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要重视家庭教育

为什么要重视家庭教育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倒未必,我只是认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完满教育的三角。今天,我们的家长普遍缺乏正确、系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因为,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家庭的希望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孩子是民族、国家的希望所在。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重视家庭教育,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素养,作为家长,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因为,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快乐和幸福,错误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痛苦和泪水。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如果我们把它们比作是培育孩子的土壤的话,那么,只有土地肥沃,土壤微量元素、矿物质等成分恰到好处,才能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今天,我们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学校教育,节衣缩食,挤破脑袋都想把孩子送进名校,以为进了名校,孩子就会学习成绩优异,个性品质得以健康地发展,似乎孩子的前途一片灿烂。我无意贬低名校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学校教育、名校教育不应是孩子教育的全部。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如果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缺失,等于土壤营养元素的流失,必然会造成教育土壤的板结,通透性的滞塞。在贫瘠的土地上培育出的花朵,必然不够健壮、美丽。教育的道理亦然。

今天,我们的整个社会道德较为失范,人文精神式微,要靠社会教育我们的孩子,似乎不大现实。那么,就把我们追寻的目光投向学校吧!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我们的家长可能见仁见智,心中五味杂陈。我不否认我们在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但也不能忽视今天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老实说,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也常常为我们的教育扼腕叹息。在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的今天,素质教育的真正实践,还步履蹒跚。

我们的家长都在追求名校,其声势,如滔天巨浪,裹挟雷霆万钧。抛开教育的公平不谈,我想说的是,家长,我们的孩子进了名校就一定保险了吗?我的观点是:好学校有一般老师,一般学校也有好老师。我们的孩子进了名校,如果没有遇上一个有先进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的老师,那么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吗?这恐怕值得怀疑。这样说,是否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悲观一片呢?那倒未必,我只是认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完满教育的三角。三角形最具稳固性,这已经是证明了的真理。对孩子知识世界、精神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需要三股教育力量的协同,缺乏任何一股力量的支撑,孩子的世界都可能轰然坍塌。前面我已经说过,社会教育,我们个人无法改变,学校教育,我们不能得到一个确切的保证,如果我们再忽视家庭教育,孩子的星空必然黯淡。正如法国作家卢梭在他的《爱弥尔》一书中所说:

教师教给他一切的知识,却就是不教他认识自己,不教他利用自己的长处,不教他如何生活和如何使自己幸福。

当我们把全部希望的目光投注于外部世界时,世界是飘忽不定和难以把握的。如果要把握自己,把握自己的孩子,还得需要操之在我。既把希望的目光投向学校和社会,又不放弃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希望,这才是明智之举。如此,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才会多一分成功的希望,多一分操之在我的淡定与坦然。

谁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呢?用卢梭的话来回答就是,“只有你自己”。

今天,我们的家长普遍缺乏正确、系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正如我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说的,我们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知识,恐怕和我们的孩子一样,还处于萌芽、幼稚的阶段。我常常发出这样的慨叹:在孩子教育的路上,最该受到教育的不是我们的孩子,而是我们的家长。我常常看到,许多聪明的孩子,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导致生活习惯投射,影响了学习习惯,造成了他们学习效率低下,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想要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的孩子变得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倦,而我们的家长依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于是,一个好端端的、聪明的孩子,就这样被毁了。毁了一个孩子,就毁了一个家庭的希望,也就毁了一个家庭。有的家庭,由于家长毫无原则地溺爱,导致孩子骄横、任性、自私、狭隘……在一个班级难以融入集体,遭到同学的孤立和冷落,经过老师的提醒,家长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下去,对孩子身心健康、个性心理品质、良好人格的塑造都构成了威胁。有的家庭,长期奉行的是训斥和棍棒教育,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宽容、鼓励和充满智慧的爱,导致孩子严重自卑以及心理的问题,这就为孩子的成长埋下了一个严重的隐患……凡此种种,让身为教师的我们常常扼腕叹息。苏霍姆林斯基在《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一文中说:

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作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

满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家庭,如果失去了孩子这个希望,那么几乎等于失去了整个家庭的希望。当我们的孩子品行发展良好,成绩优异的时候,我们觉得整个家庭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即使生活再苦再累,我们也认为生活是美好的,空气中散发着希望和甜蜜的芬芳。因为,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家庭的希望所在。当我们的孩子品行发展糟糕,成绩一塌糊涂或者桀骜不驯时,即使我们的事业再成功,我们也会唉声叹气,也会觉得生活不那么完满、如意。原因在于,孩子的生命成长,我们无法忽视;孩子的一冷一暖,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我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失去一个孩子,等于失去一个卓越的社会建设者和创造者,或者说,失去了一个栋梁之才。谁也说不准,在我们的孩子中,如果有良好的教育,就会有若干个诺贝尔奖的诞生。更为重要的是,孩子是民族、国家的希望所在。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重视家庭教育,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素养,作为家长,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整个国家和社会也要注意培养、普及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像普及医疗健康知识、法制知识那样,普及全社会的家庭教育意识。因为,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快乐和幸福,错误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痛苦和泪水。

缺乏家庭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在教育孩子、守候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了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撑,孩子生命成长的过程将丰盈、丰厚得多。不要以为孩子的智力发展只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著名的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说:

儿童的智力发展一般主要取决于家庭环境。那些家庭环境较好的家庭能够给孩子提供帮助,身体发育较好的孩子通常也获得较好的精神发展。不幸的是,那些精神发展顺利的儿童往往会被预订从事脑力劳动或较好的职业,而那些精神发展较慢的儿童则会去做体力劳动或较差的职业。

以我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来看,我同意阿德勒的观点。这里的家庭环境的帮助不仅仅指的是提供给孩子的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孩子的精神环境、智力的支撑,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成功的家庭教育将为孩子的学校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家庭教育较为成功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个性品质以及人格的发展都比较好。这样的孩子更积极,更自信,更乐观。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支撑让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如鱼得水。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畅游,在自己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迈下稚嫩而坚实的脚步。

如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我觉得首先需要的是学习。对于家长来说,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教育时,我们从未经历。孩子的家庭教育,也不会让我们准备好了才开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只能边学习边教育,家庭教育相比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它的特殊性在于此,它教育的难度也在于此。因此,唯有学习,向书本学,向教育专家学,向取得过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我们才能给予孩子知识和生命的指引。唯有学,才能开阔我们家庭教育的视野,启迪我们家庭教育的智慧。

其次,不断地教育实践,把学来的教育理论和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智慧。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只有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和孩子的生命共同成长,我们才会知道哪些教育理念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没有任何一个教育理念会适合所有的孩子,唯有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因材施教,才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最后是不断总结反思,及时修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观念、行为。在别的孩子身上可行的,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不一定可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唯有不断地调整,把教育观念与自己孩子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教育,才会让孩子的生命迸发盎然蓬勃的生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条艰辛的单向旅程,取得了成功,我们会欢欣鼓舞。失败了,我们也不会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因为,人生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是不可悖逆的。因此,唯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何以如此的审慎?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是我们深爱着的孩子。我们不求孩子能够为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我们只求孩子不增加社会的负担。若能如此,我以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

一个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就要不断地进行对自我的教育。这种不断的自我教育,包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审美的情趣,汲取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育人方法,以及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人文情怀等。北师大肖川教授在《教育的情趣与艺术》一书中说:

英国学者提出了一个克劳顿报告,这个报告的结论就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有三个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就是家长的文化素质,第二个因素才是教师的素质,第三个因素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硬件设施。

我深为赞同,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忽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我所理解的家长的文化素质就是:家长的文化修养,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家长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提供的智力支持。育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宏大又琐碎,宏大表现在我们要培育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琐碎表现在灵魂的塑造都是在琐屑的生活和学习的琐碎小事中慢慢培育、塑造的,它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于无声。在这些平常的琐屑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着价值的引领,促使孩子不断地进行着文化知识、良好个性心理品质、道德品质、正确的生命观等的构建。

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和幸福是有一个懂得怎样教育和爱他的父母。孩子的生命成长或许会有波折起伏,但在我们充满慈爱和希望目光的注视下,孩子的人生将会变得充满温暖和光明。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和休憩的港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关注的目光,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引,给予他们必要的赞赏和鼓励,让我们与孩子心灵相通,让我们与孩子成长相伴……

在爱的阳光的普照下,在爱的雨露的润泽下,孩子的生命之花必将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华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