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原期效应

高原期效应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原期现象不是学习极限,即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到了极限。不要将高原期现象视为一件遥远的事情,它是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我们要以足够的信心、决心去克服它。在教育中,我们要时刻注意高原期效应,将之视为随时随地会遇到的一个现象。我们要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克服高原期现象的有效措施,做到有序学习,逐个克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他的话对于高原期效应的克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原期效应

所谓的高原期效应是指经过很长时间的复习,学习效果没有明显的进步,反而出现原地踏步的现象。

在学生复习中,教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象:为什么花了更多的时间反而效果不明显。高原期现象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即教学工作也要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任何教学光凭热情,有时往往吃力不讨好!

高原期现象是教育教学中一个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你不能绕开它,即使绕开它,等到某个地方,它还会显现出来。这个现象谁也消灭不了,我们只能正视它。高原期在每个学习者身上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可能长一点,有的可能短一点。

高原期现象的危害性非常大,它可能会严重打击学生的信心、稀释教师的恒心。对学生而言,一旦他突然发现这段时间的学习停滞不前,难免会产生学习无效、低效的感觉,而一旦形成这种感觉,将严重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师而言,一旦发现学生处于高原期,他会产生再努力还是成效不大的想法,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工作热情。

产生高原期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已学知识需要再提高,就需要改变旧的知识结构和找到新的活动的方式方法,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在学生没有嬗变之前,学习成绩就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二是因为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兴趣降低,产生了厌倦、倦怠情绪。

高原期现象不是学习极限,即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到了极限。走出高原期以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是会提高。遇到高原期现象,说明你已经到了查漏补缺的阶段,应加强基础练习,加大练习强度,这就是解决高原期现象的唯一办法。其实,高原期现象广泛存在,你克服它,就会进步,克服不了,就会徘徊不前。

顾名思义,高原期一旦走过去,也许是平原,也许是高山。教师要积极思考后高原期的问题,究竟是把学生引向平原还是高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课题。高原期不是一个应该大加批判的话题,而是应该将之视为发展的基点、起点,为自己的专业发展、为学生的和谐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原期现象的存在,给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该在教育中如何化解高原期现象带来的困惑、疑惑。首先,要化“高”为“低”。对于高原期,我们不要视之为野兽洪水,而是视之为学习旅途中一个必须经过的关隘,这样就能从心态上好好地调整过来,有利于教师摆脱高原期效应。我们要学会将“高原期”视为平坦的“低洼地”,只要找到原因,找对方法,就会很快地跨过去。在学习中,学会将高深的知识层级化,将其分解为一个简单的知识群。其次,要化“远”为“近”。不要将高原期现象视为一件遥远的事情,它是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我们要以足够的信心、决心去克服它。在教育中,我们要时刻注意高原期效应,将之视为随时随地会遇到的一个现象。再次,要化“难”为“易”。高原期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方面的障碍,教师要采用特定的心理训练方法。我们要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克服高原期现象的有效措施,做到有序学习,逐个克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他的话对于高原期效应的克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高原期效应是学习中的一个普遍规律,许多人遇到过这种现象。因此,学习者不必为此感到悲观或沮丧,更不应该为此自我放弃。

高原期是新飞跃的准备期,是冲刺前的蓄势期,只要学习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能走过高原期;走出“山穷水尽”的困境,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