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学校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整合开发与应用研究

基于学校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整合开发与应用研究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重要突破口和途径;学校特色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部资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自2012年开始积极探索和开发基于“侨”字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并把众多的校本课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体系,以“华侨文化”校本课程作为载体,构建以此为核心的学校精神与校园文化。“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必须扎根在这片沃土里。

基于学校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整合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华侨文化”校本课程体系为例

黄 河 陈旭东

“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组[1]

[摘 要]学校特色文化能为校本课程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养分。为了改变前期实践中校本课程零散、无法成体系的问题,广东华侨中学深入挖掘学校特色文化,以“侨”字特色文化为核心,构建一个师生全员参与、系统化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体系,从而使校本课程在实施中与学校特色文化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关键词]学校特色文化 华侨文化 校本课程 整合开发 应用

创建与传承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的永恒追求。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重要突破口和途径;学校特色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部资源。课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重新创造学校特色文化的工具。因此,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而学校特色文化又为校本课程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养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鉴于此,广东华侨中学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省市的要求,深入挖掘“侨”字特色文化内涵,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探索和开发,形成了一个既传承岭南优秀文化又符合时代需求、具有学校特色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体系。

一、“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在前期的实践中,广东华侨中学各学科教研组陆续开发了校本课程,但其中的大部分课程忽略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元素,因而无法形成一个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更无法发挥校本课程对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作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学校自2012年开始积极探索和开发基于“侨”字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并把众多的校本课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体系,以“华侨文化”校本课程作为载体,构建以此为核心的学校精神与校园文化

我校整合开发与应用基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认识历史社会赋予的责任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因此,我们再次梳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校前身为四邑华侨中学,为帮助旧中国战乱时期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华侨子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台山、新会、开平、恩平等地的爱国华侨于1946年集资创立。创办初期,我校95%以上的生源为海外侨生。因其建校时间最早、辐射范围最广,独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当时的广东侨中是归侨侨眷回国就读之首选。目前,我校除培养本地生源外,仍然吸引着海外华人、华侨子女及优秀外籍学生的入读。

华侨文化“根在中华,全球开花”。侨校培养对象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决定了学校需要通过“华侨文化”这个切入点,促使学生培养中华文化素养,认同中华民族的复兴,让中华文化伴随着毕业生的步伐而传遍世界。

(二)考察学校地域文化

广东是中国著名侨乡,海外侨胞有3 000多万,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大都市。广东华侨中学地处广州旧城区的中轴线起义路上,身处广府文化核心区域之中。与学校百米之遥的青云书院旧址,曾是中国教育家梁启超少年时代的读书成长之地。校园数百米之外的省民政厅是辛亥革命时期广州黄花岗起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华侨文化、广府文化、革命文化和书院文化等优秀文化层层积淀、相互交融,广东华侨中学的华侨文化正是以广府地域文化为根系,结合校园文化的自身特点不断拓展内涵,逐步发展起来的学校特色文化。“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必须扎根在这片沃土里。

(三)梳理办学理念及文化标识

广东华侨中学的办学理念为:“培育本土情怀、开拓国际视野”。“培育本土情怀”,指学校要培育学生对祖国和家乡有深深的依恋,对中华文化传统有真诚的热爱,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强烈的国家复兴责任意识。“开拓国际视野”,指学校要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的现状与发展变化,了解国际主要文化及思维的基本特征,具有宽容、理解、互利、双赢的心态,具备追求人类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思想。

广东华侨中学的校训、校徽、校歌、校报、校刊等,均独具个性且蕴含浓郁的校园文化。这些都是“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丰富的内在资源。

二、“华侨文化”校本课程的整合开发

(一)“华侨文化”校本课程“桥”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改变前期实践中校本课程零散、无法成体系的问题,学校以“侨”字特色文化为核心,构建一个师生全员参与、系统化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img1

图1 “华侨文化”校本课程“桥”型课程体系

(二)以学校特色文化为基础,确立课程育人理念

“华侨文化”校本课程育人理念是“以本土文化为平台,以华侨文化为桥梁,培养本土情怀,拓展国际视野”。以侨为桥,以侨联外,融合乡土情、天下心,简括为:“以侨为桥,以侨联外,服务中侨外”。

作为一所侨校,广东华侨中学具有丰富、多元、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海内外侨界资源,更有利于“华侨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学生了解华侨文化,参与推动华侨文化,有利于开拓国际化视野。华人移民史也就是华人的血泪史、创业史、奋斗史、贡献史和文化史。华侨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优秀载体。因此,“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华侨事迹,从而培养华侨念祖爱乡、重信明义、敢为人先、团结包容的精神。

(三)以育人理念为依据,制定课程目标

1.丰富的华侨文化知识

了解华侨文化的基本知识,例如,华侨的定义、华侨的历史、华侨的建筑、华侨的现状,华侨的贡献等;熟悉华侨的奋斗历史和杰出的华侨代表人物,并能撰写有关华侨建筑、风俗以及华侨文化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2.爱国、爱乡的本土情怀

了解岭南文化及岭南民俗,了解广州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熟知学校周边的明清书院群和近现代革命遗址等文化物质遗产。培养对本民族和本土文化传统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华侨、华人在各个时期为祖国和家乡作贡献的研究,增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信明义的道德情操

了解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生存的历史与现状;通过与海外华侨华人的面对面交流,掌握在异国他乡生存立足的方法,养成守法诚信、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的品质。

4.宽阔广大的国际视野

能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对世界经典名著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熟悉著名的海外华侨聚居地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建筑风格、思维特征等,并能对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有一定的研究和成熟见解。通过国际时事、国际组织、模拟联合国等活动,增强社会事务参与的意识与能力,关注自我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同时放眼世界,对国际动向有自觉的关注和敏锐的触觉,善于思考与探讨,能就时事问题提出理性的观点。

5.勇于进取创新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例如参观华侨博物馆,了解“下南洋”、“闯金山”、“走五洲”等华侨、粤侨奋斗史。通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开拓进取、敢闯敢拼、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6.团结合作的包容心态

通过对世界文化的鉴赏和国际文化交流,构建正确的民族观,消除狭隘的民族观,学会理解、包容世界不同文化,与不同族裔的人民友善相处、和谐共存。在对人对事的处理上,能展现出中华文化中的坚忍和包容的品质。

(四)根据课程目标,设置课程模块

我们将六大课程目标融入两个课程模块中,即本土情怀教育模块和国际视野教育模块。这两个模块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桥身”左右两边,充分体现了“以侨为桥,以侨联外,服务中侨外”的理念。

1.本土情怀教育模块

本土情怀教育模块,侧重对学生进行民族的、国家的、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传统情怀教育,培养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复兴责任意识。其课程有华侨节、走进侨中、侨人侨情、广州历史寻踪、珠江风情管乐合奏和剪纸的欣赏与创作等。

2.国际视野教育模块

国际视野教育模块,侧重从拓展视野、增进理解、培育共识、养成和平共处行为等角度,培养关注世界现状与发展变化,具有尊重理解、互利双赢的心态,具备追求人类和谐共处、共同进步思想的世界公民。其课程有世界文化鉴赏、国际时事、文化交流和英语口语等。

(五)以人才成长规律为依据,形成递进式课程结构

“华侨文化”校本课程的安排按照高一基础性课程(处于“桥墩”位置)——高二拓展性课程(处于“桥身”位置)——高三综合性课程(处于“桥顶”位置)的序列,最终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基础、以华侨文化和国际视野为中心的三个阶梯的递进式课程结构。

三、“华侨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为了更好地实施基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学校采取了一些相关的策略。

(一)采用“中学—大学联合培养”方式

“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的一大亮点是采用“中学—大学联合培养”方式。学校依托高校力量,与中山大学亚太研究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华侨大学深度合作,共同实施“华侨文化”校本课程。通过开设专家讲座,对学生开放馆藏资源等途径,共同培养具有本土情怀和广阔国际视野兼备的创新型人才。例如2014年4月,中山大学朱崇科教授为学校高一级学生授课,课程为“马来西亚历史概说”。朱教授从马来西亚简介、近现代马来西亚历史、马来西亚和中国的交流、华文教育等方面,和学生分享他对马来西亚的认识及其他研究范畴。又如邀请中山大学的教授为高三学生授课,课程为“人生规划”。

(二)开设多样化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华侨文化”的课程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内容,例如“侨人侨情”、“走进侨中”、“广府华侨史”、“杰出华人传记”、“广州历史寻踪”、“民间美术——剪纸的欣赏与创作”、“高中英美文化鉴赏”、“时事综述”等。二是学校开发的微型网络校本课程,课程容量小、内容精,学生可以利用移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学习。三是大学的选修课程,例如“国际组织”等。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兴趣选择课程,有利于发展个性特长。

(三)突出“教、学、做”一体,关注体验与探究

“华侨文化”校本课程通过选修课程、渗透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形式进行。不同的课程类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做”一体。

1.以专题式教学为重点,培养本土情怀

教师围绕华侨文化提炼出具有研究或探讨价值的专题作为教学内容开展课题教学。例如课程“侨人侨情”分为“华侨历史篇”、“华侨名人篇”和“华侨故园篇”三个专题。其教学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不同学科教师组成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每周两课时。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指导,让学生在探究中构建华侨文化知识体系。第二种方式是各学科组从三个专题中挖掘内容作为教学素材,把华侨文化课程内容融入于课堂教学中。例如语文科开展“华侨怀乡诗文研究”和“华侨建筑文化”专题教学;化学科开展“华人化学家”专题教学;信息技术科开展“寻找华侨华人的故事海报制作”专题教学等。第二种方式有利于引导全体教师一起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

2.以国际交流为平台,拓宽国际视野

“华侨文化”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国际交流,学会共同生活,从拓展视野、增进理解、培育共识、养成和平共处行为等方面,努力造就具有国际视野、致力于和谐世界建设的世界公民。例如,2013年7月,广东华侨中学组织高一级学生赴印尼泗水“新中三语学校”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学生参观了该校多个功能场室,与印尼学生一起开展了“中印学生才艺秀”、“与侨商面对面”、“中印文化交谈会”、“中印学生互动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学生通过所见所闻,亲身感受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成就以及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怀,并树立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这必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3.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勇于创新进取的能力

创新是海外华侨华人在异乡生存发展,也是他们建功立业的一大法宝。“华侨文化”校本课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形成高一“兴趣”—高二“研究”—高三“比赛”逐级递进的课程结构。例如高一开设科技基础入门课程“创新思维”和“桥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纸桥搭建”、“纸飞机竞赛”、“数独游戏”、“DIY火焰”、“中外古今科技成果拼图”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高二开设选修课程“创新实践”,选拔兴趣、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在科技教师指导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深度探究,如“新型家庭式自热暖手包”、“舌尖上的发酵”和“科技漫画”等科技项目探究。高三开设选修课程“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研究的成果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4.以课题研究为方式,培养科学品质

学校组织各学科组围绕“华侨文化”开设不同课题供学生研究,例如《变迁中的起义路》、《骑楼文化》、《侨乡音乐》、《粤侨精神》、《华侨饮食文化》、《华侨华人社区史》和《华侨华人》等课题。学生像研究员一样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2013年,高一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完成的作品《赤字情怀》入围参加由香港万维网联合教育学会、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香港开放大学联合举办的“网页设计挑战杯”比赛,并获得“优胜奖”。

5.以专题讲座为契机,接受文化的熏陶

课程“华侨大讲堂”邀请华侨研究专家、校友来校开设讲座,让学生接受华侨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例如2012年,学校邀请世界著名桥梁建筑工程师、校友刘正光开设题为《感恩、责任、励志、成才》的讲座。刘正光介绍了他平生最满意的作品——香港青马大桥,不仅因为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行车铁路双用悬索吊桥,更因为其质量的可靠,从1997年竣工至今没有进行过大的维修;同时,刘正光还讲述了他在青马大桥施工期间,继续在清华大学念在职博士的经历,勉励学生要多学习、不断自我增值。又如2013年,学校邀请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副校长南希·玛琳开设题为《Academic Success at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Admission and Beyond》的讲座。学生不但被学者的个人风采折服,而且还从他们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丰厚的人生阅历中学习优秀人才的特有品质。

(四)立足学生发展,实施发展性课程评价

“华侨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发展性课程评价,了解学生对本土文化和国际交流的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案注重学生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全面、协调发展,强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评价,以及责任感和合作意识的评价。评价方法主要采取质性评价法和模糊评价法。质性评价法采用档案袋和评价表的方式,用等级方式给予评价;模糊评价法则是教师采用“三句话评价法”,分别从“肯定”、“不足”和“改进”三个方面给予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五)筹建华侨博物馆和科技馆

学生的华侨文化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广东华侨中学金沙洲校区目前正在筹建华侨博物馆和科技馆。华侨博物馆和科技馆将向全体师生开放,为学生开展华侨文化研究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四、“华侨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基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在学校建设以及教师和学生发展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通过“华侨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生加深了对华侨文化的理解,培养了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和热爱,树立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意识。不少学生有志于从事侨务工作、国际关系研究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成才道路。

(二)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通过参与“华侨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全面了解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与技巧,从整个课程结构出发,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安排,提高自身管理课程的能力,并提高自身专业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其中部分教师还成为华侨文化的传播者。例如,我校有六位教师受省侨办委派赴巴西和西班牙支教中华文化课程,有一位教师受省侨办委派前往印尼支教。

(三)促进了学校“侨”字特色的形成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深入挖掘学校华侨文化特色,形成一个基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包括育人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同时,我们还协助广州市侨办的《广州华声》杂志,开辟“华文园地”专栏,为印尼学校开发地理、历史教材,享誉海外。基于学校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有利于学校打造“侨”校风格,提升“广东华侨中学”这一品牌。

总之,“侨”是历史,“侨”是优势,“侨”是力量。广东华侨中学将以“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围绕学校特色文化重整课程体系,从而使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有着共同的目标,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进一步实现新跨越,创造新业绩。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王建荣.整合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文化共生融通的必然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1(11).

[3]胡金平.从文化特色入手建构特色校本课程[J].江苏教育,2013(10).

【注释】

[1]本研究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第一批立项课题“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成果之一。“华侨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主持人是广东华侨中学校长黄河,参与本论文撰写的有庄小云、陈春芳、梁彩匀、秦绍臻、陈传飞和李中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