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初探

构建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初探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 要] 体验式学习方式符合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的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方式的创新,所以构建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由课程体系、辅助体系和支持体系组成。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的辅助体系包括体验实训、咨询辅导和网络平台等,从不同方面为学生生涯发展服务。

宋丽贞

[摘 要] 体验式学习方式符合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的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方式的创新,所以构建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由课程体系、辅助体系和支持体系组成。高校通过研究该系统的构建,结合大学生实际,给予学生具体的、实践性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方向、有目标地生活、学习,这对于学生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

一、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和特点

(一)体验式学习的内涵

所谓体验式学习,其主要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自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仿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通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与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1]。也就是说,体验式学习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综合,使知识、技能有所提升。

(二)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体验式学习具有亲历性、自主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

1.亲历性。这是体验式学习的本质特征。亲历包括实践层面的亲历和心理层面的亲历。实践层面的亲历,是指主体通过实际行动亲身经历某件事,如角色体验、劳动体验、体验探究等;心理层面的亲历,是指主体在心理上以虚拟的方式去感受某件事,包括对别人的移情性理解和对自身的回顾与反思。[2]

2.自主性。这是体验式学习的关键,学习者只有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和反思,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作者简介:宋丽贞,女,东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教授。

3.个体差异性。体验式学习重视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构建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的价值

(一)符合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的特性

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具有实践性、独特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生涯规划的必要知识,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加对外部环境的探索,从而作出科学准确的定位,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发展的能力。体验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和感悟,学生通过心理上的体验和实践上的亲历,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所以体验式学习符合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的特性。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者只有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和反思,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激发自身的生涯规划意识,学习者只有在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索之后,才会反思自身的现实,增进生涯规划的能力。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体验需要学生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主动积极地去感受生活,体验生命及其价值。每个学生都能以不同的方式体验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以体验式学习会更多地触及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3]

(三)有利于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方式的创新。

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与传统的生涯发展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主体和教育方法上有着根本的区别,是对传统的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的创新性改革。传统的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的教育目标以知识的传递为中心,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则以生涯发展技能的提升为中心;传统的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的教育主体是教师,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则倡导师生的双主体地位;传统的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的教育方法是注入式的“传递——接受”模式,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的教育方法是从做中学,从体验中感悟。

三、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的构建

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包括课程体系、辅助体系、支持体系三大内容,其中,课程是主体,体验实训、咨询辅导、网络平台是辅助,师资、自助体系为支持体系。

(一)课程体系

构建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首先要构建起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体系。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八大主题:

主题一:生涯启蒙(2学时)。

内容:引导大学新生了解生涯是以生命存在为前提的,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学会感恩;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明确的生涯目标;弘扬爱国主义,倡导时代精神。

主题二:大学适应(4学时)。

内容:帮助大学新生认识大学的社会功能,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和资源,主动参与、适应大学生活,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主题三:生涯规划(4学时)。

内容:引导大学新生接触生涯和生涯规划的概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生涯发展教育的意义、认识生涯发展阶段、了解生涯发展理论,自觉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

主题四:自我探索(6学时)。

内容:指导大学新生认识到自我探索与生涯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主动开展自我探索,对自我的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等进行全面了解,以更好地开展生涯规划。

主题五:专业认识(4学时)。

内容:通过专业介绍使学生了解各专业的发展概况,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前景、专业学习领域所需要的条件与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专业和职业的关系,科学地进行职业定位。

主题六:生涯管理(4学时)。

内容:引导大学新生进行生涯管理,掌握正确的决策方法,尝试进行生涯决策和生涯行动,了解生涯评估与调整的内容。

主题七:素养训练(4学时)。

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沟通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生的自信培养与潜能开发;训练学生的领导力与创新力,增强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主题八:生涯体验(2学时)。

内容:通过开展生命体验、亲情体验、人际交往体验、志愿活动体验、学生社团体验、文化体验、社会实践体验、实习实训体验、拓展训练体验等真实的生涯体验活动,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

本课程在教学实施上,教学方法合理,手段多样,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方面,本课程采用“体验式”的小组授课方式,课堂上综合运用讲授法、视频教学法、讨论法、模拟演练法、实践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团队活动、小组讨论、人物专访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引导学生主动规划大学学习、生活,规划人生、规划未来;另一方面,以专家带教、社会实践、专题训练等形式,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给予学生具体的、实践性的辅导与服务,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参与、自我提升。

(二)辅助体系

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的辅助体系包括体验实训、咨询辅导和网络平台等,从不同方面为学生生涯发展服务。

1.体验实训辅助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就业实践体验”、“志愿者体验”、“跨文化体验”等体验实训项目,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生涯发展能力。

就业实践体验指学生在企业进行相关实习后获得体验,体验的主体是学生,内容是与企业实际工作相联系的所有实习。通过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企业文化和价值观;通过亲身参与、认真观察和了解,体验并分析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实习企业一般是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选择、应聘的,实训一般是学校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的基地进行实践操作训练,或者组织与专业相关的实际操作活动。

志愿者体验是指学生参加大型会议、赛事所组织的志愿者活动,获得体验,比如世博志愿者活动、世游赛志愿者活动、上海网球大师杯志愿者活动、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在贡献社会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技能。2010年世博会举办期间,东华大学与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人才交流中心、上汽集团等单位合作,争取到大量世博会实习机会。三百多名在校学生在世博会主题馆、上汽通用馆、荷兰馆等二十多个国家馆和企业馆从事世博服务工作。学生们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在世博服务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并获得了服务场馆工作人员和世博局的肯定,在日后的求职中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跨文化体验是一种通过亲身体验习得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方式。当今,全球化趋势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教育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做一个具有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国际人”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的追求之一。然而,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和其他一些心理因素,导致交际失误甚至冲突事件的频繁出现,因此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的跨文化体验活动包括留学、联合培养、异国访学、交换生项目、海外实习、海外志愿者项目、跨文化交流活动、跨国企业实习、国外学者讲座、访谈国外人士或组织等多种方式。

2.咨询辅导辅助体系。

咨询服务是为有生涯发展困惑的学生提供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用心与同学一起体验、分享寻找生涯目标的快乐,用知识与经验为同学解答求职路上的困惑。学校应建立起校、院两级个体咨询服务机制,每周设立固定咨询点,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涯发展、求职就业和自主创业中的各种疑问,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生涯指导服务。

咨询服务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服务。个体咨询借鉴心理咨询的原理和技术,采取一对一咨询面谈的形式,帮助有困惑的学生解决生涯发展和求职就业中的生涯困惑,解决其在发展规划、职业选择、职业决策、职业测评、就业心理、求职技巧、职业适应、自我认识、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团体辅导主要以工作坊的形式,通过小团队的训练和成员间的沟通,促进他们的共同成长,其内容主要有“自我认知工作坊”、“团队合作工作坊”、“简历制作工作坊”、“面试工作坊”、“职业测评工作坊”等团体辅导活动。

3.网络平台辅助体系。

在建立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学校还可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生涯实训系统等网络平台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如吉讯大学生职业测评与生涯规划系统,通过在线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探索。许多大学生不知道适合做什么工作,不清楚自己的特点,有时思考的多却做得少,导致大学阶段茫然度过。吉讯大学生职业测评与生涯规划系统致力于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包括自我了解、职业探索以及决策、行动三大模块。辅导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此系统进行测评,开展生涯规划。

而生涯实训系统,通过人机交互,以64个微格实训单元,切实构建系统、科学的就业与创业能力训练系统,为高校订制个性化的网上实训基地。“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则集成了职业测评、职业导航、课程学习与评价、答疑咨询四大功能模块,为大学生全程职前教育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与相应的专业服务。

(三)支持体系

1.建设专业化的生涯发展教育团队。

学校要建立起一支以专任教师为核心、学院专项老师为主力、企业和社会人士为补充的多层次、专业化的教师梯队。目前,东华大学有就业专职教师11人、院系专职教师24人、兼职教师八十余人;学校先后组织55人次参加上海市职业咨询师培训,五十余人次参加教育部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KAB创业教育教师资格培训等;目前拥有“上海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协作组”成员两名、教育部聘任的全国创业计划竞赛评委一名、上海市创业导师两名、创业咨询师16名、上海市中级职业咨询师35人、全球职业规划师11人、全球生涯教练七人,特聘创业导师、生涯导师近四十人;同时,还建立了以100家知名企业为主的就业指导委员会,为学生的生涯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许多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生涯发展教育中来,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如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王依民教授,从2008年起就担任了2008级本科生辅导员,而今2011级八个新生班级都由博导担任班主任,他们有的是资深教授、博导,有的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青年海归教授,甚至包括学院院长。他们在对学生的生涯发展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构筑学生生涯体验的自助支持体系。

学校应构筑以学生社团为主的学生生涯体验的自助支持体系。如东华大学注重学生助管团队和学生社团的建设,实现了就业工作的自助服务。由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指导的东华大学学生生涯发展联合会,包括东华大学本科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东华大学研究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和东华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协会三个分协会组织,是以生涯发展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活动主题的学生社团。它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涯发展和创新创业的活动中实现朋辈互助;同时在全校学生范围内完善学生就业信息传递三级网络,通过这种形式,保证重要的就业活动和信息可以传达到每个班级,有效促进就业信息在学生层面的沟通和传达。

四、体验式大学新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薄弱部分

(一)师资队伍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生涯教育与辅导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需要指导教师有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才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人际沟通、人才测评、商务礼仪、创业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在这些领域里的实践经验和就业指导技能,而高校的指导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二)师资队伍缺少稳定性

在许多高校,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教师分为两个层级:一是校级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人员,二是学院一级的就业指导教师。前者人数较少,后者一般由学生辅导员群体构成。无论是就业中心的指导老师,还是学院的学生辅导员,基本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不足,这也成为制约高校生涯教育与辅导工作的重要因素。

(三)网络辅助系统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不足

虽然学校引入吉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生涯实训系统等网络平台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但是由于平台的互动性不强,对学生缺少吸引力,从而影响了其有效性,所以辅助效果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沈玲娣,陶礼光.体验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综述.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DB/OL].http://www.wxphp.com/wxd_7e2ga3axvm8ojis8frc1_1.html.

[2]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6):131.

[3]廖志丹.“体验式教学”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探索[J].思想工作探索.2009(4):59.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Freshmen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System:Based on Experiential Learning

Song Lizhen

[Abstract]Experiential learning is an effective learning style in Freshmen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It helps students develop their automic learning ability and encourages innovation in Freshmen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Therefore,the adoption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strategy in Freshmen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System is necessary and reasonable.Experiential Freshmen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System consists of curriculum,auxiliary systems and supporting system.An in-depth study of the system will enable us to give students concrete and practical guidance,help students live a fulfilling college life,which will also bring lots of benefits to students'overall life planning.

[Key words]experiential learning;freshmen;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system

基于国魂、关魂、校魂“三魂合一”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1]

王 杨

[摘 要] 本文在简要分析目前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神圣的国门、为了高雅的校园、为了生涯的发展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上海海关学院基于国魂、关魂、校魂“三魂合一”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并从以校情谋特色、用创新来推动、与教学相结合、以行业为后盾、视项目作载体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 “三魂合一”;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上海海关学院作为一所专门培养海关和外经贸事业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使毕业生胸怀国家、心系发展、守卫开放,是学院的根本使命和不懈追求。为此,学院始终把培养毕业生忠诚的国家意识、坚定的职业信念、开放的胸襟视野和博学的学习理念作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上海海关学院基于国魂、关魂、校魂“三魂合一”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就如何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阐述了笔者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提出国魂、关魂、校魂“三魂合一”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背景

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抓手,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是维护校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保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把育人作为高等教育之本,把德育放在高等教育首位,高度重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系列大学生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明确要求在毕业生工作中要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实践中,各高校结合国情、校情和生情,加强和改进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简介:王杨,男,上海海关学院学生处讲师。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高等教育有了新的发展,面对用人单位的新需求和大学生群体的新特征,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出现了一些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其突出表现在:面对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如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化等,各高校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认识”不够,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如内涵建设、学分制等,各高校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不够,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待进一步增强;面对用人单位的新需求,如在毕业生招录过程中,将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置于突出的重要位置,各高校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培育”不够,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面对大学生群体的新特征,尤其是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新特点,如:就业压力大,思想复杂,管理相对松散等,各高校对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不够,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那么,如何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发挥育人职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些问题亟待我们思考和解决。

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也是一门科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上海海关学院国魂、关魂、校魂“三魂合一”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提出和重申的一系列紧扣时代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观点、新思想、新论述为指导;同时,以教育和德育理论的创新如主体性教育理论、生活德育等理论为借鉴,进一步丰富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样式,进一步提升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基于国魂、关魂、校魂“三魂合一”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在确立以熔铸国魂、关魂、校魂“三魂”于一体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思路的基础上,上海海关学院展开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一)为了国家的利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学院以“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培育核心价值,勇担国家使命,探索建构特色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海关是守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作为一所海关院校,如何确保毕业生始终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忠诚报国,是学院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永恒主题,为此,学院始终重视以“忠诚公正、兴关强国”为内涵的“海关精神”教育,把党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依靠海关办学院和办好学院为海关结合起来。在办学过程中,学院要求学生继承和发扬海关人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忠诚的职业意识、严谨的纪律作风和精湛的工作技能,活跃在海关和外经贸战线、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忠诚国门卫士,成为国家利益、国门正义和改革开放的守护者。近年来,学院结合时代特征和毕业生特点,先后开展了“弘扬海关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海关做贡献”、“我爱我的祖国”、“感动海关——我身边的小故事”、“青春梦·关院梦·中国梦”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进了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了热烈、温馨、文明、有序的良好氛围,帮助毕业生安全、顺利、愉快地告别母校,走向社会,引导他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

在活动中,学院尤其注重提升毕业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以及自强自律能力的培养。学院积极倡导志愿者精神,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近年来,在上海各类重大国际活动中,都能见到我院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在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世博志愿者服务活动,获得了多项荣誉。同时,学院积极走出上海,赴贫困地区服务,其中“弘道学社”赴云南昭通市大山包乡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党建网、东方网等多家重要主流媒体都作了相关报道。在结对扶贫、征兵、无偿献血等方面,学院学生因表现出色,得到了相关上级部门的表彰。

(二)为了神圣的国门——准军事化管理

为了神圣的国门,学院以准军事化管理养成教育为平台,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确保文明清新之风,探索、建构富有特色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国门卫士肩负国家使命,代表着国家形象,为了树立威严、公正、廉洁、清新的形象,海关系统全面实施了准军事化管理。作为一所海关高校,学院同样以准军事化建设为抓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按照准军事化要求培养“政治强、业务精、管理严、作风硬、廉政好、效率高”的国门卫士。为此,学院在毕业生中认真贯彻执行《海关内务管理条例》,在一日生活、军训、队列会操、行为礼仪等方面实行严格的制度,确保“内务卫生有序化、队列动作整齐化、服装穿着标准化、一日生活制度化”。同时,随着准军事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学院强调在“树形象”的基础上,着力实现“两个转变”,即:从外延建设向内涵建设转变,从外树形象向内强素质转变,以准军事化推进学院办学和日常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近年来,学院坚持把准军事化建设作为我院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色,印发了《上海海关学院党委关于深化准军事化内涵建设的指导意见》,坚持从细节抓起,在广大毕业生中开展了准军事化管理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督促毕业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突出“学军”内涵中全面深化毕业生养成教育,不断拓展准军事化建设的涵盖面,在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建设、内部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强调学习人民军队的好传统、好做法,建立和完善了以“纪律教育为核心、规范统一为基础、提高能力为标准、营造氛围为助力、创新发展为动力”的准军事化建设长效机制。

(三)为了高雅的校园——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通过建设“高雅的校园”,充实学生的文化内涵,积淀大学精神,提升学生的学术涵养,探索、建构富有特色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个人良好的外在形象取决于其优雅的内在气质。为了培育具有优雅内在气质的国门卫士,学院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着力建设校园文化,夯实校园文化底蕴,多方位打造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学院注重营造适合海关本科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集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主要分“大讨论”、“大提炼”、“大完善”三个阶段进行,开展了办学理念大讨论、学风建设大讨论、校园精神的提炼与完善、校园文化物质载体创意设计与方案征集、特色社团建设、系部学术文化节、师德师风建设、学风建设等多项系列活动。学院在毕业生学术文化活动中,着力强调宽阔的学科背景、强烈的求知欲望、卓越的实践能力;在毕业生行为礼仪养成中,着力强调庄重的个人气质、整洁的外在仪表、文雅的言谈举止,为培养海关专门人才营造了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在活动中,学院努力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提升学术含量,逐步形成了在国际海关领域、全国以及上海市有一定影响的系列学术文化活动,校园的学术氛围更加浓郁;二是注重突出海关特色,通过加强与海关的互动交流,比如在全国海关系统征集校歌、校徽、楼名、路名以及标志物设计方案,邀请全国海关书画名家来院,以海关教育和师德师风为主题创作作品装点校园等等,把行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三是注重形成内涵丰富、导向鲜明的校风,通过各种师德师风建设、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倡导“尚德厚学”的师德和“博采众长”的学风。

学院在开展上述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按照“大型活动精品化、中型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品牌活动普及化”的思路,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和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引导毕业生树立终身发展的共同理想,履行树根立魂的神圣使命,传承爱国明志的优良传统,彰显开放博学的时代精神,追求至真至善的卓越境界。具体包括:用大学精神激发毕业生的爱校情感,努力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校园舆论环境建设、主题宣讲、专题讨论、教唱校歌、校史馆建设等形式,全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专题教育,使学生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学校还用校园文化活动陶冶毕业生情操,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有力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深化了校园文化内涵,提高了毕业生的人文素质;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大开阔了毕业生的文化视野;毕业晚会、校园歌手大赛、校长杯足球和篮球联赛等大众化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毕业生的业余生活。

(四)为了生涯的发展——校关、校企合作

学院通过强化校关、校企合作,着眼毕业生的长远发展,探索、建构富有特色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在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关注、关心自身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关心自身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学院充分利用行业院校得天独厚的现实条件和与行业企业长期保持着紧密联系的历史渊源,不断深化与海关、相关行业企业合作的内涵,建设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形成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机制,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努力弥补学生与行业、企业长期疏离,理论脱离实际和实践能力不足、就业质量不高、发展能力不强的劣势,在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中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

近年来,学院、行业、企业共同育人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一定的体制机制,这一点也突出地表现在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学院根据海关总署党组在学院升本之初作出的“集全国海关之力办好学院”的战略决策,先后与海关总署关税司和稽查司、上海海关、宁波海关、大连海关、昆明海关、乌鲁木齐海关等签署《合作备忘录》,与14个直属海关共建海关院校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学院每年的海关类专业招生计划由海关总署依据各直属海关人才需求统一制定,实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同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先后与UPS、Fedex、DHL、马士基物流、中海环球空运、顺丰速运、郑明物流、上海昊理文律师事务所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建立横向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开展务实积极的合作。

学院以上述基地为依托,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尤其是就业制度改革和公务员招录新情况的宣传教育,帮助毕业生消除思想误区,全面引导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就业;同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邀请中西部海关代表、边关英模与学生座谈交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长效机制。

经过一段时间扎实而富有特色的工作,学院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以用四句话概括:精神气质更加博雅,学养底蕴更加深厚,内外关系更加和谐,育人特色更加鲜明。精神气质更加博雅,就是毕业生胸怀国家、心系发展、守卫开放的信念日益坚定;学养底蕴更加深厚,就是毕业生更加注重德艺日进、博学通用、全面发展;内外关系更加和谐,就是公开公正、和衷共济、共享发展的氛围更加浓郁;育人特色更加鲜明,就是培养国家意识、塑造国门形象、勇担国家使命更加贯穿于育人全过程。

三、基于国魂、关魂、校魂“三魂合一”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院在建构国魂、关魂、校魂“三魂合一”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是要以校情谋特色,努力寻求符合自身特点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于各高校在历史传统、办学定位、发展目标、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环境和条件以及生源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同,不同类型高校在育人的目标追求、管理的具体方式等方面会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在各校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不同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的形势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施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是用创新来推动,努力促进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有其客观规律性,但在具体实施中离不开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因而它也是一门艺术。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把握工作的艺术性,克服常规工作的僵化、片面和局限性,适应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成长,这样才能使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体现实效。具体的做法是:讲究针对性。对不同的思想问题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案,这样才能使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每个教育对象上,从而促进高校德育的全面实施和德育目标的实现。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应当从细节着手,将育人工作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去。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紧贴学生的实际,如果不贴近学生的实际,道理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

三是与教学相结合,深化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建设。学校要把教育观念、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全面纳入育人为本的办学轨道。在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党员干部和教师要头脑清醒,谨言慎行,坚定政治信念,坚守政治操守,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声色所迷,以良好的党性立场和师德规范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表率和典范。同时,学校要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融合在一起,如:学院不断完善具有“涉外”、“涉关”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究海关和学院高度融合的联合育人机制;构建与海关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环节;形成科学配套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框架体系;完善素质教育和准军事化管理相结合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四是以行业为后盾,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外部教育资源。学院注重与海关深度融合,合理充分利用全国海关资源,推进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学院聘请当地少数民族海关关员驻校担任少数民族班的辅导员,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学院也充分听取来自全国海关的意见、建议,邀请相关海关参与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调研工作并形成调研报告与意见、建议,征集来自全国海关的我院毕业生典型事迹等等。同时,学院也时常会邀请来院培训的海关关员与学生交流座谈、开设讲座,学习海关系统中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以不断增强学生作为未来国门卫士的使命感、责任感。

五是视项目为载体,努力推进富有特色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运作,取得实效,必须依赖具体的项目,因此,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开发就非常关键。学院在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着力打造一批温润人心的品牌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吸引力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体系,并将任务分解到各部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结  语

近年来,上海海关学院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作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在系统总结学院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和科学分析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强基础、育亮点、创特色、求实效”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原则,充分利用学院所独有的行业优势资源,借鉴其他高校的有益经验,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思路和实施方案,全面深化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展了以熔铸国魂、关魂、校魂“三魂”于一体的富有特色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大力推进以国魂、关魂、校魂“三魂合一”为核心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但是,如何使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加贴近当代大学毕业生,如何与专业教育、专业实践相结合,使之更加有效,还需我们不断努力,进一步反思、探索和实践。

The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Graduates: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Custom s College

Wang Yang

[Abstract]The author briefly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blems among graduates,and introduc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raduates in Shanghai Customs College which aims at fostering graduateswith royalty to the nation,sense of honor as an customs officer,and fondness of their college.The educational program consists of five specific aspects:features of the school,innovation-driven,teaching cooperation,industry back-up,and project support.

[Key words]royalty to the nation;sense of honor as an customs officer;fondness of one's college;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graduate

【注释】

[1]本文为“上海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计划”资助项目的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