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鲁迅与儿童读物

鲁迅与儿童读物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鲁迅一向热爱儿童,在关心和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工作时,非常关心和重视培养教育少年儿童主要武器之一的儿童读物的工作。鲁迅幼年就喜欢读书。鲁迅在致力于儿童读物一系列具体工作的同时,对儿童读物的创作理论也做过研究,作出了宝贵的论述。鲁迅还建议总结过去教育儿童的经验与方法,以便在这基础上来编制新的、更优秀的儿童读物。

鲁迅与儿童读物

鲁迅一向热爱儿童,在关心和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工作时,非常关心和重视培养教育少年儿童主要武器之一的儿童读物的工作。他的一生中,为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儿童读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鲁迅幼年就喜欢读书。那时给儿童们看的读物,大多是宣扬封建礼教的内容极端陈腐的东西,像《二十四孝图》之类的书几乎到处可见,鲁迅在爱读书爱看图画的心情下,了解到这些书的内容后便对这些读物感到扫兴,他不喜欢这些散布封建思想毒素的东西,于是,自己去找书来看,《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花镜》等都成为他阅读的对象,他还把过年时的压岁钱拿去买画谱来看。当他得知有一种“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马、生着翅膀的人”的绘图《山海经》时,就到处搜寻这种书,终于在褓姆长妈妈的帮助下找到了这部书。他后来说,这“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除了这些,鲁迅还看了《尔雅音图》、《诗画舫》等书。在他七八岁时便读到了《水浒》、《西游记》等小说。这些读物给予鲁迅的启蒙教育和对于他后来的思想兴趣、见解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鲁迅所处的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既黑暗又守旧的社会,在儿童教育方面,那时形形色色有害的、陈旧的儿童读物,“像黄河决口似的向孩子们滚过去”,泛滥成灾。这些读物中很多是粗制滥造,不堪入目的东西,向儿童们灌输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残害儿童的心灵,针对这种情况,鲁迅愤慨地说:“孩子长大,不但失掉天真,还变到呆头呆脑,是我们时时看见的。”他疾声呼唤大家注意:那些朝着孩子们“滚过去”的书,“那里讲的是什么呢?要将孩子造成什么东西呢?”他进而阐明,对于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大事,“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要帮助儿童们健康地成长,用新的有教育意义的儿童读物给孩子们做精神食粮,不容许那“专喜欢杀害有出息的人,尤其是孩子”的“妖魔鬼怪”再逞凶狂!鲁迅还批判了那些思想恶劣的愚弄孩子的儿童读物,他劈荆斩棘,为新的儿童读物的成长开辟了新路。

为了给儿童们提供健康的、有益的读物,鲁迅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他用浅近易懂的语言大力翻译外国优秀的儿童读物,将一些“崭新的童话”,介绍到中国来,以供孩子们及其父母、老师和儿童读物工作者们阅读或参考。在翻译儿童读物时,他尽力“不要什么难字,给十岁上下的孩子们也可以看”。鲁迅先后翻译出版的儿童读物有《爱罗先珂童话》、《桃色的云》、《小约翰》、《小彼得》以及《表》等。为了指导小读者们读好这些书,他在译本里精心地写了序言或附录。我们从这些序言里,也可以看出他译这些读物的深刻的用心,如他在介绍匈牙利H·至尔·妙伦的《小彼得》时,就着重指出作者本意,这是“写给劳动者的孩子们看的”书。在当时,《小彼得》和《表》等,成为儿童们非常喜欢的读物,一直到今天,仍对广大青少年们起着深远的影响。

除了翻译介绍外国童话外,在鲁迅的一些著作里,有许多反映儿童生活,塑造儿童形象的作品,如《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给了小读者们以深刻的感染力,他所写的一些故事和散文,有的也很适合少年儿童阅读。此外,他还搜集过儿歌,写过不少论及儿童教育和儿童读物方面问题的文章,热心推荐国内外一些好的儿童读物。鲁迅在致力于儿童读物一系列具体工作的同时,对儿童读物的创作理论也做过研究,作出了宝贵的论述。他反对在儿童读物中搬弄“僵死的语言”,不容许把思想内容不好的读物塞给儿童,提出打掉那些“毒害小儿的药饵”的反动的儿童读物,主张用新的思想教育儿童,用广博的知识,用新科学,新技术武装小读者,以儿童的新的眼睛和新的耳朵,来观察动物、植物和人类世界,培养儿童成为活泼、健康、顽强的、富有进取精神的新人。他说,给孩子们写文章画画,要照顾到儿童的特点,注意他们的思想行为,爱好,引导他们正确想象和探求科学的求知精神。对于儿童读物的体裁、语言、形式等方面,鲁迅认为应该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使用的语言须适合儿童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让儿童能看得懂,看得有趣,儿童读物的体裁提倡多样化,既要有文艺作品,也要向小读者们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儿童读物的封面,装帧,插图设计等必须讲求美观、大方,而不能马虎草率。鲁迅还建议总结过去教育儿童的经验与方法,以便在这基础上来编制新的、更优秀的儿童读物。他要求慎重对待给儿童看的书,并且,“望垦辟于健者”,编制提供更多有益的儿童读物。

《江苏图书馆工作》,1980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