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团体促进法

团体促进法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团体促进法教学策略的实施主要是教师选取一个特定的论题,并让学生分组,使各组学生自由从此主题中找出一个子论题,并展开研究。所以,学生团体促进法重视和专家的讨论,知识来源亦包括和其他班级、其他学校、博物馆、实验室等机构的互动研究。团体促进法这一教学策略经过多年发展,日益成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价值。

团体促进法(FCL)教学策略的实施主要是教师选取一个特定的论题,并让学生分组(约5组,也可根据学生实际人数酌情分组,一般来讲小组以4~6人为宜),使各组学生自由从此主题中找出一个子论题,并展开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各自研究,如查阅书籍、网上咨询,或请教专家之后,再聚在一起,以相互教学法、拼图法、测验法等方式,将各自所学知识传达给其他各组同学,最终达成全班同学均能对此特定主题有深入的了解。[1]不难看出,FCL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由设计,重视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监控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FCL教学策略可以分为3个主要活动,其具体流程如下。

研究主要包括以下4个活动。

1.相互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RT)和研究讨论(Research Seminars,RS)

相互教学(RT)可以帮助年纪较小的学生监控其阅读理解能力,具体的实施方法包括由教师、父母、年长学生或同学引导,约6人一组,使学生轮流领导同组其他成员,根据挑选的学习材料进行提问题、摘要、澄清疑虑和预测下文的活动。经过此4个活动可了解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相互教学(RT)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潜能,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及自我监控的能力。不过,对于较年长的学生(如6年级或7年级)而言,相互教学(RT)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可以用研究讨论(RS)的方式来代替。研究讨论(RS)的结果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类推、深层了解、解释正反面的争论、证据资料的讨论、预测情境等较具深层思考意义的活动。

2.引导写作(Guided Writing)

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厘清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概念,并展示成果和将此研究发现教给其他同学。在展示研究成果给全班学生之前,可经过教师或年长学生的引导和小组成员的互相讨论,学生可以不断修正内容和方式,提高自己的表达和综合能力。

3.与专家讨论(Consulation with Experts)

为了扩大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具有高层次的思考能力,避免错误的概念,仅仅由学生自己引导发现和研究是不够的,必须加入专家的协助。所以,学生团体促进法(FCL)重视和专家的讨论,知识来源亦包括和其他班级、其他学校、博物馆、实验室等机构的互动研究。专家讨论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面对面的讨论(Face to Face Consulation)

有时学校老师并不专长于某一领域,可邀请此方面的专家来和教师一起选择学生的研究主题和提供资料,并集合全班进行教学(benchmark lesson)。学校教师亦可经过专家的示范和讲解,了解此专门领域,并有能力引导整个活动的进行。因此,在FCL的课程中,教师也在不断进步。benchmark lesson的进行,起初是教导学生研究主题和一些原则,接着引导学生发展出较高层次的抽象概念,最后使学生归纳出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需要再研究的,并为以后的研究设定目标。此外,benchmark lesson亦可显示出专家和教师的思考方式供学生模仿和学习,如对信息的处理、主题的选定等。

(2)网上讨论(On-Line Consulation)

在学生的发现过程中,学生易发展出错误的观念,尤其在生物学科方面。此时教师须了解何时易产生错误观念和修正此错误观念的方法。

学生亦可通过电子邮件请教其他专家。这个方法可使学习扩展至学校之外,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在FCL课程中,所有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共同的学习者,教师和研究者,彼此要倾听并互相尊重。

此外,与专家讨论时,不只可给予学生所需的知识,专家更可借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质疑、推论等,使其探讨更深入的知识层面,并增加对学习理解的监控能力。

4.学生教导学生(Children Teaching Children)

此阶段的前提是学生的专门知识是可被依赖的。具体实施方式有两种:一是同伴教学(peer teaching);二是跨年龄教学(cross-age teaching)。其优点是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领域,更可以使学生勇于负责,了解学习的目的和合作的重要性,并可给予练习说出所学的机会。在跨年龄教学(cross-age teaching)中,运用方式可以是面对面或电脑连线的讨论,亦可使年长的学生引导年幼的学生做相互教学和拼图(Jigsaw)。目前常用的方式,是使5~7年级的学生带领1~3年级的学生学习,指导的项目包括阅读、讨论、使用电脑、设定目标等。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年长学生自尊心的发展,对年幼的学生可给予个别的注意,创造分享的机会,同时也可减轻教师的负担。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后,必须经由一些设计活动,将研究发现分享给全班同学,接着才能做其他后续活动。这些设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拼图(Jigsaw)

实施FCL教学策略时,学生分组进行研究,经过6~8周的研究后,再聚在一起分享研究结果时,予以重新编组,每组均各包含原研究小组中的一员,每人再发表其研究结果,使所有同学均了解各研究子论题,综合各小组的研究子论题,所有学生就可对整个研究主题有深入了解。

2.互相讨论(Crosstalk)

在各小组进行研究时,定期聚会,报告目前的进度和结果,并由其他组的成员予以询问,若有问题,则须在下次聚会时予以修正,这就是互相讨论的过程。互相讨论可以在小组内部,也可以在小组间进行,因为就算同一小组,由于每个人负责不同的领域,所以,互相讨论以修正缺失或补足不足的地方也是必要的。

3.专长(Majoring)

学生可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去研究(但必须在教师设定的主题范围内),FCL教学策略重视个人发展其专长和专门知识。学生可以经由Jigsaw和Crosstalk两种活动将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所有同学分享。

FCL教学策略强调思考的重要性,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并了解学生对整个研究主题的理解程度:一是在每个研究结束后进行测验,以确定学生是否对该主题有深入了解。测验题目可由教师确定,也可由学生自己确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对所要教给他人的研究成果会更严肃地对待;二是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将所讨论的子论题和主题都涵盖进去。完成此阶段,接着便可结束整个活动。

团体促进法(FCL)这一教学策略经过多年发展,日益成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价值。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FCL教学中,经过相互教学和拼图等合作式的学习,可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专家,所以,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样。而且学生须将其研究发现分享给全班同学,使学生在互动中得到共同提高,并可养成学生负责任的态度。

(二)教师可运用学生的专门知识在FCL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提供知识的唯一来源。经过同伴和跨年龄的教学(peer and cross-age teaching),FCL教学策略可提供学生领导其他同学学习的机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学生的专门知识,使学习领域扩大。

在FCL教学策略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并非固定而单一的。教师可能对某一专门知识不了解,须请教其他专家,此时教师可示范获取知识的方法。此外,学生也可自由地选择喜欢的领域而成为专家。所以,在FCL教学策略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扮演着多元的角色。

在FCL教学策略中的每个小组成员都肩负着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每个人既是表演者,也是听众。由于听众可要求表演者对观念予以澄清,进行高层次的理解和合理的解释,所以,表演者需要知道如何将专门知识传达给听众,通过此过程,表演者也可修正、补足自己存在的偏差或不足的观念。

此外,在FCL教学策略中的每个小组成员,不论在整个班级的讨论或是小组的研究当中,都必须做深层的、不断的、复杂的思考。可见FCL教学策略非常强调让小组成员不断地进行思考,着重思考的过程。

不过,FCL教学策略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以完善。

第一,受限于基本知识。寻求校外资源,请教校外专家,使学习扩展于学校之外等FCL教学策略的重要特点,可能会因学校人事改变、行政措施的不同,或受限于教师、学生的基本知识,而无法完全做到。

第二,教师的能力不一定能适应。在引导发现学习的FCL教学策略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发现”的能力,同时又要适时予以引导,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训练。否则将影响这一教学策略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教师有不懂的地方,须请教其他专家,这对许多教师而言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第三,教师不容易呈现批判思考的示范。在理想的FCL教学中,学生应该可以看见教师是如何学习、发现、做研究,如何阅读、写作和以电脑为学习工具的,以上这些都可成为学生的模范,而这种引导学习的活动,并非每个教师都可达到。

此外,学生也可能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由于FCL教学策略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学习、研究及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讨论,因而,学生在自我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观念,尤其在自然科学,比如生物、化学等方面,此时,教师应该如何、何时了解学生产生的错误观念、如何修正此错误观念等,这些问题尚须认真思考。

团体促进法的最大特点在于非常重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小组成员间互帮互助,从而达成共同进步的目的。下面以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2]的具体教学设计为例,来对团体促进法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科目: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

主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六一”节快到了,小熊商店就要开张了。(多媒体出示小熊商店,同时发出鞭炮声)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小熊商店去玩,好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借助于电教媒体,利用人见人爱的小熊和儿童喜闻乐见的商店开张创设情境,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良好愉悦的学习心情,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自主实践,探索新知

1.在问题情境中,感知相同加数。

(1)师:(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小熊拿出了6只书包,想放进几个柜台里,犹豫了,该怎么放呢?

师:请你与你的同桌分工合作,用6个纽扣代表6只书包,往长方形格子里摆,一人摆,一人写相关的加法算式,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摆法多,哪个小组列出的加法算式多。

(2)学生分工合作,动手实践。

(3)汇报合作情况,把加法算式分类。

①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算式。

1+5=6,2+4=6,3+3=6,1+2+3=6,2+2+2=6,1+1+1+1+1+1=6,…

②让学生根据加数特点分类,多媒体显示。

3+3=6 1+2+3=6

2+2+2=6 2+4=6

1+1+1+1+1+1=6 1+5=6

师提问:为什么这样分成两组呢?(左边一组加数都相同,右边一组加数不相同)

生:(说出相同的加数都是哪些)

2.举例设疑,感知概括几个几。

(1)师:同学们这么快就认识了相同加数,谁还能说出这样的算式呢?

(学生举例,师适时鼓励)

师提问:谁能说出一个更长的相同加数的算式呢?

一学生说出“10个8相加”的算式。

(2)设疑:老师没听清,谁能重复一遍给老师听?

由于比较长,估计学生说不出,让学生再说一遍,要求学生认真听,想办法记住,并重复。

师:你是怎么记住的?

生:我是数的,他一共报了10个8相加。

师:这是个好办法!我们也来试一试。

师:(报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

生重复,说出自己记的方法。(几个几相加)

(3)多媒体显示:小熊知道大家认识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想考考大家。写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看谁先写出来。小熊出题(放音乐)。

①2个2相加。

②8个2相加。

③30个2相加。

到音乐停,前2题轻松完成,可第3题没一个同学写好。

学生在自由的活动和紧张的竞赛活动中,引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现实情境之间的矛盾,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动力。

3.在困惑中创造,认识乘法意义。

(1)遇困惑,谈感受。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1:时间太短了。

生2:算式太长了。

生3:能不能想个办法,不要写这么长呀?

(2)激发再创造,认识乘法。

①学生尝试创造用简单的形式来表示30个2相加。

②生汇报,师板书。(先在视频投影仪上展示)

A.学生创造发明的形式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再创造。(如2+2+…;2+2等等;2+2很多;等等)

B.让学生再创造。(如2+…30;2 ?30等就会出现了)

进行点评:2?30最简洁,2表示相同加数,30表示个数,很好,那中间的点可否用其他形式来表示。再让说一说,如2 30,2*30等。

学生从困惑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索状态中,让“创造”出新的算法成为学生的主体需要。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创新者。

③拨乱反正,认识乘法。

师:小朋友们想知道科学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A.媒体显示文字并配音:三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了乘法……

B.介绍乘法的写和读及各部分名称。

30个2相加,可以写成:2×30或30×2。

2×30读作:2乘以30

30×2读作:30乘以2

小结:现在我们学会了一种新本领,求几个几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3)认识乘法意义。

A.师:大家看到2×30,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表示30个2相加)

B.学生把2个2相加和8个2相加也用乘法表示,并说出各自表示的意义。

C.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体会哪种写法简便。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改写乘法算式。

(1)8+8+8+8+8=40

(2)5+5+6=16

(3)7+7+7+7=28

师提问:为什么第2题不能改成乘法算式。

2.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思维。

(出示药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药盒10片×2板,让学生看算式猜测里面的药怎么放。

药片规格2×5,让学生说说药片怎么排列。

3.小熊请大家看电影,请你帮助算一算,能坐多少人?

(出示电影场地座位图,每排6张椅子,一共5排)

学生先列出加法算式,再列乘法算式。

4.开放性问题。

媒体显示:小熊请你帮帮忙,顾客要买20盒饼干,要小熊捆成几捆,并且要求每捆一样多,这该怎么办?

分发给生20个长方形硬纸片,让生动手试一试。

说出有几种分法,并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把巩固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变式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练习让学生动脑思考,训练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让知识技能与发展性目标落到实处。

(四)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最令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忆,不仅反馈本课的学习情况,总结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建构,同时也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现知情共融。

此案例中,每一个学习小组都承担着一定的任务,分工合作,构建一种主动的、探索的、积极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得以体现。团体促进的教学策略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发现式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1] 姚国,黄征文.合作学习的新进展——FCL教学方案述评.山东教育科研,1998(6):1.

[2] 案例选编自:http://new.060s.com/article/2011/05/24/343765.3.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