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是如何践行练达思想的

孔子是如何践行练达思想的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是以积极有为的入世精神为人所称道的,与出世的态度完全不同。石门司门者曾评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比如孔子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大同社会不会到来,但他还是百折不回地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学说。孔子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种自觉的活动,而不是任何人的命令。孔子对老子的渊博学识非常敬佩,但对他明哲保身、消极遁世的人生观持反对态度。练达者的最高体现大概就是孔子了。

儒家的入世精神可见诸儒者的实践、言语。就孔子而言,一直以来,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万世尊者,温和慈善,循循善诱。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孔子的其他方面,孔子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也有自己的坚持和偏见,有时甚至也会耍耍脾气。但是总体来说,他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练达之路。

孔子是以积极有为的入世精神为人所称道的,与出世的态度完全不同。石门司门者曾评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比如孔子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大同社会不会到来,但他还是百折不回地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学说。孔子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种自觉的活动,而不是任何人的命令。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即周天子没落,诸侯昌盛,诸侯不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这是不合规矩的,孔子称之为“无道”之世。面对如此混乱的社会局势,有些人为了“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做了“无道则隐”的避世贤者,如伯夷、叔齐、老子等。孔子对这些乱世中的隐者尽管抱有深深的同情,称他们为“贤者”,但并不赞成这种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他认为社会一团污秽的时候,其实正是锻炼自己的绝妙机会。据《史记》记载:孔子与南宫敬叔赴周考察礼乐,顺路去向老子请教。老子对他说:“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从政);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隐居)。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并劝告道:“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孔子对老子的渊博学识非常敬佩,但对他明哲保身、消极遁世的人生观持反对态度。纵观孔子一生的所作所为,时时处处都呈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即使在“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累累若丧家之狗”时,他也没有动摇他的救世之志。

练达者的最高体现大概就是孔子了。曾经有人问他:“周文王去世,天下将斯文尽丧,天下将陷入混乱,你怎么办?”孔子回答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并与弟子“讲诵弦歌不绝”。意思是说,文王死了不代表真理斯文都死了,即便没有,我活着还可以授习天下正道。而且还和弟子们讲诵弦歌,一直淡定从容,这就是练达的至高境界,而从这份镇定与从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坚定的救世信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