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想学好数学,应具备多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但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其中最主要的4种,分别是数学阅读习惯、善于倾听的习惯、仔细读题的习惯以及检查的习惯。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低年级最难的就是认真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低年级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都热心于做题,一旦做完,便万事大吉。因此,教师更是要重点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检查习惯。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孙 静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都能听到这样那样的抱怨:“这孩子上课怎么注意力老是不集中?”“这孩子怎么老是学不好数学”……而所有的这一切与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都有莫大的关系。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强调习惯是能力的通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通向数学学习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学习习惯数学习惯 小学生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想学好数学,应具备多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但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其中最主要的4种,分别是数学阅读习惯、善于倾听的习惯、仔细读题的习惯以及检查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善于数学阅读的习惯

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因此,要想使学生素质得到提高,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充分的落实,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绝不能被忽视。只有这样,学生最终才能真正独立自主地学习。[1]

1.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年级采取不同的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本。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由教师领着学生一起读,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算式以及叙述文字的能力;以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适当增加看书的成分,例如,教会学生看图的顺序——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讨论,抓住重点词、句或学生不易懂的地方讲解,或者就关键性的问题向学生提问,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笔记的习惯。在上课的时候,有时候我会将一些重点、要点、需要注意的地方以笔记的方式出现。这些笔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在布置笔记阅读时,要注意让学生自我检查:重点词句读清楚没有,有没有漏字、掉字,是否理解自己所读内容的含义等。

3.要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的习惯。这里的读题主要是指阅读数学应用题。这也是阅读习惯中最重要的一个习惯。在读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反复、认真、仔细、全面、逐字逐句、逐符号地读题,不添字掉字,不破句,关键字、词还要重点读。通过阅读弄清题里说的是什么,弄清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是什么,还应注意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隐蔽信息和多余信息。

第二,对关键词语要“咬文嚼字”。如“一个星期”就是“7天”,“一个月”,如果是大月就是“31天”,小月就是“30天”,如果是平年的二月就是“28天”,闰年的二月就是“29天”等。

第三,要对题目进行简单地勾画,以弄清题里信息之间的关系。在读的基础上,用笔将条件用“_____”,问题用“img15”,关键词语用“……”等类似的图标画出来。

第四,通过联想弄清思路。一般有三种联想。一种是从条件出发去想;一种是从问题出发去想;一种是直接抓题中的关键词语去想。这样通过联想分析数量关系,初步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解题的方法就出来了。

二、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

古人素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可见,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更是学生发展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榜样示范。当学生发言,教师首先应带头倾听,绝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要留给他思考的时间,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的发言,其评价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学生发言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只有当教师专注地倾听了学生的发言,以一种尊重与关注的姿态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让其体验倾听所带来的美好感受,从而受到感染。

2.语言加工。纯粹理论的知识或者是一大段理论性的语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而且也不容易被听懂。因此,教师在运用语言组织教学,进行知识教授时,更要注意简洁明了,同时要对语言进行加工,使之更具有儿童化,更符合儿童说话的习惯,有的时候甚至还可以添加一些幽默的元素,这样的语言才是具有魅力的语言,才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切忌啰啰唆唆,不知所云。[2]

3.细化要求。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比如:

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教师或者发言的同学;

要听清教师或发言的同学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

在听完别人的话后,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中间不能插嘴……

4.留心训练。首先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选择相应的“听”的内容,并由浅入深地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反复听,每听一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能听后释疑,在听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醒他们边听边想,听后互相提问、讨论、解答,从而提高听的水平。

其次,复述教师或者同学的讲话内容。低年级最难的就是认真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因此,对于一些同学比较精彩的发言,可以抽几位同学起来重复,这样既能提醒别的同学集中注意力倾听,对于一些重点内容还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同时,有时候由教师总结的一些知识要点,也可以让学生重复,这样还能对学生吸收知识的情况做一个检查、反馈。

5.巧设游戏。反复而机械地强调“倾听”,会让学生觉得很枯燥。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如在课前花几分钟搞一些类似于“听口令,考反应”的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操作简单,但对于“倾听”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将教育效果隐藏于无形之中,从而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6.表扬鼓励。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搞相关活动,教师都应该采取各种奖励措施,调动学生倾听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向上进取的氛围。比如盖“小红花”奖励,在上述游戏中胜利的,上课“听”得好的小朋友当场盖一朵“小红花”。一月一小结,“小红花”达到要求数量者,可以领取一个“小五星”贴在评比栏上,到了学期末,则可凭“小红花”竞争奖状和奖品。这样的活动可以以个人为单位开展,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

三、培养学生独立检查的习惯

低年级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都热心于做题,一旦做完,便万事大吉。至于正确与否,已无心顾及,更是不愿意回过来看一看,读一读。于是经常闹出床长2(cm),或者一个人脉搏跳7下要3(时)等笑话。因此,教师更是要重点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检查习惯。

1.榜样示范作用。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生很大程度上都会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在教授新知时,或者在讲解练习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坚持做到检查的习惯,同时再配以语言的提示,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同时也要注意利用学生中的“典型”。在考试或者做作业的时候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强调要检查之后,会有学生立刻说:“哎呀,我都检查出来一个错误的地方了。”也有部分学生在做完练习后会立刻埋头检查。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在全班表扬该生,强化检查的好处,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

2.方法的传递。在教学中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因为粗心大意出错受到批评时,他们会很委屈地说,自己明明是检查了的啊。既然检查过,为什么还会出错?这就在于学生虽然知道要检查,但却没有掌握一套有效的检查方法。因此,检查方法的传递也是培养检查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3]比如说,二年级的学生在完成这样一道题时:“一个数除以6,商是8,余数是2,这个数是几?”在讲评这道题时,就可以分两个方面:(1)你打算怎样来做这道题目?(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来做)(2)你会怎么样来检查?(用“被除数÷除数看算出来的得数是不是与题目告诉我的得数一样”来检查)如果是有多种检查的方法,在有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其他的方法。这样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思维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因此,教师在分析作业、讲评试卷时,除了分析题目外,还可以讲解这些题目的检查方法,以及怎样检查更加合理。

当然,学生需要在数学学习中培养的良好习惯还有很多。只有当这些习惯共同作用时,才能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成功。然而,这是一个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长期奋斗,长期坚持的过程。因此,教师任重而道远。

(在成都市小数专委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发表于《金牛教育》)

参考文献

[1]蔡爱兵.数学阅读,不应成为课堂教学遗忘的“角落”[J].小学教学参考.2005(12):21.

[2]冯夏婷主编.世上最划算的教育,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62.

[3]沈其婉.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J].小学数学教师.2006(11):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