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与保育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与保育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前儿童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育的过程中,可变性和波动性都很大。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采用合理方法,满足各年龄阶段不同的心理需要,是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一切都有利于婴儿的心理健康,应提倡母乳喂养。新生儿小手的“抓握”动作是种本能,但渐渐地手就成为婴儿了解世界、认识自我的工具。这样有可能导致孩子发生口吃、遗尿、夜惊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影响到成年期的心理。

学前儿童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育的过程中,可变性和波动性都很大。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采用合理方法,满足各年龄阶段不同的心理需要,是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0~1岁婴儿心理保育重点

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准备好与人建立关系了,他们可以用声音、表情、动作来表达需要与情感。他们有着健康、安全、被关爱、被照料的共同需要,成人应细心观察、理解婴儿的各种表现和反应,以便能较准确地把握婴儿的身心状况和感受,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要,促进婴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1.母乳喂养好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营养丰富,适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含有抗体,能提高婴儿免疫力;不凉不热,新鲜卫生,喂哺方便。除此以外,母乳喂养还为婴儿提供精神食粮———母爱,让宝宝获得情感上的温暖和满足。孩子一边吃奶,妈妈一边朝他微笑,抚摸着他,肌肤的接触、爱抚的动作和轻声细语,为婴儿提供社会性心理刺激,建立起母子相依的情感,也是最初的“社交”。这一切都有利于婴儿的心理健康,应提倡母乳喂养。

2.趴、爬好处多

让婴儿学趴和爬对身心发育都有益处。趴着时,婴儿会努力抬头、挺胸、全身使劲;还可以东张西望,有利于拓宽视野。爬是婴儿主动向前移动的最早形式,是训练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孩子克服“距离”的障碍,去拿喜欢的玩具,可以得到更多的喜悦和满足。婴儿在爬行的过程中,头颈抬起,胸腹离地,用肢体支撑身体的重量,动作要协调,身体要保持平衡。爬是全身运动,可以锻炼大肌肉群,促进骨骼的生长,为日后的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过了满月就可以每天趴一会儿,半岁左右可以训练爬,不要忽略这些锻炼。

3.多抱抱,视野开阔

0~1岁的婴儿正是脑细胞数目增殖和结构复杂的关键时期,单调的环境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量,不利于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发展。整天望着天花板或眼前的一片小天地,婴儿会觉得乏味,产生消极的情绪,有的则滋生怪癖,聊以自慰。抱孩子到户外活动,到处走走看看,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仅有利于婴儿脑神经的发育,而且使孩子的视野更开阔,心情更愉快。

4.让孩子多动手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的活动可以刺激相当大范围的大脑皮质,脑的发育又使手的动作更加灵活、准确、精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灵手巧”。新生儿小手的“抓握”动作是种本能,但渐渐地手就成为婴儿了解世界、认识自我的工具。过了半岁,眼手就能逐渐配合,主动抓握勾取东西,并熟练掌握拇指与四指相对的抓握方式,从而再感知物体的大小、轻重、软硬、上下等。

5.让孩子早开口

诱导孩子发音,训练孩子早开口说话,不单单是让孩子掌握语言的本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发展孩子的智力。嘴巧是善于语言表达,心灵则是思维敏捷。孩子呱呱坠地的哭声即是他发音的练习,哭的时候吸气短、呼气长,和说话时的呼吸相同,所以对健康的孩子,不必一听到哭就马上哄他。到了2~3个月,孩子就能发出一些语音,家长常对孩子说话,让孩子熟悉语音和口型,会加快孩子咿呀学语的过程。7~8个月时,孩子就能听懂一些词,这时家长可以把词和具体的东西联系起来,如指着窗户说“窗户”等。1岁左右的孩子就能模仿大人说出一些词,如“饭饭”“鸟鸟”等,这时家长不要跟着孩子说,而要使用正确的词汇或完整的短句和孩子说话,如“吃饭”“小鸟”等。

(二)1~3岁幼儿心理保育重点

婴儿1岁开始学习独立行走,这不仅意味着婴幼儿生活空间的扩展,更意味着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动,其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需求也越加强烈。

1.科学进行断奶

母乳虽是孩子的天然营养品,但随着孩子的成长,有些营养素只吃母乳就不足以满足成长的需要了,如铁、钙等。从半岁起乳牙开始萌发,胃容量也逐渐增大,只吃流质不饱,要适当添加辅食。五颜六色、味道各异的辅食,能引起小儿的食欲,逐渐适应非乳类的半固体或固体食物;饼干、烤馒头等“手拿食”,可以锻炼孩子的眼手协调,使孩子对“吃”更感兴趣。这些都为断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1岁左右可以断奶,应在1~2周内逐渐进行,让孩子有个适应的过程。若平时很少加辅食,或断奶过急,如在乳头上涂辣椒、黄连等做法,会导致孩子身心的不适应。注意在炎热的夏天,婴儿易得肠道疾病,不宜断奶,应延至秋后再断奶;婴儿生病期间,或打预防针期间,不宜断奶。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好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利于身体发育,也有益于心理发展。要教育孩子不偏食、不挑食;要让孩子懂得好吃的大家一起吃,不贪吃;饭前饭后帮帮忙,培养谦让、自制、独立等良好品质。不要孩子一闹就用食物来哄,避免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一味贪吃,不利于各种能力和良好情绪的培养。

3.训练大小便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上起主要作用的是教育,包括训练。对大小便的训练可以说是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训练了。一般在2岁左右,孩子已具备控制排便和排尿的能力,但还需要耐心地训练才能做到有约束,并按大人的指令行事。如果孩子能从训练中得到充分的母爱,他们就会取悦母亲,顺从母亲的要求而不再便溺。所以在训练过程中,要和蔼,不要斥责,更不能责怪和打骂。否则,心理创伤会削弱大脑皮质的功能,甚至5岁后仍然尿床,导致遗尿症。

4.不要吓唬孩子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守规矩”,甚至只是为了逗孩子取乐,编造一些可怕的情景来吓唬孩子。吓得孩子听话了、老实了,大人觉得省心、省事,甚至觉得好玩,但孩子确实害怕,甚至受到惊吓。这样有可能导致孩子发生口吃、遗尿、夜惊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影响到成年期的心理。

5.保护孩子要适度

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动手的愿望,但有些家长干涉过多,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性,产生依赖大人的习惯,个别孩子到了青少年期生活仍不能很好地自理,言谈举止也很幼稚,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保护过度加上溺爱、纵容,孩子就会变得任性、爱发脾气,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中也会处处碰壁。孩子“闹独立”受到压制,也会形成反抗心理。

6.重视语言发展

1~2岁的时候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内缺乏适宜环境刺激和教育引导,就可能出现语言缺陷或智力落后等心理问题。因此,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使孩子的语言及智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3~6岁幼儿心理保育重点

此时的幼儿处于学龄前期,心理卫生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角色意识”。

1.培养“角色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他担当的是什么“角色”,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他是父母的孩子,爷爷、奶奶的孙子或孙女。要尊敬老人和父母,不能随心所欲,不应扮演“小霸王”的角色,不能以他为核心,让大人围着他转。应该培养孩子有礼貌、知谦让、懂规矩、会合作。如果溺爱娇惯孩子,会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而在社会生活中会遭遇更多的冲突,甚至会酿成悲剧。

2.让家庭充满欢笑

幼儿的神经系统还十分脆弱,疏泄心理紧张的能力还很差,特别需要感受更多的家庭温暖。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敬老爱幼,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样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父母乐观、镇静、愉快的情绪对孩子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感情冷漠,父母不和,家庭破裂,而孩子在感情上的需要又得不到补偿,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3.保护孩子的独立性

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自我表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自尊心也明显增进。他们经常说“不”,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幼儿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发展的体现。此时,保教人员和家长不应采取强制甚至打骂、威胁的手段,而应因势利导,保护和培养儿童的自主性、探索精神和自尊心。否则,孩子幼小的心灵就会出现扭曲,怯懦、自卑、固执、依赖和神经质等心理问题。

4.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

孩子小,知识和经验少,能力差,出现过失和错误是正常的。孩子正是在过失和错误中不断地吸取经验,增长见识的。保教人员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要心平气和,尽量减少压力,循循善诱,讲清道理,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能动辄斥责、打骂。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父母要配合默契,态度一致,不能一方严加管教,一方袒护。对于孩子的过失和错误要给予更多的同情和谅解,否则会促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反而使错误行为得到强化。

5.敞开家庭大门

让孩子多与小朋友接触,孩子们在一起玩就是学习,就是交际,就有乐趣。与伙伴玩耍是一种学习方式,从中可以学习互相接纳,增进友谊,学习与同伴合作和沟通,学习遵守规则和秩序,增强处理纠纷和矛盾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使孩子学到能力和本领,还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开阔眼界,参加适宜的社会活动,有利于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

6.做好入学准备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早上起得更早,中午休息时间短,学习取代了游戏成为重要任务,这些都是重大改变。要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生活,应该在入学前就有所准备。生活要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热爱劳动的习惯。要教育孩子善于与小伙伴交往,学会合作与分享、理解与谦让等。做好进入小学的心理准备,可以很好地预防“学校恐惧症”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