理论能否被科学界接受要依赖于观察经验证实,因而归纳不是发现的逻辑,而是证明的逻辑。他们也承认全称的科学命题不能被有限次的经验事实完全证实,但他们认为被经验检验可以提高其确证程度。

如果理论得到经验事实的高度确证,就可以得到人们的承认。得到证实的理论不再会被否证,得到人们承认的理论也不再会被抛弃,这是逻辑实证主义者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他们的科学发展观属于归纳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们认为,在一个科学理论得到证实之后,进一步的发展就是将它推广到更大的范围,或是被归化到一个更全面、适用范围更大的理论之中。这后一种形式的归化,被比喻为中国的魔箱。魔术师的箱子,是大箱子中套小箱子,小箱子套更小的箱子,层层相套,每一层箱子都没有被抛弃,都保存在比它更大的箱子之中。中国套箱的比喻,与惠威尔把科学比喻为支流汇入大河,其实质是一样的。

在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渐进模式中,有两种方式导致科学的进步:一是某个理论在原来的范围内继续得到确证以后,其适用范围得到扩展。二是若干个得到确证的理论,被新的理论包容。这两种情况的归化展示的科学累积发展图景是:归纳使科学理论得到论证和确证,得到高度确证的理论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很难被否证。因此科学成就不断得到增加,科学知识累积式地向前发展。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勾勒了一幅累积式的科学发展固景。他们按照归纳主义观点来说明科学知识增长的特征,认为科学知识来自对经验事实的归纳,科学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科学发展是一个渐进积累的直线发展过程。“科学的发展成了一点一滴的进步,各种货色一件一件地或者一批一批地添加到那个不断加大的科学技术知识的货堆上。”[1]逻辑实证主义虽然从一个侧面看到了科学不断进步的总趋势,但却狭隘地只看到了科学发展过程中量上的递进和累积,忽视了科学中的革命,没有看到科学中的质变和飞跃。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逻辑实证主义没有将对科学理论结构的分析置于历史和现实的科学活动之中,而仅仅局限在静态的认识层面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受到了许多科学哲学家的批判,之后新的科学发展模式又被提出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