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人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与主要特点

中学人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与主要特点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人文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课程。对中学人文课程本质属性的科学认识是理解中学人文课程主要特点的基础和前提。中学人文课程作为一种客观的教育现象,是学校借以实现对中学生进行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目标,完成其任务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人文课程各门课程性质进行了明确规定。

第三节 中学人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与主要特点

中学人文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包括思想品德、历史社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课程。就其学科属性来说,它属于教育学范畴。中学人文课程的本质即中学人文课程的根本属性。对中学人文课程本质属性的科学认识是理解中学人文课程主要特点的基础和前提。

一、中学人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课程”概念古已有之。我国唐朝孔颖达在《诗经·小雅·巧言》中有“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之语,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曾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现代教育史上“课程”概念的使用始于19世纪中叶。1859年,英国学者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在其名著《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首先提出了“课程”(curriculum)这一术语,并将之概念化为“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Franklin Bobbitt)《课程论》的出版,是课程论从教育学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的标志。此后,课程一直是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点。我国系统的课程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第一本以“课程论”命名的著作诞生于1989年,是陈侠的《课程论》。同年,钟启泉编著的《现代课程论》问世。这标志着课程论成为我国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对课程概念如何理解,即课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是20世纪教育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也是教育研究的难题之一。由于各家对课程本质理解角度的不同,对其本质属性规定也有诸多不同的观点,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美国学者彼得·奥利佛(Peret F.Oliva)的考察,对课程本质的阐释,典型说法有13种之多。后来出版的《国际课程百科全书》也列出了学者们对课程下的9种不同定义。[4]根据对中外学者课程本质的分析,我们认为,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8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教学科目说,即课程本质上是教学科目或教学科目的总和。如我国许多教育学教材都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即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即狭义的课程。[5]第二,教学活动说,即课程本质是所有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温和的教学活动说),或课程是学习者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激进的教学活动说)。[6]第三,学习经验说,即课程本质是学习经验。这种观点的基本思想是“只有个体亲身的经历才称得上是学习,外在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学习者自身所有即经验。课程就是让受教育者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在这样的过程中,将学习对象包括知识但不仅限于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经验,并且实现自身的变化发展”。[7]第四,预期学习结果和目标说,即课程本质是“预期学习结果的结构序列”,“课程是学校所担负的所有预期的学习结果”。[8]“课程是教育者企图达到的一级教学目标,或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9]第五,学习计划说,即课程本质是“一种学习计划”,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10]7第六,知识说,即课程本质是知识。王策三指出:“课程本质上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也就是人类认识成果,也就是知识。”[11]第七,育人指南说,即课程本质是育人的指南。廖哲勋指出,当代新课程的本质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当代新课程是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引下,由系列化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与运行活力的,用以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主动发展的指南。”[12]第八,发展资源说,即课程本质是发展资源。“课程的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发展资源,即能滋养或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养分、原料,活动、经验、学科等等不过是发展资源的具体类别,而不是课程的实质本身。”[13]上述观点反映出人们对课程本质认识不断发展的历程,尽管由于各家对课程本质认识角度的不同而结论各异,且各种观点皆有其可取之处和不足,但它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学人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提供了重要启迪和参考。

中学人文课程作为一种客观的教育现象,是学校借以实现对中学生进行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目标,完成其任务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因此,中学人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可被理解为是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引下,由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具有复杂结构和运行活力,用以促进学生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主动发展的指南。将中学人文课程定位为育人指南,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为中学生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主动发展指引方向,即明确制定富有弹性的学生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主动发展的目标,提供既有相对统一性又有可选择性的学习内容,以及基本的学习途径和灵活的学习方式;第二层含义是引导中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让他们主动地思考和探究疑难问题、构建知识和能力、提升情感和态度以及主动战胜种种困难和克服种种心理障碍,从而真正成为认识客观世界、发现未来世界、提升主观世界的主人。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所规定的“本课程强调人文精神和历史感,力图以综合的视野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联系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现实,整合历史、人文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旨在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的能力,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4]

二、中学人文课程的主要特点

中学人文课程属于人文学科中的一种中观层次的课程,它由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课程组成,其课程性质相对比较复杂。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人文课程各门课程性质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15];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16]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17]因此,我们认为,中学人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综合性、思想性、价值性、实践性、独创性等主要特点。

1.人文性

中学人文课程本身就含有“人文”二字,这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因此,人文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一般而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即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强调客观规律,给人以理性,科学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注重主观情感,给人以感性,艺术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科学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处理事物的特殊性;艺术则是根据事物的特殊性去处理事物的普遍性;人文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人的综合素养可以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中学人文课程直接为培养人的人文素养服务,并且间接地为培养人的科学素养、艺术素养提供服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文性的实质即是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根本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全人格的教育。人文素养即是人的基本修养,包括人的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审美情趣、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是整个人类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理想为核心,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爱国精神等。在中学人文课程中,人文性意味着中学人文课程应凸现学校、教师教育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把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中学人文课程目标的一种价值取向。中学人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在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中均有明确说明。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课程“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18]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则明确指出:“本课程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与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9]《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20]

2.综合性

中学人文课程内容涉及广泛的学科,包括政治科学、经济科学、法学、伦理学、哲学、美学、历史学、地理学、心理学、人学等,中学人文课程理论要分析这些学科的共同特点,并且要把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同这些学科的共同特点结合起来,深刻揭示中学人文课程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因而它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的学科,在理论上具有极大的综合性。综合性同时也表现出中学人文课程理论中课程目标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度统一性。综合性作为中学人文课程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要求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阶段。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阐述课程的综合性特点时明确指出:本课程“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21]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也对课程的综合性特点作了论述:“本课程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2]

3.思想性

思想性是中学人文课程中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性质,是这两门课程的灵魂,决定着课程的方向,规定着课程的基本特征。这是因为:其一,思想性规定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正确的世界观基础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其二,思想性规定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其三,思想性规定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如良好思想品德、心理素质、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阐述课程的思想性特点时明确指出:本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2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也对课程的思想性作了明确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24]

4.价值性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被打上了价值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方面,人是一种“价值动物”,具有一种“求价意志”。这就是说,理论上,人类不会去从事那些自己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中学人文课程及其理论,从功能角度看,同样具有价值性。另一方面,人也是一种“文化动物”,我们可以把“文化”解读为“人化”,人化的重要方面就是要人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当然没有排除拥有一定的科学素质、艺术素质),从而使人变得更像“人”,更具人文化、人性化。人文课程及其理论就具有文化的功能。此外,价值性也表现为人文课程中价值观念方面的择取和反映等。

5.实践性

中学人文课程理论内容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产物,它本身就来源于实践,并要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在实践中发展,并直接为中学人文课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服务。因此,中学人文课程具有实践性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阐述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时明确指出:本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25]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也对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作了论述:“本课程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26]《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对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作了明确说明:“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27]

6.独创性

从目前国内现有资料来看,建立综合性的人文课程的理论体系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借鉴,是一项没有先例的开创性工作。因此必须独立创造它的基本理论,独立构建它的理论体系。所以中学人文课程理论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除了上述主要特点之外,中学人文课程及其理论还有系统性、基础性、通识性、发展性等特点。

思考题

1.中学人文课程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是什么?

2.中学人文课程有哪些学科依托?

3.如何理解中学人文课程的知识结构?

4.如何理解中学人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和主要特点?

5.如何理解中学人文课程的新理念?

【注释】

[1]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4]郝德永.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7(8):5-10,5-10,5-10.

[5]徐继存.课程本质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14):3-7,3-7,3-7.

[6]徐继存.课程本质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14):3-7,3-7,3-7.

[7]徐继存.课程本质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14):3-7,3-7,3-7.

[8]郝德永.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7(8):5-10,5-10,5-10.

[9]郑三元,庞丽娟.论课程的本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22-25.

[10]郝德永.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7(8):5-10,5-10,5-10.

[11]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5-23.

[12]廖哲勋.我对当代课程本质的看法(下)[J].课程·教材·教法,2006(8):3-7.

[13]陈佑清.课程即发展资源——对课程本质理解的一个新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10-14.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教基〔2003〕9号,2003.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2003.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教基〔2003〕9号,200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2.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200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教基〔2003〕9号,2003.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2.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教基〔2003〕9号,2003.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4〕5号,2004.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教基〔2003〕9号,2003.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4〕5号,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