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爸爸,让我来装吧!

爸爸,让我来装吧!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我们的教育对书本知识的重视甚于其他,其实,知识要变成孩子内在的精神财富,非得让知识在孩子的脑中“活”起来不可。让生硬的知识、概念、定理等在孩子的面前活起来,非得让知识成为孩子解决问题的钥匙,或者让解决问题成为孩子获取不竭知识的源泉。当动手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观察、思考也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今天,我们的教育对书本知识的重视甚于其他,其实,知识要变成孩子内在的精神财富,非得让知识在孩子的脑中“活”起来不可。让生硬的知识、概念、定理等在孩子的面前活起来,非得让知识成为孩子解决问题的钥匙,或者让解决问题成为孩子获取不竭知识的源泉。

当知识在孩子的心底无意义地堆砌,将会堵塞孩子的心灵。当动手实践成为孩子获取知识的源泉,孩子的成长将会充满乐趣。在动手实践中,培育一双灵巧的手,让智慧在孩子的指尖流淌;在动手实践中,培育者孩子的观察和思考,让孩子的能力在指尖潜滋暗长。

当动手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观察、思考也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当观察和思考成为孩子的习惯,孩子的成长,将会快乐,幸福,顺畅得多。因为会观察思考的孩子,也是善于学习的孩子。动手实践与学习成长两相合,这样的孩子一定是一个聪明能干、善于实践创新的孩子!

儿子的成长,我也在关注着他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创造一些他动手实践的机会。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机会比比皆是。

儿子的外婆腰椎有点小问题,我买了一个PPT烤灯用于平常的理疗保健。我打开包装箱,把零部件拿了出来。这玩意儿很简单,只有几个大部件,只需要把这几个部件给装起来就可以了。

一旁看书的儿子,目光落在了地上的零部件上。爸爸,这是什么东西?儿子的眼里闪烁着好奇的目光。

去,去,去!去看你自己的书,我在给外婆装治疗的仪器,我有些不耐烦地答道。手在忙碌着,心里想着如何尽快把这些部件给装起来。

儿子没有回到他的书桌边,两只眼睛放光般地盯住地上的一堆部件。身子也凑到了我身边。爸爸,让我来装吧!儿子央求道,两只眼睛祈求般地望着我。

呵呵,儿子对这玩意儿似乎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儿子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不答应可不行啊,再说,这也是一个锻炼孩子观察、独立思考、动手能力的绝好机会呀!我欣然应允!

书本知识固然重要,可是,动手能力和实践机会,比书本的知识显得更尤为可贵一些。我们是要培养一个只会学习的应试者,还是要培养一个动手能力强,会活学活用的实践者,这需要我们作出选择。但我想,任何一个智慧的家长,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儿子蹲在地上,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如何让儿子动手实践呢?我给儿子提出了问题:想想,怎样装会又快又好。儿子挠挠脑袋,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在孩子动手前,我们还得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方法。很多时候,找对了方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有些方法,我们不能直接说,还得需要孩子自己去摸索,从而总结提升,找到解决问题之道,形成能力。

看儿子茫然的样子,我把产品说明书和安装说明塞到儿子的手上。说明书上有直观的图示,并配上了一些简洁的文字说明该怎样安装。我提示儿子可以先看看这个,儿子拿过去认真地看了起来。为了怕儿子看不明白,在他看的时候,我给他做了一些简单的说明,以便于他更好地理解安装说明书。

在我们培养孩子独立做一件事之前,不应该把什么扔给他们就不管不顾,放任自流,而是应该在他独立操作之前,给予孩子一些恰当的指引。这个指引,不是代替,而是在发挥孩子主动性的基础之上,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使其更好地达到目标,获得成功。成功是激励孩子不断尝试、摸索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看完简单的安装说明,儿子拍拍小脑袋瓜,天真地说,我明白啦!

儿子力气小,我帮着他把几个大部件一一摊在地上。该具体的操作啦!可是,图示和具体的操作毕竟不是一回事,儿子这时候也犯了难:究竟是把这个烤灯的上半部分和中间连接起来好呢,还是先把下半部分安装好,最后再把这三部分给连接起来?显然,儿子一时拿不定主意,怎么办呢?

我鼓励儿子尝试一下,不要怕!因为我觉得,很多事情是需要尝试的,只有在尝试中,我们才知道真正的对与错。而且,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孩子的观察和思考才会得以不断的提高,因为手的操作必须辅以眼的观察和脑的思考。

儿子想先把烤灯的上半部分连接起来。显然,这样安装是不方便的,因为把上部分和中间部分连接起来后,然后安装底座,最后把上面两部分和下面一部分连接起来的时候,由于上半部分的重量比较大,所以这样安装起来不方便,并且特别不好操作。

我没有纠正儿子,就让他自己去尝试吧!在儿子的指挥和我的帮助下,儿子把上面和中间的部分给连接了起来,剩下的该安底座,最后把下面部分的支杆和上面安装好的两部分连接起来就算装好了。

儿子边看图纸,边拿出小部件,很快把底座给安好了,然后在我的帮助下把一根粗的支杆也拧在了底座上。剩下的就是把刚才安装好的上半部分和现在的下半部分给连接起来就行了。一切都很顺利,似乎即将大功告成。儿子也很兴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问题,接着就来了!

当我们想把上下两部分连接起来的时候,由于上部分重力比较大,所以安装起来很不方便,不好操作,再加上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让儿子明白一个道理:找到一种好的方法,比费力蛮干要省力、高效得多。所以,我在帮儿子安装的时候,也没有费劲地帮他。事实上,这样也可以安装,只是要费更大的力气,需要再多一个人手。理所当然,这部分的安装以失败告终。

儿子有些泄气,刚才的得意劲和高兴已然荡然无存,小小的眉头皱了起来。小家伙刚才安装得这么顺畅,现在算是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儿子坐在地上,一脸的不高兴。眼睛也在不停地打量没有连接上的上下两个部分,不时用眼角瞟瞟旁边的安装图纸。突然,儿子的眼里闪现出一丝光,兴奋地对我说道,爸爸,我知道啦!

你知道什么啦?我问儿子。我知道儿子找到了一个办法。

爸爸,快,我们俩把上半部分的两个拆下来!儿子急切地说道。

要干什么呀?我明知故问。事实上,根据儿子说的话,我已经知道,他不仅找到了方法,而且找对了办法。

爸爸,你看!儿子指着组装好的示意图。这个东西安装好以后是立着的,我们把下面都安装好了,刚才两部分不好安装,我们可以把刚才上面部分的两部分拆下来,一部分一部分地从下安到最后,不就很容易安装好了吗?不得不说,儿子的这个发现,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是的,在我们成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可在儿童还未曾经历过的眼里,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发现。这个发现,是孩子自己观察、思考后的结果,不得不说,这个发现是惊人的,闪烁着儿童智慧的光芒。

遵照儿子的“指示”,我们俩很快地安装好了这个烤灯。儿子推着烤灯,自豪地对外婆说,这是他为外婆安装好的,脸上洋溢着快乐、自豪的神情。外婆的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一个劲地夸赞孙子。

尔后,我和儿子又坐在了一起。我们一起分享了安装一个东西需要怎么去做。那就是,根据图示说明,一步一步地安装。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总会找到办法。并且,在我的引导下,儿子知道了做很多事情需要去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办法要比蛮干和瞎干明智得多。

这些道理似乎很深刻,儿子不一定懂,但是我想,儿子从这次实践和经历中,对这些道理或多或少应该会明白一些吧,至少也应该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吧!从经验中学习,比我们重复地说上一万遍要高效得多。这样获得的知识和明白的道理,弥久难忘,会真正地融入孩子的智慧和成长。

我想,今后这样的动手事情,还应该让儿子多实践,多参与。只有让孩子灵巧的手充分地动起来,儿童的智慧才能不断地得以增长。可是,今天我们的教育,忽视的恰恰是这些看似不起眼,实则无比重要的东西。我们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动手实践中应该有所为。

2013年的农历新年,元宵节要到了。我琢磨着要给儿子的老师发一则短信,表达对老师的谢意和由衷的祝福!突然,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儿子来给老师发这条消息呢?如果让儿子来做这件事,不仅锻炼了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儿子动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儿子知道,对辛勤付出的老师,对曾经给予过他帮助的人,要知道感恩。这件事一举多得,我心意已定。

接下来,我就和儿子商量怎么给老师发短信!

爸爸,我不会发短信啊?儿子显得有些担心。

不是有爸爸吗?放心,爸爸教你!我摸摸儿子的头说。

那好!儿子此时完全放下心来,似乎还有一点迫不及待。我知道,儿子对发短消息这件新奇的事很期待。我和儿子约定,元宵节的时候,由我做指导,儿子亲自给老师发一条元宵节的祝福短信。

元宵节到了,我倒把给老师发短信的事给忘了。还是一旁玩耍的儿子提醒了我,爸爸,不是给老师发短信吗?我才猛然想起。嗨!看来儿子把这件事给记在了心上。我连忙表扬了儿子,对自己的疏忽惭愧不已。

我拿出手机,把手机递到儿子的手上。按一下功能键,找到写短信的条目,进入写短信,找到写字板,写短信,然后按下面的发送键,添加要发送的对象,最后按一下发送键,短信就发出去了!第一次,儿子在我的指导下,笨手笨脚地发出了给语文老师的第一条短信。

接下来发给数学老师的短信,儿子显得就要熟练得多了。儿子在手机的触摸屏上,用小小的手指写下了一个个汉字:祝老师元宵节快乐!身体健康!您的学生:×××。当儿子把第二条短信发出去的时候,他甜甜地笑了!是的,儿子是高兴的。他用自己的双手表达了对老师最真挚的祝福!

小小的一次发短信,也可以让孩子的手动起来,脑袋思考起来。儿子虽然还不能说完全会发短信了,但是我相信,多锻炼几次,应该没问题。现代科技这么发达,资讯这么便捷,发短信这样看似简单的事,如果孩子掌握了,也是掌握了一点生存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儿子的手指在触摸屏上的点、横、撇、捺的书写,也是一次真正的动手实践运用。在怎样用手机发送信息的过程中,不仅是一次真正的实践锻炼,而且还有一份对爱的回馈和感恩。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真正地把知识运用与动手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以知识的学习,促进个体能力发展的好教育,才是和谐完满的教育。而今天,这些恰恰是我们学校教育所匮乏的。

如果说前两次的动手实践,是我有意而为之的引导的话,那么这一次儿子和妈妈的实验,就是儿子主动要求的结果。

一天,儿子从书房里兴奋地跑出来,一脸认真地对妻子说,妈妈,我要做一个实验!

做什么实验啊?妻子好奇地问。

原来,儿子从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实验:用一个塑料杯,在里面装满米,然后把筷子插进米里,最后把杯子里的米压一压,神奇的是提起筷子,能够把整杯米给提起来。儿子半信半疑,居然有这么神奇的事!于是,他想亲自动手做一做,看看究竟是不是这样的!

儿童的眼里充满了好奇。对孩子的好奇,一定要呵护,而且还要培育,并从中让孩子发现点什么。

儿子不仅好奇,而且还要亲手动手验证,对儿子这样的要求,我们不仅支持,而且全力配合。于是,妻子就做起了儿子的助手。

第一次,儿子失败了!但儿子没有一点沮丧,他和妈妈一起总结了失败的原因,然后开始第二次的实验。

第二次终于成功了!儿子兴奋得叫了起来!他惊叫着让我过去看,爸爸,爸爸,看!终于提起来了!儿子惊喜的是,不仅仅是用筷子把米提起来了,更多的是用自己的手见证了奇迹的诞生。

我想,这样的童年经历将会在儿子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这些书本的知识,经过他的亲手确证,将深深地凝固在他的脑海。我想,这样经过实践获得的知识越多,创造的火花将会时时不断地在孩子的脑海中闪现,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个发明和创造将会产生。

让孩子的手动起来,让孩子通过手的触摸,去感知,去观察、思索这个世界,去获得鲜活的知识,最终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想,这是我们教育的最终之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